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資本合伙人周密:NGS投資百億金礦

2020-11-30 健康界

摘要 6月2日晚八點,火石百家邀請了普華資本合伙人周密先生與大家探討「中國NGS投資布局思考」,在大家的積極提問下,周密先生以投資人的角度為大家展現了自己對NGS領域學習與思考。

基因測序是最近投資行業,尤其是醫藥VC領域是非常熱門的一個方向。對中國人來講,尤其值得驕傲,因為在醫藥、醫療整個大的範疇來講,我們國家和國際上水平最接近的可能就是這個領域了。

我本身也是一個門外漢,學醫背景出身,並且過去工作經歷大部分是在醫療服務、網際網路方向,基因測序、二代測序對我來講也是一個非常新鮮的領域,可能大部分聽眾對這個行業不一定特別了解,我今天將試圖通過我自己的一些學習的方法和心路歷程,用我的視角展現給大家,我是怎麼作為一個投資人的角度來學習這個領域、思考這個領域的。
基因測序在整個行業的應用

第一方面我是這樣想的,就是對於基因測序在整個行業的應用,我們大致的可以分兩個角度去考慮:(一)2B的方向,(二)2C的方向。目前總體來看,2B方向還是創業和一個投資的一個主流,2C的方向還有一些爭議。

2B的方向

2B有很多應用的領域,大家可能最為熟悉的就是在前兩年已經由華大、貝瑞為代表的這樣一些公司所做的產前診斷,已經是方興未艾,並且產生了相當大的一個產值。但目前行業進入一個相對比較略微紅海的競爭期。

1.腫瘤液體活檢技術與產前診斷

在2B方向,從早期投資的角度,我們可能會更加關注腫瘤、遺傳病以及輔助生殖等一些新領域。腫瘤領域是目前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整個基因測序在精準醫療方面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你追我趕的進行技術的革新和應用的發展。

目前來講比較流行的或者比較熱門的一個詞叫做液體活檢,這裡面主要是ctDNA的應用。ctDNA的應用在國內有幾個比較領先的公司,包括原來的華大醫學,也包括現在的吉因加這樣一個團隊。另外還有像燃石科技、思路迪等等,他們基本上是圍繞著腫瘤組織的基因測序用於靶向藥物篩選來起步的。

這個在美國來講,典型就是Foundation Medicine所做的業務,大家也都知道羅氏比較大比例的投資了Foundation Medicine,它未來可能會成為藥企的一部分。但是,Foundation Medicine進入液體活檢領域也是剛剛開始。
對於這個領域我們要從兩個角度考慮:

(1)是技術發展上的能力;

(2)商業模式的設計和運營方面的能力。

而商業模式又包含了兩種類型:

(1)類似第三方臨檢,提供第三方檢驗服務的模式;

(2)是診斷試劑的報批,國家醫療器械的這樣一種模式。

目前國內像華大醫學,包括藥明康得、吉因加、燃石、思路迪,以及原來的達安基因等等很多公司都在這個領域你追我趕,那麼未來鹿死誰手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我們總體的判斷是液體活檢相較於腫瘤的組織活檢來講,市場容量會更加大,因為它們的取樣的條件完全不同:組織活檢基本上一個病例不會有太多次機會;但是來自於血液的檢查就可以多次重複,並且可以覆蓋腫瘤的全周期,從它未發生,或者癌前的病變,到早期,到術中術後術後晚期復發等等,全過程的這樣一種檢測。所以應該講ctDNA定量化的整個技術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除了腫瘤以外,在2B領域,NGS在精準醫療上的應用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和生育相關:

(1)是遺傳病的檢測,

(2)是輔助生殖方向上胚胎的選擇。

另外在這些精準醫療的應用方面,其實或多或少都離不開細胞的範疇。所以,在細胞全基因組檢測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循環腫瘤細胞CTC,或者說是循環胎兒紅細胞,以及胚胎的移植前的基因檢測,也都是與NGS相關的。但是總體上來說,細胞研究的成熟度比較低,商業化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2.人類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技術

