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專家開防核輻射食譜(圖)

2020-12-02 水母網

    據媒體報導,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電站爆炸,僅福島縣確認22人遭輻射,日媒稱遭輻射者已達190人。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裡及福島第二核電站方圓10公裡的居民正在疏散,約21萬名居民已開始避難。

    日本核電站爆炸,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個簡訊裡說的預防核輻射方法對不對?記者連線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影像科李紹林教授,請他為大家講講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輻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輻射等相關知識。

    「白色衣服最防核輻射」說法被專家否定

    看完這個簡訊,李紹林教授首先對39健康網編輯指出,簡訊中的所說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輻射」說法,是無稽之談,沒有科學根據,網友在防核輻射時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顏色。對於簡訊提出的其他抗輻射建議,李紹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學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輻射粉塵,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進正常碘代謝避免核輻射帶來的放射性碘元素在體內代謝,每天洗澡穿長衣儘量不要接觸有汙染的海水等都可以減少接觸輻射的機會。

    戴口罩、補碘、勤洗澡確實是必要措施

    李教授介紹,遇到核輻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幾個基礎的防護措施:

    1.儘量避免外出,儘量留在室內密閉空間。如果一定要出門,就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或帶口罩,並儘量減少裸露的皮膚和空氣接觸。

    2.關上門窗同時避免換氣扇進行與外界的空氣交換。

    3.如果核電站發生洩漏,附近居民首先應該撤離,距離防護是第一位的。

    4.服用一定量的碘製劑,可預防核輻射的作用。

    這就是說,簡訊裡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攝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說法是正確的。

    防治輻射也有「專業食譜」

    面對眾多網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輻射的辦法的求助,李教授為大家開出了「抗核輻射食譜」:

    蔬菜:多吃胡蘿蔔、豆芽、西紅柿、海帶、捲心菜,要確保維生素的攝入量,這對防治輻射損傷及傷後恢復均有效,如VK可減少出血,VP減輕嘔吐、噁心,VC使血細胞再生加速等。

    肉類:多吃瘦肉、動物肝臟,注意減少脂肪的攝入,要增加植物油所佔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進造血系統再生功能,防治輻射損傷效果最好。還要注意攝入的蛋白質品質優秀,數量充足,以減輕放射損傷,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飲料:多喝綠茶,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注意無機鹽供應宜加量。在膳食中適量增加無機鹽(主要是食鹽),可促使人飲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隨尿液、糞便排出,從而減輕內照射損傷。

    生活中的輻射還有哪些?

    其實,輻射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李教授還為網友提醒了幾個需要預防輻射的地方:

    1.醫院檢查。在醫院接受治療的一些患者,也會受到核輻射,如放療,同位素治療,X光片等。

    2.家裝材料。天然大理石會緩慢釋放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

    3.計算機。其實不單是電腦,很多家電在使用中通常會產生一定的輻射。

    什麼是核輻射?

    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故稱為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又分直接致電離輻射和間接致電離輻射。直接致電離輻射包括α、β、質子等帶電粒子。間接致電離輻射包括光子(γ射線和X射線)、中子等不帶電粒子。

    李教授對39健康網編輯介紹說,早期核輻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幾秒鐘輻射出來的人眼看不見的伽瑪射線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殺傷破壞因素。早期核輻射接近光速呈直線傳播。當發現閃光時,人員早已受到射線的作用了。早期核輻射能像X射線那樣穿透人體和物體,能穿透幾千米的空氣層。當射線照射到人體、殺死細胞達一定程度時,人員就會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鹽、鹼、食品和某些金屬器具上,還會使這些原來沒有放射性的物質產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對人員造成傷害。它還能使光學玻璃變暗、膠捲曝光、化學藥品失效,並能影響電子儀器的性能。

    在放射醫學和人體輻射防護中,輻射劑量的單位有多種衡量模式和計量單位。較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當量劑量」,是反映各種射線或粒子被吸收後引起的生物效應強弱的輻射量。其國際標準單位是「西弗」,定義是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為1西弗。

    人體受到核輻射會有什麼表現?

    人體遭受過量輻射,可能導致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髮、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症、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一般來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李教授對39健康網編輯介紹說,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輻射總危險度為0。0165/西弗,也就是說,人體每接受1西弗的輻射劑量,就會增加0。0165的致癌機率。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據我國核電安全專家鬱祖盛介紹,根據我國的標準,每人每年受到的輻射量應小於2。7毫西弗。事實上,人體如果短期受到低於100毫西弗的輻射,也並不會造成影響。輻射劑量超過4000毫西弗,則可能致死。

    媒體報導的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外部輻射量一度達到每小時1557微西弗。這個輻射量只相當於一個人接受十幾次X光檢查,尚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專家簡介:李紹林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影像科的主任醫師、教授。擅長CT、MRI影像診斷及其新技術、新業務的開發和臨床應用,重點研究骨關節病變和消化系統疾病影像診斷等。

