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火車站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引熱議,對人體有害嗎?

2020-12-03 EDN電子設計技術

疫情肆虐,又正值春運人員流動高峰期,為避免檢查工作人員與人流直接接觸發生反覆交叉感染,各地在火車站、地鐵、機場、碼頭、客運站等交通樞紐,以及醫院、商超、企業等人員密集地紛紛採用非接觸式的無感測溫的方式,實行人員體溫檢測,快速篩查疑似患者,同時實現人員快速高效通行,控制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義。YGoednc

那麼,不用體溫計,也沒有接觸,是如何實現快速精確的測量體溫呢?YGoednc

據了解,包括浙江大華等公司已於年前成功研發完成熱成像測溫系統(熱成像相機+黑體),可實現遠距離、大面積檢測,在30℃~45℃測量範圍內,測溫精度高達±0.3℃,一旦發現異常體溫人員,系統自動預警,並啟動複查方案。YGoednc

據悉在疫情爆發時,該熱成像測溫系統已在上海火車站投入使用,上海虹橋機場及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也已成功試用。YGoednc

熱成像+黑體:抗擊疫情的黑科技

在自然界中,物體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就會輻射電磁波,而紅外線是電磁波最為廣泛的一種存在形式。YGoednc

熱成像攝像機就是通過採集物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將紅外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再通過信號處理系統將輻射能量即溫度通過不同灰度顯示出來,灰度的不同代表溫度不同從而計算出物體溫度,並輸出便於肉眼識別的偽彩色圖像。YGoednc

這樣,熱成像攝像機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測溫需要人員近距離接觸的問題,實現非接觸式測溫,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YGoednc

而熱成像攝像機在理想穩定工作環境狀態下,設備穩定性精度最高僅能做到±0.5℃,受設備內部及外部的環境影響,如風吹、空調、人行經過等造成環境溫度擾動,實際工作中誤差將達到±1℃,甚至更高,無法達到界別37.3℃的防控初步篩選疑似患者的標準。YGoednc

因此,僅靠一臺熱成像攝像機測量人體體溫,精度是遠遠不夠的,難以滿足當前疫情防控需要。YGoednc

黑體,作為標定紅外系統的基準源,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紅外電磁波,並且不會產生任何反射與透射,但是可以向外輻射紅外電磁波的理想化物體,即黑體的輻射率與吸收率為1,透射率為0。YGoednc

也就是說,絕對黑體只發射紅外電磁波,但不反射外界環境的電磁波,使其輻射情況只於溫度有關,有效避免外界環境幹擾以及自身材料影響。YGoednc

當然,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完全理想化的黑體。實際工業應用中,黑體的輻射率只能做到無限接近於1,目前通用的黑體輻射率為0.95、0.97和0.99以及用於檢測的標準源黑體輻射率近似為1。YGoednc

儘管如此,按照國家標準《GBT 19146-2010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檢儀》要求,在規定的工作環境中,篩選儀器的試驗誤差應不大於0.4℃,黑體的加入即可輕鬆實現。YGoednc

無感測溫作為初篩,主要目的是篩查出疑似的「漏網之魚」,但如果測溫溫差過大,或造成體溫數據查看管理困難,使用效果大打折扣。YGoednc

通過將黑體設置在熱成像視野範圍內,利用黑體的特性開展測溫標定,建立灰度與溫度的準確對應關係,進行測量溫度實時校正,將視頻畫面和個人體溫對應顯示,大幅度提高人體測溫的測溫精度,減少測溫誤差到±0.3℃,精準測溫便於工作人員管理排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切實、有效的控制傳染源,這是對社會負責任,更是對整個疫情防控負責。YGoednc

用紅外熱像儀做體溫檢測引熱議

就此,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做體溫檢測的紅外熱像儀,「它對人體有害嗎」、「機場、火車站等地為什麼用它做體溫篩查」,「熱像儀行業標準100攝氏度內允許正負2℃溫差,用於篩查體溫準確嗎」。YGoednc

對於以上所列問題,FOTRIC熱像科技一一做了解答。YGoednc

紅外熱像儀對人體有害嗎?

