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汙染距離我們遠嗎?

2021-01-13 丁卯曹氏

近日計劃去三亞,所以在網上搜索了一些三亞的照片,風景優美,氣候舒適,恨不能馬上飛過去。三亞風景秀麗,尤其是在12月這個季節,北方大雪紛飛,三亞卻是豔陽高照,所以這個季節是最適合去的時間。本來美滋滋的在搜索攻略,卻無意間看到了海洋汙染的圖片,觸目驚心,令人動容!

潛水員視角下的海洋汙染

什麼是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是人類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使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環境而造成的汙染。汙染包含很多方面,我在想像我們北方沒有海洋的地方應該不會受到海洋汙染的影響,但是等我深度查詢資料才發現,我想的簡單了,海洋汙染會對海洋生物資源、海洋開發、海洋環境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最終又將危害我們自身。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是通過哪些途徑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健康呢?

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水生動物營養與環境健康實驗室(LANEH)杜震宇教授聯合了多家中外研究單位,經過數年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對飼料魚油汙染物,實現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程追蹤。魚油是諸多養殖魚類飼料的重要成分。隨著海洋汙染日益嚴重,從海洋魚類中直接提煉的魚油,也往往含有多種汙染物。所以飼養魚類身上也會因為吸食飼料而攜帶汙染物,最終經過我們的食用而傳遞到我們身上。

這還是我們可愛的企鵝嗎?

為遏制日益加劇的海洋汙染,歐盟28日公布一項草案,提議禁用塑料吸管、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草案,列入「黑名單」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共有10種,包括塑料餐具(含吸管、刀叉等)、棉籤、氣球及託架、塑料餐盒、塑料杯、塑料瓶、菸頭、塑膠袋、薯片袋(含糖紙)及溼紙巾。除此之外,含塑料成分的漁具也「榜上有名」。

綠色和平組織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全世界每秒鐘有超過200公斤塑料被傾倒入海洋,累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留在海洋當中。雖然有些廢棄物可以在6個月內降解消失,但有些卻可能在海洋中存留數百年。其中有15%的垃圾漂在海面,15%的垃圾在海面以下順水而動,還有70%沉積在海底,因此人們可以看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

冰山一角

發展會帶來陣痛,社會發展必然經歷環保問題,海洋汙染是重中之重,發達國家針對海洋汙染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來遏制海洋汙染,我們也慢慢有了這方面的措施,單最終還是要靠我們所有人齊心協力去做,只要人人都有意識去改善,我們心中那片藍色的海洋才會再一次純淨的呈現的你我面前。

