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前道工藝設備——晶圓製造篇)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半導體設備泛指用於生產各類半導體產品所需的生產設備,屬於半導體行業產業鏈的關鍵支撐環節。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導者,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等需在設備技術允許的範圍內設計和製造,設備的技術進步又反過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以半導體產業鏈中技術難度最高、附加值最大、工藝最為複雜的集成電路為例,應用於集成電路領域的設備通常可分為前道工藝設備(晶圓製造)和後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兩大類。

其中的前道晶圓製造中的七大步驟分別為氧化/擴散,光刻,刻蝕,清洗,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每個步驟用到的半導體設備具體如下:

一、氧化/擴散/退火

氧化是將矽片放置於氧氣或水汽等氧化劑的氛圍中進行高溫熱處理,在矽片表面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膜的過程;擴散是指在高溫條件下,利用熱擴散原理將雜質元素按工藝要求摻入矽襯底中,使其具有特定的濃度分布,從而改變矽材料的電學特性;退火是指加熱離子注入後的矽片,修復離子注入帶來的晶格缺陷的過程。

擴散爐

擴散爐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分立器件、電力電子、光電器件和光導纖維等行業的擴散、氧化、退火、合金及燒結等工藝。擴散工藝的主要用途是在高溫條件下對半導體晶圓進行摻雜,即將元素磷、硼擴散入矽片,從而改變和控制半導體內雜質的類型、濃度和分布,以便建立起不同的電特性區域。

氧化爐

為半導體材料進氧化處理,提供要求的氧化氛圍,實現半導體設計預期的氧化處理,是半導體加工過程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退火爐

半導體器件製造中使用的一種工藝設備,其包括加熱多個半導體晶片以影響其電性能。熱處理是針對不同的效果而設計的。可以加熱晶片以激活摻雜劑,將薄膜轉換成薄膜或將薄膜轉換成晶片襯底界面,使緻密沉積的薄膜,改變生長的薄膜的狀態,修復注入的損傷,移動摻雜劑或將摻雜劑從一個薄膜轉移到另一個薄膜或從薄膜進入晶圓襯底。

(圖片源自OFweek維科網)

二、光刻

平面型電晶體和集成電路生產中的主要工藝,是對半導體晶片表面的掩蔽物(如二氧化矽)進行開孔,以便進行雜質的定域擴散的一種加工技術。一般的光刻工藝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刻蝕、檢測等工序。

塗膠顯影設備

塗膠顯影設備是利用機械手實現晶圓在各系統間的傳輸和加工,與光刻機達成完美配合從而完成晶圓的光刻膠塗覆、固化、顯影等工藝過程。作為光刻機的輸入即曝光前光刻膠塗覆和輸出即曝光後圖形的顯影,塗膠顯影機的性能不僅對細微曝光處的形成造成直接影響,而且其顯影工藝的圖形質量和誤差控制對後續蝕刻、離子注入工藝中的圖形轉移結果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光刻設備

通俗來說就是光刻機(Mask Aligner) ,又名掩模對準曝光機,曝光系統,光刻系統等,是製造晶片的核心裝備。它採用類似照片衝印的技術,把掩膜版上的精細圖形通過光線的曝光印製到矽片上。光刻機是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核心設備,需要掌握深厚的光學和電子工業技術,世界上只有少數廠家掌握,而且光刻機價格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對準檢測設備

對準檢測設備主要用於光刻工藝中掩模板與晶圓的對準、晶片鍵合時晶片與基板的對準、表面組裝工藝中元器件與PCB基板的對準,也應用於各種加工過程中,如晶圓測試、晶圓劃片、各種雷射加工工藝中等。精密檢測技術是對準檢測的基礎,檢測方法主要有光學檢測法和光電檢測法。

三、刻蝕

刻蝕是半導體製造工藝以及微納製造工藝中的重要步驟。刻蝕狹義理解就是光刻腐蝕,先通過光刻將光刻膠進行光刻曝光處理,然後通過其它方式實現腐蝕處理掉所需除去的部分。刻蝕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有選擇地從矽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過程,其基本目標是在塗膠的矽片上正確地複製掩模圖形。隨著微製造工藝的發展,廣義上來講,刻蝕成了通過溶液、反應離子或其它機械方式來剝離、去除材料的一種統稱,成為微加工製造的一種普適叫法。

刻蝕按照被刻蝕材料劃分,主要分為矽刻蝕、介質刻蝕以及金屬刻蝕。不同的刻蝕材質其所使用的的刻蝕機差距較大。幹法刻蝕的刻蝕機的等離子體生成方式包括CCP(電容耦合)以及ICP(電感耦合)。CCP技術能量較高、但可調節性差,適合刻蝕較硬的介質材料(包括金屬);ICP能量低但可控性強,適合刻蝕單晶矽、多晶矽等硬度不高或較薄的材料。

