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誰主沉浮:7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2020-11-30 澎湃新聞
還記得以前的暑假是怎麼過的?社會實踐,野外考察,打工,實習,寫論文,做志願者……夏天既包含著憧憬,也是回顧的時機。

///特別推薦///澎湃市政廳×三輝圖書|上街:城市漫步(之一)作為媒介的城市

借兩本新書面世,集三至四人對談。

時間:2019年7月27日(周六)10:00-12:00

地點:衡山和集(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80號)

嘉賓:夏佑至、潘霽、孫哲

主持:王昀

詳情及報名方式請關注「市政廳」「三輝圖書」或「衡山和集」微信公眾號

澎湃市政廳×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城市獨立空間實踐:假雜誌圖書館

「城市獨立空間實踐」又回來了!

時間:2019年7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市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

嘉賓:言由、姚瑤

主持:林葉

詳情及報名方式請關注「市政廳」及「民生現代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假雜誌:在寧波,一座攝影圖書館  採訪:林葉 沈健文 拍攝:周平浪 剪輯:江嘉琳(03:16)

///上海·招募///城市荒野夜遊活動

南橋的螢火蟲雖已進入尾聲,夏天的腳步聲卻越來越響,夜遊正當時。浦江森林公園、宜嘉苑保育區,帶你圍觀威武大甲蟲走近上海鄉土生態。

浦江森林公園

時間:7月19日-21日,7月26日-28日

地點:浦江森林公園(上海市閔行區聯躍路100號)

宜嘉苑保育區

時間:7月20日、21日、27日、28日

地點:宜家苑生態保育區浦東金橋楊高北路雙橋路

收費活動,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城市荒野Studio

微信公眾號

「環境問題觀察」研學周末營:黃浦江水環境

在戶外和小夥伴一起動手實踐,採集水樣、監測水質。欣賞「黃浦江第一灣」,遊覽紫竹濱江公園,學習水文水質與船舶汙染,探討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道路。

時間:2019年7月20日 9:00-16:00

集合地點: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

結束地點:閔行區浦江第一灣紫竹濱江公園

招募對象:中、小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公眾

詳情請關注

環境問題觀察

微信公眾號

城市考古系列活動:風騷大彭浦——彭浦工業區遺蹟尋蹤

關鍵字:上海冶金礦山機械廠 / 上海第一石油機械廠 / 上海鼓風機廠 / 仁守庵 / 阮玲玉的息止安所

時間:2019年7月20日 14:00-18:00

地點:汶水路/萬榮路路口EVA初號機下

詳情請關注

上海城市考古

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座、放映、工作坊///「博物館巡禮系列」講座:城市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展現城市變遷、地方特色、市民生活。

嘉賓:孔達,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

時間:2019年7月19日(周五)19:00-21:00

地點:志達書店(上海市楊浦區國權路525號,近政肅路)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悅悅圖書

微信公眾號

上博「亞洲的文明」讀本與系列講座

認識亞洲,於中國而言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亞洲是中國和世界的緩衝,我們無法脫離亞洲而理解世界。本系列共四講,以下為其中兩場。

從「異域之風」到「洲域之間」:中國認知中亞的階段及其內在特徵

主講人:袁劍,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時間:2019年7月18日 19:00-21:00

亞洲·亞洲性·亞洲原理

主講人:孫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時間:2019年7月20日 14:00-16:00

講座預約已滿,上海博物館遠程教育平臺會定期上傳講座視頻

詳情請關注

上海博物館

微信公眾號

上海外灘美術館「百物曲」展覽相關公教活動

放映:紀錄片《憤怒的因紐特人》

在因紐特人眼中,人、動物和野生生靈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環境。捕獵海豹是傳統因紐特人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但一直以來飽受爭議。而現在,新一代因紐特人通過社會媒體,用自己的幽默和正義向世界發出新的聲音。

時間:2019年7月19日 19:00-20:30

對談:紅:身體檔案

對談邀請《紅》的主創文慧與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酈菁一起,從特定視角來回顧和反思樣板戲這一藝術形式中的內容構建,以期了解我們的時代、藝術與個體之間的關係。

時間:2019年7月28日 19:00 - 20:30

以上活動地點均為:上海外灘美術館(黃浦區虎丘路20號)

