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未來小小科學家」與未來論壇「大科學家」面對面

2021-01-0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會不會出現哆啦A夢那樣的機器人?」「什麼時候會有徹底治好癌症的藥?」「當年您面對的國家科研基礎是怎麼樣的?您遇到問題都是如何解決的?」

11月17日,在2019未來論壇上,200多位來自全國的優秀青少年,身穿印有「追星就追科學家」字樣的帽衫,聆聽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的心聲,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以及2018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馬大為面對面交流科學話題。

記者了解到,這是科大訊飛在未來論壇第三年舉辦「青少年對話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活動,旨在給優秀青少年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和借鑑的平臺,也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科技對於教育的影響與價值,希望在孩子們中間掀起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風潮。

 科技發展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主持2019 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青少年對話環節時呼籲,期待有更多青少年加入到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融合中來。劉慶峰曾在2017年主持該對話時寄語青少年,要學好數學,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尤其人工智慧的突破更離不開數學原理的突破。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主持2019 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青少年對話。(科大訊飛供圖)

面對青少年關於如何尋找自己興趣的困惑,2018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馬大為表示,最關鍵的有兩點,一是要自信。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解決一些問題和困難。二是要堅持自己的愛好。「如果熱愛科學,要不斷去學習相關知識,這很重要。」

來自北京市第八中學少兒班的學生吳桐認為,通過與這兩位科學家的交流,使自己對喜歡的學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對科研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杜蘭在解答青少年提問時也表示,科技的發展會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未來各種各樣的可能和創造要靠青少年們去做。

青少年對話2018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馬大為和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科大訊飛供圖)

「追星就追科學家,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倡導,但也不要因此把科學推上了神壇。科學本身是神聖的,但它更需要被人們所理解、所接受,並最終服務於人類社會發展。」「全國知名學霸交流」環節中,清華大學大一學生潘紫琪在回答青少年提問時的一番表達引起了全場掌聲。

此外,來自北京大學的大三學生劉育珅、北京八中學生譚振海等不同學校的學霸也接受了現場青少年的提問,分享自身在探索科學知識及取得優異成績方面的經驗。「青少年對話大科學家」環節後,馬大為與杜蘭為門夢溪、吳桐、李悠楊、吳越、梁博等五位青少年代表頒發了未來小科學家的激勵證書。

值得關注的是,科大訊飛產品在未來論壇舉辦期間頗受青睞,訊飛聽見智能會議系統被應用於四場學術研討會、科學家晚宴及公益晚宴等場合;2018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馬大為現場試用訊飛智能辦公本,讓中國人工智慧技術閃耀在科學家的殿堂。

 「因材施教」在人工智慧時代變成現實

科大訊飛作為深耕教育行業十五年的企業,一直倡導在智能時代要大力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旨在通過人工智慧的賦能,落地「因材施教」理念,改變人才培養模式,讓更多孩子得以享受優質教育,從而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人工智慧技術能將學生上課時的表現、課後的學習情況等轉化成數據,依據這些數據就能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畫像』,讓老師和家長依次定位學習盲區,提供個性化指導。」杜蘭介紹說。

此外,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讓教學實現減負增效,讓老師有更多時間進行教學研究,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幫助孩子實現更全面的發展。截至目前,科大訊飛在全國已經合作了35000所學校,覆蓋了1.4億師生。

杜蘭表示,未來,科大訊飛將繼續秉持「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的理念,打造出用戶喜歡的科技產品,為青少年搭建培養科學興趣的平臺,為中國科學事業貢獻企業自身力量。

