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地表「超級社會」的建造者

2020-12-03 新京報書評周刊

動物是人類講故事的常見元素。即便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夾帶動物的句子,比如「你個屎殼郎」「鶴立雞群」「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有的是諺語或成語,有的是說話者臨時創造的。人們通過比喻、轉喻或隱喻等修辭方法,將動物的外貌、習性等特徵加以概括,用來形容人、人的行為或人類社會的某一些方面。這就是一種動物的修辭。

只有將人類歷史拉長,將學科領域擴寬,我們才更可能理解人類是如何從動物身上尋找寓言進行動物修辭,而當這些寓言形成後,又是如何影響人的思考和行動。

在眾多動物中,除了人類,能形成大規模社會的只有螞蟻。螞蟻社會的各部分高度複雜、高速運轉,讓數十萬甚至數量更龐大的螞蟻居於一個巢穴。在嘆息「螻蟻」之餘,人類也天真地試圖從中獲得提高社會分工效率的啟示。

本文出自11月14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動物的修辭」專題B03版。

撰文丨羅東

01

一米以內的小不點

它們是在空中相遇的。一陣歡愉後雙雙降落。一隻不久後死去,另一隻回巢褪去身上的翅膀,繼續繁衍、養育。死去的是雄性螞蟻,活下來的是雌性螞蟻,是蟻后(白蟻等少數螞蟻也有蟻王)。它的巢穴裡活著一個母系王國。

很少有人說得清是否看到過它們,或許碰巧見著了,只是不知那就是處於飛翔狀態的螞蟻。如果談論起它們,人們一般簡單稱呼「長了翅膀的螞蟻」。這確實是一個顯著的特徵。更為人熟悉的爬行螞蟻,身體分頭胸腹三段,只長有六隻腳,是不具備繁殖能力的雄性。爬行螞蟻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勞動,到巢穴外覓食,建築通往攫取食物的道路,再將食物運回。人們給它們取了個名字,「工蟻」。這是距離人最近的螞蟻。

一個人只需帶上一點糖渣或米粒,放在地上,等待數分鐘就可以見到一隻、兩隻、三隻,接著就是一群。而這是多少人的童年經歷啊——獨自跑出家門,蹲下來,觀察螞蟻,消磨時光。

最早出現的螞蟻戳了戳你丟下的食物後,摳下一粒,轉身離開,把信號帶回到巢穴,密密麻麻的一群螞蟻不久就紛至沓來,但不是盲目跑來一大群。螞蟻似乎深知如何計算食物重量與搬運能力,並據此安排工力,不會浪費,也不會白跑一趟。它們沿著較近的線路爬行,除了偶爾停下來交頭接耳,在大多數時間都不會迎面撞上。

圖/視覺中國

搬運食物的,其實只是部分工蟻。它們在螞蟻中最勞累,在巢穴中的位置也最低。工蟻中也有的專職在巢內餵養幼年螞蟻。個頭大的螞蟻則可能作為兵蟻參與巢穴防衛,無需承擔生產勞動。需要尋找和搬運食物的那部分工蟻,因為經常離開巢穴來到外面的世界,與人和其他動物頻繁接觸,生死在對方的一念之間。它們也就是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螞蟻。

在童年時期蹲下來盯著螞蟻看的,也包括名聲大噪的社會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Wilson)。他的童年是孤獨的。當然,與我們不同,他後來徹底迷上了螞蟻,更是將螞蟻研究作為他的學術興趣。他在和同行博爾特·霍爾多布勒(Bert Hlldobler)合著的《螞蟻的故事》(中譯本:後浪·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中說,觀察螞蟻讓他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和饑渴寒暑」,因為「心裡只裝著我們追尋終生並獲取美感愉悅的對象」。而這個令他們著迷的「對象」還不是螞蟻。

《螞蟻的故事》,(德)博爾特·霍爾多布勒、(美)愛德華·威爾遜 著,毛盛賢 譯,後浪·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