詳情及預約請關注

上海外灘美術館

官網

《上海酷兒》觀影+主創團隊分享會

第一部關於上海LGBTQ追求平等與自由的城市紀錄片,呈現與聚焦城市空間流變之下活動家、學者、藝術家在推動性別平等中的使命、成長和思考。

時間:2019日7月19日 19:30-21:30

地點:上海青艾健康促進中心·靜安總部(靜安區延平路340弄錦安公寓3號樓4樓)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青艾健康

微信公眾號

城市文化講壇:我所知道的海派文化

聽上海書畫出版社原社長祝君波談他眼中的海派文化。

時間:2019年7月20日13:30-15:30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樓三樓報告廳(南京西路325號)

詳情請關注

上歷博上革博

微信公眾號

「挑戰的靈魂」展覽對談:重複、斷裂與連續

這場對話不僅將對藝術史做相關的回溯,賦予當前藝術與社會、與公眾新的解讀關係,更將啟發對於「前衛精神」的流變與其在當下全新的社會價值和準則的思考。

嘉賓:汪民安、丁乙

時間:2019年7月20日(周六),14:00-16:0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3樓劇場

詳情請關注

煙囪PSA

微信公眾號

寫作中的夢·鏡

兩位先鋒作家:Ag、趙松,將與我們共同探討如何從文學寫作的角度進入夢,城市的櫥窗文化又是如何將夢放入現實的。

時間:2019年7月20日19:00-20:30

地點: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80號 衡山和集3F

詳情請關注

文化力研究所

微信公眾號

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歷史

在南京路最繁華的地段,曾經存在過一家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並從1924年成立一直延續到1955年公私合營才宣告結束。雖然這家銀行的規模並不大,資本與實力也難以與大銀行相媲美。但是,其董事卻佔盡了社會各界的名流,且由於提倡「女子經濟獨立」而在當時的女權運動中頗有影響。

演講人:史立麗

時間:2019年7月21日

詳情請關注 UrbanNetworkOffice微信公眾號

小紅樓裡的「好聲音」

小紅樓裡的前塵往事——當年的紅歌星,幕後的金牌詞曲家的故事。

主講人:黃薇、王曼雋

時間:2019年7月27日13:30

地點:徐家匯藏書樓(漕溪北路80號)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徐家匯源景區

微信公眾號

「斯蒂文·霍爾:建築創作」展覽系列工作坊:「內部·探究」石膏澆築體驗

通過形態的加減、嵌套、組合探討「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係,同時在手腦合一的創作過程中體會與Steven Holl建築作品密切相關的「多孔性」、「加與減」、「交織」等概念,完成向大師致敬的獨特石膏作品。

工作坊導師:許昱歆(FAKEWORM)

時間:2019年7月27日 14:00-18:00

地點:Fab-Union Space (龍騰大道2555-11號)

詳情請關注 UrbanNetworkOffice 微信公眾號

行動村發布會|個人與社區的共生式轉型

行動村是一個開放式協作學習平臺,讓公眾基於社會議題或願景自組織項目,在平臺上多方協作,整合社會資源,共建共享共治可持續社區。

時間:2019年7月27日 13:00-17:00

地點:上海市浦東南路2277號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Upbeing

微信公眾號

在山與海之間:挪威當代影像藝術中的自然、人與神

OCAT上海館新展「何人說夢:來自挪威的當代藝術」將於7月7日(本周日)開幕,展期內將推出系列公教活動。

嘉賓:汪單,王凱梅

時間:2019年7月28日14:00-16:00

地點:OCAT上海館(靜安區文安路30號)

詳情請關注

OCAT上海館

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上海零度

藝術家朱鋒平常生活所及、方圓幾裡內的城鄉結合部不斷變遷的景觀,以寬幅畫面和彩色呈現。其中一部分呈現了城市建設中的臨時建築物,另一部分作品展現了現實場景與招貼畫的並存。

展期:2019年7月6日-24日

地點:睿品畫廊(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4號樓4C107)

詳情請關注

睿品影像

微信公眾號

致城市中的孤獨旅人:《桑貝在紐約》主題展

展覽精選桑貝為《紐約客》創作的16幅春夏秋冬主題封面圖以及32幅按時間線排列的封面圖。精選特種紙,只為重現桑貝原畫的質感。7月20日16:00,《桑貝在紐約》責編黃雅琴將來到書局分享插畫背後的故事。

展期:2019年7月11日-8月11日

地點:思南書局三樓(復興中路517號)

