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為抗疫而生

2021-01-20 中華網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2020年疫情以來多數企業面臨沉重的打擊,但也有一些企業站在了「風口」之上,對他們而言,挑戰與機遇,並存!

自2020年元月疫情爆發以來,防疫物資必不可少,體溫檢測儀器——成為大多數企業疫情防控的「必備之需」。作為主要生產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等產品的智能製造企業,武漢格物優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物優信」),關鍵時刻為武漢疫情防控貢獻了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小編近日採訪獲悉,截至2020年十二月底,格物優信的人體測溫熱像儀產品已幫助上百家中外企業包括了火車站、醫院、學校等部署了行之有效的體溫篩查解決方案。

格物優信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用於火車站測溫

面對疫情發出最強音——「求徵用」

疫情防控,「紅外線測溫儀」憑藉非接觸、多目標的特點,成為篩查發熱旅客的重要屏障。全國各大城市在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公共場所場所,紛紛啟動了體溫監測。

武漢格物優信成立於2016年,是疫情期間武漢東湖高新區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之一。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正是格物優信的優勢產品,其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目前已擁有12項專利。面對極其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還有大量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的訂單需求,格物優信選擇了堅守。疫情爆發初期,格物優信負責人張子月當機立斷,主動召集在武漢的員工,回公司工廠生產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無數白衣英雄為保護武漢這座城而拼盡全力,格物優信理應做點什麼!」

格物優信產品 紅外人體體溫監控系統

2月1日,張子月發了一條朋友圈:「格物優信的小夥伴全力抗疫,測溫紅外熱像儀的產能已恢復大半,求湖北省、武漢市等政府部門的徵用!」

據了解,疫情爆發後,格物優信24小時不停歇,趕工生產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希望用於抗擊疫情,並通過多方渠道聯繫希望產品能夠「被徵用」,張子月告訴記者說,「但後來了解到,前方醫療物資對測溫儀的需求量不大,於是我們把產品大量發往了有需求的外地,做到物盡其用。」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企業、各地區學校等進入復工復產複課階段,格物優信繼續為抗疫貢獻力量。武漢企業陸續復工,但防範監測不能鬆懈,體溫篩查必不可少。通過為企業、學校、醫院、政府機構等人流量密集的組織單位提供快速熱成像體溫篩查檢查方案,格物優信一直努力盡企業的一份綿薄之力。2020年以來,格物優信在為國內各城市提供防疫物資的同時,還把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送」到了國外。

「辦法總比困難多」

2020年3月20日,格物優信正式復工復產,但其復工復產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疫情之初,格物優信面對激增的訂單量,生產線供應略顯吃力。上遊物料供應商放假,生產所需的物料無法及時供應。面對此困境,格物優信如何應對?原合作的供應商放假供應不了物料,就聯絡其他家供應商;大部分地區封路,物料運輸成了難題,沒有通行證,那就辦;沒有運貨專車,那就自己來。用張子月的話來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她堅信,通過多方打聽和尋找幫助,總能解決問題。果然,張子月最終申請到通行證,驅車上百公裡去供應商的工廠,親自拉回一車車物料。緊接著,生產線又開始恢復日夜趕製產品的狀態。

隨著公司訂單量不斷上漲,格物優信一邊迅速動員員工,儘快返漢及培訓上崗;一邊迅速聯繫供應商,下訂單補原材料。但作為國內疫情「震中」,在很多人看來,武漢並不「安全」。格物優信的復工之路,並不容易。以王盟為例,他是家中獨生子,也是格物優信生產負責人。「我跟父親做了兩天思想工作,告訴他公司生產的是抗疫急需的人體體溫監控設備,而且我和同事們都會認真做好防護,父親終於被我說服了。」王盟表示,決定返漢時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最終終於說服父母同意返漢,但這只是第一步,回漢的交通問題才是最大的難題。技術員秦英傑老家是安徽金寨縣,返漢直達火車未恢復,他轉了3趟火車才回到武漢,原來3個小時的路程,等他趕到公司,用了整整一天。

員工返崗問題解決,但供應商訂單積壓,格物優信又面臨著貨期無法保證。為此,公司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加價排單、派人到供應商工廠等貨方式、派送過程加快速度,終於確保了所有訂單的按時交付。

