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參與建言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遠景目標,在下一個五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要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12月26日,「十四五,文化聽你說——獻策四川文化改革發展」大型網絡徵集活動已經啟動。不少專家、學者、網友,通過徵集通道表達觀點,提出建議。
長期關注文化產業發展的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演藝集團董事長業丹也有建議,「做好音樂這篇文章,大力扶持發展健康的夜經濟」。
業丹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帶來區域經濟布局和對外開放格局加快重塑的機遇,以及四川在「十三五」期間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建設融合推進的堅實成果,「文化消費」勢必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夜間經濟是文化消費的重要領域。」業丹舉例說:「像是倫敦、阿姆斯特丹、紐約、東京、新加坡等國際化都市先後搭建起 24 小時不夜城,夜生活內容多元豐富且充滿生命力。 」
援引中國旅遊研究院的《2020 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內容,業丹進一步表達對夜間經濟的認可。「省內的都市夜遊率先回暖,夜間經濟點亮假日市場。根據不同出行距離的夜間遊客量監測,細分市場回暖加速,都市、近郊、省內夜遊熱度高。夜間旅遊市場復甦快於本地夜生活,2020 年國慶期間遊客夜間消費金額和筆數佔比均高於全國居民水平。 」
鎖定了發展「夜間經濟」這個目標,業丹建議具體的做法是打好「音樂」這張牌,做強做大「健康積極」的夜經濟。「調研結果顯示,演出、文化場館、文化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場景;文化藝術場館、電影院/劇場、夜市/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他提供更多數據佐證,「演藝防控措施調整後,今年第四季度的夜間消費環比增長超 7 倍。」
在業丹看來,成都在城市發展的定位中,早已經明確提出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目標,他認為現在是佔領「音樂高地」的好時機。
業丹提出建議,下一個五年要積極搶抓機遇,塑造以音樂、演藝等為載體的節目或活動品牌,利用品牌IP打通文娛生態鏈條,「比如建設夜景音樂文化消費地標,從吸引本地的年輕人開始,再持續性吸引全國、全球的音樂玩家、愛好者。」
以成都的「PLAYHOUSE·電音劇場」為例,業丹表示做好音樂夜經濟絕不是天方夜譚。他介紹,「PLAYHOUSE·電音劇場」首創「天天室內電音節」等概念,以「主題電音+傳統劇場」結合的方式,引入世界知名的電子音樂廠牌,融合世界頂尖的電音DJ等,打造全新的室內主題電子音樂節,並將中國音樂現場歌手選拔賽常態化,在劇場呈現主題互動式電音派對等,形成全新的音樂產業鏈。「這裡已經吸引包括 Martin Garrix、DJ Snake、Armin Van Buuren 等在內的全球 50 多位百大 DJ 來進行專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