詳情請關注

世紀朵雲

微信公眾號

紙間百年——上海老照相館相片袋收藏展

相片袋既保留了時代和城市的信息,也留住了時代的審美。

展期:2019年7月13日-28日

主題分享《相片袋裡看上海》

學術主持:林路

分享嘉賓:格裡董

時間:2019年7月16日19:00-20:30

展覽和分享地址均為:IG映界影像藝術館(上海市徐匯區安福路300號二樓)

詳情及講座報名請關注

IG映界影像藝術館

微信公眾號

半露

四位攝影師的作品都呈現了一種對現代城市化的淡淡的失落感,而項目的未完成也多少與這些城市的變化、攝影師對這種變化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有關。本次展覽在展呈方式上也採用了更多實驗性的材質與不同的呈現方式,他們企圖讓這座城市得到曝光,而真正顯露出來的卻是他們所體驗到的作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內心狀態。

策展人:甘瑩瑩

展期:2019年7月13日-8月13日

地點:FA河畔藝術空間(上海恆豐路610號金岸610 )

詳情請關注

逐光記

微信公眾號

石上純也:自由建築

PSA「建築與城市」展覽和研究方向的延續。

時間:2019年7月18日-10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7樓(花園港路200號)

開幕講座:石上純也講演「自由建築」

時間:2019年7月17日15:30-17:0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3樓劇場

詳情請關注

煙囪PSA

微信公眾號

///全國各地///多城|女性的力量——《黑箱》作者伊藤詩織中國行

面對性侵時,女性應該怎麼辦?

地點:上海、杭州、北京、成都

詳情請關注

雅眾

微信公眾號

認同的力量:網絡社會研究系列課程2——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網絡社會研究所暑期精修課程

「認同」並非過時的觀念或現代主義論點的遺蹟,恰好相反,認同的力量至今仍是重塑當今社會生活與政治關係的每個環節,從社交媒體到假新聞,從《黒鏡》影集到netflix的新劇《豔放八十》(pose)和BBC新劇《Years and Years》,從社會主義到新自由主義核心的道德倫理辯論。

主講人:黃孫權

助教:盧睿洋 葉v 張雯

詳情及參與方式請關注

iNetworkSociety

微信公眾號

北京|王子月:「呼吸」跨媒介劇場工作坊成員招募

此處「呼吸」不是生物機體的呼吸,而是旨在探討我們在社會中如何自處的生存狀態。

招募對象:16-60歲之間的男女皆可,無需有任何表演經驗,願意表達自己;8月3、10、17、24、31日,9月7日 共六天全天(10:00-18:00,中午提供餐飲有午休時間)

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7月23日前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TabulaRasaGallery

微信公眾號

大連|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成果展

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連城市發展的起點之一,此次展覽為規劃公示。

展期:2019年7月13日-22日

地點:大連市規劃展示中心1樓臨展廳(西崗區中山路180號)

詳情請關注

大連市規劃展示中心

微信公眾號

大連|城市考古研學:城市起點橋北遊

帶你走過大連最早的橋,找一找大連的命名地,導演山田洋次的童年舊居。

時間:7月27日、28日(9:30-11:30,15:00-17:00各一場)

詳情請關注

海南丟的大連街

微信公眾號

寧波|陳卓:沉沙地

出生並成長於河南某小鎮的陳卓,像大多數有著相同成長軌跡的年輕人一樣,選擇離開從小生活的縣城去到城市生活學習,縣城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氣息與質感,使人產生一種疏離感。

正是憑著這種疏離感,自2011年起,陳卓去到一些鮮少有人涉足的陌生之地,拍下了這些使他所迷戀的風景

展期:2019年7月13日-8月17日(10:30-17:30,周日閉館)

地點:假雜誌圖書館一樓展廳(寧波市江北區八號公園三號樓)

詳情請關注

假雜誌

微信公眾號

杭州|留住城市記憶——杭州市臨安區近年考古成果展

展覽分為「默默耕耘」、「走向衣錦之城」和「感悟生活之美」三個篇章,向大家展示不同時期臨安先人的生產生活方式。

展期:2019年7月16日-9月6日

地點:臨安博物館臨展廳(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天目路800號)

詳情請關注

杭州市臨安區博物館

微信公眾號

成都|第二屆清華「社區規劃與社會治理」高端論壇

社區規劃師制度實踐探索。

時間:2019年7月18-19日

地點: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和美社區和美小劇場

詳情請關注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

微信公眾號

深圳|莽人、流徙與現代性之辯——從深圳談起

「我將繼續從莽人出發,談談關於地方性的問題。如果不把一個地方看作特定世界圖景中的局部,那麼它還可以是什麼?這種地方的獨特性(而非差異性)是如何在不同行動者的復調實踐中聚合的?在地方性的生成中,自然和社會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而伴隨著莽人的遷移,這些在遠方形成的身份認同將發生怎樣的改變?」(文/藝術家程新皓)

