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過量吃碘鹽防核輻射無益而有害

2020-12-05 中國網

專訪中國甲狀腺學會主席、亞大地區甲狀腺學會副主席、遼寧省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滕衛平

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受到高度關注。核輻射、碘、碘鹽,成為最近被提及的高頻詞彙。

核輻射到底能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碘鹽是否真能預防核輻射?過量服用碘鹽有害嗎?

帶著這些問題,昨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甲狀腺學會主席,亞大地區甲狀腺學會副主席,遼寧省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滕衛平。

遼瀋晚報:您從事碘營養與甲狀腺疾病方面的研究10餘年,請您談談核輻射與甲狀腺癌方面的基本知識。

滕衛平: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通過分泌甲狀腺激素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及能量代謝。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的一個獨特功能是能夠主動攝取碘,使得甲狀腺內的碘濃度達到血液的數十倍。

遼瀋晚報:放射性碘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滕衛平:放射性碘元素(131碘)是本次福島核洩露的主要核素之一。核輻射主要包括α、β、γ三種射線。其中,α射線是氦核,β射線是電子,γ射線則是一種短波長的電磁波。α及β射線的穿透力較弱,一塊普通的磚可以有效地阻擋β射線,而一張紙就可以擋住α射線。

對這兩種作用距離比較近的射線,只要避免其輻射源進入體內,對人體的影響不會太大。131碘的輻射類型是β射線,半衰期只有8天,一個月之內其放射性即可消失。

遼瀋晚報:核輻射為什麼會引起甲狀腺癌呢?

滕衛平:放射性碘元素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或通過汙染的食物進入體內,主要聚集在甲狀腺,引起內輻射。

受到輻射的甲狀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導致甲狀腺癌的發生。以1986年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為例,截至2010年,核事故汙染地區大約發現6000例甲狀腺癌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受輻射時的年齡與甲狀腺癌發病密切相關,年齡越小,甲狀腺對核輻射越敏感,0~5歲兒童和胎兒發病風險最高,而在事故發生時已成年者,甲狀腺癌風險並不增加。甲狀腺癌的長期生存率達到90%~95%,車諾比核電站事故中僅有9名兒童死於甲狀腺癌,其餘的全部治癒。

遼瀋晚報:服用碘劑預防核輻射的機制是什麼?

滕衛平:前面談到甲狀腺是人體攝取碘的最大器官,人體碘的90%存在於甲狀腺。如果在放射性碘元素進入人體以前,先服用碘劑使甲狀腺的碘含量達到飽和,就可以阻止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使未進入甲狀腺的放射性碘快速排出體外;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碘劑,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

記者:什麼程度的核輻射需要啟動碘幹預措施?

滕衛平: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安全叢書115號,當發生較嚴重的伴有放射性碘釋放的核汙染,核放射劑量一般達100mSy時,啟動碘劑幹預保護措施。

我國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7日16時發布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在0.05-0.3之間。這個數值是在各地的核輻射日常本底範圍之內,沒有必要啟動碘幹預措施。

遼瀋晚報:服用碘鹽有預防核輻射的作用嗎?

滕衛平:預防核輻射需要超大劑量的碘劑。我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的預防核輻射的碘劑量是:成年人100毫克,孕婦和3~12歲兒童50毫克,3歲以下25毫克。這個劑量相當於日常成人碘攝入量的500~1000倍。我國目前碘鹽內的碘濃度是30毫克/公斤。如果要達到上述的預防劑量,成人需要一次性服用3公斤以上碘鹽,這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遼瀋晚報:過量服用碘鹽有害嗎?

