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資本對話KIP:如何投資印度?

2020-12-05 站長之家

出海是近期創投圈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也是青桐資本重點關注的方向。近期,青桐資本發布了《 2019 年出海指南:如何徵戰新興市場?》一文,全面盤點了出海的熱門地區和行業。在業務方面,青桐資本於近日助力跨境電商平臺「賣到非洲網」完成 8000 萬元Pre-B輪融資。

圍繞出海話題,青桐資本已舉辦了 3 期線上分享活動。「青桐大咖說」已邀請戈壁創投、麥星投資、ATM Capital的嘉賓,分享了中東、非洲、東南亞的出海機遇。

6 月 26 日,「青桐大咖說·出海系列」最後一期印度專場,KIP帶領我們走進了印度,解析了當地的人文經濟及投資機會。

以下為KIP合伙人王平在「青桐大咖說」第 44 期上的重點分享內容(略有刪減):

KIP在印度已經投了 2 家企業,HappyEasyGo和GlowRoad。在未來的幾個月,我們估計在印度還會再投2- 3 家企業。

今天分享的Topic叫做《Deep Dive Into Ganges》,也就是深入恆河。印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到了恆河以後才會對印度、印度人、印度價值觀有一個真正的認識。

一. 當今印度 vs2005 年的中國

當前的印度與2 005 年的中國有諸多相似性。總體上,當前印度人均GDP大致相當於 2005 年的中國(如下圖,包含美元貶值因素的考慮)。

從創業角度來看,2005- 2006 年左右的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新浪、網易、搜狐、盛大等企業快速發展,攜程進一步成長,騰訊開始盈利,百度的高利潤模式,阿里巴巴正在轉型……

而在非網際網路行業,零售業誕生了如銀泰、國美、蘇寧等企業,娛樂業有如湖南衛視等,醫藥行業有國藥、齊魯、揚子江等企業的發展,遊戲業有盛大、崑崙、網易等,食品業有伊利、雨潤、魯花等,教育業出現新東方,能源業出現新奧、中華燃氣,金融業內平安保險已初具規模、陽光保險不斷發展、支付寶誕生,農業中成就溫氏、百果園、新希望等集團,家電行業出現海爾、美的、格力等,交通行業有攜程、去哪兒等,航空領域的春秋航空,物流領域出現四通一達,住宿領域有如家、七天、華住等酒店品牌……

以上對各行業內代表性企業的列出,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一階段內,中國誕生了諸多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企業,其中僅十億到一百億級的企業便多於 1000 家。

從投資人的角度,可以更多地思考,在那樣的階段,有哪些機會可以考慮。假若 15 年前你也在做投資,則大致經歷了中國製造業的崛起與衰落,迄今為止,製造業幾乎已沒有其他太多投資機會。

當然,印度未必會走上中國的發展道路,但成長的軌跡似曾相識。

二.印度攻略

印度有幾方面的機會:

1. 消費成長,市場增量。因為人均收入的提高、促進了大消費的形成。

2. 印度有大量的技術人員,並且好的技術人員並不便宜的。我們最近投了一個企業,規模不是很大。它希望招一個能做APP開發的技術總監,市場上詢價下來,大概年薪在20- 25 萬美金左右,更高級一點的要到 30 萬美金,這個價格幾乎跟矽谷差不多了。

3. 擁有全球一線企業高管資源。其實,印度是一個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地方。一方面,印度有非常廉價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技能、工作習慣都比較差。而另一方面,印度有一些全球一線的企業高管。

美國很多 500 強企業現在的CEO,或者高管人群、董事會裡面都有相當多印度出生的、在印度讀過大學的印度人。這些印度裔的CEO都是在印度上的本科,然後再到美國上的研究生。

印度裔在歐美一些全球 500 強企業做CEO的現象在全球的其他民族中並沒有出現過。中國人或者海外華人除了自己創業以外,在 500 強企業裡做到CEO級別的幾乎沒有,能進入董事會的都非常少。

如何能夠和這些帶著頂級國際資源的印度裔CEO和印度裔海歸合作,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4. 多元化的文化差異。印度是個非常多元化的地方。

上面是印度的地圖,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從北方到南方,各城市名字的文字完全不一樣。同一個國家地圖上不同城市是用不同文字來標示,這個現象我們在其他國家幾乎沒有見過的,而且這些城市互相之間無法溝通。

印度人只有1. 25 億人講英文,也就是人口的10%左右是能流暢的講英文,大概有30%的人能大致上簡單的用英文來進行溝通。

在這樣一個複雜多元的文化下,該如何發展壯大呢?

