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為何要捕食豪豬?為什麼雄獅比母獅更容易被豪豬刺死?

2020-12-05 大貓來了

獅子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也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者」。雖然它們身體強壯,本領高超,但無論是在捕食還是打鬥過程中,它們都會盡力保證自己的安全。獅子一般不會冒著較大的風險去捕殺比較危險的獵物,例如大象、河馬、豪豬等。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它們卻不得不去冒這個險。

獅子為何要捕食豪豬?

豪豬是一類以身體長有長長的棘刺而聞名的哺乳動物。雖然它們體型較小,但靠著具有極強殺傷力的棘刺(豪豬的刺十分堅硬,可達30釐米長),很多食肉動物都不願靠近它們。然而,我們卻經常可以看到獅子試圖捕殺豪豬的新聞報導:有些獅子被豪豬「刺了幾箭」後就退縮了;有些獅子雖然最終將豪豬捕殺,身上卻被豪豬刺傷多處,代價巨大。

要知道,任何一種動物被豪豬的刺刺傷後,會面臨傷口感染惡化的風險。有些被豪豬刺刺中要害部位的動物,如果刺沒有被及時取下來,過不了多久就會死亡。平心而論,就算是戰鬥力強悍、防禦能力較高的蜜獾,面對豪豬時也會猶豫三分。那麼,連蜜獾都不太願意招惹的豪豬,為何獅子要打它們的主意呢?

眾所周知,獅子和老虎一樣,喜歡捕食大型有蹄類獵物,如斑馬、羚羊、非洲野牛等。有科學家查閱了近60年的科學文獻,發現還沒有學者對獅子與豪豬的遭遇進行過系統的研究。於是,科學家只好通過報紙報導以及網際網路上的新聞來記錄獅子捕食豪豬的案例。最後,科學家共尋找到了50個左右獅子被豪豬刺傷或刺死的案例

研究發現,在嚴重乾旱的環境中,獅子更容易受到豪豬的傷害。換句話說,當獅子的棲息地環境條件惡化時,獅子的主要獵物都遷移到了遠處,它們不得不轉而獵殺豪豬之類的不太好惹的獵物。研究還發現,當獅子捕殺豪豬時,生活在附近的人類及牲畜也會一起陷入困境。

為何雄獅比母獅更容易被豪豬刺死?

調查數據顯示,相對於母獅而言,雄獅更容易被豪豬刺死。你可能會覺得,雄獅的身體更強壯,還長有長長的鬃毛,按理說不是更能抵擋豪豬刺的傷害嗎?實際情況卻不是從這一點來分析的。

母獅一般都生活在一個獅群中,當母獅被豪豬刺刺傷後,它的夥伴會幫助它把刺去除(如下圖)。而在草原上有很多孤獨的流浪雄獅,當它們被豪豬刺刺傷後,由於缺少同伴的幫助,豪豬刺會一直留在體內。久而久之,豪豬刺會給流浪雄獅帶來致命的傷害。

