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原因

2020-12-06 央視網科教

螞蟻社會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分子水平的原因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華大基因等單位聯合完成的螞蟻DNA甲基化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細胞》雜誌子刊《當代生物學》上。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科研人員推測螞蟻等級分化的過程可能與幹細胞分化有點類似,其中表觀調控機制很可能在螞蟻的社會等級分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科研人員分別對處於不同社會等級和發育階段的佛羅裡達弓背蟻和印度跳蟻進行了DNA甲基化研究。雖然兩種螞蟻在1億多年前就已經分化,但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與等級分化及發育變化相關的差異甲基化基因在這兩種不同的螞蟻中是保守的,例如與繁殖、端粒維持和非編碼RNA代謝調控等相關的一些基因。他們還發現某些基因位點發生了單等位基因甲基化,而且對於個別基因位點,哪個等位基因發生甲基化取決於螞蟻的社會等級。在脊椎動物中,單等位基因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學現象——基因組印跡的基礎,但在無脊椎動物中,目前尚未有發現。

  華大基因該項目負責人李啟業表示,深入研究比較這兩種螞蟻不同發育階段不同社會等級樣品的DNA甲基化特徵,發現了許多在螞蟻中保守而有趣的甲基化模式,並證實了DNA甲基化調控對螞蟻等級分化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螞蟻社會緣何等級森嚴分工細緻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華大基因等單位聯合完成的螞蟻DNA甲基化研究成果8月22日在《細胞》雜誌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該研究首次從全基因組單核苷酸水平上探究了螞蟻的DNA甲基化與其社會等級分化之間的關係,並深入解析了螞蟻DNA甲基化的特徵,為螞蟻的社會行為學等研究奠定了重要遺傳學基礎,對了解人類社會行為及衰老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螞蟻等級森嚴,分工細緻,同一蟻群內的螞蟻個體擁有著相同的遺傳物質,但對於不同等級的個體,它們在行為和形態上差異極大。
  • 螞蟻世界的分工,螞蟻為何都是大力士
    就和遠古時候的人類也曾建立過的母系社會一樣,螞蟻的社會,也是母系社會。蟻后,是整個蟻群中的絕對權威和領導者。為什麼螞蟻的社會是由一位女性來執掌大權,而不是由公螞蟻來主持呢?蟻后的體形龐大,是一個重要原因,蟻后在整個蟻群中,是身子最大的,尤其是它的腹部很大。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蟻后擔負著繁衍後代的重要責任。
  • 【科技資訊】揭示螞蟻社會分工奧秘 創新班學子繪製首張切葉蟻RNA編輯圖譜
    龐大的蟻群有著明確的社會分工、嚴格的等級分化,是什麼讓看似低等的小昆蟲有著如此社會化的屬性呢?作為一種真社會性昆蟲,切葉蟻具有明確的勞動分工,行為模式可以說已經進入了「農業社會」。因此切葉蟻具有其他螞蟻不具備的行為模式,是研究行為分化很好的模型。  目前認為,等級分化主要通過基因差異表達,DNA甲基化以及組蛋白修飾等分子機制決定,然而對於基因轉錄後調控機制的影響卻知之甚少。
  • 賽爾號:大暗黑天八長老等級平等,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森嚴?
    歡迎觀看百家平臺【小飛俠遊戲點評】為您帶來的文章,本期和大家聊一下賽爾號:大暗黑天八長老等級平等,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森嚴?下面請收看正文。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說一下賽爾號這款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有一個反派組織,非常受大家喜歡,這個主角的名字就叫做大暗黑天,這個組織是一個古老的組織,有很久的歷史底蘊,是一個反派,但是粉絲非常之多,大黑天中的八位長老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也是別的組織無法做到的,特別是索倫森的混沌教派特別的等級森嚴。而今天和大家說的就是混沌教派為何等級如此的森嚴?
