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有鬃毛,母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負責挨揍,母獅看熱鬧?

2020-12-05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雌性獅子不長鬃毛,雄性獅子長鬃毛,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僧多肉少」,有了鬃毛的獅子更具競爭力,久而久之個體的生存優勢會慢慢擴散為繁衍優勢,最後雄性獅子都有了帥氣的鬃毛。

獅子與其他動物的鬃毛

首先澄清兩點:

獅子在進化中演化出鬃毛並非必然,如果歷史再從來一次獅子不一定會有鬃毛,會出現鬃毛的必要條件是由於隨機的基因變異,有的獅子長出了鬃毛,可能當時鬃毛並沒有立刻體現出生存優勢,但也沒有生存的劣勢,因為大部分獅子是沒有鬃毛的。隨著鬃毛在種群中慢慢擴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擁有鬃毛的雄獅與普通的雄獅頻繁出現競爭,鬃毛突顯出其競爭優勢,優先獲得繁衍的權利,鬃毛的生長就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個方向,當更長的鬃毛基因出現,優勢就越明顯,慢慢的雄性獅子的鬃毛慢慢演變得更長,成為了今天的模樣,從而使鬃毛成了雄獅的標誌。鬃毛並非獅子的特殊標誌,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有鬃毛,例如加拿大貓(猞猁),雖然鬃毛沒有獅子那麼厚實與帥氣,但其臉頰上也有鬃毛,與其他貓相比,更加威嚴。

圖:我可不是一隻好惹的(>^ω^<)喵

還有與獅子相匹敵的老虎其實也有鬃毛,由脖子和臉部區域周圍較厚的亞光毛皮組成,只是沒有獅子那麼長、那麼突顯,因此我們會用「頸圈」和「臉頰鬃毛」來描述,它們使老虎看起來更令人生畏。

圖:你敢說我沒有鬃毛

獅虎豹中的豹也不例外,有的獵豹在幼崽時期的脖子、背部也會出現大量鬃毛,會在成長到成年時期消失,這意味著鬃毛對於獵豹的成長具有一定優勢,或者在其進化史上的某一時刻,其祖先擁有鬃毛,後期慢慢退化掉了。

鬃毛的生長情況與物種的生存空間、生存環境、生存習性等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有些東西你有、我沒有,只能說明這個東西還不夠重要,不是必需品,如果有些東西每個人都有了,說明這個東西的優勢足以讓某個個體無法生存,被淘汰掉,下面我們回到正題說說獅子的鬃毛是怎麼回事。

暴力競爭

獅子是一夫多妻制,不僅如此,「僧多肉少」還體現在「微觀層面」。正常雄獅子一輩子會產生大量的「後代」細胞,而雌獅子不同產生的「後代」細胞是有數的。從「後代」細胞的結構分析,雄性的營養成分很少,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拋棄掉許多細胞質,只留下一個小尾巴,帶著一半的遺傳物質,旨在數量,不求質量。雌性的營養成分含量高,完整的一個細胞,擁有較完善的細胞結構,兩者組合成新個體後雄性的需要提供大部分的細胞成分,因此重在質量。除此之外,雄性會儘可能的稱霸更多的獅群,「分享」出自己的遺傳物質,然後不管不顧,雌性卻需要負責孕育與培育。

兩種不同的繁殖投入,造就了兩種不同的繁殖策略:

雄獅子傾向於廣撒網,儘可能多地四處播撒出種子。雌獅子傾向於釣大魚,精益求精,儘可能地選中優質的「金龜婿」,培養出優質的下一代。往往需要付出的資源更多,相對決策起來就會更加謹慎,而投入較少,門檻低,競爭就會更為激烈。

雌獅子的眼睛並不具備電子顯微鏡的能力,因此它分辨不出來誰的基因好,誰的基因壞。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們自己打去,我誰也不幫,誰打贏了說明誰更有具競爭優勢。或許有可能,在歷史的進程中,有些「心地善良」的雌獅子來者不拒,或者選著了「失敗」的雄獅,於是又產生了下一代失敗的雄獅,然而在「僧多肉少」的背景下,雌獅子並無法抵禦其他雄獅的入侵,「吃軟飯」的雄獅也會被更強壯的雄獅趕出獅群,雄獅子進入一個新的獅群,它會殺掉其他幼崽,來保證自己的血統。