熱像儀的測溫原理是被動接收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來成像與測溫,而所有超過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輻射。YGoednc

所以,用熱像儀測量體溫,對人體沒有傷害。YGoednc

機場、火車站等地,為什麼用紅外熱像儀做體溫篩查?

紅外熱像儀是非接觸測溫,只需要人出現在熱像鏡頭中即可被測溫,而且熱像儀響應速度快,可以同時測量大範圍內的所有溫度,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巨大的場所,用熱像儀篩查旅客體溫,非常高效。YGoednc

熱像儀行業標準100攝氏度內允許正負2攝氏度溫差,用於篩查體溫準確嗎?

有些人對使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表示懷疑,理由是熱像儀的測溫精度行業標準是100攝氏度內正負2攝氏度,測不準怎麼分辨是否發熱。YGoednc

其實熱像儀測量人體體溫還是很準確的,誤差一般也就零點幾攝氏度。YGoednc

而且作為篩查不需要準確測量體溫,而且需要連續測溫穩定性和測溫一致性。試想如果測試所有人的體溫都是34攝氏度左右(體表溫度一般沒有37攝氏度),這時有個人體溫是37攝氏度,他是否發燒了呢?YGoednc

以FOTRIC熱像儀為例,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檢測報告中可以看到,在連續的2個小時中測試49.8攝氏度的誤差波動很小,而且在測溫一致性中畫面內各個部位測量同一溫度時基本一致,這樣它所測量出的人體體溫就具有參考性了,可以作為體溫篩查使用。YGoednc

另外,目前市面多款熱像儀具備多色動態成像功能,可以大幅增強複雜場景中特定目標的細微溫差成像效果,有利於發現發熱人員。YGoednc

並且,可以通過區分域報警功能,在每個區域捕捉到發熱高溫點時,以聲光報警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員及時處理。YGoednc

熱像儀怎麼做體溫檢測?

首先,選擇適合的檢測場所,一是避免環境溫度對人體溫度的影響,以提高測溫準確性,比如冬天室外溫度低,會降低人體體表溫度,所以建議選擇室內恆溫場所。YGoednc

二是做到人流可控,在發現發熱人員時,能及時找到本人,做後續工作。YGoednc

其次,可以先找出5到10個體溫正常的人測量一下體溫,然後取平均值並提高2攝氏度左右作為警戒溫度,以此為熱像儀設定報警閾值。YGoednc

最後,在熱像儀操作層面上,需注意以下幾點:YGoednc

  • 第一點,發射率等參數設置。人體皮膚長波紅外發射率為0.98,可將熱像儀發射率設置為0.98,反射溫度設置為環境溫度,環境溫度、溼度正常設置即可,無需經常修改。測試距離可以使用默認值1m,或者設置為2m、5m甚至10m都可以,因為短距離測試影響非常小。
  • 第二點,需要對焦清晰,並且可以直觀看到額頭等皮膚表面。
  • 第三點,注意測溫量程,選擇小範圍合適量程,目前大多數熱像儀應該選擇-20攝氏度~120攝氏度,或者-20攝氏度~150攝氏度。