自然面前,人們越來越強大

環保面前,人類卻顯得渺小

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去守護

相關焦點

  • 是時候來談談海洋噪聲汙染了
    導語:由於文學作品誤導,一直以來海洋噪音為人所忽視。當下海洋噪聲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不能小覷。本文作者Christine Erbe將從聲音傳播方式和生態影響的角度討論海洋噪聲汙染。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當化學品,顆粒和廢物進入海水時,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它也可能是由於魚類入侵物種的傳播以及噪音引起的。大多數海洋汙染來自通過非點源汙染在陸地上進行的活動。這種汙染包括船,化糞池,汽車和牲畜牧場等大型汙染源。海洋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保持海洋儘可能清潔和健康很重要。海洋中提供了全世界超過70%的氧氣。
  • 「我們的海洋2019」大會聚焦海洋汙染議題
    Martinussen在貨櫃海洋垃圾展前,向公眾講解海洋汙染知識。 張倩攝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倩  兩座貨櫃近日被擺放在挪威的奧斯陸火車站前的廣場上,毗鄰市中心旁邊的「老虎」雕塑,成為了「我們的海洋2019」大會期間的新「地標」,吸引著不少人前來一探究竟。帶著好奇心,記者走進了其中一座貨櫃,發現的確「內有乾坤」——裡面展示的,是由志願者從挪威不同海域、水體中發現的海洋汙染物。
  • 《小虎鯨湯米》教育我們:要懂得保護海洋,免受汙染!
    海洋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海洋中的生物多達20餘萬種,其中動物約18萬種,植物2萬餘種。在動物中有魚類2.5萬種,可供人類食用的魚類有200餘種。海洋可以為人類提供綠色能源:海洋能資源潛力相當大,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
  • 圖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恐怖真相
    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下面我們就以圖說的形式,了解下海洋塑料汙染的恐怖真相。  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數據顯示,陸地活動(如管理不當的農業徑流和未經處理的汙水)佔了海洋塑料汙染的80%以上,其中不到20%來自海洋活動,比如漁業和船舶。  2006年,「綠色和平」組織對世界海岸線進行了普查,發現印尼的海洋廢物汙染率最高,每公裡達29100件。在這個國家人口稠密的地區,垃圾覆蓋了90%的海灘。
  • 你知道嗎?紡織品對於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你知道嗎?紡織品對於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2017-02-27 08:26:53 來源:中國服裝人才網   核心提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警告,從合成布料等產品中分解出來的不可見微粒佔汙染海洋的所有塑料的三分之一
  • 海洋中一種可以飛行的魚,最遠飛行距離達400多米,你見過嗎?
    這種魚名為飛魚,以「能飛」而著名,飛魚的長相奇特,它的胸鰭很長,一直延伸到了尾部,和鳥類的翅膀非常相似,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在空中可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這種魚的體型很小,大部分都只有巴掌大小,在海裡它實在是渺小,最大的有60釐米左右。其實飛魚的飛行本領並沒有特別的含義,只是一種逃命手段,它也只有這一種生存本領,在水中發現危險時,只有跑。
  • 自然 | 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說到噪音汙染,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或許是繁華而喧鬧的都市,很少有人會想到海洋。但是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噪音汙染,這些噪音汙染極大影響著海洋生物的生存。這些在海洋中運行的機器也會產生不同頻率、不同響度的噪音。海洋上來來往往的大型商船、承載旅客的郵輪也會產生噪音。最近的幾十年裡,某些海域的水下噪音的強度和影響範圍呈指數增長。相比於空氣,聲音在水中傳播得更快更遠。20世紀60年代,曾有人做過一項實驗,在澳大利亞的珀斯海灣製造一聲巨響,遠至美國的百慕達仍能檢測到,這意味著巨響傳播了兩萬多公裡!
  • 自然|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說到噪音汙染,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或許是繁華而喧鬧的都市,很少有人會想到海洋。但是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噪音汙染,這些噪音汙染極大影響著海洋生物的生存。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利用聲吶進行導航和捕魚,利用勘探船進行海洋地質勘探,使用各種機器對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進行勘探,就像陸地上施工一樣。這些在海洋中運行的機器也會產生不同頻率、不同響度的噪音。
  • 海洋汙染已經如此嚴重,但是你知道嗎?
    △圖片來源:POCO網,作者:夢追色狼每次看到廣袤的海洋,我都在想,海洋是如此的廣袤,而人類卻如此的渺小,我們真的能影響海洋嗎? 事實證明:就拿日常所見的塑料垃圾來說,海洋被垃圾汙染之後已經開始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自然》雜誌近日發布的一篇科學報告指出,海洋中的塑料汙染不僅僅發生在魚體內,連我們日常吃的海鹽也未能倖免。研究人員測試了八個國家生產的16種不同品牌的海鹽,他們將海鹽溶於水,從中測出了72個顆粒物。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在海洋環境中,「微塑料垃圾」又被稱作海洋中的「PM2.5」,由於它們的直徑非常小,所以體積也很小,很難被察覺到,這就意味著,在海洋中,它們聚集在一起可以產生更大的比表面積,所以,它們對於海洋環境的汙染,也就變得更加嚴重。
  • 海洋汙染遠超預期!科學家:每吃一份生蠔會攝入0.7毫克塑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發現如今海洋的塑料垃圾汙染情況,已經遠超過預期。
  • 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新疆,其實也有海,還是新疆第二大水電站
    芒果旅行日記: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新疆,其實也有「海」,非常漂亮,像一塊藍寶石一樣,它還是新疆第二大水電站。跟著芒果去看看。都說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新疆佔了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沙漠戈壁,新疆位於亞歐大陸腹地,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是世界距離海洋最遠的大型城市,距離海洋有2300公裡,因此這裡的人對大海有著莫名的嚮往。
  • 尼莫點,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地方,成為太空飛行器的"垃圾桶"
    這裡便是鼎鼎大名的尼莫點,也被翻譯為&34;,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點,也是號稱 &34;,也被叫做海洋遠極。▲尼莫點二、真正的人跡罕至也正是因為這裡距離陸地太遠所以這裡的海域營養貧瘠,很難維持大的海洋生態。目前人類在這裡發現的僅有少量細菌。
  • 尼莫點,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地方,成為太空飛行器的「垃圾桶」
    這裡便是鼎鼎大名的尼莫點,也被翻譯為「尼摩點」,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點,也是號稱 「地球上最孤獨的點」,也被叫做海洋遠極。▲尼莫點二、真正的人跡罕至也正是因為這裡距離陸地太遠,一旦發生事故,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援
  • 中國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最近點都要2253公裡,颱風根本吹不到
    世界上最長的城市,比如距離世界最近的城市,世界上最長的湖,還有世界上最長的湖,比如我們中國,今天要講的,中國海洋和最長的城市,這個城市在哪裡?那麼離海有多遠呢?看了才明白。其實,我們熟悉這個城市,就是新疆的首都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是最內陸城市,距離海最近2253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乘機近4個小時抵達該城,一場颱風並沒有刮到,而是在這裡刮颱風有一場與沿海地區的一場颱風,在烏魯木齊,最近的海洋2000多公裡,這麼遠的距離,颱風並沒有刮到,反而有海嘯,冒著危險進城了。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上面講的是突發的事件對海洋及其生物造成的影響。下面講講更常見的,每天都在發生的另一種汙染,塑料的汙染。寄居蟹一般來說是找海螺的殼作為寄居的保護殼的。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寄居蟹開始寄居在各種各樣人類丟棄的垃圾裡,比如瓶蓋、瓶子、燈頭、樂高玩具,無奇不有。它們每天和垃圾生活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地取材。
  • 當海洋汙染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的生活的危機,我們能做什麼?
    這組攝影師在水下拍的照片很美很有藝術感,但是大家能猜到實物是什麼嗎?  神奇的海洋生物嗎?  不,這是海洋垃圾。塑料、漁網、泡沫、木製品等未被海洋分解的形態。  看了真實的海洋垃圾,你還覺得它美嗎?  海洋是生命之源,覆蓋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積,它提供了我們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氣。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