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開螞蟻種群社會性形成之謎

2020-12-07 光明網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動物行為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克隆繁殖的螞蟻發現,從6個螞蟻開始,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螞蟻會發展形成一種有益的分工模式。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複雜的社會性是如何形成的。

  分工是按不同技能或社會要求,分別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補充的工作,這是各種社會勞動力的劃分與獨立化,為群居動物所特有。而通過分工來提高效率是群居的一大優勢,也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標誌。

  對於所有群居動物都一樣,分工的產生是為了使群體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在社會性昆蟲群體中,甚至可以發現更加精細的分工——根據具體的生理差異劃分,比如具有生殖能力的蟻后和雄蟻以及不具有生殖能力的工蟻。但是,這些昆蟲獨居的祖先最初是如何演化形成這種分工的,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此次,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研究人員丹尼爾·科隆諾爾及其同事,研究了100個克隆繁殖的畢氏粗角蟻(Ooceraea biroi)群體——它們生活在小群體中。畢氏粗角蟻群體沒有蟻后,由所有工蟻負責繁殖。

  在育雛期,這些螞蟻是機動的,一些工蟻負責覓食,另一些則負責育雛。研究團隊使用顏料標記螞蟻,並通過數字攝像機跟蹤它們在育雛期間的活動。

  結果發現,只要群體包含了6個螞蟻,就會出現分工。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工蟻的活動更加細化,群體表現出更加明顯的行為多樣性。此外,個體的群體適應度也相應上升,具體體現在存活率、生殖水平和發育時間方面。(張夢然)

[責編:趙清建]

