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磁場的產生演示器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在勞技、物理教學中,「三相異步電動機旋轉磁場產生的工作原理」是學生覺得抽象難懂的內容。使用本例介紹的旋轉磁場產生演示器,能將電流、磁場及其方向變化用色和光形象地表示出來,使抽象的慨念變得直觀易懂,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旋轉磁場產生的原理。

電路工作原理
該旋轉磁場的產生演示器電路由電源開關Sl、旋轉開關S2、電池GB、三段變色發光二極體VLl-VLl2和發光二極體組VL0l-VL06組成,如圖2-18所示。


圖2-18旋轉磁場的產生演示器電路

圖2-19是三相交流電的波形圖

圖2-20是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橫截面示意圖。
圖2-18和圖2-20中的1-6分別代表三相交流電波形圖中的t1-t6。時刻。圖2-20內圓中的6組發光二極體 (VL0l-VL06,每組11隻發光二極體)組成6個箭頭圖案,分別用來表示圖中2-19中t1-t6共6個時刻定子繞組電流在內圓申產生的合成磁場方向。圖2-20的外圓中有三相繞組A-X、B-Y、C-Z,其中A、B、C為三相繞組的始端,X、Y、Z為三相繞組的末端。在A、B、C、X、Y、Z截面中分別裝有兩隻三端變色發光二極體,變色發光二極體發紅光時表示電流從該端流進,發綠光時表示電流從該端流出,不發光時表示該相繞組電流為零。使用時,先假定給電動機的A、B、C三相繞組分別通人電流ia、iB、Ic,且在交流電的正半周時電流從繞組的始端迸入、末端流出 (負半周時與正半周時相反)。將52依次置於 「1」-「6」位置,顯示出三相交流電t1-t6共6個時刻中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電流方向及變化情況;同時內圓中的」箭頭」
也依次發光顯示出t1-t6這6個時刻電動機定子繞組在內圓的磁場方向及變化情況。例如,將S2置於「1」位置時,VL3(Z)和VL5(B)發綠色光,VL9 (C)和VLll(Y)發紅色光,同時VLOl(箭頭1)發光,表示在交流電的t1時刻,電流是從定子繞組的C端和Y端流入,從Z端和B端流出,合成磁場的方向是從A至X。

元器件選擇
VLl-VLl2均選用2EF302型三端變色發光二極體;VL0l-VL06均選用φ5mm的橙色高亮度發光二極體,每組使用11隻發光二極體。
S1選用單極撥動式開關;S2選用單極6位旋轉開關。
GB使用3V直流電源。