另外要特別提一下甲基化的方向,在整個液體活檢技術發展的前兩年,很多公司在追逐甲基化這一領域,這一塊大家可以關注的像中國的貝瑞和康,還有美國在結腸癌領域有FDA批准的ColonGuard等等,這些技術都是用甲基化作為位點的,甲基化也是基因測序在精準醫療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

3.遺傳病

遺傳病領域我不是特別的專業,據我了解在國內有一些公司,比如說精準基因,還有像在北京的協和等等,也在嘗試著開展一些遺傳諮詢師的服務,這在國內正在逐漸興起,我們也可以加以關注。

2C的方向

那麼下面一段我們介紹一下面向消費者基因服這個領域。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服務,我總體覺得機會還是有的,但是相對來講可能需要的時間周期會比較長一些。但是可能整個領域來講的估值水平要低於現在精準醫療的熱度,所以投資人和券商也都可以加以關注。

1.全基因組

2C呢我覺得有兩個比較主要的流派,一個是全基因組這樣一個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好像是一脈基因這樣一個模式,它主要是基於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和耗時以超摩爾定律指數級的下降來完成的。那麼假設這個成本很低的話,如果我們又有一定的渠道,能夠獲取足夠多的人類的這樣一些樣本的話,實際上這樣它的一個數據意義是相當相當大的。

2.基因晶片

第二個流派就是基因晶片這個流派,這個流派的話,其實開山鼻祖是美國谷歌相關的這樣一個23&me,這個大家都知道,技術上我做了一些解釋,主要現在來講還是以唾液取樣為主。在中國這一塊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陸陸續續實際上是有很多很多的公司的湧現,包括早年的360基因到現在比較火的WeGene這樣一家公司。

還有包括像23魔方,他們每家公司的特點各有側重,總體來講也是有兩大流派:

一個流派是技術流,還有一個流派是市場流。

那麼市場流的特點就是說比較的注重市場營銷和消費者分層、定位,以市場為導向去反向的設計產品這樣一些理念。那麼技術流呢相對來講更加注重類似像組緣分析,以及數據生物信息學的能力等方面,那麼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深圳的跟華大也是相關的這樣一家公司,微基因。

價值鏈角度的幾個環節

第二個方面我想從價值鏈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二代測序NGS這樣一個領域。如果說我們畫一條鏈條的話,大概從上遊到下遊,我們依次在NGS會遇到這樣一些環節:包括基因捕獲到測序儀的測序,到生物信息學,最後到大數據的應用這樣的一個鏈條。

1.基因捕獲

那麼在我們普華資本的醫療基因一期創始之初,我們就投資了一個案例,是北京的愛吉泰康公司,當時聯合了聯想振興以及貝殼社,華大的元老王老師進行了投資。那麼它的一個主要領域是基因捕獲,那麼基因捕獲呢應該講是整個基因測序的一個鏈條的一個上遊環節,那麼過去和中國很多的技術領域的特點一樣,就是嚴重的依賴進口。

主要是美國的像Agilent、Illumina這些公司有一個壟斷,導致的結果就是說廣大的在中國的一些應用的一些單元,應用的一些單位,他們其實是很難,由於這樣一個技術壁壘很難是一個比較低的成本能夠獲得他們想要的定製化的這樣一些檢測用品的檢測試劑的一個開發。

我想就是說艾吉泰康它的發展恰恰是填補了國內的這樣一個空白。因為中國的精準醫學的發展可以說是風起雲湧,各個大學、醫院以及研究機構其實都有很強的動力在他們的能夠獲取到的一些病例、案例、人群身上能夠做相應的這樣一種研究以及檢測的這樣一些服務。但是這裡面就需要一個能夠低成本,而且是夠快速,反應非常快速這樣的一種上遊的捕獲和合成的供應商。

2.測序儀

測序儀是整個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的一個心頭之痛,主要的原因是基本上是處於外國,尤其是被外國寡頭公司壟斷的地位,目前是Illumina和賽默飛是處於壟斷的這樣一個地位,尤其是Illumina更加的強勢,目前國產的測序儀之路依舊是非常的漫長,但是前景可期。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深圳的瀚海基因推出的這樣一種桌面式單分子的測序儀,那麼最近他們的發展勢頭也非常的良好,也獲得了非常好的一個融資。  