「我能當時的想法很簡單,當時就想多生產一臺,疫情防控就能早點多一道保障。」王盟堅定的語氣中透著堅毅的目光。

格物優信員工加班加點工作保證供貨

站在「風口」卻「一點都不會鬆懈」

國內疫情明顯好轉,但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來自美國、韓國、西班牙、俄羅斯、義大利等國家的訂單也接踵而至,格物優信都「照單全收」,生產線上一直持續加班加點。格物優信把握住了機遇,一方面,研發部門加快推進項目進度,保證新產品順利研發測試和上線。另一方面,格物優信開始「搶業務」,開拓海外市場。針對國外疫情的嚴峻形勢,格物優信加快開展國外線上推廣,火速上線了簡版外文網站、產品外文說明書等內容。「既要搶生產,搶業務,也要搶人,我們要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張子月說。

專注於紅外熱成像技術,致力於做紅外熱像在民用領域的「探索者」的格物優信,2020年,在不斷地創新、成長、進步。因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且在疫情期間生產運營狀態良好,格物優信9月份獲得「光谷高成長20強」稱號;作為智能製造及其他高端製造領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格物優信在11月獲得了光谷瞪羚企業稱號。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確且有意義的事,接下來會繼續將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設為應急部署狀態,一點都不會鬆懈」,張子月信心滿滿。