  • 首證RNA編輯對螞蟻等級分化具關鍵作用
    龐大的蟻群蟻后、工蟻等有著明確的社會分工、嚴格的等級分化,是什麼讓看似低等的小昆蟲有著如此社會化的屬性呢?近期,華南理工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單位合作解開了這一謎題,相關研究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作為一種真社會性昆蟲,切葉蟻具有明確的勞動分工,其行為模式可以說已經進入了「農業社會」。
  • 科學家揭開螞蟻種群社會性形成之謎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克隆繁殖的螞蟻發現,從6個螞蟻開始,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螞蟻會發展形成一種有益的分工模式。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複雜的社會性是如何形成的。
  • 如果將一隻螞蟻帶到千裡之外,它會加入新的蟻群嗎?
    但是,如果將一隻螞蟻放到千裡之外的螞蟻群中,它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螞蟻的習性螞蟻是蟻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全世界約有超過1.5萬種不同種類的螞蟻。不同的螞蟻食性也有差別,有的螞蟻是純肉食性的,比如黃猄蟻、猛蟻等,有的螞蟻是純素食性的,比如會自己「種植」的切葉蟻,當然也有雜食性的螞蟻,而且大部分的螞蟻都是雜食性的。雖然不同的螞蟻食性不同,但是它們的生活習性是一樣的,因為它們都是群居動物。螞蟻是高度社會性的一種動物,它們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社會分工。與其他的群居動物一樣,蟻群中也有首領,那就是「蟻后」。
  • 螞蟻基因組研究:試圖破解人類難題
    「此項成果為社會行為學等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遺傳學基礎。」張博士說。在科學家眼裡,螞蟻是擁有自然界最精細社會的生物之一,它們形成了一個蟻后、工蟻、兵蟻以及雄蟻等「各司其職」的社會分工體系。而造成這些差異的遺傳基礎,長久以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
  • 這種螞蟻不幹別的,專門收集樹葉,而且擁有極為複雜的社會結構
    在自然界中,螞蟻是昆蟲中比較特別的一大類群,世界上不同地區存在著不同種類的螞蟻,不同種類的螞蟻也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亞馬遜叢林中生活著一種名為「子彈蟻」的螞蟻,人類之所以給其取這樣一個酷酷的名字,是因為被這種螞蟻咬一口之後不但會有一種被子彈打到的感覺,子彈蟻釋放的毒素還會引起人體神經中毒。除了子彈蟻之外,螞蟻世界中還存在著一種行為迥異的螞蟻,它們就是切葉蟻。切葉蟻,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會切割葉子的螞蟻,人類看到它們時,它們不是在切割葉子就是在搬運切好的葉子。
  • 螞蟻,地表「超級社會」的建造者
    在眾多動物中,除了人類,能形成大規模社會的只有螞蟻。螞蟻社會的各部分高度複雜、高速運轉,讓數十萬甚至數量更龐大的螞蟻居於一個巢穴。在嘆息「螻蟻」之餘,人類也天真地試圖從中獲得提高社會分工效率的啟示。本文出自11月14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動物的修辭」專題B03版。
  • 螞蟻分工舉辦周年慶活動,助力企業開啟數字新基建
    在致辭中他充分肯定了螞蟻分工兩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並表示,政府在給予螞蟻分工政策扶持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藉助螞蟻分工實現工作的在線化,提高政府人員的工作效率。未來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將與螞蟻分工一起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在螞蟻分工的周年慶儀式上,西安市創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親自為螞蟻分工送上了生日蛋糕,所有與會嘉賓共同為螞蟻分工送上了生日祝福。