雄獅是唯一有很長又顯眼鬃毛的貓,在所有大型貓科動物中是唯一有規律地積極打架的喵。它們是唯一一個真正的社會群居貓科動物,獵豹雖然也群居,但是它們是雄性群居。其他貓只會在自己的領土上度過孤獨的生活,但只與少數鄰居接觸(比如一山不容二虎),而獅子則非常積極地奔波於各個獅群之間,希望在哪都能成為「扛把子」。

鬃毛的作用

從雄獅的這些唯一與特性中,可以了解到如果雄獅可以鍛鍊出「金鐘罩鐵布衫」,具備一定的「殺氣」,或者顯示出自己的基因更加優良,那麼就可以獲得優先的繁衍權利。

達爾文認為由於獅子爭鬥太頻繁,鬃毛可以一定程度加強獅子的防禦力,很多科學家認為獅子被咬到頸部容易致死。實際上,一般兩獅爭鬥時很少上來就動嘴都是不停地利用爪子不斷增加對手的傷痛,使其精疲力盡,動嘴一般都是最後的致命一擊。

從獅子的身體結構分析,獅子一般單手離地,因為其身體重量主要在前,雙手離地需要靠大量力量來支撐較重的前身,所以雙獅爭鬥,「拳頭」主要都是照著臉和脖子去的,要麼靠移動頭部散躲,要麼硬挨,鬃毛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與獅子相比,老虎結構較為勻稱,因此打起架來是下面這樣,可以利用身體移動進行散躲,落拳的位置範圍也大,當然主要兩虎打架的機率太小,不像獅子天天打。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骨頭上放上一些羊毛,通過負重傳感器來計算所承受的衝擊,發現具有羊毛的模型吸收能量的峰值更高,可以衝擊造成的減少傷害。(換句話說,有鬍子的更抗打)

除了保護手段之外,還有兩種可能性,一種類似於「氣質」,比如有些雄獅看到對手鬃毛更多,更長,覆蓋面積更大,可能直接慫了。也可以從上述角度考慮,可能是靠經驗總結,這個對手更抗打,還是換一隻欺負吧。

另一種也是「氣質」,通過昂首挺胸,讓帥氣的鬃毛順風飄揚,展示給雌獅子,展示自己抗打的能力以及這麼長的鬃毛,還如此「柔順」說明不長寄生蟲,自己很健康,類似於展示基因優良。

總結

獅子是社會群居動物,打架是家常便飯,鬃毛可以提高雄獅的防禦力,而雌性獅子主要精力在於孕育與培育後代,不需要競爭,自然選擇並不偏愛「長鬃毛的雌性獅子」,因此雄性獅子長鬃毛,雌性獅子不長鬃毛。