國內另外一個測序儀的整個一個開發的引擎就是華大基因了。華大基因大家都知道是以中國基因測序的可以講是航空母艦級的這樣一個公司,為中國甚至為世界人類的這樣一個基因組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麼目前他們是在投入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是立足要產生出中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這樣一個測序儀,我們也期待他們是在這方面能夠取得巨大的進展,那麼這樣的話對整個行業,中國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3.生物信息學

在鏈條的下方實際上我們就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生物信息學了,生物信息學實際上就是通過數位化的一個信息系統,通過建立科學的計算模型,進而能夠解決醫學和健康的實際問題。那麼是以人類的這個像這種組員分析為例,無論用晶片還是測序,後面都會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算法和機器學習,這一塊來講是目前也是在中國,包括留學人員當中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一個培養和發展,那麼也是一個方興未艾的一個領域。

4.大數據云平臺

在生物信息學之後就涉及到一個大數據怎樣來存儲,怎樣來轉化、處理的這樣一個問題,那麼這也是一個跟NGS相關的交叉學科領域。那麼在我們國內呢,這方面現在也是逐漸逐漸的熱絡了起來,這裡面的選手包括像剛剛進入國內的七橋基因,華大的BGI Online以及我在經緯中國投資過的聚道科技。

那麼大數據云平臺呢相對來講是更加偏IT的一個方向,那麼這裡面呢簡單的來講會有三個層級,包括SaaS層到PaaS層到IaaS層,那麼SaaS層就是指多種多樣的各種場景下的它的應用級的這些算法和服務的平臺,PaaS層就是像平臺的這樣一個服務體系,主要是解決一個存儲、計算和能力的問題,而且這個裡面可以有混合雲的一些做法,既可以在本地部署,也可以直接上公有雲。IaaS就是大家知道的雲的概念,阿里雲、華為雲等等。

基因組-蛋白質組-微生物組

剛才我們講了很多都是關於基因組方面的一些內容,實際上近年來在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領域,其實蛋白質組,包括微生物組這些概念也是逐步的興起了。蛋白質組我覺得就是說比較的深奧,而且商用的現在的場景看到的還比較少,所以我就不加以展開了。那麼這邊特別提一下大家關注一下微生物組這個概念。 

大家可能關注到像在以深圳華大為背景的像普元科技和Hcode和我們的秦楠博士所創立的山東基因科學研究院等等這些來講都在涉獵微生物組這樣一個概念。當然他現在來講主要第一個是一些科研的一些成果,在運用方面現在也有不同的類型,那麼主要現在比較熱門的還是針對C端的一些肥胖、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的一些就是腸道、微生物的分析,以及對應的這樣一種解決的方案。

NGS穿心應用開發者服務平臺的設想

1.NGS技術本質是是持續的創新

第一個來講,對於二代測序來講,它本質上是一種持續性的創新,創新包括了技術層面的,客戶流層層面的以及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所以這個創新就是不是單一緯度的,而是多元化的。

2.醫療領域主要在流程中創新

那麼在NGS二代測序這個基因測序領域,無疑這個精準醫療是這當中最重要的市場機會,這裡面就是大部分的創業投資都或多或少跟醫療、跟健康、疾病、人體相關的。

3.消費者領域考慮商業模式創新

那麼除了精準醫療這樣的一個巨大的這樣一個2B的機會以外,面向廣大的消費者這個領域也是不可忽視的。這裡面其實剛才我們提到的基因晶片、遺傳特性,包括微生物這個一些組等一些分析,這些裡面都有很多的商機。那麼在這個領域的創業就需要很多交叉領域的能力,包括網際網路還有市場營銷等等,這個就是非常有意思了,那麼但是我們也是在密切的關注,希望是能夠有更多的高科技的這樣一個事物進入到尋常百姓的家中。

4.NGS的創新應用開發者服務平臺的設想

最後我想講一個在這次NGS的創新應用開發者大會上的一個設想,我們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開發者的聯盟,通過這種產學研交匯的社交的平臺,能夠為更多的這些年輕的這些創業想法的基因工作者提供一些機會。