滕衛平:過量服用碘鹽對身體肯定有害。正常成人的合理安全的碘攝入量是0.15~0.3毫克/天(相當於每天5~10克碘鹽)。過量攝入碘鹽可能會誘發甲亢、加重甲減和自身免疫甲狀腺炎,也會誘發甲狀腺乳頭狀癌。為增加碘攝入而增加的鹽攝入(氯化鈉)還會誘發的加重高血壓,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過量服用碘鹽對預防核輻射無益,相反會危害人體的健康。

我省距離日本福島市千餘公裡,不在核汙染的區域內。主要的汙染傳播方式是大氣的汙染。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密切監測我國的環境核輻射指標。應當遵循政府發布的官方信息,採取官方指定的預防措施,不要聽信社會傳播的不確切信息,造成食鹽的緊缺和不必要的健康傷害。首席記者 喬睿

專家簡介

滕衛平教授現任中國甲狀腺學會主席、亞大地區甲狀腺學會副主席、遼寧省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碘營養與甲狀腺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他撰寫的《中國碘攝入量對甲狀腺疾病的影響》發表在國際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焦點

  • 防藍光≠防近視!選錯防藍光眼鏡反而有害無益
    隨著大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網上教學,「上網課戴藍光眼鏡能防近視」成為一些經銷商的宣傳噱頭。中消協昨天提醒,電子產品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反而有害無益。兒童青少年近視主要是由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視疲勞和使用姿勢不當造成的。
  • 北京:搶購碘鹽沒必要 造購鹽謠言或追刑責(圖)
    多個部門表示,北京食鹽庫存充足,碘鹽無助防輻射,搶購沒必要。本報記者 秦斌 攝昨日,八裡橋地下通道內有人兜售食鹽。  至於一些公眾擔心海水受到核洩漏影響,可能會汙染未來製成的海鹽,專家表示,根據目前監測評估,中國海水受到核輻射汙染的危險微乎其微。  北京商務委  供應以超市零售網點為主  對於北京出現食鹽供應波動的情況,昨天下午,北京市商務委在官網表示,已責成鹽業公司以超市和零售網點為主,防止囤積食鹽。
  • 防藍光眼鏡可能存在哪些問題?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隨著大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網上教學,「上網課戴藍光眼鏡能防近視」成為一些經銷商的宣傳噱頭。中消協昨天提醒,電子產品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反而有害無益。兒童青少年近視主要是由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視疲勞和使用姿勢不當造成的。
  • 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由於線上教學需要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學生視力產生較大負擔,一些商家遂開始炒作電子產品的「藍光危害」,宣傳推銷能「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的防藍光眼鏡、防藍光貼膜等產品。那麼,藍光是否對視力有害?防藍光產品是否具有預防近視的功效?如何科學選擇電子產品?在使用電子產品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 食鹽含碘量不再全國一刀切 高碘區菏澤不必吃碘鹽
    □背景連結 一份提案改寫菏澤補碘歷史  目前,除部分鄉鎮由於自然環境原因仍需食用加碘鹽外,菏澤早已結束「高碘地區補碘」的歷史。這一歷史的改變,源於2005年菏澤市一位政協委員的提案。  「菏澤從1995年開始食用加碘鹽,一吃就是十年多。」
  • 日本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專家開防核輻射食譜(圖)
    「白色衣服最防核輻射」說法被專家否定    看完這個簡訊,李紹林教授首先對39健康網編輯指出,簡訊中的所說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輻射」說法,是無稽之談,沒有科學根據,網友在防核輻射時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顏色。
  • 防藍光產品有用嗎?中消協: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3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13日消息,由於線上教學需要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產生較大負擔,一些商家遂開始炒作電子產品的「藍光危害」,宣傳推銷能「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的防藍光眼鏡、防藍光貼膜等產品,中消協就此梳理了有關專家觀點和消協組織比較試驗結果。
