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能增強人的觸覺能力(圖)

2021-01-13 網易新聞

  鯨魚、蝙蝠甚至螳螂,都把

超聲波

作為一種感覺引導系統。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加裡蘭研究所的科學家最近一項新發現表明,將超聲波直接作用於腦部特定區域,能增強人們對觸覺的分辨能力。這也是第一次證明了低強度、經顱聚焦超聲波能調節人類腦活動,提高覺察能力。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近日出版的《自然·

神經

科學》上。

  「目前,繪製人腦神經連接呈增長趨勢,超聲波有望為此帶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負責該研究的加裡蘭研究所副教授威廉姆·傑米·

泰勒

說,「我們決定看看超聲波對負責處理觸覺輸入信息的腦區有哪些影響。」

  他們對處理手部感覺的腦皮層區發送了聚焦超聲波。為了刺激中間神經(沿手臂下來通過腕骨通道的一條神經),他們在志願者手腕放了一個小電極,並用腦電圖(EEG)記錄其腦部反應。然後在刺激神經之前,瞄準相應腦區開始發送超聲波。結果發現,超聲波能降低EEG信號,削弱腦波對編碼觸覺刺激的反應。

  研究人員隨後進行了兩項傳統神經學測試:兩點辨別和頻率辨別。前者檢查志願者能否區分接觸皮膚的兩個相鄰物體是在不同的兩個點;後者檢測他對一串氣流頻率的敏感性。實驗顯示,在辨別靠近物體、連續氣流頻率的微小差異方面,接受超聲波的志願者的覺察能力明顯提高。當研究小組將超聲波束從原來位置移動了一釐米時,這種影響消失了。

  泰勒說:「觀察結果讓我們驚訝!雖然與觸覺刺激相關的腦波被削弱,但人們在覺知感覺差異方面確實做得更好。」為什麼遏制大腦對感覺刺激的反應卻提高了覺知能力?這似乎很矛盾。泰勒推測,是超聲波影響了重要的神經平衡。「我們認為,聚焦超聲波在它瞄準的腦區部位,改變了處理感覺刺激時興奮與抑制的平衡,這種改變阻止了刺激興奮的擴展,使得覺知功能增強。」

  泰勒說:「這意味著我們能利用超聲波瞄準一毫米大小的腦區。這一發現也帶來了一種調節人腦活動的非入侵式新方法,而且空間解析度超過現有任何方法。」基於本研究和較早的一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認為,超聲波比目前的經顱磁刺激和經顱直流電刺激的空間解析度更高。

  論文第一作者、加裡蘭研究所博士後學者韋恩·萊根說:「進一步理解超聲波脈衝怎樣影響突觸抑制與興奮的平衡,怎樣影響局部腦迴路對長程連接的活動,這對我們更精確繪製人腦中大量的互聯突觸迴路很有幫助。」

  「在開發新的安全有效的非入侵方法、調節人腦細胞迴路中信息流方面,傑米·泰勒與其同事的研究處在前列。」加裡蘭研究所執行董事、專門研究大腦可塑性的神經科學家麥可·弗裡德蘭德說,這種方法為精確掌握神經迴路活動提供了技術和理論證明,有助於開發神經退行性紊亂病症的潛在療法,也為探索正常人腦功能,理解認知、決策與思維帶來了強有力的新工具。(據《科技日報》)