現在整個基因測序應該講市場的機會是非常的大,目前來講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還有很多很多的領域,就是大傢伙還沒有涉獵或者做的不夠強的,為我們年輕一代的創業者提供了空間。

我們想通過聯合產業、科研、高校以及資本的力量,能夠一起就是說提供一種,一個更加良性的、有序的、高效的創業投資的這樣一個交互平臺,那我想這樣的一種做法,有可能為中國的NGS的這個創新應用能夠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就像我們在人類基因組方面已經達到的高度一樣,那麼這個會成為是中國在世界上的這樣一個驕傲的領域。


交流互動

Q:作為投資人,您對NGS從技術到成熟產品轉化過程中必須經過的環節怎麼看?您投資的公司有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A:我自己的體會,從NGS從技術到產品的成熟轉化,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實際上還是在於醫院的應用和臨床的案例的積累這個方面。但這方面實際上對創業者的挑戰是挺大的,不過我們在從投資人的角度,包括我剛才提到的NGS的創新應用開發者這樣一個平臺來講,也希望是能夠結合更多的優質的一些臨床的資源給到我們的技術的開發者,去讓它有一個生長的土壤,這也是我們未來投資的一個新的一個打法。    

Q:NGS,PCR,基因晶片行業未來的行業格局大概是什麼走勢?

A:我覺得這個問題特別的好,這也是我們日常思考的一個問題,總體我的看法是NGS、PCR和基因晶片實際上目前應該講還是在市場當中是各有一席之地的,但是相對來講NGS的發展的空間會更大,速度會更快。

PCR就是說它是非常成熟的一個技術,應用的領域非常的廣。但是大家也知道像多重PCR它一些條件的摸索還是有些局限性,基因晶片現在的看法大概的生命周期也就是最多三年了,那麼後續來講從投資的角度,我們會更願意關注NGS。    

Q:基因測序公司與醫院共建實驗室靠譜嗎?裡面存在哪些坑?目前基因公司與醫院的合作模式大概有哪些?

A: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基因測序服務的相關公司和醫院共建實驗室這樣一種商業模式,應該講這個方向還是靠譜的,但總體來講有一個力量的博弈,就是說是醫院的角度,它是更願意自己去獨立的去買設備、去用人才,去發展這個還是去共建。那麼坑的話呢我覺得也談不上,主要是這樣,因為對於基因測序公司來講,那麼醫院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強勢的甲方,所以這樣的一種合作的共建的模式,會有一個壽命,以及會有一個就是合同的長遠的一個風險。

目前來講基因測序公司和醫院的合作模式,大概有這樣幾種:一個就是純粹的是提供服務,那麼還有一個就是剛才講到的共建實驗室,合作研發,第三個是你是在國家藥監局報批了這樣一些診斷試劑的產品進行銷售。那麼這些模式是互相不可偏廢,要具體的案例具體的分析,核心的話我覺得對於基因測序公司來講,還是要有一些核心競爭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和醫院的關係或者搞定一方的這樣一種資源,比如說大學、衛生局這些也是一種競爭力。    

Q:請問基因測序的眾多新創企業主要在提供測序服務,作為資本選擇投資標的,主要看這些測序服務公司的哪些特質?

A:這個問題我覺得,並不能說眾多的創新企業都在提供測序服務,實際上我理解測序這個環節本身來講,並不需要太多的創業公司吧,應該講就是說還是相對的,它是一個相當於基因整個一個NGS一個生產的環節,產能的環節。

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剛才提到了,沿著產業鏈去布局,具有特色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能夠是上下遊形成互補的這樣一種創新的方向,我們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不太可能選擇那些已經處於一片紅海當中的並不具備明確核心競爭力的這樣一些標的。    

Q:請教您怎麼看這個行業目前的高得離譜的估值?高估值下企業的本身怎麼發展?投資方怎麼控制風險?

