頭條 外媒:「習奧會」成核峰會焦點 安倍被撇一邊

2021-01-2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外媒稱,當世界領導人31日齊聚華盛頓參加峰會時,歐巴馬總統只會與其中一人舉行雙邊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應美國總統歐巴馬邀請,出席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新華社發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29日報導,此次會談顯示出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不斷崛起的中國看來決心成為亞洲的主導者,美國則發誓要保住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但是,中美兩國關係正處於15年來的最低點。


報導稱,至於此次會晤能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人們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可能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些中美分析人士表示,兩國領導人要緩和緊張關係會相對容易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說,中方可能就南中國海問題作出承諾。作為回報,美國可能同意停止派艦機到中國提出領土聲索的地方進行「自由航行」巡航。


美國海軍過去幾個月裡進行了兩次此類巡航行動,美國國會還有人力爭採取更多此類行動。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析人士包道格說,雙方若能在南中國海問題上都有所克制將是有益的。



另據俄羅斯《獨立報》3月30日文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二人將在華盛頓的核安全峰會期間展開會談。習近平是歐巴馬此次將會見的為數不多的領導人之一,這體現了白宮對美中關係的重視。


文章稱,如今,美國的總統競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中國問題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些參選人說,應當對華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並指責北京的非正當競爭導致美國人失去就業崗位。然而,歷史經驗表明,一旦新政府上臺,競選承諾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



資料圖片:3月15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在佛羅裡達州參加競選活動。(美聯社)


文章稱,北京對此非常清楚。中國相信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它的底氣來自兩國接近5600億美元的貿易額。誰都不願破壞互利的商貿往來。


經濟主題將在此次習奧會期間佔據重要地位,雙方或許會籤署相互投資協定。相關文件的醞釀已耗時多年,倘若能夠談妥,兩國的相互投資金額將顯著上升。


文章稱,在習近平訪美前夕,中國官員在講話中著重強調了兩國關係的積極一面,但也承認雙方存在重大分歧。其中包括朝核問題和雙方圍繞南中國海的糾紛。此次會晤能否找到給緊張氣氛降溫的良策?此次會晤的成果將決定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很多問題的走向。



據共同社3月29日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29日透露,日本政府已經向中方徵詢意向,希望在即將於美國華盛頓召開的核安全峰會期間,舉行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但是,中國政府未給予回復。日本政府認為會談難以實現,將探索以站立交談的方式實現兩人的接觸。


報導稱,預計兩人再次會談有可能會在中國9月舉辦二十國集團峰會時或峰會以後。


報導稱,雖然不清楚中方未予回復的理由,不過熟悉日中外交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對首相介入南海感到不滿,大概打算無視」日方的會談要求。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核安全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談。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30日文章,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本周有機會在華盛頓坐下來,商討如何防止愈演愈烈的緊張氣氛再度破壞亞洲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商貿關係。但是,他們也許會放棄這個機會。


文章稱,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已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未曾舉行面對面會談,使兩國關係走出2012年低谷狀態的努力顯示出停滯跡象。在兩個人準備與另外多位國家領導人一起出席核安全峰會之際,兩國政府官員均對會談的可能性輕描淡寫。不過,對於這種會面,雙方可能是在舉行前不久才確定。



資料圖片:3月13日,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東京自民黨黨大會上發表講話。 新華社發


文章稱,兩年多前,中日關係曾出現脆弱的緩和,卻因為領土糾紛和圍繞日本好戰歷史揮之不去的互不信任而岌岌可危。日本加緊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做法激怒了中國政府,同時兩國船隻和飛機不斷在有爭議島嶼周邊相互尾隨。


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教授川村範行說:「我們當然不能說中日關係眼下已經修復,中日需要就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問題深入溝通以避免不穩定局面。當然,美國也希望如此。」