相關焦點

  • 揭開1億年前螞蟻捕食之謎!長著「大牙」和「獨角」,利用精密的耦合...
    揭開1億年前螞蟻捕食之謎!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從一顆形成於
  • 矮行星上疑似出現金字塔,或可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
    其實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上,也存在著許多生命誕生的秘密,甚至能夠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科學家就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這樣一顆隱藏著大秘密的矮行星——穀神星。穀神星最早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剛開始發現的時候,穀神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但是,在2006年,科學家重新將它定義為一顆矮行星。
  • 劉東生院士:揭開黃土形成之謎,平息170多年黃土成因之爭
    而關於黃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無數地質工作者在研究黃土的道路上無法逾越的問題。在劉東生提出「新風成說」之前,已經有多種關於黃土成因的學說。例如,帕林諾夫認為黃土是洪積形成的,張伯聲教授認為黃土是湖相沉積的產物,楊傑先生認為黃土是河流衝擊形成的,一些蘇聯學者認為黃土是石灰巖風化後殘積形成的。劉東生,我國第四紀地質學家、環境地質學家、高山和極地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閃電形成之謎
    雖然我們已經對這種自然現象司空見慣了,但是關於它的形成原因和種種特點,至今卻還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閃電的極度高熱,使得沿途的空氣劇烈膨脹並迅速移動,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 為了揭開閃電之謎,科學家把氣球放到閃電雲層中進行探測;派飛機圍繞雷電雲層飛行,甚至穿越雷電雲層;用火箭觸發閃電。然而,即使做了這麼多實驗,人們對雷電的了解仍顯得微不足道。
  • 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形成原因是什麼?
    近日,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具體怎麼回事?形成原因是什麼?石料有何不同?英國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被揭開英國天空新聞30日報導,研究人員憑藉一塊巨石陣石料樣本,確定英國著名遺蹟巨石陣石料來源於距離遺蹟15英裡遠的韋斯特伍茲。
  •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揭開東湖水華消失之謎
    中新湖北網2月3日消息:東湖水華消失15年之謎被中科院水生所專家揭開。昨日,中科院院士劉建康稱,國際學術界認為該成果為世界湖泊生態保護指出了方向,具有重大環保意義。  負責該項研究的謝平博士獲得國際湖泊生態學大獎———第9屆日本琵琶湖生態學獎。  每到夏季湖面就會出現水華現象,是困擾東湖的環保難題。
  • 什麼是真社會性動物?它們有什麼特徵?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總策劃,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同學們都知道,螞蟻雖然個頭微不足道,但卻很厲害。它們是不可貌相的大力士,能輕鬆搬動比自己大數倍的樹葉;它們是很厲害的建築師,可以建很複雜的巢穴,裡面會有通風系統、排水系統等,如同地下城堡......螞蟻那麼小,為什麼力量這麼大呢?其實螞蟻就是真社會性動物。那什麼是真社會性動物呢?真社會性動物有什麼特徵?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真社會性動物?
  • 百慕達水晶金字塔之謎揭開,科學家稱是多維度時空?
    百慕達水晶金字塔之謎揭開,科學家稱是多維度時空?位於地球上的百慕達三角,一直都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詭異地帶,在過去的100年中,大量的飛機還有船在這裡相繼失蹤,這就讓很多人開始猜測,所以,在百慕達三角這裡,一直讓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至今還沒有更大的突破。
  • 能量通道——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鑰匙
    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隨著人類對太陽的了解不斷加深,一些太陽問題的答案卻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引得科學家們競相追逐。 現在,這些問題的謎之面紗被漸漸揭開,讓我們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探索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吧。
  • 揭開黃土高原形成之謎,平息170多年黃土成因之爭 | 劉東生院士與「新風成說」
    而關於黃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無數地質工作者在研究黃土的道路上無法逾越的問題。在劉東生提出「新風成說」之前,已經有多種關於黃土成因的學說。例如,帕林諾夫認為黃土是洪積形成的,張伯聲教授認為黃土是湖相沉積的產物,楊傑先生認為黃土是河流衝擊形成的,一些蘇聯學者認為黃土是石灰巖風化後殘積形成的。
  • 美國科學家破解巴基球籠狀碳分子形成之謎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日(北京時間)報導,經過25年的探索,科學家們最近揭開了富勒烯家族中巴基球的籠狀碳分子形成之謎。  科學家們於1985年發現了富勒烯。富勒烯是完全由碳組成的中空的球型、橢球型、柱型或管狀分子的總稱,很像足球的球型富勒烯叫做巴基球,其含有60個碳原子。高度對稱、性質迷人的巴基球分子最開始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25年來科學家力求破解的謎題。這一秘密一直保守至今的原因在於,C60分子是在高能條件下以極快的速度生成。
  • 瑞典美國科學家共同揭開酶複製基因之謎
    瑞典于默奧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揭開了酶複製基因之謎。  科學家已繪製出人類及其他生物體的基因組,但對於基因是如何被精確有效地複製和修復的卻知之甚少。這些過程總涉及一種執行新基因實際生長任務的所謂的DNA聚合酶。基因由兩條DNA鏈組成,但科學家不知道是什麼聚合酶複製這兩條DNA鏈。
  • 千古奇觀月牙泉形成和萎縮之謎揭開
    本報蘭州11月22日電千古奇觀月牙泉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它會不會消失?怎樣搶救?這一個個謎,經原地礦部並委託蘭州水文地質中心組織多名專家勘察研究,不久前終於揭開謎底。專家們認為,其萎縮局面,採用高科技搶救,可望在明年初得到控制,免除滅頂之災。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裡的鳴沙山之中。
  •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金字塔建造之謎被揭開  一名法國建築師3月30日提出新理論說,建造金字塔時運送材料的通道是建在金字塔內部。採用這一方法,巨大的金字塔只需要4000人就可以建成。  揭開秘密  法國建築師讓-皮埃爾·烏丹3月30日在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揭開了胡夫金字塔建造之謎。
  • 蜜蜂或螞蟻這種社會性昆蟲,有沒有懶惰的成員呢?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社會性昆蟲(螞蟻,蜜蜂等),都是分工明確而且勤勞能幹的,但是它們會不會有偷懶的成員呢?如果真的能夠用懶惰來形容昆蟲的話,那麼我們可以作如下懶惰性排序(從懶惰到勤勞)。人>高等靈長類動物(猩猩、猴子等)>一般高等動物(貓,狗等)>社會性群居昆蟲(螞蟻,蜜蜂等)>簡單群居昆蟲(蟑螂等)>獨居昆蟲(寄生蜂,還有比較類似的不是昆蟲綱的蜘蛛綱裡面的多數蜘蛛)昆蟲的神經系統太過與簡單,他們會遵循趨利避害(自私)等本能行動,但不太可能因為心理的自私而出現上面提到的偷懶和懶惰的行為。
  • 科學看世界——極光形成之謎
    極光在很多地方出現過,但「極光之源」到底在哪裡呢?極光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但都不能令人信服。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是極光之源。有人發現當一個「大黑子」經過太陽中心的子午線20~40小時後,地球上一定會發生極光。也就是說,極光出現的頻率與太陽活動有很大的關係,極光就像太陽發出的電。
  • 科學看世界--極光形成之謎
    極光在很多地方出現過,但「極光之源」到底在哪裡呢?極光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但都不能令人信服。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是極光之源。有人發現當一個「大黑子」經過太陽中心的子午線20~40小時後,地球上一定會發生極光。
  • 「變種螞蟻」來襲!而且它們還反社會……
    論文作者之一、紐約大學生物學家 Claude Desplan 透露:螞蟻是第一種成功實現基因變異的社會性昆蟲。而螞蟻的神奇之處在於,在基因相同的情況下,同一隻螞蟻既可能成為蟻后、工蟻,也可能成為兵蟻。Desplan 的研究組選擇了印度跳蟻(Harpegnathos saltator)作為研究對象,其特殊之處在於所有螞蟻都擁有潛在的繁衍後代的能力。產卵之前,工蟻必須首先成為偽蟻后。
  • 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2008-06-03 13:08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克萊夫•庫克森(Clive
  • 超質量黑洞來源之謎被揭開,日本科學家:它是宇宙中的瘋狂吞噬者
    超質量黑洞來源之謎被揭開,日本科學家:它是宇宙中的瘋狂吞噬者在宇宙中,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黑洞類型一共有三種,第一種是原初黑洞,它們誕生於宇宙初期,跟宇宙大爆炸初期暴漲的超高物質密度有關;第二種是超大質量黑洞,它的形成科學家們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