  • 社群與社會,螞蟻和人類
    至於卡爾·馮·弗裡希的蜜蜂、尼古拉斯·廷貝亨的小雞和康拉德·洛倫茲的鵝,也都為三位科學家的動物行為研究帶來了1973年的諾獎。與之類似的還有1981年諾獎得主大衛·休伯爾用於視神經系統研究的貓和猴子。在微生物與大型生物兩極之間的昆蟲類中,以蒼蠅和蜜蜂的研究最為常見。昆蟲類中還有螞蟻,它們的歌頌者是愛德華·威爾森。
  • 它雖然名叫白蟻,卻不是螞蟻,很多人都不知道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講述有用的知識,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帶你一起來了解一種生物,它名叫白蟻,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分布,可能很多人之前都聽說過,甚至也見過,但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它是螞蟻中的一種,然而,事實上,它雖然名字中帶有一個「蟻」字,但是,它卻不是螞蟻,為什麼?且聽我們百家號:圖報細細給您道來。
  • 買螞蟻為看搬家 原來螞蟻也會內鬥爭權、分工合作
    買螞蟻為看搬家,眾網友驚呆!小時候你是不是也津津有味地觀察過螞蟻搬家?的確,螞蟻和其它的動物有所不同,別看它們長得小小的,其實是不常見的社會性動物,它們有著明確的集體性分工,也有內鬥奪權,可你會為了特意看它們搬家而養它們麼。據媒體報導,四川的顧先生是位螞蟻玩家,喜歡養各種螞蟻作為寵物,近日為買子彈蟻還遭到海關截停。現在這社會,真是活長久啥也能見到啊!
  • 能建立超級社會的,除了人類就只有螞蟻了
    他從生物基因的角度看到了螞蟻身上的分工和仇恨,而這與我們目前接受的文化決定論並不完全相同。《從部落到國家:人類社會的崛起、繁榮與衰落》,[美]馬克·W.墨菲特 著,陳友勳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7月。
  • 在制度森嚴的古代,連墳墓都有等級之分
    他們不僅生前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在死後進入的墳墓都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一生都活在等級森嚴的囚籠中。墳本來指的是高出地面的土堆,《禮記·檀弓上》有「古也墓而不墳」的記載,意為古人死後埋在平地裡,不用土堆起來作墳塋。墓專指埋葬屍體的坑穴,上面蓋上土以後不種植樹木。
  • Sbike動植物百科:十大熱門經典的寵物螞蟻,觀察建設家園!
    螞蟻是群居性動物,個頭小、力量大、勤勞勇敢、奉獻精神強、成員分工極為細緻,團結協作能力極強,做為寵物飼養,觀察他們勤勞的建設家園,極為有趣。目前作為寵物飼養也在持續升溫。這裡向您推薦性價比較高,易於飼養,在玩家中廣受歡迎的十大品種,請您品鑑。
  • 6月份螞蟻分工更新了這些功能,每一個都與你相關!
    在過去一個月,螞蟻分工一共進行了兩場直播,一場「螞蟻分工兩周年慶暨新版發布會」的現場直播,一場釘釘618的帶貨直播。這兩場直播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因此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在這個月我們還悄悄為你更新了幾個強大的功能。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螞蟻的足跡遍布世界任何一角落,螞蟻家族為什麼能繁榮昌盛、生生不息,它們為何能取得如此驚人成就?《螞蟻的故事》將帶領我們近距離窺視螞蟻社會,揭示螞蟻鮮為人知的生存秘密。《螞蟻的故事》的作者是愛德華·威爾遜和博爾特·霍爾多布勒。愛德華·威爾遜——社會生物學之父——在對螞蟻社會的研究方面堪稱世界第一人。1990年,他憑藉學術專著《螞蟻》摘取普利茲非虛構文學獎。
  • 詳解狼的社會等級,強悍的群體作戰能力,源自穩定的社群結構
    ,第一反應就是「團結」,狼群之所以能夠那麼團結,是因為它們有著一套十分森嚴的等級制度,生活在同一狼群裡面的個體,都遵循這套制度,各成員之間為了生存和哺育後代而進行社交、相互合作,其能力僅次於聰明的靈長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