文章稱,安倍一直表示仍希望在國際會議的間隙同中國領導人會晤,但是,中方指責日本不斷在很多方面找中國的麻煩,是典型的兩面派。


雖然中日兩國領導人未必會在華盛頓直接接觸,但是,雙方都樂於接受美國的外交倡議。核安全峰會期間,歐巴馬將同習近平單獨會晤,並同安倍和韓國總統樸槿惠舉行三方會談。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可能要到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時才會再同時露面。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言而有信則有得可談,兩面三刀的只能呵呵。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烏克蘭局勢最新消息:世界輿論琢磨習奧會 猜測中國對克裡米亞危機...
    50多個國家的數千名代表昨天齊聚荷蘭海牙參加世界核安全峰會,但每個會議室上空都籠罩著「克裡米亞烏雲」。 24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這被認為是峰會期間最重要的一次雙邊會晤。「海牙核安全峰會期間舉行的習奧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安倍莫迪秘密搞日印核協議 打的什麼算盤?
    據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在莫迪訪日期間籤署日印民用核協議。如果協議達成,這將是日本首次與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締結核能協定。安倍為何首先突破「核界限」?背後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日本軟化立場 將與印籤核協議日本與印度就民用核協議的談判由來已久。印度作為一個擁核國家,但卻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正因如此,日本不願與印度在民用核能技術方面加強合作。
  • G20峰會宴會:安倍用英文跟習近平打招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首相安倍15日在G20峰會宴會上與歐巴馬交談後,看到習近平走過來,立即用英文打招呼「Hello」,並與習近平主席握了手,但是兩人並沒有進行交談。英國《每日郵報》稱,安倍告訴參加G20峰會的領導人,他發現日中關係正在發生「漸進的總體改善」。然而,從共同社16日發表的一條消息中卻絲毫看不出日中關係的「改善」。共同社當天自稱已「獲悉」22日將在馬來西亞召開的東亞峰會主席聲明草案的內容,稱草案將指責中國建造人工島和設施等「降低了各國間的信賴度,可能有損和平與安全」。
  • 川普稱安倍「President」 網友:晉三居然瞬間成了總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在德國漢堡出席G20峰會的美日韓三國首腦6號舉行會談。為此,美國總統川普特意在主流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相關信息。他在官方推特稱「和日本總統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的三邊會談及晚餐很棒。」
  • 中國碳排放量再次成全球焦點
  • 安倍著急完成地球儀外交 欲在拉美阻擊中國
    俄國是送炭,中國是澆花,日本安倍也要到美國後院,又是為啥?」臺灣《聯合報》質疑安倍此行目的。文章說,中俄日競訪「拉丁」舞曲不同調。中國要突破美國在亞洲給其製造的「對立」,俄國要防止被美國主導的西方「孤立」。目前日本國內,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的不滿聲增強,其官邸前的示威群眾舉著「安倍當誅」的牌子,備感難受的安倍到美國後院是避難,還是透氣?
  • 中國建設峰會熱的焦點議題是什麼?
    「數字經濟關鍵要素是數據」「大數據成為未來競爭焦點」……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大數據」成為會場熱詞,如何用好、管好大數據成為焦點議題。用戶可自行錄入,搜集方言大數據的語音平臺;把醫院裝進小晶片,可智能導診的醫療機器人……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展館中,大數據應用案例隨處可見,不少大數據產品成功走入日常生活。
  • 安倍醜聞再發酵考驗「繼承人」
    檢方及媒體最新調查表明,安倍涉嫌非法向支持者變相提供補貼並銷毀相關證據,安倍此前說辭被證明不實。在25日的國會質詢中,首相菅義偉因此事遭遇在野黨猛烈攻勢。分析人士認為,安倍此案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檢方調查,安倍最終並不一定會被起訴,但由於菅義偉上臺前與安倍內閣深度綁定,安倍醜聞的走向可能成為菅義偉政權的一大隱患。
  • 日媒稱安倍「地球儀外交」意在抗衡崛起的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9日對安倍的「地球儀外交」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安倍首腦外交的特點是「訪問之前忽視的國家」。   報導稱,自2012年12月就任首相以來的約一年時間裡,安倍一直保持著平均每月1次的出訪頻率。截至目前已經訪問了25個國家。對於開展首腦外交的意義,他多次強調「首腦之間如果能促膝交談,問題將朝著解決而邁步」。
  • 「第六屆中國血管外科焦點問題峰會」在瀋陽成功舉辦
    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遼寧省人民醫院共同主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編輯部、瀋陽市運動醫學學會協辦的「第六屆中國血管外科焦點問題峰會」於2020年12月19日在瀋陽隆重召開。
