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富民」帶動「兩山」實踐

2020-12-02 騰訊網

「保水富民」帶動「兩山」實踐北京密雲探索生態富民之路

發布時間:2020-12-02 05:30 星期三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 張雪泓

初冬時節,清晨的清水河河口霧氣升騰,一隻䴉嘴鷸悠閒地站在河床裡飲水,覓食。不遠處,一群野生白天鵝時而埋頭休憩,時而梳理羽毛,時而伸長脖子環顧四周……近幾年,每到候鳥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當地多年「保水」形成的優美生態環境,為遷徙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歇腳棲息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探索「兩山」實踐過程中,北京密雲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始終走在前列。「保護力度最大、環境質量最優、生態資源最豐富、體制機制最具推廣性、『兩山』品牌最具競爭力。」說到這些年密雲區在生態環境方面的變化,密雲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蘭天一口氣用了五個「最」字。

法治護航水源保護

密雲水庫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湖,素有「燕山明珠」之稱。如今的她,山靈水秀,景象萬千,用範仲淹的詩文「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來形容它的美並不為過。

說起近幾年的變化,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黨組書記、大隊長宇興評感慨萬千。密雲水庫治理曾被當地老百姓戲謔為「九龍治水」——在綜合執法大隊成立之前,其歸水庫管理處、生態辦、農業局、環保局等多個部門管理,因為職責上的交叉與空白,經常出現各部門都來管或都不管的現象。「那時的水庫,有漁船私自加掛發動機的,有挖沙取土盜採砂石的,還有擅自進入庫區盜獵的,向水庫水體傾倒垃圾、亂排汙水的……」宇興評向記者回憶,甚至有的漁民就在水庫岸邊搭灶燉魚,開起了農家樂。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的成立彰顯了政府治水的決心。作為區屬正處級行政執法機構,執法大隊在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內集中行使區級生態環境局、城管執法局、農業農村局3個部門131項行政處罰權。大隊成立後,百餘名專業執法人員進行日常執法,全面履行131項執法權,嚴厲打擊涉水違法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密雲區2150名網格員上崗巡查,覆蓋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及上遊潮河、白河主河道。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的394名「科技哨兵」也正式上崗。這394套監控設備承擔著輔助執法人員調查取證、提升「保水」科技含量的職能。「沿著水庫155米高程線,密雲區建設了300公裡長的鋼製圍網。在實現全封閉管理的基礎上,綜合執法。宇興評說,密雲水庫「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保水工作體系正逐步形成。

而今,探索「兩山」實踐,密雲區的成績已有目共睹:生態環境保護年均投入接近30億元,佔GDP近9%;截至2019年底,PM2.5累計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排名北京第一;密雲水庫蓄水量創世紀新高,達到26.8億立方米,其水質及主要入境、入庫河流水質均符合Ⅱ類水質目標要求……不久前,密雲區獲評生態環境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優先「保水富民」

後八家莊村緊鄰密雲水庫東岸,是一個只有2.3平方公裡的小村莊,曾經,農業生產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由於村莊位於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根據水源保護地要求,2014年開始,村裡開展退耕退養,10戶養殖戶全部退出牲畜養殖,全村實現退耕4800畝。

「這樣一來,村裡的人均耕地由8.6畝減少到了0.1畝,人均收入減少了5000元。這個村因此成為鎮裡唯一的低收入村。」密雲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天傑說,為了密雲水源保護工作,村民識大局明事理,放棄了自己小家利益。

為了推動「脫低」工作,密雲區、鎮、村三級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後八家莊村發家致富奔小康。「我們扶植了果樹種植、養蜂等綠色產業及提供綠崗就業等,並制定了促進水庫一、二級保護區農民增收實施方案。」張天傑向記者介紹,在此背景下,後八家莊低收入村產業鞏固提升項目提上了日程,進一步推動了低收入戶「脫低」。

張天傑告訴記者,工作中,推進網格化管理促進農民「保水」就業對村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據了解,該項措施實施後,全村共安排了42位村民在家門口參加「保水」工作。村民在不影響家庭生產生活的情況下,每人每月通過看護庫區圍網、巡查庫區環境,可直接獲得保水勞務補貼1500元,實現全年增收18000元。僅此一項,全年就實現了全村戶均增收3124元,人均增收1370元。

據了解,密雲水庫一、二級保護區內自2014年起全面實施退耕、禁養、「庫中島清理」等一系列水源保護工作後,保護區內農民收入減少,增收困難。為破解這一難題,密雲區以產業扶持為重點,加大產業幫扶力度,扶持黑木耳、果品、甘薯、小雜糧、蜜蜂等產業發展,並對水庫保護區內現有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土地結合生態林和新百萬畝造林管護,安排600人實現「綠崗」就業。

