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9月18號的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發現如果恆星如果死亡,將會出現星狀星雲,並且會將其物質噴射到空中,之後會露出其核心將這些籠罩在其上空的物質照亮。而科學家則是將恆星消亡的研究發布在了美國一家名為《科學》的雜誌上。
垂死的恆星是什麼樣子的?
對此,天文學家是這樣說的,如果當一個恆星的生命到達盡頭,那麼它將會綻放出獨一無二的風景。而這樣的風景就是形成行星狀星雲,這一物質的形成則是因為恆星的物質不斷地喪失,恆星的內核暴露在了外面,最終將這一行星狀星雲照成紅色。
和我們通常看到的一樣,這些紅色行星狀星雲也是多種多樣。而這樣的形狀使得我們很難想像是生命走到盡頭的恆星製造出來的。因此,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天文學家Leen Decin說,他們很想知道垂死的恆星是如何製造出這樣的行星狀星雲?
對此,科學家則是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後發現了垂死的恆星之所以能夠產生紅色的行星狀星雲,是因為恆星與恆星之間是具有引力的,而這些引力則是導致了這些星雲在這些引力當中出現了變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
我們的科學家是如何發現行星狀星雲的呢?
其實這是一個巧合,一開始科學家們的研究對象並不是行星狀星雲,而是漸近巨星分支(AGB),所謂的漸近巨星分支,則是通過觀察宇宙中的恆星接近垂死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也叫做紅色巨星。
而這樣的狀態將意味著恆星將會產生大爆炸,而這樣波及的範圍則是相當地廣的,以我們的太陽為例,如果太陽產生爆炸,那麼其將會吞沒水星、金星、甚至是我們的地球。之後隨著爆炸的慢慢褪去,最後則是會形成一個白矮星。而紅色的行星狀星雲,就是在這種走向垂死的過程之中產生的。
科學家研究這些事物對於我們有什麼影響?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也許還不必面臨太陽的大爆炸,但是科學家預測在將來的某一天當中,我們的太陽作為一顆恆星因為自身的不斷反應而導致爆炸,最終形成一顆白矮星,而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
因此我們現在可以通過研究遠在其他星域恆星所產生的現象來推演,未來太陽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而其中一種情況則是很有可能會出現行星狀星雲。而出現行星狀的星雲則是意味著那時的太陽遠比現在的太陽大得多。它將會變成瀕臨垂死的恆星,也就是紅色巨星。
而在這一紅色巨星死亡之後,能夠存活下來的行星,也就只有巨型的行星,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因為如果沒有恆星不斷地提供能量,這些行星也會出現死寂的現象,但是在這一過程當中它們則是會產生相對較弱的螺旋。而這些科學家也在不斷研究當中,對此你怎麼看?
資料來源:
美國《sciencealert》報刊《現在,我們知道垂死的恆星如何消除令人著迷的星塵曼陀羅》.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