四、清洗

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隨著特徵尺寸的不斷縮小,半導體對雜質含量越來越敏感,難以避免會引入一些顆粒、有機物、金屬和氧化物等汙染物。清洗關鍵目的在於減少雜質對晶片良率的影響,實際生產中不僅僅需要提高單次的清洗效率,還需要在幾乎所有製程前後都頻繁的進行清洗,清洗步驟約佔整體步驟的33%。

單片清洗設備

單晶圓清洗取代批量清洗是先進位程的主流,單晶圓清洗通常採用單晶圓清洗設備,採用噴霧或聲波結合化學試劑對單晶圓進行清洗。單晶圓清洗首先能夠在整個製造周期提供更好的工藝控制,即改善了單個晶圓和不同晶圓間的均勻性,這提高了良率;其次更大尺寸的晶圓和更緊縮的製程設計對於雜質更敏感,那麼批量清洗中若出現交叉汙染的影響會更大,進而危及整批晶圓的良率,這會帶來高成本的晶片返工支出;另外圓片邊緣清洗效果更好,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適配性等優點也是單晶圓清洗的優勢之一。

槽式清洗設備

批量清洗則是通常採用槽式的全自動清洗機,利用機械臂將載有晶圓的花籃依次通過盛有不同化學試劑的槽體進行單步或分步清洗。由於批量清洗是在一個處理倉中,利用浸泡等方法同時清洗多隻晶圓的方法。這種方法或存在交叉汙染、清洗均勻可控性和後續工藝相容性等問題,在45nm工藝周期到來時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清洗要求,單晶圓清洗開始逐步取代批量清洗。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晶圓製造工藝及設備大全!附名錄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單位:百萬美元)集成電路還可以分為微處理器、邏輯電路、模擬電路和存儲器;分立器件可以分為二極體、三極體和電容。半導體的製造流程非常複雜,而且大多數設備被國外廠商壟斷。在實際投資當中,75-80%的費用會產生在設備投資裡,而設備投資中的70-80%又會用於晶圓製造環節的設備上。
  • 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的主要設備及材料大盤點
    一、半導體製造工藝流程及其需要的設備和材料   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晶圓製造(前道,Front-End)和封裝(後道,Back-End)測試,隨著先進封裝技術的滲透,出現介於晶圓製造和封裝之間的加工環節,稱為中道(Middle-End)。由於半導體產品的加工工序多,所以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
  • 半導體設備分類及行業分析
    打開APP 半導體設備分類及行業分析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2 17:54:00 細分來看,半導體支撐產業包括半導體材料及半導體設備; 中遊的半導體製造的核心是集成電路製造,包括IC設計、IC製造以及IC封測; 下遊的半導體應用領域眾多,2017年全球半導體應用領域排名前三的行業是通信及智慧型手機(31.83%)、PC/平板(26.13%)、工業/醫療(14.51%)。
  • 製作一顆矽晶圓需要哪些半導體設備
    一、 矽提煉及提純 矽的提純是第一道工序,需將沙石原料放入一個溫度超過兩千攝氏度的並有碳源的電弧熔爐中,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得到冶金級矽,然後將粉碎的冶金級矽與氣態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液態的矽烷,然後通過蒸餾和化學還原工藝,得到了高純度的多晶矽。
  • 一文看懂半導體檢測設備
    檢測設備,主要用於檢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和產成後的各類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測種類繁多,客戶需求多樣化,因此檢測設備往往存在非標定製化的特點。本篇報告主要從半導體檢測領域切入,詳細分析在半導體生產過程中檢測的各個科目及其重要性。相對於光刻等前道設備,檢測設備的製造難度相對低一些,但是也存在較高的推廣難度。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全產業鏈視角看半導體檢測設備
    一、檢測設備:晶片良率控制關鍵1.1 半導體檢測設備分前道量測設備和後道測試設備 定義:廣義上的半導體檢測設備,分為前道量測(又稱半導體量測設備) 和後道測試(又稱半導體測試設備)。前道量檢測主要用於晶圓加工環 節,目的是檢查每一步製造工藝後晶圓產品的加工參數是否達到設計的要 求或者存在影響良率的缺陷,屬於物理性的檢測;半導體後道測試設備主 要是用在晶圓加工之後、封裝測試環節內,目的是檢查晶片的性能是否符 合要求,屬於電性能的檢測。 作為物理性檢測的前道量檢測設備,注重過程工藝監控。根據功能的 不同又分為兩種設備:一是量測類,二是缺陷檢測類。
  • 半導體設備群雄匯,中國戰力如何?
    2020年,晶圓加工前道設備(WFE,按工藝流程分類,在晶圓廠設備投資中,晶圓加工的前道設備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約85%,封測設備約佔15%)市場總規模為640億美元。總體上看,在WFE設備市場,刻蝕機、光刻機、薄膜設備的價值量佔比最高,這些市場也是被排名前五廠商把控著。
  • 半導體設備行業半導體系列10:計算光刻技術管控升級,光刻工藝設備...
    參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計算光刻課題組介紹,主流的計算光刻軟體主要包括Tachyo(荷蘭ASML/Brio)、Prolith(美國KLA)、Calibre(Metor Graphics)等,其中ASML在SMO有優勢,Metor 在OPC優勢明顯,Syopsys 東西比較多而全且靈活性強。但晶圓廠通常採購多個計算光刻軟體品牌而達到提升議價能力的目的。
  • 2021年中國半導體檢測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市場規模有...
    由於晶圓生產附加值極高,因此半導體檢測設備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2020年,我國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76億元。隨著我國半導體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有望接近400億元。
  • 晶圓製造主要設備一覽,與PVD、CVD緊密相關