相關焦點

  •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在數十種貓科動物之中,獅子算得上是獨特的一員了。大部分貓科動物的雌雄個體之間,除了體型大小有些差異外,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例如母虎和雄虎,母豹和雄豹。但是獅子就不同了。
  • 雄獅的鬃毛為什麼那麼長
    雄獅跟母獅在體貌特徵上是有較大的區別,雄獅長有又長又濃密的鬃毛,小朋友們習慣的把雄獅的鬃毛,叫作「雄獅的頭髮」,真是非常形象。雄獅的鬃毛會從脖子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顏色有的較深,有的稍淺。母獅的毛髮就比較短了。雄獅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鬃毛呢?這是雄獅進化的結果。獅子一般是群居生活,一個獅群至少有2頭成年雄獅,但是肯定只有一頭是領頭的。
  • 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陣陣哀嚎,究竟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獅子作為草原之王,其捕殺獵物的能力自然是首屈一指的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因疼痛而發出陣陣哀嚎,而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趕緊去了解一下吧,大家知道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在不同的事情中,都有著明確的分工體系,而雄獅在獅群中,則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它的工作一般是負責領地的巡視,以及保護母獅和幼崽,而捕殺獵物的工作則,一般交由獅群中的母獅負責,由於雄獅的絕對權力,因此母獅們捕獲的獵物,都會先交由雄獅進行享用,然後其他家庭成員才能進食,而下面這隻母獅就因,一時貪嘴而發生了悲劇,視頻畫面中所顯示,一隻雄獅正在享用
  • 相比於刀疤,母獅們為何更喜歡木法沙?從它們的鬃毛可以找到線索
    眾所周知,獅子是唯一「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這主要體現在雄獅長有鬃毛而母獅沒有鬃毛上。但雄獅的鬃毛也有差別,有的雄獅鬃毛較稠密,有的雄獅的鬃毛較稀疏;有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深,有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淺。在「真人版」《獅子王》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細節:木法沙的鬃毛要比刀疤的鬃毛更旺盛。
  • 雄獅為何會長茂盛的鬃毛?有利也必有弊!
    非洲雄獅是大型的貓科動物,而頭脖部長著茂盛的鬃毛,更讓它顯得霸氣側漏。不過它為什麼要長這麼茂盛的鬃毛呢?要知道母獅,以及老虎,花豹等其他貓科動物都沒有這麼明顯的。這一切必定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我們來談一談鬃毛的好處。研究人員比較了各個獅子的照片發現,那些鬃毛較長並且顏色較深的獅子更加成熟,睪丸激素水平較高,而且營養狀況較好。看到沒,睪丸激素水平較高,我認為這意味著它必定更受母獅親睞,深色鬃毛可以側面表明雄獅的健康和成熟,雌性獅子當然偏愛能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男人」吧!
  •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下場如何?
    雄獅一口「咬斷」母獅脊梁骨,母獅徹底「報廢」,下場如何?在一家動物園裡,一隻雄獅沒有了往日的風範,被幾隻母獅給摁在地上暴打,我們都聽說過母老虎的威力,可是沒想到母獅子竟然也如此的暴力。甚至有幾隻母獅子直接對其拔毛,一點往日情面都不留。
  • 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疼痛的叫聲,發生了什麼?
    雄師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疼痛慘叫,鏡頭記錄下全過程,那麼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跟隨鏡頭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說起大男子主義相信很多人,都非常討厭這一點,然而這個可不僅單單,發生在人類之中,在很多動物中也是如此,就比如在獅群中,雄師的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它們負責整個獅群系統的分工,一般來說母獅負責捕獵,而雄師則負責保護母獅的安全,當然這種階級分明的制度,使得母獅所捕的獵物,必須先讓給雄獅享用,最後才能輪到其他獅子進食,就比如視頻中的這頭母獅,此時剛剛捕獲了一隻獵物,於是雄師便不客氣的大快朵頤起來
  • 為什麼雄獅有鬃毛,而雌獅卻沒有,其他雄性貓科動物也沒有?
    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的雌雄個體外觀有很明顯的差別:雌獅沒有鬃毛,雄獅卻長著長長的鬃毛,這在動物學上稱為「雌雄兩態」。那麼為什麼雄獅有鬃毛, 而雌獅卻沒有, 其他雄性貓科動物也沒有?