主講:袁長庚、程新皓

特邀觀察員:葉佳賓

時間:2019年7月19日19:00-21:30

地點:OCAT深圳館-圖書館(深圳南山區華僑城恩平街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南區F2棟)

詳情請關注

OCAT深圳館

微信公眾號

北京|UCCA公共實踐

基於建築方法的藝術創作:婷玉:身體與事件重構的建築

建築師婷玉來講述她如何用戲劇和行為藝術來探索廣義的「建築」,重新定義既存的場所。

時間:2019年7月21日14:00-15:30

行動劇場(第一期)「創造」照耀生活:我成為我自己

物理學家馬兆遠、藝術家馬徵遠、獲得書籍設計獎的設計師楊青林、以及曾在美國留學的黃文琪幾位具有創造力和行動力的嘉賓,他們將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帶動大家,並提出這樣的思考:我們內在的障礙是什麼?它是如何製造了自我的框架與制約?從而讓我們無法藉助自身的活力,度過有創造性的一生?

時間:2019年7月25日20:00-22:30

言習所系列馮慶:東亞少年漫畫與主體視像重建

《聖鬥士星矢》、《北鬥神拳》、《幽遊白書》、《灌籃高手》、《海賊王》等少年漫畫中的豐富文化意味,在今天值得更加顯白的挖掘。

時間:2019年7月27日14:00-15:30

以上活動地點均為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詳情請關注

UCCA官網

南京|噪聲之外:混音工作坊

在嘉賓平秋宇的帶領下,在美術館內外尋找並錄製獨特的聲音,學習不同聲音的各類特性,經過混音教學後,最終形成一段「四方樂章」。

時間:2019年7月20日

地點:四方當代美術館(珍七路7號)

詳情請關注

四方當代美術館

微信公眾號

廣州|昨日入城市——中外攝影師鏡頭下的近代廣州

晚清民國時期中外攝影師拍攝的反映近代廣州(1840—1949)城市景觀變遷和社會生活風貌的歷史照片

展期:2019年6月25日-7月24日

地點: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首層臨展廳(廣州市白雲區展覽路1號)

詳情請關注

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微信公眾號

廣州|時代美術館「比賽繼續,舞臺留下」公教活動

演講表演,《手勢》,致穎&陳亮璇

借用電影《殭屍先生》中道長林正英降魔時招牌的九種護身道教手勢: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探究了華語殭屍片的文化表徵,以及如何作為一種回應當代焦慮的可能方法。

時間:2019年7月21日15:00-15:30

策展人與藝術家對談:陳立、陳軸、致穎&陳亮璇

時間:2019年7月21日15:30-16:30

城市通道,創造更「溫和」的出行方式

城市交通是可持續宜居城市建設中的核心問題。採用環保方式出行,也就是推廣我們所說的「溫和的出行方式」,這一點對未來城市建設至關重要。

主講:馬克·巴拉尼(Marc Barani)

時間:2019年7月21日16:30-18:00

沒有追隨者的大師——義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作品分享

義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出生於威尼斯,早年曾就讀於威尼斯美術學院,畢業後進入威尼斯建築大學從事教學及建築設計活動。他是一位沒有追隨者的大師,他不屬於任何流派,沒有任何驚人之語,而他又是一位令人敬仰和欽佩的大師,這不僅在於他的作品,更在於他的精神。

主講:李俊(Tacco Lee)

時間:2019年7月27日15:30-17:30

以上活動地點皆為廣東時代美術館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廣東時代美術館

微信公眾號

香港|香港百年蛻變之移山填海

此次展覽透過珍貴的照片、地圖、圖表、文字,與大家一起探索香港移山填海的發展經過和歷史故事。

展期:2019年5月18日-7月28日(星期一至星期日。10:00-18:00)

地點:饒宗頤文化館下區藝術館展室2及3(九龍青山道800號)