02

建造「大規模社會」

吸引威爾遜和他同行霍爾多布勒的「對象」,實際上是螞蟻形成的「社會」,以及螞蟻在這個過程中展現的巨大建造能力。

《從部落到國家》,(美)馬克·W·墨菲特 著,陳友勳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7月。

如果遇上蟻后繁殖期,加之地面某一處可搬運的食物多,我們見到的工蟻還可能建造起多邊道。威爾遜的學生、同為社會生物學的馬克·墨菲特(Mark Moffett)就在《從部落到國家》(中譯本: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7月)中描述到他看到的高速公路,「三車道」,中間道向外行,兩邊道則向內行,互不幹涉。不過他並未描述還有一種例外狀態。在搬運初期,等待搬運的食物量大,勞動力需求大,外出的螞蟻走兩邊道,而到了搬運尾期,則改道走中間,將其讓位於往回走的螞蟻。除了人類,在陸地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第二種動物能形成這樣複雜的交通秩序,而人類社會也只是19世紀後在城市中才確立比較複雜的交通系統。

螞蟻同樣比人類社會更早建立的是衛生系統。在成員密度高的情況下,如果廢物不及時處理掉,將可能危及生活安全。墨菲特提到一種叫切葉蟻的螞蟻,它們專門設置清理隊伍,在巢穴修建中也注意保持新鮮空氣能自由流通。

更令人震驚的是螞蟻的「農業生產」和「交易集市」。墨菲特發現,在切葉蟻的巢穴,綠葉被分解成一種基質——無定形膠狀物,無色透明。螞蟻在基質上面種植一種糧食作物,「室內真菌」。在被叫作「入侵紅火蟻」的螞蟻那裡,它們把貨物拿出來交易,根據存量和需求調節交易行為。作為賣家的偵查螞蟻和它們的助手爬進買家的巢室,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讓其品嘗,以推銷產品。而這些買家接下來會走出它的巢室,在整個巢穴遊走,把食物兜售給有需求的其他成員。買家此時已經變成中間商。如果它們發現其他成員對某種食物尤其中意,則會把信號傳遞給最初的賣家。

墨菲特在2010年的《螞蟻的冒險》(Adventures Among Ants)一書中還提到,當供過於求,集市就縮減,部分買家和賣家在這期間從事別的工作。當然,螞蟻的交易是物物交換,這裡只將墨菲特的「marketplaces」翻譯為「集市」而不是以貨幣為介質的商品經濟「市場」。

而即便只講述到這裡,螞蟻建造大規模社會的能力也能震撼到人類了。在《螞蟻的故事》中,無論是威爾遜還是霍爾多布勒,他們都側重從螞蟻的繁衍和交流等特徵上尋找這一能力的成因。墨菲特結合他們這幾年的螞蟻研究,最終只強調一個能力——能形成「匿名社會」,等同於人類的「陌生人社會」。這是一個更有力的解釋,然而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

03

在「匿名社會」中死去

圖/視覺中國

試想下,現代人之間雖然互相不認識,卻會在城市出入諸如餐館、公交車或人行道等同一個空間。沒有人對此覺得奇怪。這就是「匿名社會」。

而螞蟻在人類的「史前」年代就已經建立了像這樣的社會。成員之間彼此匿名,互不侵犯,不會因為衝突讓社會走向崩潰。幾十萬甚至更多的螞蟻能在一個巢穴內分工合作,形成高度穩定的秩序。即便帶著一隻螞蟻從甲地前往上百公裡之外的乙地放下,它也可能不會遇到任何麻煩或不適應,能快速進入當地的同類。

墨菲特的解釋是,螞蟻只能識別同伴的身份,比如是蟻后、工蟻、兵蟻還是具備繁殖能力的雄性螞蟻,但是不能、也無需識別它具體是哪一隻螞蟻。同樣的道理,在現代城市的公共領域,一個人可能會好奇其他人的身份,不過也只需要判斷他人是店員、保安、售票員還是遊客。在前現代的小規模「熟人社會」,同村人時刻警惕著不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是這裡的外來者,往往被認為是不安全的、不值得信賴的,他們的到來會讓當地人驚詫。本村人也較少到外地去,因為那裡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陌生的、不確定的。一個人的一生的地理空間流動極為有限。人與人之間的大規模聚集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

