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溫標的單位是開爾文,絕對零度就是開爾文溫度標定義的零點。因此絕對零度 ,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絕對零度0K約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平均動能。因此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達到絕對零度一切事物都將達到運動的最低形式。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該空間自始即無任何能量熱量。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只可無限逼近。 通過理論和實驗,可以得到絕對零度約為零下273.15攝氏度。至於這個結果是怎麼得到的,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絕對零度的概念。
粒子的熱運動會讓物體產生溫度,所以溫度在本質上其實是用於度量粒子的熱運動劇烈程度。粒子的熱運動越不劇烈,對應的溫度也會越低。當粒子完全靜止,熱運動完全停下來之時,溫度將會下降到最低值,這就是絕對零度。不過,無論從相對論的角度,還是從量子力學的角度,粒子都不可能完全靜止,所以絕對零度是無法達到的溫度下限。在相對論看來,絕對靜止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絕對空間,靜止都是相對而言的。而在量子力學看來,如果粒子絕對靜止,那它們的位置和動量就能同時確定下來,這就違背了不確定性原理——無法同時測得粒子的位置和動量。
根據熱力學中的查理定律,在理想氣體的體積保持一定的情況下,理想氣體的壓強(P)和溫度(T,熱力學溫度)兩者成正比,或者說它們的比值是一個常數(C),相應的表達式如下:P/T=C
在體積維持恆定的情況下,可以測量出氣體的壓強和溫度之間的關係。再基於最小二乘法,能夠擬合出關於壓強和溫度關係的直線方程:接下來,將直線外推到橫坐標上,不同氣體最終都會交於一點,這樣就能得到絕對零度約為零下273.15攝氏度。另一方面,根據熱力學中的蓋-呂薩克定律,在理想氣體的壓強保持一定的情況下,理想氣體的體積(V)和溫度(T)兩者成正比,由此也能推導出絕對零度的大小。
在熱力學中,絕對零度被定義為0開氏度。所以開氏溫標與攝氏溫標的轉換關係為:開氏溫標=攝氏溫標+273.15。
寒冷的冬季,是許多動物的噩夢,因為冬季的溫度較低,食物來源減少,同時為了對抗低溫,生物的能量消耗會大大增加,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地球的兩極有大量的空間,生物種類卻很少,可以在低溫的極端環境下生產的生物,基本都有一手「絕活」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最低的溫度又是多少,最寒冷的地方會有多冷呢?其實在熱力學中,存在一個「絕對零度」,也就是溫度的下限,宇宙的最低溫度只可能是絕對零度,不可能出現比絕對零度還要低的溫度。
但是絕對零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低,只有-273.15℃,和宇宙中出現的高溫相比,這個數字很小,目前地球上的科學家已經利用離子對裝機實現了1.4億億億億攝氏度的高溫,並且科學家推測,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溫度是無窮大的,這就代表宇宙中的高溫沒有上限,低溫卻存在絕對零度的限制,為什麼高溫和低溫的差別這麼大呢?其實越是看似簡單的理論就越難證實,在我們的理論中,絕對零度和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一樣,是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的,因為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後,質量也會變成無窮大,因此有質量的物體無法實現光速,而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如果達到絕對零度後,分子的動能和勢能都會變成0,也就是停止了一切運動,一切陷入永恆的靜止中,也就說說一旦達到絕對零度後,時間和空間都會失去意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答案。時間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抽象概念,如果宇宙存在一個結局的話,並不是時間走到盡頭,而是宇宙中的所有區域都達到「絕對零度」,一切分子的運動都停止,當宇宙陷入永恆的靜止後,對於人類來說,時間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可是對於宇宙來說,宇宙空間仍然存在,只不過一切都進入了靜止狀態。從目前來看,宇宙迎來這樣的結局需要漫長的時間,畢竟宇宙中還存在這麼多的恆星以及大量的天體,即使這些天體在漫長的時間中一一消失,仍然有暗物質和暗能量在支撐著宇宙運轉。目前我們的宇宙經歷了138億年的漫長時間,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的炙熱慢慢降溫,如今空洞的宇宙空間中,平均溫度在零下270.42攝氏度左右,也就是說宇宙大部分區域都是極度寒冷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恆星,這些恆星都無比的炙熱,也在不斷的釋放著熱輻射。曾經就有科學家提出,既然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恆星,為什麼宇宙空間沒有被照亮,仍然是一片黑暗呢?在不考慮宇宙膨脹的前提下,唯一的原因就是「宇宙實在太大了」,我們太陽系這樣的普通恆星星系,直徑都在1~2光年之間,銀河系的直徑更是高達數十萬光年,就算是炙熱如恆星,也無法照亮溫暖這麼空曠的空間。從根本上來看,宇宙平均溫度如此之低是因為宇宙太空曠,熱量分布十分不均勻,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利用現今的儀器,把一塊銠金屬的溫度降低到了零下273.1499999999攝氏度,無限接近絕對零度。從宇宙的平均溫度就可以看出來,暗物質和暗能量和我們常識中的物質能量不同,不僅僅無法被人類觀察,似乎也不會造成溫度的變化,這就導致了我們的宇宙中雖然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平均溫度卻很低。
宇宙中的「熵」在不斷增加,從宇宙如今的平均溫度就可以看出來,在138億年的時間後,宇宙中的行星雖然高度有序,宇宙空間本身的熵在不斷延伸膨脹中慢慢增加,當然距離真正的絕對零度還很遙遠,那麼宇宙的結局真的會是隨著熵的不斷增加,分子的運動越來越緩慢,宇宙空間的混亂程度不斷增加,直到一切都進入混亂的虛無,分子也停止運動嗎?
一切都停滯進入絕對零度的「熱寂論」是很多人認可的宇宙結局,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人類文明出現的時間太短暫了,用我們的理論去解釋宇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假如人類沒有滅絕,科技一定會越來越發達,宇宙進入熱寂的時間需要很久很久,或許是千億年以上,到時候人類或許已經可以探索其他平行宇宙,不用為了宇宙的結局擔心。宇宙的結局是什麼?距離我們太過遙遠,或許我們更應該專注於當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