A: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最近在NGS領域出現了一個高燒不退的現象,也是令我作為一個關注這個領域許久的投資人非常揪心的一件事情。這個高估值我相信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麼如果大家回憶一下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在世界範圍內也出現過這樣一種這種情況,包括從一九九幾年到2001年的所謂的網際網路泡沫,到2002年2003年出現的情況,實際上我自己預感就是說我不能確定,但是有可能也是這樣一種情況。

作為投資方來講,實際上我們更多的還是要從一個價值本身去出發,去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那麼總體我們評估的一個標準是這樣的:第一個來講是我剛才提到了,是不是解決了這個行業的某一些或某一部分的痛點;第二個這個團隊和它的創業方向本身的適配度如何,以及綜合素質如何;第三個他們所期望的這樣一個估值的水平。從之前我的經歷來看,我並沒有投過特別高估值的基因測序方面的案子。 對於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案例,應該講還是估值偏高的,那麼或多或少我覺得我們也不能很簡單的去考慮這個問題,也要看到整個大的資本市場對於這樣一種稀缺性資源的一個渴望所造成的這樣一種溢價。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自己的一個原則會比較的謹慎的去選擇,還是去選擇最大的這樣一種就是市場空間,以及最強的這樣一個團隊的這樣一些標的來進行參與。

歷史都證明風險投資的估值永遠是一個相對論,沒有絕對的貴或者絕對的便宜,從我們的投資的一個邏輯來講,我們永遠考慮的是它的值與不值,那麼這個風險總是永遠是要冒的,高風險和高收益,是相伴而生的兩個因素。所以的話呢,總體來講我們還是願意選擇最好的方向和最好的團隊,這是最基本的標準。   

Q:周總,能不能大概介紹一下CTC和ctDNA在檢測腫瘤時的各自優、缺點。

A: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

的確我們在目前的工作當中經常會探討ctDNA和CTC各自的優劣點,之前我覺得在從國外來講也是兩大流派齊頭並進,甚至說CTC可能是領先一步,大家也都知道,曾經有一家J的公司已經將CTC的技術部分的商業化了,但是最近也有新聞爆出來好像這一款醫療的儀器是不太成功。那麼目前就我的了解,總體這個中國的基因界和臨床界還是對ctDNA和液體活檢更加情有獨鍾。CTC主要的問題是說這個細胞你很難,現在的這樣一個技術體系你很難去分辨它是不是腫瘤,就是這個是現在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腫瘤太複雜了,你取到了一個細胞,腫瘤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抑制性,那麼你取到這樣一個細胞,它的代表性如何?你又能證明什麼?這個其實來講還是沒有辦法去解決,那麼不像ctDNA那樣比較的直觀。

當然也有一種技術流派是我剛才提到的,就是把CTC和基因的測序把它結合起來,我們國家有一家上市公司,立諸也有一些公告,他們也在和美國的某些技術進行合作,是試圖是朝這個方向發展,但這方面應該講還是處於一個研究的階段,結果我還不好說。
ctDNA的優點我剛才已經闡述過了,最主要的好處就是說還是比較的容易去標準化,它的方法學能夠比較好的按照臨床檢驗的這樣一些標準能夠建立起來,並且能夠覆蓋從腫瘤的發生前到發生中到發生後的整個的生命周期的檢測。


