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宇 文/圖
11月26日下午,作為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的重要活動之一的瀘州產區酒業宣傳及招商推介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會上,瀘州結合白酒產業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重點推出了優質基酒生產、包材研發生產、茶酒小鎮、整合重組等10個酒類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一直以來,瀘州高度重視白酒產業項目建設,圍繞千億白酒產業發展目標實施「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招商、招大商」,以此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後勁。
展館現場
瀘州是中國酒城。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聯合授予瀘州「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稱號。2019年,瀘州酒業實現營業收入897.1億元,佔四川省三分之一,佔全國16%;今年,瀘州酒業營收有望突破千億大關,酒業稅收達到100億元,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對如何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瀘州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白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美酒的需要為根本目的,實施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戰略」,努力打造「產品品質卓越、產區品牌響亮、生產工藝精湛、標準體系權威、生態環境優良、文化資源豐富」的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展館現場
釀造品質更優更好的白酒。瀘州堅持守正創新、敬畏自然、崇尚科學釀好酒。強化原梁種植是白酒釀造第一車間理念,秉承「種釀合一」,加快建成全市100萬畝專業化、標準化釀酒高粱基地;懷揣「綠水青山釀美酒」的夢想,致力於產區生態保護,維護獨特的微生物環境;注重創新型白酒和智能釀酒設備研發,大力實施釀酒技改工程;發揮四大國家級平臺功能(即國家固態釀造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檢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檢中心、中國白酒產品交易中心),切實加強行業規範和約束;完善質量溯源體系,加強白酒系列標準研究,讓白酒生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著力生產消費者喜愛的健康產品、生態產品和良心產品。
推介會現場
塑造更靚更強的白酒品牌。瀘州堅定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用好用活全市2個中華老字號(「瀘州」「郎」)、3個瀘州酒地理標誌(「瀘州酒」「瀘州老窖」「郎酒」)、21個中國馳名商標、75個省級品牌資源。近年來,還搭建了川酒集團、原酒基金等優質企業酒類平臺。全市目前形成了以瀘州老窖「新五大單品」(國窖、窖齡、特曲、高光、頭曲)、郎酒「一樹三花」(即郎酒是唯一一家能同時生產「醬香、濃香、濃醬兼香」三種香型的酒企)為引領,仙潭、玉蟬、三溪等「川酒小金花」和125戶規模以上酒類企業競相綻放的高、中、低多層次品牌體系,產區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培育成環成鏈的酒類關聯企業。瀘州將「全產業閉環鏈」發展思路貫穿始終,發展「兩大產業鏈」,一是涵蓋原糧種植、基酒釀造、釀製研發、灌裝生產、倉儲物流、會展金融六大業態的白酒產業鏈;二是囊括研發、設計、印製、防偽四個環節和玻瓶、瓶蓋、包箱、包盒四類產品的酒類包材配套產業鏈。實施「白酒+大健康」「白酒+文旅」戰略,正在構建以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古藺二郎名酒名鎮、郎酒莊園、納溪大渡口等為代表的「名酒·名園」「名酒·名鎮」「酒鎮·酒莊」三種特色發展模式,推動瀘州酒類關聯企業內涵式發展。
推介會現場
打造集約集群的白酒產業。瀘州優化「一核三帶」酒業空間布局,「一核」即以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為核心,推動優勢要素、優質資源以及新增產能項目向園區集中,將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備的白酒產業園區,為廣大企業家投資興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優質服務。「三帶」即建設長江沿岸濃香型白酒產業帶,打造白酒釀造、包材與生態文旅融合的全國濃香白酒重要產區;建設赤水河谷醬香型白酒產業帶,打造中高檔醬香白酒釀造、儲藏、酒莊酒鎮獨特的世界級醬香酒谷;建設沱江沿岸優質原酒產業帶,打造全國重要的優質基酒生產基地。
「今天的酒城瀘州,得天時、居地利、享人和,是投資的高地、創業的福地、成本的窪地。我們熱忱歡迎大家到瀘州實地考察、投資興業、共謀發展,我們將竭誠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與大家攜手共創美好未來,共同推動中國白酒香飄世界。」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納溪區委書記徐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