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區柏莊小區的董先生偶然發現,衣櫃裡的毛料衣物不知什麼時候有了蟲洞,便想著買些樟腦丸回去防黴防蟲。可是,到超市一看,多數樟腦丸袋子上都標有「對二氯苯含量99%」,在網上一查發現「對二氯苯」竟是一種可致癌物。他疑惑了:這能買回家用嗎?
現象:市售樟腦丸多含「對二氯苯」
接到董先生的反映後,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大中型超市,發現超市貨架上擺放的樟腦丸儘管形狀各不相同,有丸狀、片狀、餅狀,但商品名大多統一稱為「防蛀防黴片(球)劑」,價格從5元到40多元不等,除極個別品牌外,其他樟腦丸主要成分全部是「對二氯苯」,含量最低的99%,最高的99.5%,且註明為「低毒」產品。
記者詢問一些正在挑選樟腦丸的市民,是否知道「對二氯苯」是一種怎樣的成分,好幾人表示不清楚,有一兩人則回答說應該是一種讓蟲子和黴菌害怕的化學成分,並表示「買就該買含量高的,應該更有用」。
調查:接觸過量「對二氯苯」對人體有害
「對二氯苯」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成分?
記者通過查詢得知,「對二氯苯」對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致肝、腎損害。人在接觸高濃度的「對二氯苯」時,可表現虛弱、眩暈、嘔吐。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確認,「對二氯苯」對動物致癌,對人類可疑致癌。
另外,2006年1月1日發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217-2005號文件,明確規定了防蟲蛀劑的標準,其中技術內容5.1規定:「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萘或對二氯苯」。
可查詢媒體報導也顯示,不少人曾反映在使用含「對二氯苯」的樟腦丸時出現過眼睛刺痛、嘔吐、眩暈症狀。
有專家明確指出,這種樟腦丸要慎用。普通消費者要按說明書上標明的單位使用劑量來投放樟腦丸,一般以衣櫃中的體積為計量單位。如果超劑量使用這些產品,氣味太濃,人體吸入量過高,可能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則應禁止接觸這類物品。
支招:防蛀防黴還有這些好辦法
除了使用這種人工合成的樟腦丸,衣物防蛀防黴還有更好的辦法嗎?答案是肯定有的。
生活經驗豐富的市民吳女士說,可以將肥皂切成小塊,用小布袋裝好,夾放在衣服中,蛀蟲就會繞道而走;也可以將花椒用小布袋裝好,夾放在衣服中,也能起到防蟲的作用。
喜愛喝茶的人可以將幹茶葉裝入紗布袋,或用報紙、宣紙包一包,分散擺放在衣櫃的每個小角落,不僅能吸溼除味,還環保低碳對人體沒有副作用。
家裡有報紙的朋友,可在衣櫃底部鋪上報紙,甚至在衣櫃門內側貼上報紙也行,因為報紙不僅能吸溼防黴,其油墨味道還能驅蟲。
向記者反映問題的董先生則在網上購買了天然樟木條,放在了衣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