對於獅子捕殺豪豬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知識。原創作品,任何平臺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獅子攻擊豪豬,一口下去憋住別笑,豪豬:你想獅子借箭?
    獅子攻擊豪豬,一口下去憋住別笑,豪豬:你想獅子借箭?豪豬的背上和尾巴上都長著又長又硬的刺,這是它們防禦天敵的重要武器。豪豬有了這一武器,可以說是躲過天下無敵手。就連獅子在攻擊之前都要三思。獅子攻擊豪豬,一口下去憋住別笑,豪豬表示你想獅子借箭?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草原上有幾頭獅子一起外出覓食。遇到了一頭豪豬。這幾頭獅子看到這個小東西。並不敢立即撲上去。這個時候豪豬豎起了自己背上的尖刺,豪豬:你想獅子借劍?看到獅子並不攻擊自己,於是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 花豹捕食豪豬的危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花豹偶爾也會被豪豬反殺
    在貓科種類中,花豹是分布範圍最廣的貓科,在老虎的亞洲地盤,獅子的非洲地盤,亞洲、非洲等許多地區都有花豹的分布,所以相對於老虎獅子,反而花豹是更多動物害怕的猛獸,但花豹也是被反殺最多貓科之一,特別是在捕食豪豬時,花豹更為激進,被反殺的機率也更大,總結起來花豹捕食豪豬是殺敵一千
  • 獅群圍攻豪豬有趣一幕:一獅子被豪豬射穿鼻子,同伴幫忙才拔下刺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群是最強大的食肉群體,捕食範圍非常廣,在大草原上幾乎所有動物都在獅群的食譜上,但獅群不是每次都能輕易成功的。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群獅群包圍了一隻豪豬,而豪豬很「淡定」應戰,讓這群獅子只能圍住,卻不敢攻擊,最終獅群一頭獅子反被豪豬所傷。
  •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在數十種貓科動物之中,獅子算得上是獨特的一員了。大部分貓科動物的雌雄個體之間,除了體型大小有些差異外,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例如母虎和雄虎,母豹和雄豹。但是獅子就不同了。
  • 獅子面對豪豬無從下口,老虎:獅兄,咱請你吃豪豬去
    豪豬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動物,它們由渾身的棘刺而出名,一身長滿了細長的刺使許多動物對它無能為力,雖然它們有豬的頭銜,但它們不像豬,豪豬身上披著一身像箭一樣的棘刺,最長的高達半米,這些刺的顏色有黑色和白色,除此之外豪豬的身軀還是比較肥碩的,牙齒也非常鋒利。
  • 除了獅子和老虎,至少還有這4種動物
    除了獅子和老虎,至少還有這4種動物在我國,有一句俗話叫「吃了豹子膽」,用來比喻人的膽量像豹子一樣大。其實,說豹子膽大並不是沒有依據,作為一種兇猛的大型貓科動物,豹子幾乎什麼肉都吃,甚至在印度還經常發生豹子吃人事件。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貓科動物中,豹子就捕殺過野貓、獰貓、藪貓、獵豹以及未成年的獅子和老虎。
  • 獅子VS老虎實力大比拼:誰才是萬獸之王?
    【肌肉和骨骼】老虎前掌是貓科中最大的,雄虎掌寬約10.5-11.5cm,雌虎約8.5-9.5cm,老虎的指骨和爪子也比獅子要大。這意味著捕獵的時候爪子能更深地嵌入獵物體內,造成致命傷害。【嘴】雄獅咬合力約400kg,齒長約5cm,咬合深度約9cm。
  • 王者也會栽跟頭——盤點在野生環境中殺死過成年老虎獅子的動物
    野生獅子也才2萬多隻,野生老虎不足5000隻,要是捕獵死亡率這麼高,這兩種猛獸早就滅絕了。老虎獅子被自己獵物反殺的事件有,但非常少,只能算是偶發情況,食草動物想要反殺自己的天敵是極為困難的事,不僅要豐富的經驗,還要極好的運氣。
  • 王者也會栽跟頭——盤點在野生環境中殺死過成年老虎獅子的動物
    野生獅子也才2萬多隻,野生老虎不足5000隻,要是捕獵死亡率這麼高,這兩種猛獸早就滅絕了。老虎獅子被自己獵物反殺的事件有,但非常少,只能算是偶發情況,食草動物想要反殺自己的天敵是極為困難的事,不僅要豐富的經驗,還要極好的運氣。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你要的答案來了
    相對於獅子來說,這樣的大型貓科類動物肯定是需要一個「統籌」的關係。而獅子來說又是「群體類」物種,所以是成群結隊的模式出現是常見的,這也是為何獅子能夠在自然界稱霸的原因之一,用人類的一句話來說「人多力量大」,誰敢與其爭鋒?