本文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與火石創造立場無關協辦單位:基因空間、億歐醫療+

關於我們由「火石創造」主辦的「火石百家」,旨在通過與細分領域先鋒對話,幫助創業者抓住行業創新機會,避開創業陷阱,拉近創新距離。

Contact us 微信號:huoshi201523

相關焦點

  • 傑毅生物完成近億元首輪融資,用NGS和CRISPR技術革新病原微生物...
    此輪融資由比鄰星創投、普華資本和體外診斷資深產業人士等聯合投資。所融資金將用於病原宏基因組mNGS相關設備及試劑盒的註冊報證、檢測服務網絡建設等。本次融資為傑毅生物成立以來的首輪融資。普華資本管理合伙人周密先生表示,「傑毅生物的創始團隊是科學家加產業背景的優秀組合,他們有非常深的行業理解力、非常大的產業格局。病原微生物精準檢測領域既專注,市場邊界又足夠廣,傑毅生物做為該領域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其產品和技術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均已處於領先位置。
  • 瑞誠資本啟動「合伙人機制」
    如果說優質資產、優質項目、優質人才的三管齊下,是企業快速躋身行業前列的通關秘籍,那麼合伙人制度的落實則是漫長發展道路中的共贏法寶。在以人為本的瑞誠資本,一直視人才為公司力量核心。優秀的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資源,是公司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根本所在。瑞誠提倡敬老愛幼的合伙人文化,尊敬並深記資深合伙人對企業的貢獻,培養並愛護新的待加入的合伙人。
  • 普華永道大中華區任命50名新合伙人
    本報訊  (記者周軒千)普華永道日前宣布,在中國內地、香港及臺灣事務所任命了50名新合伙人。如今,普華永道在大中華區已擁有約700名合伙人。  在這50位新合伙人中,33位來自中國內地、9位來自香港、8位來自臺灣。按部門劃分,23位從事審計服務、13位從事稅務服務、14位從事諮詢服務。
  • 青桐資本對話KIP:如何投資印度?
    出海是近期創投圈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也是青桐資本重點關注的方向。近期,青桐資本發布了《 2019 年出海指南:如何徵戰新興市場?》一文,全面盤點了出海的熱門地區和行業。在業務方面,青桐資本於近日助力跨境電商平臺「賣到非洲網」完成 8000 萬元Pre-B輪融資。圍繞出海話題,青桐資本已舉辦了 3 期線上分享活動。「青桐大咖說」已邀請戈壁創投、麥星投資、ATM Capital的嘉賓,分享了中東、非洲、東南亞的出海機遇。
  • 樹熊「小K雲管家」城市合伙人火熱招商中
    任何偉大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兩件事:第一是獲得眾多資本的追逐;第二是經得起市場和行業的考驗。擁有著阿里巴巴強大的基因和深厚的底蘊,樹熊已在行業深耕多年,並獲得飛速的發展,擁有著市場高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
  • 王忠民:如何利用基金、合伙人和OKR三大制度,實現資本的最優配置
    如何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是資本市場的底層問題。王忠民認為,需要從三個維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第一,利用基金選擇時代最好的投資,以基金化的多層級架構,以基金化把錢放在最優秀的管理人手中投入到市場當中,市場當中又可以把錢流到最有用的資源配置公司當中。第二,利用合伙人制度,把企業的治理留給創始合伙人。
  • 圖文: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張帆演講
    圖為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張帆演講  4月19日上午,由落伍者(im286.com)和康盛創想(Comsenz)聯合主辦、新浪科技提供官方門戶網絡支持的「2008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年會」暨「Comsenz&
  • 多家上市公司參投火山石二期基金 管理人章蘇陽為IDG資本前合伙人
    據他介紹,火山石資本創始人章蘇陽,具有TMT的專業背景,曾在IDG資本從事投資工作20餘年。資料顯示,章蘇陽是IDG資本的首位榮譽退休合伙人,也是中國VC史上首位榮譽退休合伙人。相關分析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對於相關上市公司,本次投資,公司可以藉助外部專業投資機構的資源優勢和專業能力,進行新經濟產業財務投資,有望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
  • 2015第七屆晉商年會嘉賓 山西長治驕子「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
    談到第七屆晉商年會的主題,劉文斌秘書長表示,第七屆晉商年會將繼續秉承第六屆晉商年會的核心思路,並且將引入國家級重量經濟和金融專家現場專題分享中國經濟走向,重點探索「全國性晉商金融資本聯合」,晉商年會將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 納斯達克「海外投資與上市」論壇:世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鳳凰網港股|4月9日,納斯達克聯合淘金者科技集團,將在北京朝陽區四季酒店召開主題為《Fintech時代的海外投資與上市》專場活動。本次活動將邀請超過100家投資機構、擬上市公司,共同探究科技與金融的融合,為資本市場帶來的全新發展,以及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將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導向廣闊的全球市場。