(綜合自雷鋒網,原作者:張棟;責編:Demi Xia)YGoednc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車站體溫篩查紅外線測溫儀能夠殺死白細胞?熱像儀專家談?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性,全國各地的機場、地鐵、車站等為保證廣大旅客的安全,以及有效避免疫情的進一步傳播,都緊急加裝了紅外線測溫儀-熱像儀,這些紅外線測溫儀-熱像儀可以瞬間對通過的人流進行大規模體溫篩查檢測,快速探測到發熱人員並報警,有效的避免大面積交叉感染的事件發生。
  • 復工體溫篩查,FOTRIC熱像儀實現高效安全測溫
    上海2020年2月14日 /美通社/ -- 疫情當前,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企事業單位開工須篩查發熱人員,預防交叉感染。傳統的紅外測溫儀、額溫槍類型的測溫工具,逐個測量,效率低下,容易導致待測人員排起長隊,增加相互感染風險。有什麼高效測溫的辦法嗎?
  • 科普帖:火車站的紅外熱像儀是如何測溫的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感染後,發熱通常作為首發症狀出現,於是測量體溫成為篩查疑似病例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醫院、地鐵站、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紅外熱像儀測溫是如何實現人體溫度精準篩查?近日,國內專注熱像研發領域10年的上市企業FOTRIC飛礎科,應用工程師李工做技術解答。首先,李工以人流密集的火車站的測溫需求為例,日客流量為10萬人次,如用測溫槍對所有人進行體溫篩查,按照一個人平均3秒鐘計算,全部測完10萬人次需要83小時約3.5天,顯然不合理。
  • 智能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為抗疫而生
    小編近日採訪獲悉,截至2020年十二月底,格物優信的人體測溫熱像儀產品已幫助上百家中外企業包括了火車站、醫院、學校等部署了行之有效的體溫篩查解決方案。全國各大城市在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公共場所場所,紛紛啟動了體溫監測。武漢格物優信成立於2016年,是疫情期間武漢東湖高新區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之一。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正是格物優信的優勢產品,其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目前已擁有12項專利。面對極其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還有大量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的訂單需求,格物優信選擇了堅守。
  • 華盛昌紅外熱像儀1分鐘篩查數百人:測溫速度的飛速進階
    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的檢測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非常適合於在機場、醫院、地鐵、車站、企業、碼頭、商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場合進行體溫快速排查。目前不但機場、車站、碼頭將智能全自動紅外測溫儀作為防疫標配,越來越多的學校、商超、社區、企業等也採用了紅外熱像測溫儀,作為體溫篩查防疫工具。
  • 紅外專家科普:人體測溫儀體溫篩查時必須注意的「九大要點」!
    【紅外專家科普】正直春運返程高峰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重性,大部分機場、車站、醫院等人群密集區域都緊急安裝了專業的紅外人體測溫儀進行體溫篩查,在這個特殊時期人體測溫儀自動化、圖像化、遠距離、大規模的體溫篩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使用人體測溫儀進行體溫篩查工作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FOTRIC熱像儀一機兩得:工業測溫+體溫篩查同時擁有
    如今防疫常態化已成共識,在2021年新年到來之際,為持續支持防疫工作,FOTRIC飛礎科發布一項技術升級——將一臺進行工業設備維護的熱像儀,輕鬆升級成同時具備體溫篩查功能的防疫測溫終端。 這項舉措,將使用戶手中的FOTRIC熱像儀一機兩得:工業測溫+體溫篩查同時擁有,在採購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兼顧設備安全和防疫需求。
  • 讀懂疫情背後的科技力量——無接觸式紅外體溫篩查
    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家庭場景中,非接觸式測體溫設備大展拳腳,背後的紅外傳感器技術功不可沒。 紅外熱像儀早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近年來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紅外熱像儀逐步開始在民用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 浙江台州火車站引入醫用紅外線熱像儀監測出站旅客體溫
    【台州火車站引入醫用紅外線熱像儀監測出站旅客體溫】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下午,台州火車站在出站口等地安裝了醫用紅外線熱像儀,對出站旅客進行更高效、更全面的體溫監測,嚴防輸入性疫情。
  • 熱成像人體測溫設備,加緊生產刻不容緩
    截至2020年十二月底,格物優信的人體測溫熱像儀產品已幫助上百家中外企業包括了火車站、醫院、學校等部署了行之有效的體溫篩查解決方案。全國各大城市在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公共場所場所,紛紛啟動了體溫監測。武漢格物優信成立於2016年,是疫情期間武漢東湖高新區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之一。人體測溫紅外熱像儀,正是格物優信的優勢產品,其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目前已擁有12項專利。面對極其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還有大量體溫檢測紅外熱像儀的訂單需求,格物優信選擇了堅守。