相關焦點

  • 全國僅三名!江蘇又出一位「小小科學家」,他是蘇州中學盧冠宇!
    」獎勵活動在北京揭曉各獎項並頒獎,江蘇省蘇州中學盧冠宇、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張宇臻、上海市上海中學趙海夢3名中學生獲得此次活動最高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盧冠宇同學成為繼蘇州中學劉君達同學之後,第二位問鼎「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的蘇中學生,他們也是江蘇省目前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僅有的兩位同學。
  • 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 快報請你與科學大咖面對面 趕快來...
    從本周五開始,科學集市將率先在西湖文化廣場開集;接著,萬眾期待的頒獎典禮,以及科學論壇將依次拉開大幕。本屆科學論壇有個非常洋氣的名字——羅素姆人工智慧學院,邀請了20多位重磅教授出席,還有諾獎得主親臨現場。 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代表了未來的無限可能。他們的相遇,意義深遠。 快報也將同期推出「我在杭州·訪問未來」欄目,請你大開腦洞,提出你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
  • 未來10年癌症可能被攻克?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預測「未來城市」
    《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在上海舉辦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發布。本期報告基於對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科學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間流動集聚的宏觀趨勢,對未來5到15年間重大的科技突破點和這些突破可能湧現的城市進行了預測,並展望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未來關係。
  • 對標諾獎,讓中國科學家的貢獻被世界看見 | 專訪未來論壇秘書長
    《中國科學報》:回首未來論壇和未來科學大獎的歷程,您有哪些自豪和欣慰的事?講座結束後,他還讓媽媽拉著來問我:「阿姨,我能讓科學家給我籤個名嗎?」>《中國科學報》:未來論壇成立後,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是如何吸引到那麼多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知名企業家加入的?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大健康論壇舉行
    10月18日下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最受關注的主論壇之一——大健康論壇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200餘位國家高層次人才及頂級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參加會議。,此次大健康論壇搭建醫學健康領域的頂層交流平臺,為參會嘉賓帶來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和最新行業發展趨勢,為促進國際醫療合作,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推動全球健康事業發展與醫學產業科技助力。
  • 億康基因首席科學家謝曉亮院士出席2017未來論壇!
    ,創造未來不懼極限!10月28日,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召開。本次會議涵蓋1場盛大的主旨開幕全會、3場未來科學家大獎獲獎人學術報告會、14場未來峰會、40餘位頂尖科學家出席。這是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學人文創新盛宴,科學界、商界領袖、藝術界精英共聚一堂、跨界對話,匯聚創新思想、分享人類認知最新成果、啟迪創新思維,引領未來。
  • 520,未來青年論壇見!
    「未來青年論壇」,是未來論壇的又一個大動作,旨在集合科學之力,為城市經濟、產業升級掀起科學科技創新熱潮。 2019未來青年論壇將於5月20日在北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盛大開幕。 屆時,未來論壇理事、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鄧鋒和未來論壇青年理事輪值聯席主席、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包雲崗,以及國內乃至國際眾多青年科學家領袖及創客也會親臨現場,他們將與未來青年論壇一起打造與引領創新創業創投創造的新生態氛圍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4名科學家上榜。  創立於2016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是民間科學獎項,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該獎項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成果的科學家。評選以來,袁隆平、潘建偉、施一公等知名科學家榜上有名。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
    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張素)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4名科學家上榜。創立於2016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是民間科學獎項,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該獎項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成果的科學家。評選以來,袁隆平、潘建偉、施一公等知名科學家榜上有名。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 李乘伊院長受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
    2020年9月19日—20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行,醫學博士、北京乘伊岐黃中醫院院長李乘伊受邀參加此次論壇活動。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在致辭中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業態方興未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科學和成果可以造成人類推進創新作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
  • 四名科學家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盧柯、彭實戈分獲「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本報訊(記者 李佳)未來科學大獎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計算機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
  • 國網浙江電力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未來能源論壇發布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實踐與願景
    10月17日,在浙江溫州,以「世界能源轉型下的電力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未來能源論壇成功舉辦。此次論壇是第二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主要活動之一,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主辦,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學會協辦。論壇採用國際連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 千面新原力:千名科學家及企業家共話生物醫藥未來
    2020年11月14日,由蕭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蕭山區經濟和信息化局、蕭山區投資促進局承辦,浙江健新原力製藥有限公司執行的「2020新原力論壇」在如詩如畫的杭州錢塘江南岸如期而至。千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公益家齊聚一堂,會議內容突破科學、商業與人文的界限。健新原力首席科學官、新原力論壇主席衛穎飛致大會歡迎詞。
  • 科技引領未來,黑金椹創始人劉茂祥受邀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
    2020年9月19日—20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行,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力量,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論壇今天上午9點盛大開幕,四川黑金椹陽光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三康桑產業首創者劉茂祥研究員作為桑產業的專家代表受邀參加此次盛會,來自全國的院士、科學家、企業科學家、專家、企業家等2000餘人匯聚一堂。
  • 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與科學家面對面」科普活動—新聞—科學網
    11月14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精心策劃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動「與科學家面對面 當天的「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共設12個展位,29位醫學健康、自然生態、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青年學者齊聚一堂,為公眾帶來了一道道乾貨滿滿的科普饕餮大餐。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為大家展示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利用小小的果蠅研究人類疾病、利用肺幹細胞拯救生命等。
  • 七百多名一線科學家問卷調查:未來10年間癌症有可能被攻克
    未來科學劍指何方?10月22日上午,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的研究成果報告在第十三屆浦江創新論壇發布。本期報告面向支持新一輪中長期科技創新發展規劃需求,基於對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科學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間流動集聚的宏觀趨勢,對未來5到15年間重大的科技突破點和這些突破可能湧現的城市進行了預測,並展望了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未來關係。
  • 讓全球200多位科學家興奮:地球未來的出路
    讓全球200多位科學家興奮:地球未來的出路在人類探索其他星球的歷史當中,貌似人類唯獨對火星情有獨鍾,甚至在以前網上還流行過火星文,又或者對某些奇葩人士,有火星人這樣的說法,甚至在前幾年大熱的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更是以火星文化來作為自己的標榜,那麼有些人不禁想問,火星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讓如此多的人類趨之若鶩呢?
  • 「新世紀廣場」杯「未來科學家」科幻畫大賽頒獎儀式完滿結束
    6月30日下午,我市「未來科學家「科幻畫大賽頒獎儀式,在新世紀廣場九樓韓玉臣美術館落下帷幕。幼兒科幻畫通過繪畫形式,構畫出幼兒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從而利用藝術表現手段展現未來人類的生產、生活的情景。
  • 關注丨2020年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通知
    」獎勵活動章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周凱旋基金會決定共同組織實施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請各有關單位按照《第20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規則》(附件1)要求,做好本地區活動宣傳推廣、資格審查及終評參賽等有關事宜。
  • 未來可能被科學家們復活的5大滅絕生物
    像《侏羅紀公園》這樣的電影教給我們的一件事是,科學家們應當謹慎的面對已經滅絕的動物的DNA,尤其是當科學家們決定將其復活的情況下。正如電影裡所展現的那樣,你永遠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雖說電影是電影,但在現實世界當中,科學家們也的確在為此突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