  • 普華永道中國2018年新晉升52名合伙人、網傳應屆生漲薪啦!
    信息來源:普華永道中國、粉絲提供 由四大新鮮事兒編輯整理  普華永道近日宣布,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及新加坡任命了56名新合伙人。  加上新任命的合伙人之後,普華永道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的專業團隊已擁有超過860名合伙人。
  • 多維資本:產業投資的分類和實踐
    Capital)或者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專注於未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並參與到被投資企業的運行管理,以其所投資企業發育成熟後通過各種退出方式實現資本增值。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成熟,除政府外,越來越多非行政機構和民間資本加入,國內出現了大量股權投資基金,根據目標企業所處階段不同,可以將產業基金分為種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長期基金、重組基金等,從廣義上講,上述類型的股權投資基金都屬於產業投資基金的範疇。
  • 光速安振曹大容公開信:創辦雲九資本,前德迅投資邱諄加盟
    今日,光速安振董事總經理曹大容發布公開信 ,宣布創立雲九資本,英文名為Sky 9 Capital。雲九資本為一個新的基金品牌,將關注早期TMT,特別是網際網路消費和企業服務領域。光速安振的夥伴郝瑋、王京,前德迅投資的董事總經理邱諄將組成雲九資本新的合伙人團隊,其他合伙人也即將加入。
  • 辰韜資本投資海科新源 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投資界11月4日消息,辰韜資本與海科新源籤訂投資協議,作為領投方之一投資海科新源。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辰韜資本專注的投資方向,投資海科新源是辰韜資本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耕耘多年的又一投資布局。  辰韜資本合伙人肖建平認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電化學儲能的發展趨勢已定,鋰離子電池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作為現階段鋰離子電池成熟體系關鍵材料之一,電解液溶劑也將有良好的發展機遇。
  • 狂卷200億,騙過印尼政府,這三人是如何偽造了世界最大金礦?
    就在麥克莫蘭準公司準備去金礦勘探的時候,原來的巖石樣本倉庫卻離奇失火了,而且bre-x的合伙人之一古茲曼也在飛機飛行中自殺了……另外兩個合伙人沃什和費爾德霍夫一口咬定古茲曼策劃了金礦的所有行動。真相被一層層剝開,一起曠世金礦詐騙案呼之欲出。
  • 紅杉資本怎樣選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進行投資
    演講嘉賓: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陳鵬輝。 嘉賓簡介陳鵬輝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曾投資過華大基因、美中宜和、浙江貝達醫藥、昆明積大藥業,並主導過尚華醫藥的紐交所上市。
  • 熊貓資本谷承文:萬物相通,投資亦然
    一個「起點」,兩個「彎道」在成為熊貓資本董事總經理之前,谷承文歷經不少「變化」。或許她自己都想不到,那個性格內斂,愛憎分明,不開心時只會默默坐在長江邊吹風的女孩,有一天會走上投資人這條路。「在盛大沒有退出壓力,幹的不好就收了,用戶拿過來、接過來,最終跟投資部有個對價就好。」隨著對業務研究深入,谷承文發覺自己想開展獨立投資業務的欲望越來越強。於是她離開盛大,選擇加入晨興資本。未曾想到做獨立投資,才是「痛苦」的開始。 2011 年開始,移動網際網路打開一輪又一輪的風口與紅利,創投圈也上演著一場場「東非生物大遷徙」(注)。
  • 華創資本熊偉銘:生命科學領域需要更包容長周期的投資體系丨專訪
    中國消費網際網路領域回報最高的 2 個項目——軟銀與阿里巴巴、Naspers 與騰訊,都離不開資本的長期支持,本就屬於長周期、高投入的生命科學行業就更是如此,國際上一種新藥的研發成本目前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研發周期超過 10 年。如果沒有資本的長期支持,創新將難以為繼。在華創資本合伙人熊偉銘看來,做生命科學投資,意味著要和時間做朋友。
  • 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獲BV百度風投A+輪投資
    2019年1月,宸安生物宣布完成825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ETP、晨興資本、火山石資本;2018年3月,宸安生物獲得由火山石資本、普華資本和樹蘭醫療共同投資的Pre-A輪融資。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王宇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