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未來沒有極限,創造未來不懼極限!10月28日,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未來論壇年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召開。本次會議涵蓋1場盛大的主旨開幕全會、3場未來科學家大獎獲獎人學術報告會、14場未來峰會、40餘位頂尖科學家出席。這是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學人文創新盛宴,科學界、商界領袖、藝術界精英共聚一堂、跨界對話,匯聚創新思想、分享人類認知最新成果、啟迪創新思維,引領未來。
「2017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10月29日晚間舉行,三位獲獎人首次公開亮相。他們分別是「生命科學獎」獲獎人施一公、「物質科學獎」獲獎人潘建偉、「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獲獎人許晨陽。
28-29日為期兩天的未來研討會議包括十四場專題研討會,在基礎科學的前沿成果之外,還包括了高效計算、腦科學、新能源、基因技術等將對未來科研、產業、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超強科技。
生物醫藥專題環節億康基因首席科學家謝曉亮院士做了題為「基因檢測——當隨機遇到精準」的主旨演講,謝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孟德爾遺傳談起,生動地解釋了為什麼「龍生九子,九子不同」,同時隨著基因檢測和分析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們迎來了精準醫療時代。
謝院士團隊研發的MALBAC單細胞擴增技術,為阻斷單基因遺傳病提供了技術支撐。該技術能挑選出不攜帶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母體,在中國已經有三百多個單基因遺傳病的家庭,利用這項技術生育健康寶寶,改變了家庭命運。謝院士特別為大家分享了億康基因最新研發的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NICS)和等位基因映射識別胚胎平衡易位攜帶狀態篩查技術(MaReCs)。
億康基因CEO陸思嘉博士參加了「基因科學 生物醫學的助推器:基因組+大數據」的嘉賓討論環節,對數據共享、行業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陸博士講到:我們需要建立非常好的數據共享機制,讓大家都能夠共享信息來進行診療,讓數據共享服務於診斷。並相信未來將會通過大數據分析診斷、臨床自動化儀器的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的診療水平。
隨著各學科領域的交融,隨著新的科學技術的誕生,會讓未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會讓人類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得到質的飛躍。未來已來,你呢?
http://open.163.com/special/openclass/futureforum1.html(未來論壇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