詳情請關注

饒宗頤文化館

官網

高雄|奇蹟的箱子——高雄貨櫃海運50年

展覽分為「貨櫃的起源及全球化」「高雄貨櫃的開展」「打造貨櫃船」「貨櫃碼頭不一樣」「臺灣貨櫃英雄」「全球貨櫃大挑戰」「貨櫃在地化

7個單元,介紹高雄貨櫃海運發展50周年的歷史軌跡。

展期:2019年5月23日-2020年2月2日(周二-周日 9:00-17:00)

地點: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中正四路272號)

詳情請關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官網

臺北|誰主沉浮:水文化在臺灣特展

本次展覽整合本館地方學的洪水泛濫歷史與水利規劃試驗研究所的成果,透過曾文溪流域的歷史變遷,呈現臺灣既缺水又淹水的雙重困境,從避水傳說的信仰文化到治水工程,引導觀者思考在當今極端氣候環境中如何與水共生。

展期:2019年7月2日-2020年5月7日(周二-周日 9:00-17:00)

地點: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南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詳情請關注

臺灣歷史博物館

官網

(如果你也想推薦自己所在城市的漫步、講座、展覽或活動主辦方,歡迎致郵shenjw@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城市漫步|宇宙空調:8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儘管各地氣候有所不同,卻也有不同的花可以欣賞。關心垃圾,關心低碳,和關心藝術,關心思想一樣,都有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推薦///上海書展主題活動去年上海書展創新推出「國學七天七堂課」,第一次把同一類別圖書的閱讀活動進行優選後設計整合成一個系列,在書展的7天裡每天舉辦一場,大受歡迎。
  • 中國城市群落,誰主沉浮
    中國城市群落,誰主沉浮 ——兩個三角洲的較量  □王志綱(深圳)  最近10年間,我國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鎮800個左右,每年轉移農村人口1000萬人,10年中有超過1億的農村人口落戶小城鎮。它們分別是:以波士頓和華盛頓為核心的美國東北部城市帶;以多倫多、芝加哥為核心的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大湖城市帶;以東京為核心的從東京、橫濱到大阪的日本城市帶,以倫敦為核心的從倫敦到曼徹斯特的英國城市帶和以阿姆斯特丹、魯爾區、巴黎為核心的西北歐城市帶,還有就是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帶。
  • 城市漫步|野生設計:3月上半月上海及各地活動一覽
    如果你的城市沒有合適的活動,考慮換個地方待著或在你的地方創建一個自己的據點。///特別推薦///上海:McaM 社區劇場|「閘(Jìng)北(ān)遊戲」簡介:今天的明當代美術館及周邊街道曾屬於上海閘北區,現稱靜安區。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世界環境日析"全球變暖"說
    全球變暖,全球顯學,主宰大地的沉浮。  但在譚季青看來,這其中忽視了對城市熱島效應的評估。  所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譚季青說:「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人類絕大多數的氣象站、測溫站都在城市附近。也就是說,在嚴格意義上,這一數據還只能說明人類活動聚集區的溫度在上升,並不能代表整個大陸,更不能代表整個地球。
  • 2021旅遊商品誰主沉浮
    2021旅遊商品誰主沉浮  2020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顯示,經核算,2019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89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為4.56%。
  • 老書蟲推薦3本玄幻小說,橫掃網遊縱橫宇宙,三千世界我主沉浮
    老書蟲推薦3本玄幻小說,橫掃網遊縱橫宇宙,三千世界我主沉浮超神亡靈主宰不一會兒,那些狂躁的玩家們,紛紛退出了濃霧之地。那人的手段太厲害了,周身的雷霆,竟然連丹穀穀主召喚的金光蒼龍都是他的對手。太可怕了,連丹谷的仙人都不是對手,他才是真正的仙人吧。一群人沒有走,便在丹谷的下方議論紛紛。這時,青石巨門打開,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帶著一群丹谷弟子走了出來。王嫣瑛將葉歡給藥瓶給了一個弟子,然後吩咐了幾句。弟子拿著藥瓶便朝著眾人走去。眾人一愣,不知道為什麼丹谷的人又出來了,這個女人他們自然認識,是丹谷新一代的谷主。
  • 翻越海峽,揮師東埔,制霸全國,誰主沉浮!
    翻越海峽,揮師東埔制霸全國,誰主沉浮
  • 遊戲式紀錄: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為了紀念《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作者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全球各地每年在簡的出生月5月舉辦Jane’s Walk城市漫步活動。上周日,由一覽眾山小策劃組織的上海站活動同時在新華路、愚園路和鎮坪路三個街區開展。我參與的鎮坪路線路由一覽志願者楊夢潔帶領,她帶我們逛了逛她居住的太浜巷小區和周邊的小街小鋪和小廣場。不同於歷史探索或者建築講解類的城市漫步,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尋找消失的附近」。每位參與者在出發前會隨機選擇一項任務:了解一個社區店鋪/居民的故事、記錄一條社區的音視頻或是帶一樣社區的小物件。
