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宇宙必須先定義一些公理,以公理為基礎才能度量宇宙。
所謂公理,是指依據人類理性的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
如在我們這個宇宙「經過兩點只能引一條直線」就是幾何學中的公理。
但也許在另一個位面的宇宙,「經過連點可以引無數條直線。」
所謂「維」也是一種度量,有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是十維的,但是人類的智慧和感知能力有限只能理解到四維。
這是可信的,就算在人類之中,理解力的差距也是極其巨大。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意思?)
你沒看見或者不理解的,並不等於不存在。
跟我一起頭腦風暴,理解十維宇宙。
第一,零維。
零維是維度的基點,即點。也就是沒有維度,沒有發散和方向的維度。它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一切皆無。
空間、時間通通不存在,這就是零維度。
但是零維也可以說一切皆有,涵蓋一切,比如導致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就是零維。
(黑洞也是「零維」)
老子也說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二,一維空間。
一維空間指由一條線內的點所組成的空間。
(正弦餘弦的空間展示)
第三,二維空間。
二維空間是指僅由長度和寬度(在幾何學中為X軸和Y軸)兩個要素所組成的平面空間,只向所在平面延伸擴展。
迄今為止人類沒有發展一維及二維空間存在著生物,雖然螞蟻大部分時間生存在平面中,但螞蟻跟人類一樣都是三維空間中 的生物。
第四,三維空間。
三維空間,指由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所構成的空間,是人類看得見,感受得的空間。
(三維空間。)
第五,四維空間。
四維空間通常是指具有三維空間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狀態,也就是長度、寬度和高度都具備的立體形態,在運動過程中還包含有時間維度的變化。
(超正方體就是四維空間的產物。)
四維空間是一個時空的概念。簡單來說,任何具有四維的空間都可以被稱為「四維空間」
三維的空間加上一條時間線,就構成了所謂的四維空間。
由於人類在地球上感覺到的時間很慢,所以不會明顯的感覺到四維空間的存在,但一旦登上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人類就能對比地找到時間的變化,也就能感受四維空間。
第六,五維空間。
五維空間是一個包含五個維度的空間,宇宙任何事物存在的基本屬性。
時間、空間、層次統一的五維空間關係是宇宙事物存在的基本屬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以五維空間結構存在;這五維空間的結構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時間、空間、層次維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轉化的,事物就是通過這五維空間的相互轉化來實現發展的。
(五維空間示意圖。)
通俗點說:在四維空間中,只有一條時間線,每個人都只有一生。
但在五維空間中,有無數條時間線,而且時間線也是動態的;你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甚至你可以「穿越」回一條時間線的過去。
(《星際穿越》中的五維空間示意圖。)
第七,六維空間。
六維空間 是指任何擁有六個維度的空間,六自由度,並且需要六個數據或坐標來指定該空間中的位置。
我們拿水管來舉例,當人們遠遠地站在水管的正面看時,水管就是一條直線,它只有前後,是一維的。
當人們靠近水管,可以看到一個面,水管有上下左右,水管就是二維的。
當人們把水管懸空放在一個立體空間中近距離看,它的前後、左右、上下都收納在我們的眼中,那麼它就是三維的。
科學家認為宇宙有六個「隱藏」的空間維度,以極其微小的幾何形狀,捲曲在我們宇宙的每一個點中。
第八,七維、八維、九維、十維,十一維空間。
十一維空間是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多種超弦理論的綜合),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
七維:單一宇宙全部可能性的維度;八維:多重宇宙的維度;九維:翹曲多重宇宙的維度;十維:全部世界的維度(同時也是點的維度)。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想像力是智慧的翅膀。
但人類的想像力是有極限的,也許想像力的極限就是文明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