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如何做到快速、高效、批量體溫篩查?傳統額溫槍低效、人員擁堵,低品質熱像儀測溫不準、誤報,格物優信雙光人體測溫熱像儀,對密集人群進行實時測溫預警,毫秒級響應,真實體溫數據,智能人臉篩查,高頻率流暢畫面,精準高效,專業紅外熱像儀生產商,多年解決方案經驗,專用軟體及算法專利,專注紅外測溫技術,專業值得信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南京理工研發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並投入使用—新聞—科學網
    2月3日,南京理工大學紅外成像技術團隊研發的「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正式安裝在該校人員進出較多的一號門,加大人體體溫異常檢測力度。
  • 「瀋陽製造」紅外體溫檢測儀築起抗疫的第一道防線
    進站安檢處測溫區,工作人員緊盯著屏幕上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採集的圖像信息,迅速排查每位乘客的體溫狀態。這套產自瀋陽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的檢測設備,可同時對多人多點快速跟蹤、非接觸式測量體表溫度,縮短人流集中時的排隊時間。「第一臺產品正月初四投入使用,車間24小時連軸轉,產品供不應求。」公司總經理王繼東欣慰地說。
  • 深圳精敏推出紅外測溫門紅外測溫儀紅外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
    近日了解到一些車站、醫院、機場、大型商場分別引進紅外線測溫門、人群熱像儀測溫篩選系統、紅外測溫篩選儀用於自動快速測溫。旅客在走過儀器時就自動進行體溫檢測,經紅外測溫儀確認體溫無異常的旅客可直接通行,無需再進行人工測溫。今天有幸採訪到這些設備的製造廠家深圳市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的匡經理。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上海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共設置了16個檢測點,主要以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為主,截至2月7日,虹橋樞紐機測體溫122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101人。顯然,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於如此大規模人次的體溫檢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紅外熱像儀測體溫原理
    相當於是一個實驗室產品,非商用產品,會漏掉低燒人員,失去了體溫篩查的初衷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出廠經過高精度黑體校正,無需人工通過額溫槍、耳溫槍等方式校正,確保體溫數據精準有效。問2: 熱成像人體測體溫原理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 華盛昌紅外熱像儀1分鐘篩查數百人:測溫速度的飛速進階
    每日體溫檢測已經是企業復工的必備條件。在測量工作中將較高端的額溫槍與紅外測溫熱像儀相比,高端額溫槍可在0.5秒內完成一次測溫,加上工作人員舉起和放下額溫槍的時間,1個工作人員1分鐘大約能測30個人。而1臺384×288面陣的華盛昌高端紅外熱像儀,20毫秒內可快速測量10個人。
  • 深度解析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
    我們假設平均 1.1 公裡設有一個地鐵站,全國地鐵站數量為約 5200-5300 站。如果每個站點都至少部署兩臺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進站口和出站口),則需求量將超1萬套。▲另外,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手持式紅外熱成像測溫儀也可以用三腳架固定住,充當固定式紅外測溫設備。▲紅外熱成像測溫安檢門,這種類似於固定式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不過檢測精度、檢測距離都要低一些。以上面視頻中的海康威視的這款紅外熱成像測溫安檢門為例,其測試距離為0.3-3米,精度為±0.5℃。此類產品價格大概在2萬左右。
  • 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
    下面著重分析以幹涉光譜儀為核心器件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1.功能應用上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是紅外光譜儀的一種,利用不同物質對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的吸收特性,分析其輻射特徵得到目標對象的化學和物理性能。可用於目標特性和鑑別、化學氣體檢測、大氣探測、軍事目標特徵的專業測量等。
  • 紅外熱像儀的行業應用,你了解多少?(二)
    重大事故多發生在夜間和雨霧天氣,因為司機難以看清事故源,以及時避免碰撞。每年,大型車輛發生夜間事故達成千上萬例,有許多都是因為惡劣的天氣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司機的快速減速能力下降,疲勞會影響反應時間,而且視力在黑暗中嚴重減退。
  • 科普帖:火車站的紅外熱像儀是如何測溫的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測量體溫的工具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3-5秒即可完成單人溫度測量;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
  • 紅外熱像儀在建築檢測——防治白蟻中的實地應用
    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治白蟻,有賴於更為專業的檢測工具和整治方法。  區別於傳統依賴人工的「看、聽、探、撬」的白蟻防治手段,其成本高、破壞大、治標不治本,而利用更為專業的紅外熱像儀對建築的安全性——白蟻防治進行無損檢測的方法,顯然更為科學、直觀、高效。  那麼紅外熱像儀又是如何為檢測工程師提供科學的白蟻防治數據參考呢?
  • 紅外熱像儀的工作原理及工業應用
    ,生產加工產品過程中,許多用肉眼無法觀察、普通儀器有精度限制的檢測中,如果有熱像儀,那一切問題便「一目了然」。 FLUKE可視紅外測溫儀VT02是電工和維護技術人員的檢測工具紅外熱像儀的工業應用場景或許你對紅外熱像儀的工業應用不大熟悉,下面簡單介紹紅外熱像儀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紅外熱像儀可在自動化檢查
  • 機場、火車站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引熱議,對人體有害嗎?
    YGoednc因此,僅靠一臺熱成像攝像機測量人體體溫,精度是遠遠不夠的,難以滿足當前疫情防控需要。YGoednc而黑體,作為標定紅外系統的基準源,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紅外電磁波,並且不會產生任何反射與透射,但是可以向外輻射紅外電磁波的理想化物體,即黑體的輻射率與吸收率為1,透射率為0。
  • 紅外體溫檢測需求激增 高德紅外一季度淨利預增超19倍
    紅外體溫檢測為本次防疫重要檢測手段。作為紅外熱像儀專業研製廠商之一,高德紅外(002414)一季度業績表現搶眼。兩份靚麗「成績單」4月7日晚間,高德紅外披露了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盈利1.2億元至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09.71%至2579.62%。
  • 讀懂疫情背後的科技力量——無接觸式紅外體溫篩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臨床表現為主要為發熱、乾咳、乏力,針對此次疫情,根據官方權威發布平臺發布的《新型肺炎防控知識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臨床表現出現體溫≥37.3℃的人員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因此,體溫檢測成為判別和預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 都江堰市這四家醫院安裝紅外線熱像儀!體溫監測效率大幅提升!
    、精準識別發熱人員,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都江堰市中醫醫院、都江堰市第二人民醫院、都江堰市婦幼保健院分別安裝了紅外線熱像儀,並配備了紅外線手持額溫槍,對進出醫院人員進行全覆蓋體溫監測。當日下午4時,記者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看到,紅外線熱像儀對進出人員進行紅外熱像掃描,並在後臺監視器中顯示紅外熱像圖,有利於在人流密集出行的情況下,進行全盤掃描跟蹤,發現局部異常,可以馬上進行人工逐一監測,紅外線熱像儀和紅外線手持額溫槍形成高效互補
  • 復工體溫篩查,FOTRIC熱像儀實現高效安全測溫
    目前,數百家政企單位使用FOTRIC熱像儀進行現場體溫篩查,類型涉及醫院、政府、金融、地鐵站、高鐵站、飛機場、高速出口、高校、企業等。 FOTRIC熱像儀,大面積高效測溫 紅外熱像儀的測溫原理是,被動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成像和測溫,而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以上的物體都能發出紅外輻射,所以它對人體無害。
  • 紅外熱像儀的原理及用途
    熱像儀全稱「紅外熱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這種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通俗地講紅外熱像儀就是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熱圖像的上面的不同顏色代表被測物體的不同溫度。
  • 謠言粉碎機:車站體溫篩查紅外線測溫儀能夠殺死白細胞?熱像儀專家談?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性,全國各地的機場、地鐵、車站等為保證廣大旅客的安全,以及有效避免疫情的進一步傳播,都緊急加裝了紅外線測溫儀-熱像儀,這些紅外線測溫儀-熱像儀可以瞬間對通過的人流進行大規模體溫篩查檢測,快速探測到發熱人員並報警,有效的避免大面積交叉感染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