也正因此,社會學家趙鼎新在墨菲特《從部落到國家》被翻譯為中文後評論,墨菲特將螞蟻社會與人類社會比較講不通。人類起源於小規模社會,再從小規模社會演變到大規模社會。螞蟻則起源於大規模社會。他自然也不同意墨菲特的另一個觀點。墨菲特依據兩者都建造大規模社會的特點認為,螞蟻是與人類最相似的動物。趙鼎新則認為與人類最相似的仍然是像猩猩這樣的動物,因為機理一樣,都起源於小規模社會。

的確,螞蟻社會與人類社會不太具有可比性。這也在提醒人,螞蟻在大規模社會中展現的分工效率無法應用到人類社會。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並非趙鼎新說的差別。墨菲特提出的問題只是,除了人類,為什麼唯有螞蟻能建造大規模社會,而他使用的「匿名社會」毫無疑問回答了建造大規模社會的必要條件。

換個角度看,螞蟻社會與人類社會最大的區別是,社會是否在「衝突」中形成。衝突是一個社會發生演變的動力。當然,螞蟻根據氣味可以判斷誰是入侵者,誰是同族者,就像墨菲特和他老師威爾遜描述的,它們通過戰爭來擴張和守衛領域。但是在巢穴內,螞蟻並沒有解決衝突的壓力。有個體意志才有衝突,螞蟻不具備個體意志。消滅人的個體意志是荒誕的。人類在使用法律、道德和習俗解決衝突,解決了一點,人際交往的規模就可能大一點。當人們希望模仿螞蟻分工提高效率之時,不得不注意螞蟻之所以能整齊劃一且高度穩定的生物性基礎。我們在地面上見到的螞蟻只為一個目的而生,它們從邁出巢穴第一步開始就內外奔波,循環往復,直至生命終結的那一天。例外屬於雄性螞蟻和雌性螞蟻。它們長著翅膀。它們離開地面,在空中短暫相遇,然後永別。

——動物各篇推送預告——

在本組專題中,我們選擇了螞蟻、大象、烏鴉、狼和兔子,共五類動物。我們將在接下來幾天按篇推送(今日已推送「狼」,可移步頭條打開),敬請期待。

螞蟻建造的複雜社會讓人產生並不可行的效仿衝動;藉助狼形成的「狼性文化」,受到男性乃至現代企業推崇;烏鴉被借指以貌取人,以及產生汙名化偏見;大象經常被比作重要、龐大而被忽視的事物。如果說它們都處於現實世界,那麼兔子則跨出了這個世界,在文學藝術創作中,當作者創造了現實與異想兩個世界,帶領人類在其中穿梭的往往就是兔子。