本文來源:北方新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超聲波傳感器增強人體感應燈「人來燈亮 人走燈滅」效果
    原標題:超聲波傳感器增強人體感應燈「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效果   燈具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是起到照明的作用,當夜幕降臨,一身疲憊回到家的裡,進門首先會打開燈,讓整間屋子充滿著柔和的燈光
  • 微型人造肌肉手套式設備模仿觸覺用於虛擬和增強現實
    微型人造肌肉手套式設備模仿觸覺用於虛擬和增強現實該圖說明了由UNSW杜博士說,觸摸感是許多人理所當然地執行日常任務的東西。杜博士說,研究人員對他們的新觸覺技術感到非常興奮,以至於他們申請了專利。&34;他說。&34;為什麼觸覺技術需要改進?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Mai Thanh Thai說,現有技術很難在虛擬環境中或位於遠程的物體上重建物體的觸摸感。
  • 3D交互觸覺 帶你暢遊虛擬世界
    據mashable網站報導,英國一家名為Ultrahaptics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3D交互式觸覺技術,該技術藉助超聲波,能夠為全信息圖像提供一種觸覺回饋,說得通俗點,就是可以讓用戶「觸摸」到虛擬世界中的物體。
  • 虛擬觸覺技術――面向國內外博物館的互動體驗
    虛擬觸覺技術屬於計算機、機械、測控、力學、心理學和認知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能讓人們在通過觸摸、按壓或牽扯等動作操作虛擬物體時,不僅能看到虛擬物體的逼真變形,而且能感受到虛擬物體的逼真觸感,感知到虛擬物體的力學物理屬性。在博物館互動體驗中,這種技術的革命性在於把指令式人機互動變成了觸覺式人機互動,使得觀眾可以「真實地」觸摸到平時不可能觸摸的藏品。
  • 機器人與觸覺傳感技術的碰撞,一文初探人類與機器人的觸覺傳感
    因此,每個機械感受器都能表徵物體的一小部分,並將時空觸覺信息編碼為響應於刺激大於閾值時產生的動作電位電壓脈衝的峰值。刺激的振幅隨後被轉換成一系列動作電位,這一步驟類似於用模數轉換器將模擬信號數位化和編碼過程。時空限制和對機械刺激的敏感性直接影響人類的物體識別能力和方向敏感性等。
  • 超聲波測距原理(帶原理圖及源碼)
    01 超聲波的本質及產生方式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超聲波發生器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電氣方式產生超聲波,一類是用機械方式產生超聲波(暫不介紹)。電氣方式包括壓電型、磁致伸縮型和電動型等;機械方式有加爾統笛、液哨和氣流旋笛等。
  • 4維超聲波成像技術揭示胎兒的動作和表情(圖)
    4維超聲技術揭示胎兒表情和動作  坎貝爾教授是世界最著名的產科專家之一,從超聲波技術最早開始出現一直到現在(4維超聲成像技術被研發出來大約有4年的時間),他就一直在工作中採用這項技術。  4維超聲波成像技術可以讓醫生即時地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運動,判斷胎兒的發育情況。
  • 簡單的超聲波測距模塊製作_HC-SR04超聲波測距模塊及製作圖詳解
    _u=ukgdp5a7629&id=524088004171】由於超聲波指向性強,能量消耗緩慢,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超聲波經常用於距離的測量,如測距儀和物位測量儀等都可以通過超聲波來實現。利用超聲波檢測往往比較迅速、方便、計算簡單、易於做到實時控制,並且在測量精度方面能達到工業實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動機器人研製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能讓機器人能觸摸世界的觸覺傳感器,了解一下
    前段時間,ETH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新穎而低成本的觸覺傳感器。該觸覺傳感器能夠幫助機械臂能抓住敏感和易碎的物體。我們的觸覺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是否牢牢抓住物體或物體是否會滑過手指,因此我們可以相應地調整握力的強度。負責抓取易碎,打滑或表面複雜的物體的機器人抓取臂也需要這種反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觸覺傳感器,這種觸覺傳感器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派上用場,並標誌著他們認為這是邁向「機器人皮膚」的重要一步。
  • 視頻通話也能觸摸到對方?還原觸覺技術已經到來