相關焦點

  • 太赫茲磁場誘導產生分子液體的超快法拉第旋轉效應
    Terahertz-Magnetic-Field Induced Ultrafast Faraday Rotation of Molecular Liquids太赫茲磁場誘導產生分子液體的超快法拉第旋轉效應
  • 電流、磁力線方向演示器
    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電流方向與其周圍磁場的磁力線方向用右手定則來確定。在物理教學 中,要想準確、形象、生動地演示出磁力線的方向及電流與磁力線方向的關係比較困難。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地球磁場另一方面,由於地球外地核是熔融狀態的液態金屬物質,包裹著固態的內地核,而地球外地核相對於內地核旋轉,而這種旋轉目前被普遍認為是產生地球磁場的主要原因。而地球的磁場,對於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類來說那就太重要了,有了地球磁場,才能保證我們不受來自太陽的強大帶電粒子的轟擊,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捕獲,然後引導到地球兩極上空,從而摩擦,產生極光。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核:地球磁場的產生源於地核的旋轉
    地球磁場另一方面,由於地球外地核是熔融狀態的液態金屬物質,包裹著固態的內地核,而地球外地核相對於內地核旋轉,而這種旋轉目前被普遍認為是產生地球磁場的主要原因。而地球的磁場,對於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類來說那就太重要了,有了地球磁場,才能保證我們不受來自太陽的強大帶電粒子的轟擊,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捕獲,然後引導到地球兩極上空,從而摩擦,產生極光。冰島極光
  • 發電機專題-旋轉磁場交流發電機原理
    接上篇:發電機專題-單相永磁交流發電機在交流發電機原理課件中模型的磁場是不動的,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感應電勢。在實際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勢的線圈是不運動的,運動的是磁場。產生磁場的是一個可旋轉的磁鐵,兩端為南、北兩磁極,是發電機的轉子,線圈在磁鐵外圍,與磁鐵轉軸同一平面。當磁鐵旋轉時產生旋轉磁場,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見圖1。
  • 漲知識 旋轉磁場交流發電機原理
    電力人電力新能源聯盟 :562616224申請格式:城市名稱-公司名稱(電氣工程師行業職稱)接上篇:單相永磁交流發電機模型在這個模型中磁場是不動的,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感應電勢。在實際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勢的線圈是不運動的,運動的是磁場。產生磁場的是一個可旋轉的磁鐵,兩端為南、北兩磁極,是發電機的轉子,線圈在磁鐵外圍,與磁鐵轉軸同一平面。當磁鐵旋轉時產生旋轉磁場,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動勢。由於空氣的磁導率太低,在旋轉磁鐵的外圍安上環型鐵芯,也就是定子,可大大加強磁鐵的磁感應強度。在定子鐵芯的內圓有一對槽,線圈嵌裝在槽內。
  • 電磁感應現象演示器(三)
    本例介紹的電磁感應現象演示器,採用電流表和氖指示燈來演示自感現象,實驗效果較好。電路工作原理該電磁感應現象演示器電路由電感器Ll、L2、開關Sl-S3、電池GB、電位器RPl、RP2和電流表PAl、PA2組成,如圖2-15所示。
  • 人類對於旋轉磁場有著越來越多的關注
    旋轉磁場,磁感應矢量在空間以固定頻率旋轉的一種磁場;是電能和轉動機械能之間相互轉換的基本條件。
  • 【分享】三相異步電動機旋轉磁場的形成
    利用安培右手定則可以確定ωt=0瞬間由三相電流所產生的合成磁場方向,如圖(d)①所示。可見這時的合成磁場是一對磁極,磁場方向與縱軸線方向為一致,上方式北極,下方是南極。在ωt=π/2時,經過了四分之一周期,iu由零變為最大值,電流由首端U1流入,末端U2流出;iv仍為負值,U相電流方向與(1)時一樣;iw也變為負值,W相電流由W1流出,W2流入,其合成磁場方向如圖(d)②所示,可見磁場方向已經較ωt=0時按順時針方向轉過90°。
  • 電機學的愛恨情仇:同步、異步和旋轉磁場——矢量法.
    定子電流產生的旋轉磁場綁在(把磁場想像成一個實物)轉子這塊磁鐵或電磁鐵,一起「嗨」起來,兩者速度相同。「異步」是啥?定子電流產生的旋轉磁場自帶幾把刷子,旋轉的時候對著轉子一頓狂刷,利用「摩擦摩擦」將轉子帶起來,兩者速度不同,產生差異(轉差率)。旋轉的磁場是咋回事涅?
  • 天體的磁場是怎麼產生的,與什麼有關,比如地球的磁場如何產生?
    ,也就是天體的自轉角速度越大,產生磁場的概率就越大。並且,天體產生的磁場的強度與天體自轉角速度也成明顯的正向關係。比如太陽系的大行星中木星磁場最強大,木星自轉角速度較快是重要原因。中子星的自轉角速度更快,磁場強度自然特別大。磁場的產生與自轉關係極為密切,天體的自轉是天體磁場產生的必要條件。比如,天體磁場的磁軸總是與自轉軸有著較小的夾角,也就是磁場的兩極與自轉軸的兩極總是較為接近。
  • 比人造最強磁場強1千億倍,宇宙最強磁場是如何產生的
    在《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CEA,薩克雷,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MPA)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史無前例的詳細計算機模型,該模型可以解釋當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在坍縮的大質量恆星中誕生時,這些巨大的磁場通過放大先前存在的弱磁場而產生。這項工作為了解此類最強大、最亮的恆星爆炸打開了新途徑。磁星:它們是什麼?
  • 解析直流電動機是否需要旋轉磁場
    根據左手定則,在一個固定磁場中,通電導體,可以通過改變電流方向來改變受力方向,直流電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加裝一個換向器,來反覆改變直流電流的方向,使轉子在不同的空間相位改變受力方向而轉動的。………………所以直流電動機不需要旋轉磁場^_^^_^
  • [去科技館學科學]哥倫布蛋與旋轉磁場
    圖1 尼古拉·特斯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當然,特斯拉立起這個銅蛋時並沒有像哥倫布那樣把蛋的一頭碰破,而是利用了旋轉磁場。為了能更方便地介紹相關知識,還要從特斯拉發明交流電動機說起。1882年,特斯拉發現了旋轉磁場,之後經過多年反覆試驗,特斯拉於1887年發明了第1臺交流感應電動機。
  • 八大行星磁場各不相同,產生磁場的竟是來自自轉和核心
    地球的磁場是由我們特有的液態金屬內核產生的,地球24小時不停的旋轉會產生足夠的液體運動來刺激磁場,從而源源不斷的提供保護我們的磁場動力。在我們之前了解了八大行星之後,我們就知道了,除了金星和火星之外,我們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有磁場,但它們的形式又和地球有所不同。
  • 中子星為什麼會產生磁場
    抽象羅盤Abstract compass 中子星由中子構成,沒有帶電的質子和電子,卻產生了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的磁場,這是什麼原因呢?磁場要產生,應當有電場,要有電場,必須要有電流,中子星沒有電子,那中子星上的電流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就要從自由中子的衰變說起:因為質量是能量(E=mc²)的表現形式。
  • 「昏昏默默」般的磁場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幾乎每個星球都有磁場
    根據發電機理論,只要天體內部具有旋轉、對流和導電流體,比如地球,其磁場是由於地球外核中熔融鐵、鎳的對流以及整個行星自轉的科裡奧利力作用造成的。任何一種導電體的流動,只要能形成片狀都能成為很簡單的發電機。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什麼是磁場。磁場是描述電流和磁化材料的磁影響的向量場。
  • 地球磁場是怎麼產生的,其中原因你未必知道
    30多億年來,磁場為地球生物擋住了來自太陽的高速帶電粒子流,並且把他們引導下南北兩極,形成了夢幻一般的極光。但是從1683年人類開始記錄磁場信息至今,磁場的磁極卻一直在改變位置。學者們也確實發現,地球歷史上還曾經發生過很多次磁極的到轉,而且毫無規律可循。那麼地球磁場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磁極調轉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
  • 科學:「磁拓撲絕緣體」產生自己的磁場
    自旋電子學是固態電子界的一項不斷發展的運動,旨在為計算,通信和信息存儲等創建基於旋轉的技術。Chung說,具有磁子邊緣狀態的拓撲絕緣體比具有電子邊緣狀態的拓撲絕緣體具有優勢,因為磁性版本不會產生熱量。嚴格來說,磁鐵不是粒子而是準粒子,是由許多其他粒子的行為引起的集體激發。類比將是人們有時在體育場館中表演的「波浪」。
  •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
    《地球磁場是如此產生的?半徑3400公裡鐵合金地核被導電流體包圍》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地震波顯示,地球外核處於熔融狀態,我們雖然無法直接探測到這些物質,但可以分析出地核是由鐵和鎳物質構成的,這是形成磁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