  • 獅子都不敢輕易招惹的豪豬,到底有多可怕?
    一天晚上出來覓食的獅子和豪豬,在一片空曠的草原上相遇,豪豬的體型比較肥大且四肢也比較簡短,看起來就像一個會行走的大肉球。 這對獅子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誘惑,於是獅子就打算飽餐一頓,但是靠近之後發現被扎的全身都是包……
  • 想吃豪豬是真不易 整個獅群太"尷尬"沒有一個好下場(1)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遊客記錄下了即罕見又有趣尷尬的一幕,獅子群中的一隻母獅發現了兩隻豪豬,就是為了吃這兩隻豪豬,整個獅群極為尷尬,這兩隻豪豬為了躲避獅子鑽到了遊客的車底下。
  • 豪豬拼命抵抗獅子,獅子:你還是太嫩了
    豪豬拼命抵抗獅子,獅子:你還是太嫩了廣闊的大草原上生存著形形色色的動物,為了生存它們也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其中豪豬就是一般動物不敢招惹的存在,它滿身的刺實在是太扎眼了,很多小動物都在它身上嘗到了苦頭。
  • 六隻獅子圍著一隻豪豬,難以下口,豪豬:你們想上演「獅子借箭」
    六隻獅子圍著一隻豪豬,難以下口,豪豬:你們想上演「獅子借箭」 2020-11-06
  •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雄獅和母獅一生的經歷一般都要比大多數獨自生活的貓科動物更複雜。在一個獅群中,當雄獅長到接近成年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父親或獅群中的成年母獅趕出家門。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雖然我們常常把雄獅當成獅群的領袖,但其實母獅才是這個家族的核心,捕食活動基本上是由母獅擔任,而雄獅非但不捕獵 獅子的繁殖 獅子在繁殖過程中,每天需要進行20-50次左右,通常情況下要持續4天左右。 很多人認為獅群中的母獅只有獅王具有繁殖權,其實並不是,如果一個獅群中有2個或者2個以上的雄獅,那麼這些雄獅之間大概率具有血緣關係。
  •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漁貂的英文名為「fishers」,不過要知道的是它們很少吃魚。這英文名字來自早期的美國移民,它們注意到這種動物與歐洲林鼬相像,後者也被稱為「 fitchet」,「 fitch」或「 fitchew」。漁貂被生物學家稱為中型掠食者,意味著它們是食物鏈中頂端或頂部掠食者的過渡。體型上,雄性漁貂普遍比雌性要大。雄性體長為90至120釐米,體重為3.5至5.4公斤。
  • 雄獅的鬃毛為什麼那麼長
    雄獅跟母獅在體貌特徵上是有較大的區別,雄獅長有又長又濃密的鬃毛,小朋友們習慣的把雄獅的鬃毛,叫作「雄獅的頭髮」,真是非常形象。雄獅的鬃毛會從脖子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顏色有的較深,有的稍淺。母獅的毛髮就比較短了。雄獅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鬃毛呢?這是雄獅進化的結果。獅子一般是群居生活,一個獅群至少有2頭成年雄獅,但是肯定只有一頭是領頭的。
  • 為什麼獅子交配時會咬對方的脖子,害怕它會跑掉嗎?
    當觀察動物世界時,許多人會看到,當獅子交配時,雄獅會咬住雌性的脖子,直到交配完成。那麼獅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獅子交配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獅子是個例外。如果獅子群中沒有6個月以下的幼崽,獅子會集體發火。科學家們還不知道為什麼獅子會進化出這樣一種機制。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母獅集體發情有助於使後代的年齡保持一致,這樣一頭母獅可以照顧後代,其他獅子可以外出狩獵、捕食。正是因為這種機制,當其他雄獅成功挑戰獅子王時,它們不僅會趕走原來的獅子王,還會在種群6個月內殺死幼崽,迫使母獅發情。
  • 想用「豪豬」嚇退「獅子」?美軍又在忽悠蔡英文
    而川普政府這樣做就是想把臺灣武裝成一個帶刺的「豪豬,」,難道區區一隻豪豬能嚇走森林之王的獅子?而且獅子從來不吃豪豬,無論美國把臺灣武裝成什麼樣的豪豬,「一中原則」始終不會動搖。美政府這樣做,無非是想讓臺灣抱自己的大腿抱得更緊,自己從其中撈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