往右滑動可依次預覽

本文原載於2020年11月14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動物的修辭」專題B03版。作者:羅東;編輯:宮照華 西西;校對:翟永軍。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社群與社會,螞蟻和人類
    其次,螞蟻掌握建築知識,能夠建造或挖掘複雜且多樣化的巢穴,為其配備通風和溫度調節系統,還裝飾了蔬菜地毯和礦物家具。而螞蟻本身更具有無數令人吃驚的特性。比如,切葉蟻會切割和運輸葉片作為「培養基」,用來種植它們食用的一種真菌。收穫蟻食用它們從不同植物中收集來的種子。蜜蟻能從蚜蟲和其他昆蟲的糞便中提取蜜露。奴役蟻可以奴役其他各種螞蟻替它們完成各類工作。
  • 能建立超級社會的,除了人類就只有螞蟻了
    撰文 | 羅東如果問在這個地球上什麼物種與人類社會相似,你會如何回答?可能是猩猩,也可能是猴。但實際上,在哺乳動物世界沒有任何一種野生動物或被人類馴化的「寵物」能像人類一樣建立成員彼此聯結的社會。在人類外,能建立大規模社會的恐怕只有螞蟻。不妨稱之為螞蟻社會。莫菲特綜合同行的螞蟻研究,在一些情況下更是將其叫作螞蟻超級社會或螞蟻帝國。
  • 能建立超級社會的,除了人類就只有螞蟻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但實際上,在哺乳動物世界沒有任何一種野生動物或被人類馴化的「寵物」能像人類一樣建立成員彼此聯結的社會。在人類外,能建立大規模社會的恐怕只有螞蟻。不妨稱之為螞蟻社會。莫菲特綜合同行的螞蟻研究,在一些情況下更是將其叫作螞蟻超級社會或螞蟻帝國。他從生物基因的角度看到了螞蟻身上的分工和仇恨,而這與我們目前接受的文化決定論並不完全相同。
  • 300隻螞蟻15分鐘可殺掉一個人,螞蟻的社會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如此看來,我們並不是很了解螞蟻這個「小群體」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走進螞蟻的社會,看看這個「小群體」打造的獨特的社會形式。    其他的螞蟻則是工蟻,它們是由沒有生育能力的雌蟻組成的,主要是負責建造以及擴建巢穴和尋找食物,還包括照顧幼蟻和蟻后。至於雄性的螞蟻,它們則會在交配完成之後馬上死去。
  • 螞蟻,一個社會與學科的誕生
    螞蟻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動物之一了,時至今日還記得幼年時在操場上看到的一個個小小的洞穴,那些在洞口爬來爬去的小小生靈,我們也聽說過,螞蟻具有社會性,但我們想像不到的是,螞蟻的社會居然會如此嚴密,以至於它們甚至創造了一個社會。
  • 螞蟻世界的分工,螞蟻為何都是大力士
    就和遠古時候的人類也曾建立過的母系社會一樣,螞蟻的社會,也是母系社會。蟻后,是整個蟻群中的絕對權威和領導者。為什麼螞蟻的社會是由一位女性來執掌大權,而不是由公螞蟻來主持呢?蟻后的體形龐大,是一個重要原因,蟻后在整個蟻群中,是身子最大的,尤其是它的腹部很大。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蟻后擔負著繁衍後代的重要責任。
  • 火星殖民地建造者
    火星殖民地建造者,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模擬生存類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將會作為第一名來到火星定居的人類,你需要在廣闊的土地上,尋找一個合適的居住點,通過不斷的建造,將你的生存基地打造出來,慢慢的創造城市,發展各種不同的建築,例如醫院、學校等等。
  • 地下蟻國螞蟻編隊方法一覽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地下蟻國螞蟻編隊方法一覽,很多的玩家朋友最近在問地下蟻國的遊戲中螞蟻應該怎麼編隊呢?不少的玩家朋友都不知道遊戲中的編隊方法,導致在玩的時候經常搞的一團糟,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的攻略,還不會的小夥伴們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 星艦建造者什麼配置能玩 星艦建造者配置要求一覽
    那麼星艦建造者配置要求高不高呢,很多玩家很關心自己電腦能否跑起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星艦建造者配置要求一覽,希... 星艦建造者是一款模擬經營類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自己設計飛船,還擁有獨特的特殊武器系統。
  • 螞蟻社會緣何等級森嚴分工細緻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華大基因等單位聯合完成的螞蟻DNA甲基化研究成果8月22日在《細胞》雜誌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
  • 這種螞蟻用敵人的屍體建造巢穴
    佛羅裡達螞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螞蟻。佛羅裡達螞蟻(Formica archboldi)喜歡用敵人的屍體——陷阱顎蟻的頭部——來裝飾它們的巢穴。佛羅裡達螞蟻朝著陷阱顎蟻噴射了一股甲酸讓它們眩暈,然後伸出了它們的魔爪。佛羅裡達螞蟻是他所知道的最壞的螞蟻之一,這也是他研究這種螞蟻的原因——它們用頭骨來裝飾巢穴。在佛羅裡達州,這種螞蟻非常常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螞蟻,它的下顎有彈簧,並且能以每小時100英裡的速度猛擊獵物。
