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直通農村」,理論方接地氣

2021-01-10 華聲在線

鄧海建

日前,在浙江安吉魯家村田園綜合體觀光小火車上,一位小夥子正在給遊客做政策宣講。小夥子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一名在讀研究生。2018年開始,該校對思政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改革,畢業所須修滿的27個學分中,須包含「去全省設立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進行不少於3個月的鄉村基層鍛鍊」,這一必修環節佔2學分。(光明日報)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用「土地+」的思維,花「實踐+」的功夫,培養「學院+」的人才——這大概就是杭電馬院思政專業研究生培養創新體系的核心路徑。一起做群眾工作,一起做鄉村產業規劃,一起出去開會介紹踐行「兩山」理念的成功經驗……這2個特別的學分,實質是把專業導師和社會導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基層歷練中增長知識才幹、在鄉村實踐中研究解決問題、在服務社會中檢驗教學成果。

從「人口紅利時代」到「工程師紅利時代」,產業轉型升級必然伴隨著人才結構的躍升。2020年12月26日,為期三天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帷幕,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本次考試報名人數高達377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了36萬人,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優化,這應該是「一體兩翼」的事。遺憾的是,在不少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中,滯後與注水成了令人憂慮的關鍵詞。在這兩個關鍵詞的背後,有一個與實體經濟類似的傾向常被詬病——脫實向虛。誠然,研究生培養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不是一個範疇的概念,但是,立德樹人的教育規律總是共通的、辯證唯物的認知邏輯總是基礎的。「課堂直通農村」,固然與思政專業研究生培養相通相融,但事實上,多去農村走走、多去基層轉轉,恐怕應該是「接地氣」的教育理念當秉持的通用法則。

寫在大地上的論文,帶著對土地的深厚感情,打通的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任督二脈」。一方面,逆轉了傳統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慣性。另一方面,讓廣闊農村真實展現在學生面前,這份「不少於3個月」的情感粘性,有助於逆轉研究生就業意願局限於城市、機關、國企等舒適區的局面。值得一說的是,從杭電馬院3年多的實踐來看,研究生們共寫出了《奮力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全國標杆——以餘村實踐為例》《抓住發展紅利期,佔據旅遊市場優勢地位——關於安吉魯家村發展的幾點思考》《盤活鄉村資源,打開兩山轉化通道研究》等20餘篇論文,這些真正書寫在大地上的論文觀點,不僅因學術價值而登載上媒體的理論版,亦多被當地黨政部門採納借鑑。

去新農村「報到」,於新天地躬行。若干年前,遙遠的鄉村教育運動,用「教育的力量」鮮活生動地改變著中國鄉土。若干年後,中國教育事業亦已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從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今天,惟願更多研究生奔赴鄉間田野去完成時代的「必修實踐」,在三農事業中增長才幹、砥礪品性,在時代徵程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相關焦點