  •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設備情況
    作為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體溫檢測十分重要。為了滿足諸多場所大人流的測溫需求,北京西莫羅推出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能有效幫助監測出入人員的體溫狀態, 熱成像人體體溫篩查預警系統採用無感快速測溫系統,快速感應通過人群是否體溫異常,能滿足各種大人流量場合的測溫需要,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助力。
  • 關於熱像儀測體溫,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火車站使用FOTRIC熱像儀篩查體溫測量距離長、靈敏度高,有效預防操作人員感染目前,已經有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安裝FOTRIC紅外熱像儀來篩查體溫,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同一時間,可檢測的目標數量與鏡頭大小、紅外像素、目標物體大小、檢測距離等因素有關,就像咱們用手機拍照,畫面內能拍下多少東西,和許多因素有關。熱靈敏度,是指一臺紅外熱像儀分辨細小溫差的能力。FOTRIC熱像儀最高支持0.03℃的熱靈敏度,也就是它能識別0.03℃的溫差,當兩人體表溫度相差0.03℃時,FOTRIC熱像儀能測量出差異,在做體溫篩查時,高精度的熱靈敏度有助於發現輕微發熱者。
  • BN-HWTW71TY系列 紅外線人體溫度篩選儀 (迷你體溫篩查儀)
    ;6、體溫偏高時開啟聲光報警裝置,避免人流交叉傳染;7、符合歐洲RoHS標準,篩選儀不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使用安全;8、採用環境溫度自動補償校準技術,自動切換補償校準模式,有效避免環境溫度的變化導致影響篩選儀測量精度;紅外線人體溫度篩選儀 (迷你體溫篩查儀)符合標準JJF1107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校準規範GB/
  • 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紅外熱像儀測體溫原理
    吉布斯測溫模塊與市面上熱像儀熱成像原理是一致的。區別就在於傳感器量程與測溫算法。1、 傳感器量程:市面上很多廠家的人臉測溫機能演示測出50℃甚至60℃的熱水溫度,這是因為用的是工業傳感器。相當於是一個實驗室產品,非商用產品,會漏掉低燒人員,失去了體溫篩查的初衷吉布斯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出廠經過高精度黑體校正,無需人工通過額溫槍、耳溫槍等方式校正,確保體溫數據精準有效。問2: 熱成像人體測體溫原理是什麼,有哪些影響因素?
  • 格爾木:在線測溫熱像儀助力復工復產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隨著復工返程客流增加,格爾木火車站到達旅客增多,為縮短旅客排隊出站聚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該站採取人防、技防雙重措施,確保復工客流組織和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日前,格爾木車務段採購兩臺在線測溫熱像儀,助力復工復產客流的測溫篩查工作。2月28日凌晨4時設備調試完畢,6時30分,K9897次旅客列車到達格爾木站,在線測溫熱像儀投入使用,近700名旅客出站,僅用了半小時時間,比前期復工客流出站登記、測溫、篩查減少了近45分鐘,大大提高了旅客通行率,同時也減少了防疫人員的測溫工作量。
  • 省精神衛生中心引入紅外線熱像儀監測體溫,實現無接觸快速篩查
    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醫院就診人員安全、近日,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紅外線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正式投入使用,真正實現了無接觸、遠距離、快速體溫篩查,提高了通行效率,有效避免了人多擁堵的情況。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上海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共設置了16個檢測點,主要以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為主,截至2月7日,虹橋樞紐機測體溫122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101人。顯然,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於如此大規模人次的體溫檢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 南京理工研發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並投入使用—新聞—科學網
    2月3日,南京理工大學紅外成像技術團隊研發的「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正式安裝在該校人員進出較多的一號門,加大人體體溫異常檢測力度。
  • 紅外熱成像儀體溫檢測站好防疫最後一道崗
    疫情蔓延態勢下,雖然有潛伏期,潛伏期不發熱且具有傳染性,即使體溫不是唯一標準,但是在沒有完全精準有效的方法前,體溫篩查還是有必要的。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包括水銀溫度計及紅外體溫槍等,缺點比較明顯:需要時間,需要接觸及配合。
  • 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布控系統
    一種是快速布控篩查方案,一種是手持體溫篩查方案。熱成像體溫篩查:熱成像體溫篩查是指通過熱像儀(非接觸式方式)初步對人體表面溫度進行檢測,超過正常體溫即判斷存在發燒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建議複測;複測方法,建議使用耳溫槍或者水銀溫度計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