1. 充分本地化。不僅是語言、文字的區別,還有宗教的區別。所以,要在印度發展好,必須充分的本土化,用本土的人,知道怎麼跟印度本土的人打交道。

之前也有創業者來跟我們說,印度人很不靠譜,很難打交道。其實在我看來,全球各國的人都是一樣的。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可能需要去員工家裡,拜訪他的父母,清楚知道他每天在想什麼。

2. 尋找當地合作夥伴。在明確合作之前,你需要深入了解他的工作方式習慣、言行談吐、資源人脈、行業地位、以及合作夥伴對他的評價。

3. 國際化多元化。印度有一個先天優勢,就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可以熟練的說英文,這些人可以與美國進行溝通。KIP在印度看的一些企業,他們一開始就能直接從服務的角度供應美國市場。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能直接把服務提供給美國市場,至少有兩個優勢:1.享受美國市場的估值和資金來源。2. 人力資源成本低於美國,而你利潤率可能能夠高過美國的同等企業。

在印度,既有隻考慮本土市場的企業,我們也看到不少一開始就在考慮全球化的企業。從這點來說,相比 10 年前的中國,印度企業可能走的是一條不同於中國企業的路。

KIP成立於 1986 年, 2018 年,KIP一共投資了 130 幾家企業,其中一半以上在韓國,中國20+,美國、南亞及其他地方加起來20+家。KIP去年在印度投了第一個項目,今年在印度設立了辦公室,大概會投6- 7 個項目。

