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葉永茵 攝影/孫俊傑)30日,東莞舉辦了2017東莞市投資環境推介會暨莞深產業合作對接會,並於活動期間安排以智能製造為主題的項目籤約活動。值得關注的是,12個投資項目在現場進行集中簽約,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124.81億元。
隨後,活動現場舉行了以智能製造為主題的項目籤約儀式,在近期東莞招商引資工作成果中,選取了部分智能製造產業細分領域、來自常平、寮步、樟木頭、中堂、長安、沙田、塘廈、大朗等鎮街的12個投資項目進行集中簽約,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124.81億元。其中包括投資額達36億元的常平智創產研中心項目,投資額達20億元的沙田創勝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投資額達12億元的樟木頭悅目光學器件智能觸控螢幕幕等項目。
記者發現,這些投資項目不乏智能製造產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項目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這些項目落戶東莞,將極大地推動東莞產業轉型升級。
會上,來自深圳的籤約企業勁輝國際有限公司和已落戶東莞企業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分別作了發言,分享投資東莞的心得體會。
「公司2015年落戶東莞,第一期項目去年已經動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東莞地方政府服務企業的熱情和辦事的效率。項目預計明年5月就能投產,年營收可達20億元。我們看中這裡的不僅僅是產業基礎和政府服務、政策支持,也看中這裡的良好生態環境,以及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創走廊核心區的發展潛力。」 東莞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藤芳說。
從事高端數控工具機的勁輝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育銀說:「我們公司目前業績增在翻倍增長,需要擴大生產;由於是做智能裝備,必須要貼近市場就近服務用戶,最好有政策來重視智能裝備,因此東莞是我們的首選地。」
東莞市政府副市長李德喜在會議上致辭,近年來,東莞著力強化新要素配置,積極實施「機器換人」,推動企業效益與規模「倍增計劃」,通過完善政策鏈、補強產業鏈、強化創新鏈、拓寬資金鍊、優化服務鏈、夯實人才鏈,打造智能製造全生態鏈,取得了較好成效。下來,東莞將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製造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創新走廊建設,力爭把東莞建設成為國際水準的科技成果轉化地、全國領先的智能製造基地、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中部脊梁。
看看哪些投資項目落戶東莞?
一、創勝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項目建成後主要生產高端數控精密工具機。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40億元,每年每畝稅收達60萬元,年總稅收達18780萬元。
二、常平智創產研中心項目
項目投資金額約360000萬元,項目用地面積約305畝,建築面積71.2023萬平方米。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形成上、下遊產業鏈投資規模100億元以上,並相應帶動5000人以上就業崗位。
三、樟木頭悅目智能觸控螢幕幕玻璃項目
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30億元人民幣以上,年稅收1.1億元人民幣以上。
四、沙田正業投資國際貿易創新園項目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1億元,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21億元,每年每畝稅收達60萬元,年總稅收可達1億元。
五、中堂誠捷智能裝備研發生產項目
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15000套全自動化設備,預計年產值28億元,年稅收不低於5000萬(64.5萬/畝)。
六、塘廈藍思旺智慧型手機精密金屬零部件生產二期項目
該項目正式投產後,預計達到年產20000萬支智慧型手機精密金屬部件的生產能力。
七、沙田北鼎晶輝產品研發及生產項目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5億元,每年每畝稅收達80萬元,年總稅收可達4400萬元。
八、長安奧普特機器視覺產業總部
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5億元,用地面積約26畝,預計建成投產後3年內實現倍增,年產值達4億元人民幣,實現年稅收3000萬元人民幣。
九、寮步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園(網絡通訊設備生產項目)
項目預計年綜合銷售收入10.05億元,能實現企業淨利1.20億元,上交稅收7738.50萬元。
十、沙田華復實業科技園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5億元,每年每畝稅收達80萬元,年總稅收可達3000萬元。
十一、長安Vivo研發總部
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10億元,年創產值預計超過20億元,年稅收預計增加1.5億元以上。
十二、大朗盛雄雷射設備研發生產項目
計劃投資5億元設立工業雷射設備研發和製造基地,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企業效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