  • 這螞蟻一隻能單挑6隻行軍蟻,被咬後輕則癢痛月於,重則危及生命
    在剛出現紅火蟻的時候,大多數人只是好奇,多數的小螞蟻都藏在縫隙和地底建造巢穴,這麼張揚的螞蟻窩實在不常見。於是隨手撿根棍子,摧毀了螞蟻巢穴的上層建築。印象中的螞蟻只會四散逃亡,未曾想這大小與一般螞蟻差不了多少,只是顏色赤紅的小傢伙如此剛烈。
  • 歷經4年後,馬雲「天價」建造的螞蟻森林,如今怎麼樣了?
    大家都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些年,人們對環保越來越看重,為此很多人都加入了環保這個隊伍當中,其中就有很多老年人和學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感到好奇,歷經4年,馬雲「天價」建造的螞蟻森林,如今怎麼樣了?
  • 雖然螞蟻不能看到人類的存在,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們成為建造專家
    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動物,是不能夠看到人類的,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螞蟻。為什麼螞蟻不能夠看到人類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目前已知人類生存在三維的空間裡面,在三維以下空間的事物能夠看得到。但是對於三維以上的事物就感受不到了,對於螞蟻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螞蟻世界只有兩個維度,因此它是無法看到第三維度的事物的。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如果所有的人類都消失了,剩下的生物勢必恢復生機並繁榮興旺……如果所有的螞蟻都消失了,其影響正好相反,而且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螞蟻,這一老幼皆知、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佔據地球1%的生物量和1/3的動物量,總重量相當於全人類的總重量。它們1億年前從爬行動物中分化而來,歷經恐龍時期,並迅速擴展到世界各地,是地球上兩大社會文明之一,與人類社會文明可以相提並論。
  •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成功完成惡水超級馬拉松
    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吳少剛以42小時51分鐘40秒成功完成這項號稱世界上最嚴酷的競賽,至此,Vibram極簡先鋒極地跑者四大超馬已順利完成日本櫻花路250公裡超級馬拉松和美國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兩站賽事,9月他將繼續以Vibram鞋底製造的極簡跑鞋挑戰法國環勃朗峰168公裡山地超馬和希臘斯巴達松246公裡超級馬拉松。
  • 科學家發現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原因
    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分子水平的原因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
  • 《磚塊迷宮建造者》怎麼建造迷宮 自建迷宮方法教學
    導 讀 磚塊迷宮建造者擁有好玩的自製迷宮功能,很多磚塊迷宮建造者新玩家不懂如何自製迷宮,怎麼開放迷宮給其他人玩
  • 蟻人是「最遜」的超級英雄?那是你不知道這種螞蟻有多可怕……
    科技日報記者 江東洲 劉昊活物誌活物者動物、植物、微生物也誌者,記載也活物誌者記載一切與活物相關的稀奇事也這部集齊了漫威電影系列所有超級英雄的影片,每一個角色都擁有超高人氣。其中,由小混混誤打誤撞成為超級英雄的蟻人(Ant-Man),卻總是被戲稱為「最low」的超級英雄。但正是由於蟻人這個關鍵人物的存在,復聯4的劇情才得以發展,迎來了漫威電影十年的最終結局。
  • 紅螞蟻裝飾志願者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溫暖社會
    作為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紅螞蟻裝飾20年堅持履行社會義務,積極努力地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此次志願活動也是紅螞蟻裝飾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走進平江街道老年公寓,給老人帶去關愛與溫暖。紅螞蟻裝飾志願走進敬老院,溫情暖夕陽9月是紅螞蟻裝飾公益月,為了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加強社會責任感,9月29日,在國慶來臨之際,紅螞蟻裝飾黨支部志願者走進平江街道老年公寓開展志願慰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