小蜜蜂釀造「大金山」

「崖壁」中蜂養殖是馮家峪鎮的一大特色。在馮家峪鎮的懸崖上,錯落有致地懸掛著幾百個蜂箱,成千上萬隻小蜜蜂在辛勤勞作。位於密雲區西北部的馮家峪鎮,山場面積達27萬畝,林木覆蓋率近90%,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飼養中華蜜蜂提供了優良的蜜源基礎。

南臺子村吳大爺年逾80歲,有著豐厚養蜂經驗。他告訴記者,馮家峪鎮是全國最大的崖壁蜂場,這裡的中華蜂專採零星蜜源,蜂蜜質量高。中華蜂對零星花卉植物授粉,是森林物種延續的「功臣」。

北京保峪嶺養蜂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小力介紹,密雲區擁有野生蜜粉源植物上千種,充足的蜜粉源植物資源為蜂產業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條件。由此,依託蜜粉源植物資源,密雲區創建了「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完善機構設置、資金政策扶植、規劃方案引導和技術人才培訓等舉措,大力推進特色蜂產業發展,打造「蜂盛蜜勻」品牌,使其更好地發揮生態富民作用。

據了解,2016年開始,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北京市委對精準「脫低」工作的要求,密雲區大力發展低收入戶養蜂,並按照每群蜂700元—900元的標準給予物資補貼,使全區362戶低收入戶實現了養蜂「脫低」。此外,蜜蜂授粉還直接推動了全區植物遺傳多樣性的形成和發展。據調查,蜜蜂授粉有效促進了全區148.19萬畝闊葉灌叢生態系統和15.3萬畝的草叢生態系統的植被更新,且在連續20年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過程中,顯著提升了密雲水庫79條小流域的動、植物物種豐富度指數。蜜蜂為全區農業作物授粉,直接促進果蔬增產效益超過了8.5億元。

記者了解到,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同時,密雲區還注重科技支撐,引進培育出生態友好、環境友好型的企業,建立了世界領先水平現代化設施的農業園區,實現荷蘭溫室園藝技術在國內成功落地,小番茄、大番茄和水培生菜產量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生產效率是傳統設施農業產量的五六倍。基於優質的生態涵養資源,密雲區還將休閒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出鄉村旅遊「十百千」工程,即利用5年時間在全區打造10個精品鄉村旅遊項目,改造100個精品鄉村酒店,提升1000個精品民俗院落,不斷探索實踐「生態富民」之路。

