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嵩山生態旅遊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打造「兩山」理論生動實踐基地為目標,按照4A級景區標準配套,以苛刻的標準落實,以脫胎換骨的勇氣和決心,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民本民生、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打造世外桃源、人間淨土。
項目建設紮實推進
按照「一廊一心六大項目」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一廊」,即以嵩山1號大道為主全長66公裡的山水生態廊道建設。投資550餘萬元安裝完成1號大道天虹路防護工程;投資1900萬元修建完成全長7.5公裡的青泉路;投資400萬元,對崔木林區至仲臨路、常家溜村至仲臨路和暖淹路三條道路重新罩油提升;投資800餘萬元,建成朱家坡村北仲臨路至常家溜村連接路,實現境內道路全部相連、閉合成線。「一心」,即鎮區建設,圍繞打造嵩山核心服務區,累計投資1.6億元建成暖水河村安置樓、商業街一二期、鎮區「兩縱三橫」道路等項目,實施管網入地、綠化亮化工程,鎮區發生質變。投資5000萬元建成湖光假日公館一期;嵩山桃花源開發區規劃設計、土地平整、路網延伸已完成,暖水河村安置樓二期、商業街三期工程即將啟動建設;投資200萬元,完成嵩山大集市場擴容工程,鎮區承載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六大項目」,總投資81.2億元濰坊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地面清障工作完成,先行用地申請報至國家自然資源部;投資8.1億元九傑寨旅遊綜合體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環山路路基;投資1億元黃谷旅遊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完成環村路拓寬罩油及綠化、安裝防護工程,以及繡樓改建等工程;投資1.7億元和和文旅田園綜合體項目,一期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投資1.2億元攬月島旅遊綜合體項目,投資300萬元新建懸崖餐廳、蒙古包、小木屋,配套提升高山房車住宿條件;投資2800萬元魯中冷儲交易市場項目,新建魯中冷儲基地黨群服務中心,加快電商發展。
特色農業體系逐步完善
深入實施特色農業發展戰略,形成以蜜桃、獼猴桃、佛手瓜「兩桃一瓜」為重點的特色農業品牌,目前全區發展蜜桃4.5萬畝、獼猴桃2000畝、佛手瓜等高山蔬菜2萬畝,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在2019年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加快招才引智,新籤約引進中國科學院、青島農業大學高端人才2名。繼續發揮17人農業專家技術服務團作用,為種植戶提供政策諮詢、市場銷售、技術培訓等一系列服務。投資200萬元,建設甕節、水溝兩處蜜桃交易市場,方便群眾果品交易;成立全縣首家農資協會,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嵩山蜜桃、黑小米等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達8個,嵩山農產品品牌進一步打響。盛世果蔬、寶芸苗木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社,盛世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聶孝世被評為齊魯鄉村之星。
生態建設持續加強
深入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全面實現「戶戶通」基礎上,全面完成「戶戶亮」「村村綠」,紮實開展廢舊房屋拆除、汙水治理兩大行動。在嵩山1號大道玉帶路安裝路燈248盞,建成驛站2處;完成仲臨路兩側和31個村綠化和補植,栽植綠化苗木100萬株;拆除破舊房屋600餘處。大力實施「增綠添彩」工程,完成造林綠化6900畝;投資550萬元,建設森林防火體系項目,實施「引水上山」,新修防火蓄水池5個,鋪設管網6000米。國有嵩山林場被評為「中國森林康養林場」榮譽稱號。深入推進「河長制」,投資2300萬元對石河河道進行清理整治,完成崔木水庫、橋頭水庫除險加固和銅峪河道清障工作。創新汙水處理市場化運作模式,全縣鎮區汙水處理現場會議在我區召開。突出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投資100餘萬元,建設垛莊「省級美麗鄉村」和南黃谷、王家圈2個美麗鄉村,「露營小鎮·花果嵩山」建設成效顯現。
民本民生保障有力
突出抓好土地增減掛鈎項目,已全部完成橋頭南莊、泉頭南莊、北銅峪三個村的整村搬遷工作,項目圖斑涉及339戶,總面積268.65畝。目前拆遷工作全部完成。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回頭看」,大力實施「雨露計劃」、潔居工程、醫療救助、住房改造、幫扶包靠等專項行動,對162戶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進行調整;對172戶享受政策戶、邊緣戶疑似危房進行重建和修繕;為379戶享受政策戶和邊緣戶進行房屋安全鑑定和飲水安全鑑定,並出具報告;為55戶特困群體設立扶貧專崗;對16個產業扶貧項目進行規範提升;完成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動態調整,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完成國務院扶貧辦對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西部環山路的驗收工作,全國扶貧項目現場會議在嵩山進行觀摩。認真抓好民生事業,加大醫療救助和困難群體幫扶力度,民生保障能力大幅增強。深化提升「一中心村一文化站」模式,巡迴放映以嵩山為主拍攝地的電影《幸福俏冤家》,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集中開展文藝活動30場次,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黨建工作規範提升
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思路,構建實施「大黨建」格局,整合全區11個中心村,組建支公嶺、九傑寨、淹子嶺、嵩山、龍門5大社區,建立完善社區黨委—中心村黨總支—原建制村功能型黨支部的組織架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提升組織力為核心,紮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高標準創建鄉村組織振興示範區,編制完成《嵩山生態旅遊區鄉村組織振興示範區創建行動規劃》,《山區鄉村組織振興的「嵩山實踐」》被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刊發。成立區青年人才黨支部,建立40人的青年人才信息庫,新發展黨員3名。鞏固提升社區建管水平,投入200萬元,新建嵩山、淹子嶺2處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把工作幹到實處、把評價交給群眾」社區服務活動,引導社區幹部進農戶、辦實事。提升合作社運營水平,全面開展合作社運行管護、帳目審計、租賃外包「三大」行動,11個中心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5萬元。
2020年,嵩山生態旅遊區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少說多幹,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全力推進嵩山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原標題:《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世外桃源》
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