  • 雄獅有「家庭暴力」?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當然,這樣的獅群一般雄獅都是非常強悍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和領導能力。一般來說,普通的獅群都會擁有1-3隻的雄獅,之後會搭配著幾隻母獅和這些母獅生下來的小獅子。雄獅在整個獅群中,雖然擁有著領導地位,是獅群中的王者。不過,雄獅並不擔任捕獵的工作,反而是母獅需要外出為整個獅群尋找食物。但母獅和幼獅卻並沒有先食用的資格,需要等待雄獅飽餐後才有機會去進食。
  • 雄獅逃跑了母獅被殺小獅子也沒有躲過死亡
    陰霾的天空充斥著不安的氣息,一隻年老的雄獅照常巡視著它的領地,經過歲月的消磨,這位曾經的王者顯然已經風採不再。呆滯無光的眼神努力張望著四周。識趣的老雄獅離開了,它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剩下的只有逃跑。入侵者輕而易舉到達了領地核心,下一步是要徹底剷除前任遺留的餘孽。
  • 為什麼雄獅比母獅更容易被豪豬刺死?
    豪豬是一類以身體長有長長的棘刺而聞名的哺乳動物。雖然它們體型較小,但靠著具有極強殺傷力的棘刺(豪豬的刺十分堅硬,可達30釐米長),很多食肉動物都不願靠近它們。然而,我們卻經常可以看到獅子試圖捕殺豪豬的新聞報導:有些獅子被豪豬「刺了幾箭」後就退縮了;有些獅子雖然最終將豪豬捕殺,身上卻被豪豬刺傷多處,代價巨大。
  • 非洲驚現「變性」母獅 激素失調長出雄性鬃毛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4日報導,這頭與眾不同的獅子有著雷鳴般的叫聲和又厚又滑的鬃毛,這些都是公獅特有的標誌。不過通過更近距離的觀察,你會發現它實際上是一頭母獅,導致其「雌雄難辨」的根本原因是激素失衡。專家稱,母獅的變異可能發生在受精時,或是胚胎在子宮內受到了幹擾。
  • 母獅一生之中會經歷多少次「喪子之痛」?
    獅子體型大,是與老虎齊名的大型貓科動物,身體矯健,軀體勻稱,雄獅有漂亮的鬃毛,威風凜凜,雌獅沒有鬃毛,但是它確是整個獅群的核心。獅子是群居動物,有高度的社會性,一個獅群中大約有8-30個成員,獅王只能有一個,也就是最厲害的那頭雄獅子,它擔負著保衛獅群、巡視領地的重任,雌獅則擔負著捕食、哺育下一代的重任。
  • 肯亞雄獅兄弟為爭奪母獅大打出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5日報導,近日,在肯亞一處自然保護區內,雄獅兄弟卡卡(Kaka)和馬裡達迪(Maridadi)為爭奪一隻母獅而大打出手。據悉,當時雄獅卡卡與一頭母獅交配過後,十分口渴,便與母獅一起去附近的池塘喝水。
  •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雄獅和母獅一生的經歷一般都要比大多數獨自生活的貓科動物更複雜。在一個獅群中,當雄獅長到接近成年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父親或獅群中的成年母獅趕出家門。
  • 長鬃毛是雄獅的專利?極少數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
    獅子是不是犬科動物,目前國際主流認知裡面並沒有將它從貓科剝離出去,所以獅子仍是貓科動物。它是唯一一種具備雌雄兩態,並且群居的貓科,雄獅在成年之後會長出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這一明顯的特徵。那麼長鬃毛是不是雄獅的專利呢?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你要的答案來了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一般情況而言,一個獅子群約有8到30個成員,平均為17頭,而雌獅在獅群之中可以說佔據了主要地位,算是一個雄獅走後的一個統治者。 儘管我們常以雄獅為獅群領袖,但事實上,母獅才是這一家族的核心,捕食活動基本上由母獅來完成,而雄獅非但不捕食,還會搶在獵物之前捕食。獅子群中,母獅的一切繁殖權利歸獅王。
  • 為什麼斑鬣狗會害怕雄獅?
    不過,在非洲有一種食肉動物,它即使是落單(成年健康個體),鬣狗群也不敢對它有想法,它就是「草原之王」雄獅。那麼,鬣狗群為什麼害怕落單的雄獅,而不怕落單的母獅呢?在大草原上,鬣狗群從來不敢對落單的成年健康雄獅有想法,反而經常圍攻落單的母獅,這是有原因的,具體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母獅和雄獅的實力差距獅子是雌雄兩態的動物,這一點與其他貓科動物不同,所謂的雌雄兩態就是雌雄個體外觀差異明顯,主要表現在雄獅脖子上有一群鬃毛,而母獅沒有。
  • 獅子幼崽被雄獅咬傷,傷心母獅抓來小羚羊,下一秒的畫面感人!
    獅子幼崽被雄獅咬死,傷心母獅抓來小羚羊,下一秒的畫面感人!獅子的戰鬥力在草原上是數一數二的,但是越是強大的角色越不懂的團結,在獅子的內部總會出現一些戰爭,那就是在競選獅王的時候,兩隻雄獅勢必會爭得面紅耳赤。
  • 母獅為了保護幼崽,竟然打跑了強壯的雄獅,卻遭到獅群的驅趕
    肯亞的馬賽馬拉,是野生動物們的天堂,這裡有世界上種類最多的野生動物,還有赫赫有名的瑪莎獅群。現在的瑪莎獅群,由成年雄獅諾奇率領,擁有四頭母獅和八頭幼崽,正處於鼎盛時期。一隻外來的單身母獅,打破了獅群的平靜。塔姆是一隻很特別的母獅,它獨自流浪了一段時間,現在它想要加入瑪莎獅群,但這個機會很渺茫,它選擇了另外一個可以組建家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