責任編輯:劉一鳴

8370956

相關焦點

  • 兩山理論 密雲實踐丨密雲區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
    兩山理論 密雲實踐丨密雲區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正式授牌 2020-12-0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公布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後,餘村做好規劃統籌,深化餘村發展內涵,發展鄉愁產業和品牌農業,「宜學宜居宜旅」的「兩山」生態遊大格局初見雛形。十五年,餘村努力將「生態資本」轉化為「富民資本」,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模範生、樣板地和先行者。
  • 學習與思考| 「兩山」理論內涵的經濟學思考
    與會專家、代表重點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理論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貢獻突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政策實踐」三個主題進行了觀點闡釋和實踐經驗分享。為進一步促進形成學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推動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近日,我們將陸續轉發系列學習文章,歡迎品讀。
  • 拓展「兩山」轉化通道 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十五年來,「兩山」理念從願景到行動,從自發到自覺,歷經實踐和理論的雙重檢驗,與時俱進地成為新時代綠色發展的理論遵循與實踐指南,展現出強大的引領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發展理念,新時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黃河流域煤炭礦區踐行「兩山」理論的思考
    「兩山」理論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根本價值遵循。「兩山」理論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致力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踐行「兩山」理論,可為客觀認識黃河流域煤炭礦區日趨嚴峻的產業、生態、社會環境問題,變革煤炭礦區生產、生活方式與社會功能,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起到重要指引作用,同時還可以豐富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論,更好地將建設美麗中國落實為具體的行動方案。
  • 學習「兩山」大會精神,縉雲檢察幹警這麼說(七)
    ,縉雲縣人民檢察院迅速掀起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兩山」發展大會精神熱潮。為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學習貫徹氛圍,縉雲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全院青年幹警結合自身崗位實踐,談體會、談心得。下面,讓我們來聽一下他們怎麼說吧!回顧一下,「兩山」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指導各地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遵循。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麗水調研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2018年,在召開的第二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了「麗水之贊」。這充分說明了麗水市是習總書記「兩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
  • 江蘇做好富民「加減乘除」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聚焦富民,不斷增強江蘇百姓獲得感,要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加法」,即提高收入、增加福祉;「減法」,即減輕負擔、減少煩憂;「乘法」,即充分釋放富民的乘數效應;「除法」,即破除影響富民的制約和束縛。
  • 貴州全面實行五級林長制 「兩山」轉換實現美與富
    記者從冊亨縣林業局獲悉,林長制讓當地林業發展有了紮實的制度靠山,確保當地的一山一坡、一園一林、一區一域都有人專管,每年林業綜合價值達95億元,帶動10萬林農增收致富。通過活綠用綠,貴州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林下經濟、林農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鼓起群眾的錢袋子,集體經濟增收,振興了鄉村發展,闖出了一條興林富民的新路子。
  • 黃泰巖:新時代興邊富民戰略需要處理好幾大關係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興邊富民戰略必須適應新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重大關係。  一、經濟建設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這就要求新時代的興邊富民戰略必須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加以推進。因此,新時代的興邊富民應當是邊疆和邊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全面振興,實現現代化。
  • 高唐縣匯鑫街道:項目帶動促發展 產業富民助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鵬 高唐報導  近年來,高唐縣匯鑫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臨近企業園區優勢,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要素,走出了一條「黨建統領、項目帶動  中國·高唐國際營地項目,位於陳莊村離縣城2公裡,項目總投資3.1億元,總佔地600畝,包括主題教室、營房、多功能風雨館;室外綜合實踐區包括休閒生活、健康運動等七個體驗區
  • 生態立區,做好「兩山」轉化大文章
    「十三五」期間,高淳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定「生態立區」戰略,挖掘生態潛力,活化生態資源,培育「生態+」產業,將生態環境競爭力轉化為產業競爭力,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之路。
  • 全域旅遊看江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賦能全域旅遊發展之溧陽篇
    (溧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張雅萍接受記者採訪)   2016年以來,溧陽市委、市政府將全域旅遊擺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將其納入「十三五」發展的「三大工程」,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推動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推動「兩山
  • 洪水口村垃圾分類不落地帶動環境提升
    來源標題:洪水口村垃圾分類不落地帶動環境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門頭溝各鎮、村展開生動實踐,距離市中心120公裡的清水鎮洪水口村就是其中代表。
  • 踐行「兩山」理論 專家為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支招—新聞—科學網
    李佐軍認為,很多綠水青山沒變成金山銀山,這說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很難。他從區域環境生態化,生態資源產業化、生態農業旅遊文化產業等四類產業、生態資源市場化、生態產業高效化、生態產品實現機制等方面系統闡述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路徑與選擇。
  • 新疆:16項興邊富民重點工程布局32個邊境縣市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委)宗教局獲悉: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了《自治區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5年裡,將依託國家興邊富民專項資金、自治區各部門專項資金等,在全區32個邊境縣(市)實施16項重點工程,使邊境地區各族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雙峰縣鎖石鎮「兩山」引領、「兩業」並重攻...
    堅持「兩山」引領、「兩業」並重的發展理念,拿出「咬住青山不放鬆」的勁頭,鎖石鎮在全面決勝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路上奮勇向前。一個個豐碩的成果,化作一朵朵絢麗的浪花,匯入新時代的波瀾壯闊。 「住在花叢中,吃上『生態』飯,實踐證明,堅持走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是對的。」芙蓉村村支書王長安介紹,隨著產業的日漸成熟,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1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0萬元。
  • 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世外桃源
    2020-01-16 20:14 來源: 澎湃新聞 臨朐宣傳 2019年,嵩山生態旅遊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打造「兩山」理論生動實踐基地為目標,按照4A級景區標準配套,以苛刻的標準落實
  • 有風景的思政課丨安吉魯家村小火車上的「兩山」理論課
    零零後大學生很激動原來「兩山」離我們很近魯家村小火車上的「兩山」理論課讓杭電學生開了眼界「他們是兩山建設的最大受益者,親身參與者,用自己生活的變化,來講兩山感受,讓思政課很可信。」 周紀昀說,「魏大伯和陳阿姨的介紹,讓我來之前的疑問都解決了。原來,兩山給老百姓的獲得感,離我們很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堂思政課,真實、可信、接地氣,風景也好。」來自安徽宣城的魏冬冬說,現在的00後大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大量信息,獨立思考能力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