    而在半導體加工的過程中,集成電路製造更是半導體產品加工工序最多,工藝最為密集的環節,因此本文將以晶圓製造為例,說明前道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並闡述其市場情況。晶圓製造過程及應用設備晶片需要經過設計、製造(包括矽片製造以及晶圓製造)、封裝測試才能最終落到客戶手中。
  • 晶圓製造主要設備市場情況
    半導體產業的未來,顯然還很有看頭。 晶圓製造主要設備市場情況 根據2017年SEMI公布的數據,在集成電路製程中,晶圓製造設備投入佔比約佔設備投資的80%,而封裝、測試設備投入則佔比分別為9%和6%。在製造過程中,最主要、價值最昂貴的三類分別是沉積設備,包括PECVD,LPCVD等、刻蝕設備、光刻機,佔半導體晶圓廠設備總投資的15%、15%、20-25%。
  • 中芯國際遭斷供,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備選企業有哪些?
    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設備TOP15的廠商中,日本企業佔大頭,共有8家日本企業排在前15之列,美國企業有4家,歐洲企業2家,還有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新加坡企業這顯示了整個世界對美國半導體設備企業的強依賴性,也成為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底氣。面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禁售封鎖,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也在奮力尋求突破和成長。在這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有潛力的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以尋求在各種半導體設備領域實現突破,他們也將成為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高的希望。
  •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TOP15
    半導體設備可分為晶圓處理設備、封裝設備、測試設備和其他設備,其他設備包括矽片製造設備、潔靜設備、光罩等。這些設備分別對應集成電路製造、封裝、測試和矽片製造等工序。
  • 半導體製造工藝中主要設備及材料大盤點,這些你都了解嗎?
    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應用於集成電路、LED等多個領域,其中以集成電路的佔比和技術難度最高。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晶圓製造(前道,Front-End)和封裝(後道,Back-End)測試,隨著先進封裝技術的滲透,出現介於晶圓製造和封裝之間的加工環節,稱為中道(Middle-End)。
  • 半導體設備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
    一、應用材料   按維基百科,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創建於1967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應用材料公司1984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上海,北京,天津,蘇州,無錫等地有辦事處或倉庫,在西安設有太陽能開發中心。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半導體設備主要分為晶圓前道設備和後道封測設備,部分環節國產化率提升明顯。二、晶圓製造設備部分環節具備競爭力,其餘環節已有份額突破2.1 光刻環節:本土已有初步突破,距國際水平仍有較大差距2.1.1 光刻機設備:封裝/LED 光刻機相對成熟,IC 前道/面板光刻機仍有差距IC 前道晶圓製造為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晶圓製造包括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擴
  • 國際半導體設備公司排名
    歡迎下翻,文末有驚喜彩蛋!   國際半導體設備公司排名 全球和國內半導體設備廠最新排名!日本廠商獨領風騷,中國大陸廠商厚積薄發。不過在當今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格局中,KLA是全球絕對王者。據SEMI統計,2018年KLA在前道的檢測和測量市場中佔比過半、穩居行業第一,堪稱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王者。KLA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檢查半導體光掩模和掩模版的設備市場。國際市場上的客戶佔公司收入的75%以上。2019年2月,KLA以約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公司Orbotech。
  • 半導體全面分析(六):千億市場、三大設備、四大巨頭!
    定義:技術高、進步快、種類多、價值大  半導體設備處於產業鏈上遊,支撐製造和封裝測試,半導體行業技術高、進步快,一代產品需要一代工藝,一代工藝需要一代設備,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導者,通常半導體設備的研發領先半導體工藝3~5 年  半導體設備屬於高端製造裝備,其價值量較高,高端 EUV 光刻機單價超過
  • 從國產晶片到半導體設備細分領域,瀋陽芯源微電子面面觀
    光刻工序塗膠顯影設備,顧名思義,作為光刻機輸入(曝光前光刻膠塗覆)和輸出(曝光後圖形的顯影),主要通過機械手使晶圓在各系統之間傳輸和處理,從而完成晶圓的光刻膠的塗覆、固化、顯影、堅膜等工藝過程,其直接影響到光刻工序曝光圖案的形成,顯影工藝的圖形質量對後續刻蝕和離子注入等工藝曝光圖案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 十張圖帶你了解半導體設備行業發展情況 全球半導體產能向中國大陸...
    半導體設備行業是半導體晶片製造的基石半導體設備指半導體產品在製造和封測環節所要用到的所有機器設備,廣義上也包括生產半導體原材料所需的機器設備。主要有: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機、測試機、分選機、探針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