    廢話不多說,我想問問大家,你們可曾想過視頻通話能觸摸到屏幕對面的親人或朋友嗎?按威爾斯大學的工程師們,就研發出了這一技術,該技術稱為重新塑造觸覺技術,該技術旨在能夠通過刺激我們的皮膚局部區域,來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觸摸反饋。他們所致力於研發這一技術的原因是因為,儘管在很多情況下觸覺管用,但事實上在遠程醫療資訊中是不可能實現的,針對這種類似的場景,這一技術也就隨之應運而生了。
  • 「超聲波驅鼠器」能滅鼠 小心上當!
    N海都記者 李帥/文 張超暉/圖 海都訊 昨天下午3時左右,在福州市鼓樓區華屏路龍峰新村大門口,出現了一個兜售「超聲波驅鼠器」的中年商販,吹噓他的「驅鼠利器」,在80平方米範圍內,會使老鼠產生刀子割肉的痛苦。 吹噓80平米範圍關窗能殺死老鼠 男子叫賣引來不少人圍觀。
  • 中山超聲波_江門超聲波_陽江超聲波_靈科超聲波通過什麼傳播
    聲波是一種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的,類型機械波.根據頻率,聲波可分為次聲波,聲波和超聲波.聲波頻率在16Hz-20kHz之間,是人耳可以聽到的機械波;次聲波是頻率低於16 Hz的機器,而超聲波是頻率高於20kHz的機械波.
  • 超聲波測厚儀如何使用
    超聲波的突破高質量的專業人員已經熟悉超聲波測試的各個方面,其中高頻聲波能量用於進行檢查和測量。超聲波檢測可以檢測和評估金屬中的缺陷,測量尺寸,確定材料的特性和更多。壁厚測量也許是超聲測試中最簡單也是最簡單的方法。精密超聲波壁厚計允許快速厚度測量對象,而不需要雙方訪問。
  • 超聲波檢查的能與不能
    而其中較常見的爭議,大概是:為什麼做了超聲波檢查,這樣的異常卻沒檢查出來?那麼,究竟哪些問題是超聲波「能」做到的?哪些又是超聲波所「不能」的呢?通過超聲波了解胎兒在孕期,接受胎兒超聲波檢查想必是很多孕媽媽所期待的時刻,因為通過屏幕畫面的顯示和醫生的解說,即使隔著肚皮也能了解到胎兒的狀況。由於美國醫用超聲波學會發表聲明,即使長期暴露於診斷性超聲波下,也無證據顯示細胞會受害。因此,目前學者皆認為超聲波檢查是一種相當安全的診斷工具。
  • 柔性超聲波貼片:讓複雜結構中的損傷檢測更容易!
    然而,人耳可聽到的聲波頻率範圍是(20赫茲~20K赫茲)。「超聲波」,則是指頻率高於20K赫茲的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圖片來源:BIG,布裡斯託大學)2)英國薩塞克斯大學通過在手背發送超聲波,並在手心檢測觸覺信號,將手掌變成一種人機互動顯示設備。
  • 觸覺緩解焦慮的機制
    1,朱景寧課題組在強迫症和焦慮症共病的神經環路機制和潛在改善靶點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來源: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圖註:激活組胺H3受體改善由光遺傳學選擇性激活PrL-NAc穀氨酸能神經環路誘導的焦慮伴發強迫症樣行為
  • 松果體機器人:從感知到操控,挖掘機器觸覺多層面的商業價值
    苑維然表示,機器觸覺是一種底層技術,它有極其廣泛的商業價值,不僅限於機器人,一旦觸覺的傳感器做到像視覺一樣高解析度、可量產,並且可以良好的適配到各種場景中,那麼由機器觸覺算法驅動的商業應用就可以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正是由於這種理念,苑維然創建了松果體機器人。
  • 超聲波技術可以讓你摸一摸
    而一直以來超聲波就如同空氣一樣,一直存在但卻從未現身過。之前曾經有2D形式的超聲波圖形出現,現在迅猛發展的觸覺反饋技術可以讓你從視覺到觸覺,全方位感受到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形狀。用手感受超聲波該項技術的研發人員這樣解釋3D展示超聲波的原理,雙手集中在超聲波發生器上,通過空氣的流動從而能夠感受到超聲波的波動。
  • 新型AI「光指」能看見力的大小,無盲點定位觸覺,精度近人類手指
    機器人在視覺和聽覺方面已經處在不斷進化的階段,但是對於觸覺、嗅覺和味覺,它們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之後要和機器人做朋友,我們當然不希望在和它們握手或者擁抱的時候被擠壓骨折。聰明的機器人需要觸覺。人類皮膚能感知觸覺、痛覺、熱覺等多種感覺,其中觸覺感知最為重要。
  • 嘉可超聲波熱量表流量計量原理圖
    2、超聲波流量計量原理 超聲波熱能表在流量測量中,採取的是間接測量法。根據超聲波換能器安放位置不同,熱能表呈現出的整體結構也有不同類型,其中以反射式結構最為常見。反射式結構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如果沒有出現因為水流方向改變而產生的測量精度問題,管道內的水流就會呈現出與超聲波傳遞相同的方向,從而有效避免誤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