  • 課堂直通農村 躬行換來真知
    課堂直通農村,實踐檢驗理論,研究生教學課堂放到農村一線,學生們向鄉村振興帶頭人學習,到鄉村實踐中提升自己,在服務社會中檢驗教學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海穩表示,把思政人才培養放到基層、農村大地,能夠解決以往人才培養中理論研究和實踐能力「兩張皮」的問題,培養出的「黏著泥土」的研究生懂中國國情、篤定「四個自信」、了解基層狀況,對群眾充滿感情、能解決實際問題,並切實投身到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的廣闊實踐中來。
  • 瞧瞧浙江的這個理論宣講團,宣講接地氣、有人氣
    宣講要接地氣,基層才會受歡迎。遵循這一思路,浙江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的青年宣講員們走進企業、鄉村、社區、校園,把理論宣講的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社區廣場、車間廠房、線上平臺……一輪輪的宣講熱潮,將黨的理論政策「送入尋常百姓家」。是誰來宣講?「8090」宣講團。
  • 讓更多「接地氣」的理論宣傳大行其道
    新穎別致的宣傳方式「大行其道」,讓不少市民遊客眼前一亮,也為「四史教育」等理論宣傳「飛入尋常百姓家」提供了極佳範例。理論宣傳如何以「接地氣」的方式,獲得老百姓的普遍歡迎,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浸潤效果,蘇州各地一直在積極探索。「四史教育」主題公交車找準了「上搭天線、下接地氣」「融入生活、相得益彰」的結合點。
  • 學田鄉:「六到村六到戶」 接地氣聚人心 理論宣講「燃」起來
    學田鄉:「六到村六到戶」 接地氣聚人心 理論宣講「燃」起來 2021-01-08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論宣講既要「有意義」又要「有意思」
    理論宣講工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傳播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和教育基層幹部群眾的有效途徑。但曾經的理論宣講,整個過程充斥著艱澀的話語、深奧的說理,很難吸引基層群眾。理論宣講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是基層黨組織一直探索的問題。
  • 看完農村這些接地氣的優點 你還會說光伏發電遙不可及嗎?
    不久前,和朋友去河北農村光伏項目參觀考察,抵達現場望眼過去,一排排組件整齊劃一的排列在房頂,讓原本光禿禿的屋頂瞬間散發出朝氣和生命力,這就是一種不一樣的美。這是筆者的感受,在外界看來這確是一種外在的美,而農村光伏發電真正的美在於它能讓百姓因之而受益——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這也是光伏發電接地氣的地方。
  • 深化改革需要「接地氣」
    原標題:深化改革需要「接地氣」   ■「接地氣」就是要讓正在推進的各項改革舉措切實貼近老百姓真實生活的實際需要,切實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現實願望、訴求和利益,因為只有「接地氣」的改革才能深入人心,落地有聲,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優勢和實踐...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歐陽蘭臻在黃山市一線生產企業宣講理論報告團作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的品牌項目,自成立以來,立足理論宣講、突出信仰導向,打造有信仰、接地氣、有溫度的宣講「金課」。
  • 沿海農村鄉鎮最接地氣,賣得最火的50種地攤生意
    地攤生意之所以在沿海鄉鎮或農村這麼吸引人及最火爆,除了當地地攤生意人創新精神及產品價廉質優外,最大的優勢就是擺攤生意門檻低,普通的地攤生意投資不大,風險不高,但利潤回報率高,所以地攤生意一直以來深受沿海鄉鎮或農村小本創業者青睞,是很多沿海鄉鎮或農村小本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把地攤生意作為首選創業生意項目最主要原因。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沿海鄉鎮或農村最火的這50種地攤生意,看看它們有什麼特點可以借鑑!
  • 不花哨、接地氣,山東省實驗中學講「活」思政課_媒體_澎湃新聞-The...
    在今天,「讓政治課堂『活』起來」成為議題時,程春嫻說,她作為省實驗培養的學子,能成為思政老師、回到母校教書,就是被當年「有意思的政治課」感染。不花哨、接地氣,思政課就是講生活、講思考、講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是省實驗中學思政課教師團隊一脈相承的認同。【1】一堂好課
  • 記市理論骨幹宣講團宣講員李愛娟
    2020年11月30日,榆次區東陽鎮山西康養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智慧大棚內,綠意盎然,市理論骨幹宣講團宣講員李愛娟正在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宣講。先進的設施技術、現代的管理模式,處處呈現的蓬勃生機,與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遙相呼應。「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鄉裡彩虹城裡雨》熱播 鄧英被贊最接地氣女神
    鄧英  搜狐娛樂訊 大型農村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改革開放湧現的「打工潮」為歷史背景,全方位描述青年男女外出務工及其留守在家的孩子、老人的生活,展現當前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出現的矛盾,揭示新農村建設的緊迫性,也塑造了一群可親可愛的當代農民群像。  鄧英在劇中飾演女一號林九菊,是一位十分接地氣的農村婦女形象,與以往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劇中鄧英的造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規範小微權力運行 廣漢向陽開設「會前5分鐘」廉潔課堂
    據悉,為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工作,今年以來,向陽鎮紀委將涉及村級事務有關制度、政策和農村基層組織等方面的黨紀法規、基層幹部涉法案例分析等收錄彙編成《向陽鎮村級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彙編》和《5分鐘清廉課堂讀本》印發到各村(社區
  • 松江一中將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感受農村廣闊天地,學生們鏡頭裡的...
    松江一中將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走下田埂,走進農家,學生們在與農戶的交流中進入了另一個「田野」課堂,上到國家三農政策,下到養老金發放、村民收入、交通出行、娛樂生活、蓮稻養殖技術、垃圾分揀機……一個接一個的新名詞成為了學生們「解密」新農村的線索,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和學習驅動力。
  • Baby為節目扮農村孕婦,穿花襖挺大肚接地氣,走路需兩人攙扶
    近日,《奔跑吧兄弟》新一季在銀川進行錄製,根據流出的現場圖可以看出,這次九位明星都入鄉隨俗改變了自己以往的造型,紛紛搖身一變成為十分接地氣的鄉村村民們,其中一向走在時尚前端的Angelababy更是一副孕婦打扮,穿著花襖挺著孕肚,十分可愛。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原來科學理論,也可以如此的接地氣
    文中一共有40名人物,有科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有的人既是科學家,又是物理學家,有的人幾乎接近全能了,真的像「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多元發展,比如:張衡: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文化家等;牛頓: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以及鍊金術士;「希臘三哲人」之一的亞里斯多德:解剖學、天文學、經濟學、神學、地理學、地質學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的宣傳普及,是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意識形態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當前,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宣傳普及工作,必須積極因應時代發展、技術進步和現實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理論宣傳普及的方式方法。第一,注重通俗化闡釋。
  • 國家憲法日 「庭長」「檢察官」走進省實驗課堂
    李江「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踏進課堂,為省實驗學子上了一堂寓教於案的法治課。  「讀聖賢書,更要聞天下事。」把講課的題目定為《做一名愛國守法有道德的好青年》,李江結合自己的辦案實踐和高中生的學段特點,讓學生對法治教育有更「接地氣」的認識。
  • 泰山船用直通卡套閥專業生產船用閥門
    JIS F7334船用日標青銅5K10K直通/直角皮籠閥/軟管閥JIS F7334 CBM1107-82 CB/T4033-2005船用日標鑄鐵5K10K直通/直角消防閥JIS F7333船用日標鑄鋼20K直通/直角截止閥 JIS F7313 F7314 CBM1051-81 CB/T4004-2005船用日標鑄鋼20K直通/直角截止止回閥 JIS
  • 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光明日報-光明網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靳潤奇介紹,自2017年9月以來,該校推進並逐步實施「思政基因工程」,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故事、道德規範等內涵分解為各類思政基因元素,從中精選出「理想信念」「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誠實守信」等50多個思政基因元素,把它們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不僅讓專業課課堂上散發出「思政味」,更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