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29個商業項目租金收入,僅≈12個大悅城?

2021-01-20 奇點商業資本論

龍湖商業項目的平均租金收入為1.24億元/個;大悅城購物中心項目的平均租金收入為2.16億元/個。以項目數量取勝的龍湖雖然在商業地產領域不斷加速,但也遠遠達不到行業一梯隊的水準。


3月25日,龍湖集團2018年度業績公布,完成制定的2000億元年度目標。


年報顯示,龍湖集團2018年合同銷售額達至人民幣2006.4億元,較上年增長28.5%。營業額同比增長60.7%至人民幣1158.0億元,其中物業投資業務租金收入增長57.7%至人民幣40.9億元。


同時,減除少數股東權益、評估增值等影響後之核心溢利為人民幣128.5億元,同比增長31.5%。核心稅後利潤率為14.7%,核心權益後利潤率為11.1%,分紅比例至核心溢利的45%。


目前,龍湖集團的投資物業主要為商場,分為三大產品系列:一站體驗式購物中心天街系列、社區購物中心星悅薈系列及中高端家居生活購物中心家悅薈系列。除商場外,滿足新世代人群租住的長租公寓「冠寓」已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慶、成都等一線及二線城市開業運營。


2018年,龍湖集團的物業投資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人民幣 40.9億元,較上年增長57.7%。商場、冠寓、其他收入的佔比分別為87.8%、10.4%和1.8%。


在整體消費放緩的形勢下,龍湖商業逆市達成42%的租金增長至人民幣36億,同店增長亦達17%。期內開業的北京房山天街、常州龍城天街、成都西宸天街,以近 100%的出租率亮相都市交通樞紐。



不久前,龍湖北京媒體新春交流會上,龍湖集團CEO邵明曉也表示,未來龍湖將持續發展天街商業項目,2020年龍湖天街在手項目將超過70個 ,開業商場數量將超過50個,直接帶來的收入將超過60億。



客觀上來看,龍湖商業的規模和租金收益的確在不斷提升。財報顯示,2018年龍湖商業逆市達成42%的租金增長至人民幣36億。不過,與其他優秀的商業地產運營商相比,龍湖商業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圖/龍湖商業的商場項目一覽表


例如,與在投資物業方面見長的大悅城相比,龍湖商業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龍湖集團的物業投資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人民幣 40.9億元,其中龍湖商業租金收入為36億;2018年大悅城租金收入達到36.33億元,佔收入總額約44.7%,其中大悅城購物中心租金收入錄得人民幣26.03億元。


雖然二者在租金收入上相差無幾,但在項目數量上卻有很大的差距。


財報披露,龍湖商業已開業商場建築面積為296萬平方米(含車位總建築面積為386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為97.4%;據奇點君不完全統計,天街系列、星悅薈和家悅薈三條產品線的累計開業數量為29個,其中22個為天街項目。而大悅城物業發展全面提速,輕重並舉,實現西安大悅城、杭州大悅城、上海長風大悅城和昆明大悅城開業,開業運營項目增至12個。

圖/大悅城投資物業一覽表


奇點君換算一下,龍湖商業項目的平均租金收入為36億÷29個項目=1.24億元/個;大悅城購物中心項目的平均租金收入為26億÷12個項目=2.16億元/個。這樣看來,以項目數量取勝的龍湖雖然在商業地產領域不斷加速,但也遠遠達不到行業一梯隊的水準。



有業內人士認為,「龍湖所奉行的TOD模式,意味著做商業更謹慎,把商業項目和地鐵、公交等交通樞紐相結合,以保障更好的客流量。龍湖拿地和收購的項目雖多,但是完全符合其選址標準的並不多,所以,新開50個的目標實現還是有壓力的。」


此外,在投資物業方面,龍湖商業運營業務中北京房山天街、常州龍城天街、成都西宸天街已於2018年開業;杭州西溪天街、紫荊天街,上海閔行天街、華涇天街,南京六合龍湖天街、龍灣天街,合肥瑤海天街,成都濱江天街等項目也將於2019年開業。意味著,截到2019年底,龍湖商業將手握30個天街項目。


同時,長租公寓「冠寓」作為主航道業務之一,繼續有計劃持續投入,2018年已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慶、成都等一線及二線城市開業運營。


龍湖集團表示:「上述兩項業務的投入及發展將為集團未來投資物業租金的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奇點商業地產原創