相關焦點

  • 當年日本核洩漏後,對當地影響有多大?說來你可能都不敢信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話題是:當年日本核洩漏後,對當地影響有多大?說來你可能都不敢信   距離日本發生核輻射已經過去了八年,但是這件事情還是深深的記在人心。2011年日本發生了大地震引發海嘯,就是這次的海嘯導致了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核洩漏。
  • 日本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看3位專家的權威解讀
    日本民眾關注但不恐慌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採取可有效遏制核輻射的措施。據日本媒體報導,為了調查熔融燃料,東電曾在核反應堆的收納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機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機器人攝像機在作業時出現黑屏,被迫在2小時後停止調查作業。
  • 核洩漏有多可怕?看看日本這些魚的樣子,你可能會呆住
    人類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已經是高度發達,特別是在科技方面已經完全有能力飛向太空,這在古代只能靠想像,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已經成為現實,那麼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是不是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呢? 核洩漏應該是到目前為止因為人類自身原因造成的大自然災害最可怕的,因為核洩漏引起的核輻射是極度恐怖的,因為原子核會從一種結構轉變為另外一種結構其中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核洩漏的情景。
  • 日本核洩漏目前對中國影響不大 市民無需"談核色變"
    東方網記者魯琳3月14日報導:日本9級強震引發海嘯,進而造成的日本核電站核洩漏,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核洩漏是否會對我國造成影響?復旦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陳建新教授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風向及現有信息分析,核洩漏對中國的影響不大,市民無需「談核色變」。
  • 中國海域未受核洩漏影響
    「環境輻射水平未受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17日表示,截至17日16時,我國環境輻射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17日16時繼續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匯總圖顯示,所有城市監測值均在其天然本底水平範圍內。
  • 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日本核輻射有多嚴重?
    事實上,這是中國外交部在一周內第二次就日本福島核輻射問題發出安全提醒。▲中國駐日使館的「安全提醒」截圖本月6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答媒體提問時稱:「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我們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及時做好有關處置,同時也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
  • 8年後,日本又爆核洩漏!比核輻射更可怕的,是「消失」的真相!
    日本受核事故影響地區大米出口到中國,價格翻了3倍!還要專攻高端市場,賣給中國的富人。自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以來,全世界都把日本食品拒之門外!慢慢的,這幾年風頭過了,日本福島食品又開始蠢蠢欲動!日本政府想盡一切辦法推銷福島食品。
  • 專家談日本核輻射影響:魚類變異成「怪物」機率小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汙染是否會產生像電影中的怪物呢?本報邀請中、美、日三國專家會談,為在核陰影籠罩下的日本生物「號脈」。最後得出結論:由於核電站臨海且海洋中生物基因結構相對簡單,因此魚類受到核輻射發生變異的風險最大,但要變異成電影中「怪物」的機率卻微乎其微。
  • 日本核洩漏事故爆發後,科學家從海域抓獲「變異」物種
    日本核洩漏事故爆發後,科學家從海域抓獲「變異」物種,網友:生化危機!世界海洋生物的種類繁多,因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斷有新的變異群體加入進來,這不,日本一位漁民出海時,在海底意外打撈到一種神奇的生物,這個生物沒有腦袋卻有牙齒,看起來攻擊力強悍。
  • 日本核輻射的危害,後果及症狀影響(圖)
    日本核輻射的危害,後果及症狀影響(圖) 2011-03-14 11:32:41
  • 核輻射還會影響我們多久
    福島核電站洩露事故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是它帶來的影響卻還沒有結束。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福島核事故洩漏的放射性物質已廣泛擴散到海洋中;此外,日本各地核輻射量呈減少趨勢,但福島無明顯變化。核輻射對大氣和海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核輻射影響到了哪些人或生物?這些影響還會持續多久呢?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 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福島核事故六周年,入海核輻射有多大?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福島核事故六周年:追蹤「指紋」的科學家——入海核輻射:「不足口腔X光1‰」 》)元旦節前,媒體稱加拿大西海岸一條三文魚檢測到福島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核汙染已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太平洋。
  • 車諾比核洩漏,輻射對生物傷害有多大?老鼠變異後重達100斤
    導語:車諾比核洩漏,輻射對生物傷害有多大?老鼠變異後重達100斤!其可以大規模發電卻不需要以汙染環境為代價,所以核能的存在對於人類有著非常大的好處,不過如果不小心發生核洩漏事故,對於一個國家的環境可以說是災難性的。如當年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就是如此。當年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其釋放出來的核輻射劑量比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還多,雖然最後人類及時撤離了,但附近的野生動物卻慘了。
  • 直擊日本福島核洩漏後的場景:空蕩蕩如鬼城,圖四是變異的貓
    當時的各路媒體稱此次事故為「自1986年車諾比核洩漏後最嚴重的核事故!」這張照片是福島核電站洩漏時的爆炸現場。圖中是居民緊急撤離時被遺棄的車,拍下這張照片時,四處雜草叢生,已看不出公路原本的面貌。福島核洩漏事故一發生,立刻就開始蔓延,據資料顯示當時受核輻射汙染的災區從原先的3公裡內,擴增至20公裡,致使福島周邊近16萬的居民被迫撤離。
  • 日本核輻射爆表究竟有多嚴重
    >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展開任何遏制核輻射的有效措施。中國和日本相鄰,又有著眾多經濟和文化交往,我們是否會受到核輻射影響?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祥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此次2號機組雖檢測出很強的輻射量,但只是原子爐融穿處的放射量,而不是周邊地區,更不是東京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放射量。
  • 口語:日本強震海嘯引發核洩漏:與「核輻射」相關的英語表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口語:日本強震海嘯引發核洩漏:與「核輻射」相關的英語表達 2012-09-26 22:1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日本沿海出現「變異章魚」?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現在很少有人會記得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爆發了一場大地震,而當時核島福電站受到地震與海嘯的原因,導致了一場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前段時間,日本做了一項瘋狂的舉動,他們表示要將福島核洩漏事故中的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這項行為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譴責。科學家認為這是對地球環境和人類生存的不負責任,沒想到日本核廢水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如今又起了一場風波。
  • 美專家稱核輻射恐令日本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變異
    環球網記者譚利婭報導,日本福島核電站危機正引發全球對於核洩漏影響的擔憂。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4月1日報導,有專家表示,如果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繼續流入海洋,海洋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威脅,甚至會令海洋生物發生「怪誕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