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起碼從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來看,宇宙就是這樣誕生的,在一片虛無中,一個奇點徒然爆炸,宇宙便開始急速擴張,在這個過程中,粒子物質開始組合融合,並開始緩慢的形成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宇宙。
那麼,宇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宇宙終究會走向結局,畢竟,從我們熟讀於而的能量守恆定律來看,任何一個物體在持續時,都會轉換能量,而這個轉換的能量並並不是一直持續下去,他終究會有一點損失,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造不出所謂的永動機,而這個理論,同樣也適用在宇宙中,畢竟,我們不知道這個奇點爆炸的速度還能持續多久。
從能量守恆來看,宇宙一定會有著終點,那麼,宇宙的終點會是什麼呢?從現在科學家比較主流的推測來看,宇宙會走向熱寂,雖然熱寂一詞中帶著熱,但結局卻與這個熱沒有任何關係,宇宙的結局反而是又黑又冷,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一般。
而熱寂的說法理論主要是來自於熱力學的地爾定律熵增定律,從這個定律來看,任何系統在經歷原始的混亂後,都會變為有序的平衡,開始變得有序的混亂,而在有序的混亂後,便會再次回歸原始,這樣的說法,有點類似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說法。
如果我們還是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個說法,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比如,我們在清澈的河水中扔進一個帶色球,起初,水依舊是清澈的,但如果我們的有色球質量足夠大,那麼,水就開始會被染色,而一些地方依舊是清澈,在隨著時間的作用下,整個水都會變色,這個時候,就變成有秩序的混亂,不過,誰終究是流動的,他最終會變得清澈起來,而在水變得清澈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水最原始的狀態。
而這個定律,就是給我們詳細解釋了這個說法,從最初的混亂,開始變為有秩序,在開始變得原始,那麼,宇宙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這主要是由於宇宙中的能量守恆,假設,宇宙中的能量不是守恆,那麼,宇宙中的星球可能會持續的存在下去,直至永遠,然而,這樣的說法, 只是建立在假設上面,從實際出發, 宇宙恰恰由於能量守恆,才會出現結局。
那麼,宇宙在回歸黑暗期間,有什麼具體的表現呢?同樣,我們建立在假設上,假設,宇宙的時間加快了n倍,這個時候的宇宙由於膨脹的速度幾乎不再膨脹,但內部空間已經很大,這個時候的天體之間的距離已經足夠遙遠,有奇點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足以支持宇宙膨脹,那麼,宇宙不再膨脹,而各個星球也會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星雲的能量也不足以支持新的星系星球誕生,原本的星球會由於能量使用完畢後,開始熄滅,最終,宇宙向最原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