  • 4月下半月全國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6日電 生態環境部16日在官方微博公布4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結果顯示,4月下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2020年4月15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全國六大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4月下半月(4月16日~30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4月下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序
    往時,曾參加過王鐵崖教授80壽辰的紀念活動,那時,我是以晚輩身份去參加的。今天,人們以我的80壽辰做紀念活動,我是以長輩身份來參加的。從1956年從教以來,我的學生中已經退休的就難以計算;從1979年復校以來,我的學生中在政法崗位上的數以千計;從1991年我開始招博士生以來,將近20屆的博士生也有近百名。我的弟子們總是勸我寫一本回憶錄,將我的經歷留給後代。
  • 8月下半月四川空氣品質如何?或出現兩次臭氧汙染!
    川報觀察記者 殷鵬  8月15日,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發布8月下半月(8月15日-31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根據會商結果,8月21-24日以及28-29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局部城市可能出現臭氧輕度汙染過程。  會商結果顯示,8月下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臭氧。
  • 11月下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今日通報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11月下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前期和後期擴散條件較差,局地可能出現階段性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
  • 11月下半月全國首要汙染物為顆粒物 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
    會商結果顯示,11月下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顆粒物。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11月下半月,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
  • 2021年中國車市,誰主沉浮?
    國內汽車市場,經歷2018、2019兩年銷量下滑後,又在2020年初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當車企們被逼到直播賣車之時,誰能想到,全年成績竟然還不錯。12月數據未出,根據1-11月數據推斷,2020年全年汽車銷量預計同比下滑不到2%,可以實現中汽協年初(未曾考慮到疫情時)的預期——2018、2019年初的預期可都落空了。這一切全靠下半年車市的猛烈復甦。
  • 生態環境部通報1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空氣品質以良...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11月下半月,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中,16-17日,山西中南部和河南南部可能出現PM2.5輕度至中度汙染過程,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中北部可能出現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個別城市可能出現嚴重汙染;18日,河北中南部局地可能出現PM2.5中度汙染;19-25日,區域大部以優良為主;26-30日,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PM2.5中度汙染過程。北京市:11月下半月,空氣品質以優良為主。
  • 《詭秘之主》不夠解饞,推薦五本值得一看的克魯蘇小說
    大家好我是銳哥淺說文,最近烏賊大神的《詭秘之主》以其新奇的設定和詭秘的克魯蘇風格受到讀者的一致好評。這裡小編給大家再推薦幾本值得一看的,相當風格的小說。1.《詭秘之主》,作者:愛潛水的烏賊簡介: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裡,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佔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 十大架空歷史類網絡小說推薦,回到過去,誰主沉浮?
    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贅婿》位列77位。TOP-8《上品寒士》作者:唯道三痴說起《上品寒士》這本小說,相信看過的小夥伴都會豎起大拇指,魏晉風流誰能出,唯我賊道寫傳神,文筆、劇情、人物都屬於上乘,「詠絮謝道韞,愛花陸葳蕤,攜美遊林下,駕車論書法。」
  • 戀與製作人城市漫步紅手指怎麼用 下載使用方法
    戀與製作人城市漫步紅手指怎麼用?一起來看下載使用方法吧~帶你輕鬆了解怎麼給手機減少負擔,讓你輕鬆解決煩惱。這個方法真的是很棒,小編已經安利給朋友用了。
  • 7本嬌氣女主&霸道男主小說推薦:愛就是你的每一次撒嬌都管用
    大家好,我是陪你看好書的徐徐瞧~雖然說現在大部分女孩子其實私底下都是女漢子,但是這還是不影響我們看小說的時候喜歡嬌氣女主人設呀~畢竟如果條件允許能夠做一個嬌滴滴的女子,誰還願意做一個自己抗下一切的女漢子呢
  • 博弈論,誰主沉浮?
    作者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經濟活動中的競爭與合作、政治活動中的技巧、軍事活動及戰爭中的策略等的演繹,系統又簡要地介紹了博弈論的有關基礎知識,語言生動詼諧,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讀者在漫遊於引人入勝的故事情景之中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博弈論的精緻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