轉載請聯繫並註明來源

奇點 · 新媒體矩陣

頭條號丨大風號丨百家號

大魚號一點號丨企鵝號丨雪球號


相關焦點

  • 第九屆(2019)IF·商業地產年會—— 聚焦卓越企業&項目
    卓越企業1.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 — — 輕重並舉打造「活力之城」,基金運作加速擴張大悅城擁有購物中心、寫字樓和酒店等合計29個一二線核心商業項目,輕重模式並舉,計劃3-5年拓展至50個,18年持有型物業收入達50億元。卡位一二線核心資產,客流輻射力優異,租金穩定增長。深耕會員經濟、大數據系統支撐精細化運營。
  • 龍湖集團的「穩健」悖論 銷售增速放緩 商業版圖擴張或致資金承壓
    邵明曉坦言,「過去兩個月的疫情,對於商業地產的衝擊還是比較大,2月份的關店數量接近8成」。 在租金收入方面,根據某業內人士的測算,今年1月至3月期間,龍湖曾對旗下商場商戶給予免租及租金減半的政策優惠,若按去年龍湖商場所貢獻的47.48億元租金收入計算,疫情或已為龍湖帶來超4億元的租金損失。
  • 巫家壩迎來首個商業中心,龍湖攜天街亮相昆明
    發布會上,雲南龍湖不僅更新巫家壩CBD核心中軸城市封面,更是豪擲500萬豐厚大獎,獻禮雲南市民。2018年,雲南龍湖發力昆明市場,先後拿下滇池會展片區、環城南路、西北新城等區域土地,昆明首個租賃住房龍湖·冠寓項目也落子人民西路。如果說2018年是雲南龍湖的"發力年",那隨後兩年的時間,可以稱為雲南龍湖的"爆發年"。
  • 社區商業AB面 是時候換個「大腦」了
    其中不乏一些「小而美」的單體社區商業,但不論從運營、規模的角度,頭部房企的社區商業線更值得研究和參考。 2015年,保利首個若比鄰社區商業項目,廣州保利天悅開業。 兩年後,其啟動「外拓」戰略,走出廣州、布局全國,當年新開業項目達58個。一邊擴張,另一邊在開闢新業態,首家24小時生鮮便利店、若比鄰首家Mall先後落地。
  • 12月商業地產大事件:泡泡瑪特上市,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
    據不完全統計,12月全國共有近百個購物中心亮相,包括25座萬達廣場、11座吾悅廣場、5座寶龍廣場、4座龍湖天街,以及武漢K11、成都成華萬象城二期、「大悅春風裡」首作——大興大悅春風裡、32萬㎡商業巨無霸佛山王府井紫薇港、唯品會全國首個城市奧萊......
  • 窺報龍湖的金鐘罩與鐵布衫
    從業務盈利結構來看,2019年物業投資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同比增長41.5%至57.9億元,商場、租賃住房、其他收入的佔比分別為79.0%、20.3%和0.7%。物業發展業務營業額為1407.9億元,同比增長29.5%,交付物業總建築面積1068萬平方米,這為龍湖2019年的業績打下來基礎,龍湖依然位居房企TOP10內。
  • 最新全國商業綜合體100強名單發布
    消費券發放的高效與公平重啟了消費這架「馬車」,商業綜合體的春天已經開啟。二、行業前沿關鍵詞1:年報3月,全國商業綜合體品牌中的上市企業陸續發布年報,下表梳理了中海、寶龍商業、新城和大悅城的年報摘錄。從年報中可以看出:商業運營收入、投資物業相關收入等逐漸替代租金收入。
  • 恆大為什麼要賣商業資產?
    7月7日,一份恆大集團的待售商業資產清單出現在網絡上,涉及恆大集團在全國各地的約200個商業項目,資產類別包括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商鋪、醫院、會議中心等。隨後,接近恆大的人士確認了這一消息。
  • 龍湖「反周期成長」背後:財技、戰略與哲學
    截止2020年12月底,龍湖已布局62個城市,並在其中的26個城市入圍當地市場前十。此外,龍湖目前90%的貨量值集中在高能級區域,保持了相對健康和合理的供貨結構,為後續公司可持續的業績變現和盈利增長奠定了基礎。
  • 龍湖第二大商業地產品牌落子上海 華東首個「星悅薈」開業
    龍湖第二大商業地產品牌落子上海 華東首個「星悅薈」開業來源:聯商網2019-07-26 12:59聯商網消息:7月26日,地處上海市南閔行馬橋板塊的閔行星悅薈正式開門迎客。這是龍湖商業在全國開業的第30座商場,也是在華東開業的首個「星悅薈」項目。依託於龍湖商業布局全國的品牌實力,閔行星悅薈整體招商率99%,品牌同步開業率突破98%,項目開業後,將填補上海南閔行馬橋區域精品商業的空白,為周邊居民提供一個理想的生活空間。
  • 是時候換個「大腦」了
    從萬科公布的數據可知,靠著僅5.5萬平米小體量,江燕路萬科裡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5120萬元,位列集團出租項目前五,坪效高達1925元/平米。資源欠缺之下,無法以規模取勝,龍湖另闢蹊徑,用運營思維做社區商業。 龍湖星悅薈,作為其社區購物中心,目前已在上海、北京、重慶、西安、寧波、無錫等城市布局6個項目,已開業的5個項目總建面達24.1萬平米。
  • 改變中國商業的超級物種,西安再迎商業大爆發時代