  •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國葬上,日本首相安倍「睡」著了……
    但據日本媒體報導,在國葬最關鍵的時候,安倍竟然睡著了,並被拍進了現場直播的畫面,一時間「ABE IS SLEEPING(安倍在睡覺)」在全世界成為了話題。IRORIO的報導稱,「也有人指出安倍是不是在閉目聽音樂,因為當時正在播放巴赫的曲子。有網友無奈地表示,寧可相信安倍是在聽音樂。」       另有日本媒體指出,安倍旁邊坐的是印度總理莫迪,後者一直睜大眼睛注視著舞臺,與安倍的「瞌睡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這場國葬在全世界範圍內直播,因此「ABE IS SLEEPING」很快在網上傳播開來。
  • 日媒稱3成廣島中小學生不知日本是首個核爆國
    韓國媒體稱,廣島和長崎在二戰末期遭到原子彈轟炸,日本社會對這件事情的記述方式很大程度上將自己塑造成了那場戰爭的受害者。這與世界對日本是二戰期間侵略者和加害者的定性形成了認知和情感上的距離。過去美國外交官基本不去廣島,也不參加日本紀念受原子彈轟炸周年的活動。這種情況2010年後逐漸改變,克裡今年成為第一位訪問廣島的美國在任國務卿,而歐巴馬將成第一位訪問廣島的美國在任總統。
  • 安倍在《金融時報》發文呼籲採取行動推進全球變暖對策
    據日本共同社9月25日報導,安倍強調稱,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變暖及海洋汙染問題的對策不可或缺。他表示在大阪市2019年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也將就同時加快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戰略進行磋商。安倍認為,「部分國家至今仍在持續增加排放溫室氣體」,他呼籲所有國家有必要迅速推進對策。
  • 櫻醬帶您了解好看動漫《陰陽師》系列之安倍晴明的故事
    當然,安倍晴明不僅擅長操縱式神,也一直在自由驅使著式神,從家務活到舉行儀式時的各種工作都是讓他們來做的。就在晴明於寬朝僧正的僧房進行談話之時,年輕的公達和僧人問道:「您操縱式神,但能在瞬間殺死人嗎?」晴明回答:「雖不能那樣簡單地殺人,不過,如果略施力道就當然可以。可是因為不知道使之復活的方法,就成作孽了。」恰好此時候庭院有隻青蛙,看到它,公達就說:「請給我看看殺死那隻青蛙吧。」
  • CHINA DAILY成2018全球(銀川)智慧城市峰會焦點
    11月15日上午,2018全球(銀川)智慧城市峰會開幕。本屆峰會以「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為主題,在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通力合作、攜手前行,眾多國內外嘉賓匯聚銀川,共同暢談構建新型以人為本、科技賦能、和諧友好的智慧城市。
  • 安倍為在美國會演說"苦練"英語:英文演講緊張望包涵
    中國網4月28日訊 據外媒報導,安倍晉三訪美前接受媒體專訪,也不時展示他如何被美國總統歐巴馬看重、他的美國情懷和親美立場。記者留意到,安倍辦公室的書架上有張他跟歐巴馬的合照,用相架鑲起,上有歐巴馬親筆寫「安倍,多謝你的強而有力的領導」。日本近年首相如車輪轉,安倍有望做首相做足六年至2018年,對美國處理對日關係少了些人事幹擾。
  • 安倍談話或只提反省不言道歉 消極頑抗輿論壓力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綜合外媒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8月將就二戰結束70周年發表談話,時間極有可能定在當月的14日。但有日媒稱,安倍可能會只提「反省」不言「道歉」。  據報導,為安倍起草談話的專家委員會近日結束最後一次會議後,據報建議把過去戰爭明確寫為「侵略」,但鑑於安倍對寫入「侵略」表述態度消極,最終可能交由安倍自行決定談話所用字眼。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及小泉純一郎分別在戰後50年及60年發表談話,明確承認日本殖民統治及侵略對其他國家造成痛苦和傷害,並就此表示深刻反省及由衷道歉。
  • 外媒熱議東協峰會聲明 中方堅決反對含沙射影
    【環球軍事報導】直到27日晚,東協峰會仍未發表之前被媒體廣泛預告的聲明,這多少有些出乎輿論預料。27日,法新社、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引述提前獲知的東協聲明內容稱,聲明將就南海問題作出表述:「陸地再造行為侵蝕了信任,可能破壞南海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路透社稱,聲明沒有直接指名中國,但已是東協迄今為止對南海填海造陸問題最強烈的回應。
  • 習奧會微視頻系列⑨中美是愛恨交織的情侶
    習奧會微視頻系列     ①習主席已給美國送出最好禮物   ②習奧會不是「擦口紅」   ③中國經濟不迴避問題 習主席就是去講真話
  • 誰是安倍的接班人?安倍政府的向心力已開始出現陰影
    8月3日安倍內閣改組為契機,這三人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暴跌,政權的向心力開始出現陰影。從這3位「安倍接班人」競爭者的應對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深謀與遠慮。《日本經濟新聞》8月4日報導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任命自2012年12安倍第二次任首相以來就一直擔任外相的岸田為自民黨政治協調會長。「下次人事調整時,不要留在內閣了」,岸田從春天開始就這樣對周圍的人表達了決心。政調會長是他自己希望擔任的自民黨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