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投中網
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聯合主辦,投中資本承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的創新力量正風雷湧動,奮發九州,蕩滌環宇,本次峰會以「九州風雷」為主題,匯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大佬、知名經濟學家和創新經濟領袖,共築行業新版圖,探索新機遇。
在「VC的克制與突圍」主題圓桌論壇中,KIP資本管理合伙人扈景植表示,經歷過波峰波谷,更懂得如何應對,而有團隊專業度的支撐,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固守邊界與能力圈,垂直細分領域深挖縱深
大家好,我是來自於KIP資本的扈景植,我們KIP在韓國已有20多年的投資歷史,我從2000年加入KIP後,投資過多個賽道,包括醫療、新基建、高科技、半導體核心零部件、大消費及相關供應鏈、文化內容、金融科技等都有投過。
後來,韓國經歷了金融危機,KIP的被投企業也經歷了波峰波谷,作為投資方,我們儘可能地幫助他們,這使KIP團隊在經歷未知的金融風險或者說外部風險之時,在各個行業都積攢了豐富的應對經驗。
而當我十多年前來到中國時,發現中國市場環境完全不同,這也讓我開始思索到底是哪些中國賽道值得投資。當時韓國在半導體類和消費品類的發展上是非常領先的,我就想用這方面的經驗去看中國項目,這也是KIP中國最初的投資方向。
而投資之外,我會考慮是否能將優秀的項目帶到中國或者達成合作,為被投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資源,把這些創新資源帶過來,不但促進了兩國的合作,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和機遇。
隨著在中國市場的深耕,我們的投資邏輯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我們不會只選擇單一的賽道,而是更趨向投資於綜合性賽道。今年疫情發生以後,我們的看法也是一樣的,中國大的環境非常符合我們綜合性投資的期待。
注重VC核心能力,像被投企業一樣發展、演化、迭代
現在很多PE機構開始往前端延伸,跨行業的VC、PE互相衝突,肯定意味著市場上錢太多。而且,以前自己的主場不容易賺錢,所以互相想看人家的「地盤」怎麼樣。自己的地看起來不那麼貴,對方的地看起來更值錢,就過來了,這個現象不是剛出來的,美國也是,韓國也一樣。其實這個互動肯定是好事情,我們KIP最初是投早期起家,隨著基金規模和團隊的成熟,後期也開始投,錢多的話我們也比較容易退出,而退出肯定是好事情。
我們的觀點是,早期投進來,後來參與者這麼多,我們快速退出也行,不一定要等到IPO,IPO的錢也可以隨時退出,使我們的錢可以更有流動性,下一次看到新項目的時候,我們的判斷速度也可以加快,投資決策時,也更有一些自信了。
KIP目前已經結算過20多個基金,每個基金都沒有虧損且實現了盈利,已清算基金的平均IRR可以達到20%左右,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早期為主,後期也可以退出,比較靈活。
所以我剛剛說的賽道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投綜合性的賽道,醫藥也投,消費品也投,科技也投,但關鍵是我們有專業度支撐。這一點上,我非常滿意於我們投資團隊的專業性,正因為有著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支持,使得他們能對這個行業有著深刻的認知,團隊在看項目挑項目時,能與創業團隊有著非常默契的互動,這大大提升了溝通的效率,也能讓企業在之後的發展中獲得最大的支持,我堅信專業度能幫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
企業挺不住了機構到底要不要救?
錢是最簡單的東西。如果通過錢能把這個項目或人救下來,那錢送給他就可以了,但是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如果這個團隊可以解決行業的痛點的話,作為投資人我們當然願意支持給他更多的錢,關鍵是這個人對他所選擇的這個領域到底懂不懂?
這當然也非常考驗投資人的判斷,就像我之前強調的,我需要我們的投資團隊在看項目時,做到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那麼他有了專業度,就能理解企業和創始團隊的做法,從而判斷是否值得繼續投資於這個項目。
退回來說,一個面對危機的創業者,當他能透徹理解行業,並且明確自己的目標時,他還是比較容易獲得投資人青睞的,而他的團隊則需要有一些突破的能力,如果他有專業但是缺乏突破的能力,我們投資的時候就會比較謹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