    近年來,網際網路電商的便捷削弱了消費者對於線下渠道的依賴,不少人都在唱衰實體商業。作為本應「日漸式微」的龍湖商業地產,卻依舊在大時代的浪潮下一往無前。在龍湖看來,逛街早已不再是為了買某樣產品而進行的實用性活動,而越來越以體驗感重,創造非同質化的體驗就是讓消費者再度愛上逛街的關鍵。
  • 詳解中糧大悅城的5個創新維度 附經典案例
    大悅城商業創新分為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數據創新、營銷創新和文化創新五個維度。  中糧置地總經理韓總表示,大悅城經過八年發展,產品與品牌的綜合實力正進入螺旋式上升階段,正在完成從傳統的商品消費中心到生活方式中心的形態轉變。
  • 成功商業地產的三大法寶
    以龍湖商業為例,採用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指以公共軌道交通為導向)開發模式,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以400米-800米(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等一體的生活服務圈。項目定位與客群相匹配。一是明確目標客戶群體。
  • 大悅城: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4個項目 共計35.53億元
    1月9日,大悅城發布公告稱,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4個項目,共計35.53億元。武漢市蔡甸區P(2019)130號宗地。該項目位於武漢市蔡甸區蔡甸大街與西環路交匯處以西(張灣街太山村),土地出讓面積165,459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合計47.5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住宅、商服、教育、文化設施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為住宅七十年、商服四十年、教育五十年、文化五十年。該宗地成交總價為人民幣11.29億元。
  • 10月全國新開28個商業項目 新增商業供應253萬方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10月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28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相比9月減少了41個開業量,新增GFA商業建築面積253.25萬方,平均單體建築面積9.04萬方。此次統計不含面積1萬方左右的南京芝麻唐FUN樂街、撫州銅鑼灣廣場商業院街等項目。
  • 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HK),其開發、管理經營的以大悅城為品牌的城市綜合體商業地產在中國商業地產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主要是本年持有型項目運營效率提升,租金單價增加相應收入增加。  酒店經營:公司本年酒店經營收入8.4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87%。  物業及其他管理收入:公司本年物業及其他管理收入6.92億元,同比增加40.77%,主要本年物業管理面積增加,相應收入增加。
  • 商業空間進化論:2020年誰在逆風起舞
    而實體商業的2020年,和全行業面臨著一樣的境遇,也許是時代的一粒灰演變後的岌岌可危,也許是風雨衝刷後的搖搖欲墜。疫情突襲使得線下客流、銷售驟然下降,最嚴重時期全國80%的實體商業縮減營業時間或停業,上半年大多數商場租金收入呈明顯下滑態勢。脆弱與韌性往往並存。2020年,既有商業體因戰略不清晰黯然離場,也有商業體於危機中看到機遇並進行自我革新。
  • 武漢地王聯合開發成趨勢 龍湖金茂商業備受期待
    據消息稱,地王項目的平安楊泗港地塊最近亦有了新的進展。   楊泗港地塊由4宗小地塊組成,包括K、J、F、G四宗地塊,總建面約80萬方。最新消息稱,平安將聯合越秀、龍湖、金茂合作開發漢陽楊泗港地塊。J和K地塊由龍湖開發,F地塊由越秀開發,G地塊由金茂操刀。除去K地塊為商業地塊外,其他三塊地都是純住宅用地。
  • 大悅城首入華中落子雙城 武漢長沙雙項目招商全面啟動
    悅領華中,商業核心戰略正式發布目前大悅城控股在商業地產板塊已覆蓋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20餘個一、二線核心城市,在運營、在建項目近30個。大悅城控股華中區域目前已經布局3個商業項目,分別是2021年4月開業的長沙北辰三角洲大悅城、2022年4月開業的武漢大悅城和2024年開業的武漢中糧·祥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