青桐資本成立於 2014 年 3 月,是由業內資深的投行人士和成功的創業家共同發起組建的新經濟投行。成立多年以來,青桐資本已經成功幫助技術硬體、消費、教育、企業服務、金融科技、文娛體育社交、醫療健康、物流、汽車交通等 9 大領域的上百家企業成功融資。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青桐資本榮獲投中2019年度「中國最佳新型投行」
    在服務機構榜單中,青桐資本入選投中2019年度「中國最佳新型投行TOP10」。投中信息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發布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暨私募股權投資系列榜單——「投中榜」,該榜單根據一級市場行業發展情況,以嚴格的標準進行榜單劃分,以專業、權威和嚴謹著稱,被稱為國內股權投資行業的風向標。本次能夠入選該權威榜單,足以證明青桐資本的綜合實力。
  • 青桐資本觀察:POCT,掘金IVD潛力賽道
    青桐資本持續關注IVD賽道,繼上一篇《分子診斷:進擊的2020,如何持續領跑IVD?》後,我們再次聚焦POCT領域,在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先後與60+創業者、投資人深度交流,試圖展現這個潛力賽道背後的「百景圖」。本文,我們主要兩部分入手:第一, 4 大視角,勾勒POCT整體行業格局、動態變化;第二,重點挖掘產業鏈中遊創業公司的機會點,分析資本對渠道、研發能力的考量。
  • 青桐資本觀察 | 口腔醫療:如何續寫速度與激情?
    口腔醫療是青桐資本長期重點關注的賽道。我國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已接近千億,2018年融資項目數量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加持下,行業正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青桐資本剖析了口腔醫療全產業鏈的現狀,直擊2019年上中下遊的新機遇,希望帶給大家關於口腔醫療賽道的完整認知和思考。
  • 聚土網完成億元B+輪融資,青桐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原標題:聚土網完成億元B+輪融資,青桐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神駝物流科技完成天使輪融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近日,港口貨櫃智慧化運輸公司「神駝物流科技」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由信天創投投資
  • 放棄印度,中國資本轉向印尼
    小米董事長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以及中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支持的基金公司BAce Capital都表示,他們正在從印度轉向印度尼西亞,這個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一、中資宣布調整投資計劃順為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塔克·萊·科說,他們計劃在印尼達成更多交易,並且「目前暫時不在印度進行新投資」,而將專注於管理其在印度的現有業務。順為資本成立於2012年,目前管理著約30億美元的資金。
  • 青桐百期|6年風雨,那些值得銘記的創業金句
    青桐匯不僅僅是一個創業投融資平臺,青桐匯也是一個創業乾貨分享與創業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曾經邀請了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大咖、企業家和創業精英作為嘉賓,分享自己對於創新創業的理解,以及對創業者的忠告。我們從過去6年的公開資料中,梳理摘錄了一部分嘉賓語錄作為青桐匯的歷史回顧。
  • 跨國藥企重金押注基因治療賽道,國內早期市場持續升溫丨青桐資本 x...
    近日, 動脈網 就基因治療發表2020年終盤點文章,採訪了青桐資 本和輝大基因 。青桐資本關注醫療大健康,持續看好基因治療賽道,目前在該賽道上服務了數家企業,如AAV基因治療罕見病公司,CDMO公司等。
  • 與資本線上對話|「雲創未來,助夢飛翔」資本市場實戰特訓營
    與資本線上對話|「雲創未來,助夢飛翔」資本市場實戰特訓營 當前是中國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窗口活躍期,孕育著巨大的發展紅利,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為企業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契機,如何利用好資本市場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是關係到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資本是企業迅速做大做強的「加速器」,只有擁抱資本、善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企業才能不斷加速前行。
  • 【投資經驗】高瓴資本:投資一家公司的四個維度
    作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決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高瓴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TMT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四大領域 ,這些行業天然具備高護城河,高ROE,高ROIC的特點。只有選擇與這些行業內優秀的公司長期共生,才能長期穩定地跑贏標普500,滬深300。本文分享高瓴資本在投資一家公司時所研究的維度,這些維度取自高瓴資本的內部投研方法。
  • 高山資本聯合復星基金會、復星銳正資本向印度捐贈20,000份新冠...
    為幫助印度共抗新冠疫情,全球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山資本(Alpine Capital)聯合復星基金會與復星銳正資本,向印度捐贈了20,000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援助醫療物資已於印度當地時間4月9日通過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檢驗,並將在第一時間分配至最需要的醫院。
  • 青桐樹下飛白雪,怎麼回事兒?原來是這種害蟲在作怪
    當你抬起頭在青桐樹上仔細觀察時會發現在青桐樹的枝葉上有很多類似於白色棉絮的絮狀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這是因為青桐遭受到了一種名為青桐木蝨的害蟲危害所致,而這些白色的絮狀物正是青桐木蝨若蟲危害時留下的分泌物!那麼,青桐木蝨對於青桐有什麼危害呢?具體又該怎樣去進行防治?
  • NCB: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芝蘭缺乏條件下介導細胞凋亡/自噬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調節細胞周期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表達導致細胞周期停滯,低表達或不表達導致細胞凋亡。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p27kip1第198位蘇氨酸(Thr-198)的磷酸化會增強其穩定性,在營養匱乏的環境中進行自噬(產能細胞器的分解代謝)和繼續細胞增殖。
  • KIP資本扈景植:團隊的專業度是原動力,經歷過波峰波谷,更懂得如何...
    來源丨投中網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聯合主辦,投中資本承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的創新力量正風雷湧動,奮發九州,蕩滌環宇,本次峰會以「九州風雷」為主題,匯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大佬、知名經濟學家和創新經濟領袖,共築行業新版圖,探索新機遇。在「VC的克制與突圍」主題圓桌論壇中,KIP資本管理合伙人扈景植表示,經歷過波峰波谷,更懂得如何應對,而有團隊專業度的支撐,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 對話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繫 更好...
    原標題:對話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繫 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中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是由小到大的堆積,而是各有各的定位。
  • 分子診斷進擊2020,如何持續領跑IVD?
    青桐資本持續關注IVD賽道,在分子診斷領域,累計服務20+項目。今年4月,成功助力「迅敏康」完成A輪融資;7月,又與醫療類基金共同主辦IVD賽道項目專場路演,搭建醫療項目和投資機構的交流平臺。青桐資本研究發現,行業內對三、四代技術分類未有統一定論,投資機構普遍認為,三代為單分子測序,包含納米孔測序;創業公司,如羅島納米,則將單分子測序/生物納米孔測序歸入三代,四代為固態納米孔測序。本文分類為,三代單分子測序、四代納米孔測序。
  • 韓語工作 ‖ 韓國‮風大最‬投機構KIP韓投夥伴 中國總部‮聘招‬
    韓投‮伴夥‬(上海)‮業創‬投資管理有‮司公任責限‬為其‮上在‬海設立的全‮子資‬公司,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Top30。招聘崗位:投資管理部工作內容:基金募資‬及投後管理相‬關的運營支持工作‬崗位要求:1. 良好的語言‬能力(中文,韓文,英文)韓語要好!!很必要且重要!!2.
  • 南財對話|重陽投資總裁王慶:A股明年仍可能表現出整體慢牛的態勢
    對於投資者來說,站在當下時間節點,了解今年的行情「催化劑」在明年是否會變化、2021年什麼是不變的,才是2021年作出投資行為的核心。本次《南財對話》節目,記者採訪了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就2021年大方向上的變與不變、A股與美股的投資機會、成長與周期板塊的選擇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 口腔醫療:如何續寫速度與激情
    本文來源於投稿稿件,作者青桐資本;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口腔醫療是青桐資本長期重點關注的賽道。我國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已接近千億,2018年融資項目數量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加持下,行業正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 【與特區共成長 對話鵬城資本人物】國中創投施安平:遵循企業發展...
    在深圳成長的40年曆程中,深圳本土創投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深圳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深圳本土創投亦發揮了重要的資本的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證券時報正式推出「與特區共成長——對話鵬城資本人物」系列報導,順著深圳創投的成長足跡,回眸深圳特區成長的歷程。  過去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中小企業進退兩難,也一定程度上讓過去洶湧澎湃的創業熱情有所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