  • 「加碘鹽」與「無碘鹽」,怎麼選最正確?看看你家吃的是哪種
    哪裡不能吃加碘鹽碘的攝取主要來自於水、蔬菜、糧食和周圍環境,其中「海鮮類」食品含碘量最多,如紫菜、海帶、海苔、龍蝦、貝類等。所以在沿海地區,能買到的大都是「無碘鹽」,因為身體本來就不缺碘,如果還繼續攝入這種元素,時間一長,必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危害。為什麼「無碘鹽」更貴很多朋友認為,加碘鹽比普通的食鹽多出一道程序,價格方面一定要貴一些,而事實恰恰相反,二者相比,「無碘鹽」的價格更高一些。
  •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03 揭開核輻射的神秘面紗。
  • 吸菸或傷甲狀腺 甲狀腺結節患者如何正確食用加碘鹽
    而且在很多甲狀腺結節患者中,「有甲狀腺結節不能吃白菜、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傳言,對於長期吸菸的人來說,還真的是要注意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李晨鐘教授、陳志博士為街坊詳解甲狀腺疾病的防病和飲食知識。含碘的食物到底該怎麼吃?碘鹽還要吃嗎?來聽一聽專家怎麼說。
  • 「加碘鹽」可以防輻射?「無碘鹽」委屈了!
    較真要點:碘鹽中碘的含量極微量,對於預防核輻射(電離輻射)沒有任何作用。 作者: 馬文領(上海長海醫院) 碘鹽基本不能防輻射。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 蟲草使用過量反而有害
    原標題:蟲草使用過量反而有害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鳳立)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及經濟水平的提高,蟲草等保健品越來越火,爭議也不少。專家提醒,蟲草使用要對症,而且過量反而有害。中醫藥方中會使用蟬花蟲草,因為它可以改善腎臟的功能,促使腎臟排洩體內的一些有害物質,如肌酐和尿素氮。而且,其免疫調解作用也對人體有益。   不過專家同時提醒,不要輕信不良商家對蟲草特別是冬蟲夏草的惡意炒作。中國蟲草博物館館長、安徽農業大學原校長李增智在2015世界蟲草論壇上就強調,全世界至少有500種以上蟲草,蟲草就是長在蟲子上的蘑菇。蟲草使用要對症,不能過量。
  • 專家支招防護核輻射 4000毫西弗輻射劑量可致死
    13日,中國核電安全專家鬱祖盛表示,日本原子能機構將福島縣第一核電站爆炸事故級別定為4級,目前核輻射劑量對人體沒有實際影響。那麼,核輻射究竟對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科技日報記者對核醫學專家進行了採訪。此病常見於接受過量射線的工作人員、公眾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難者,主要引發造血功能障礙、內臟出血、組織壞死、感染及惡性病變等。其中,核輻射導致的全身外照射損傷主要出現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現為噁心、嘔吐、疲勞、發熱和腹瀉。「假愈期」患者持續時間長短不同,症狀有所緩解。嚴重的發展到了極期則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經恰當治療後上述症狀逐漸緩解。
  • 專家提醒:碘片可抵核輻射不宜擅服
    核輻射途徑:空氣、皮膚、飲食  核輻射對人體傷害的途徑,主要是經由呼吸吸入、皮膚傷口進入、通過食品和飲水從消化道進入體內。3種射線的輻射途徑不同,防範措施也不完全一樣:  α射線防範:α射線穿透能力最弱,一張白紙就能把它擋住。
  • 吃不吃碘鹽?點擊地圖可查詢!「河南水碘地圖」來了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李曉敏吃鹽該吃加碘鹽還是不加碘鹽?點開這個地圖,你就會清楚地知道。1月11日,記者從河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河南疾控部門製作出了一個「水碘地圖」。點開這個地圖,你會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在的地區究竟是高碘地區還是低碘地區。
  • 人工合成「樟腦丸」過量使用可能有害 專家:要慎用
    該負責人查閱出兩份文件給記者看:1999年3月23日,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安全型防蟲蛀劑》(HJBZ32-1999)規定:衣物、布料、書籍類防蟲蛀劑產品,不得含有對二氯苯;2006年1月1日發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217-2005號文件,明確規定了防蟲蛀劑的標準,其中技術內容5.1規定:「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萘或對二氯苯」。
  • 在車諾比核事故現場穿太空衣搶險,能防住核輻射嗎?
    其實當年在車諾比核電站搶險的所有人員都有穿著防護服,這是肯定的,但在事故後三個月內依然有31人因遭受過量輻射死亡!難道防護服沒有作用嗎?核輻射的危害有多大?我們來簡單了解下!一、什麼是核輻射所謂的核輻射就是就是原子核結構或者能量狀態改變所發射的粒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