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看3位專家的權威解讀

2020-12-02 騰訊大渝網

受訪專家: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朱茂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副教授 朱 毅

解放軍第252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 聶 炎

本報記者 張 傑 ●趙可佳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 珍

日本核輻射沉寂幾年後再度引發廣泛關注。據日本《讀賣新聞》2月9日報導,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稱東電)公開稱,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反應堆安全殼內最大核輻射值,被檢測出為每小時650希沃特,人若暴露其中不出30秒就會死亡。

繼中國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後,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其官網也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日本民眾關注但不恐慌

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採取可有效遏制核輻射的措施。據日本媒體報導,為了調查熔融燃料,東電曾在核反應堆的收納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機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機器人攝像機在作業時出現黑屏,被迫在2小時後停止調查作業。

針對日本核輻射事件的最新進展,《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日本人及中國留學生,他們普遍表示對此事非常關注,但並不感到恐慌。不過,有孩子的家庭相對顧慮較大,買農產品等時會仔細查看產地,儘量不挑選來自福島及周邊產地的產品。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現在,產自福島、茨城、宮城等城市的農產品、乳製品銷量依舊低迷。

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2月初開始,赴日出行的人數明顯下降,甚至已經定好行程的消費者也選擇退團。

關於核輻射的五大疑惑

中國和日本相鄰,又有著眾多經濟和文化交往。一時間,赴日旅遊有無風險,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等疑惑頓生,本報採訪多位專家一一解讀。

日本是否處於高核輻射風險中?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祥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此次2號機組雖檢測出很強的輻射量,但只是原子爐融穿處的放射量,而不是周邊地區,更不是東京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放射量。由於沒有放射性物質釋放,不會造成廣泛影響。他說:「核輻射好比兇猛的老虎,只要關在籠子裡,再兇猛也無需害怕。」也正因此,日本福島的核輻射不會對中國產生直接影響。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其官方微博稱,2月8日晚,用北京核儀器廠製造的檢測儀,在東京市中心赤坂、歌舞伎町現場測試發現,輻射量分別為00.14微希沃特、00.13微希沃特。核輻射相關專家表示,該放射量可忽略不計。

日本周邊海域汙染加重了嗎?

徐靜波表示,福島縣旁邊茨城縣的兩位水產公司社長稱,目前海域汙染情況沒有加重。在靠近核電站的海域,日本設置了禁止捕撈區。其他海域捕撈上來的水產品,也都會進行嚴格的檢測,目前都符合日本相關國家標準。此外,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美國原子能機構和歐洲原子能機構都在對福島核電站進行長期監測,沒有發現新的核放射量數值變化。

來自日本的食品安全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副教授朱毅建議,大家不要盲目恐慌,保持「警惕和保守」的態度即可。她表示,中國官方對日本入境的海產品、農產品等把控非常嚴格,如果是在正規渠道買到的正規食品,沒有必要擔心有核輻射殘留。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我國環保部門一直在嚴密監測日本海域受輻射海水是否流到我國海域,以保證國內海產品安全。目前看,國產海產品、農產品等沒有受日本福島核輻射危害的可能,可以放心購買。

日本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了嗎?

網上有不少消息稱,日本當地甲狀腺癌等癌症發病率上升。福島縣政府公布的調查稱,目前,福島縣38.5萬名青少年中有103人被確診患有甲狀腺癌。2015年1月至3月期間,在核輻射對甲狀腺影響的相關檢查中,以事故發生時未滿18歲的青少年為檢查對象,確診患癌的人數新增16人。對此,日本醫學界尚無定論,有專家認為這與核輻射有關;也有專家在與遠離福島的九州地區發病率對比後認為,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屬於正常,與核輻射無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核輻射專家認為,這種風險不能排除。前蘇聯車諾比核事故後十幾年間,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18歲以下人群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5~10倍。

去日本旅遊還安全嗎?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建議,若擔心核輻射危害,赴日旅遊可以避開福島所在的關東地區,選擇關西、北海道、衝繩等距離較遠的旅遊地。還有網友表示不敢再用日本產的化妝品,專家稱,日本化妝品出廠前都會做相關檢測,只要選擇大品牌就可放心使用。

醫療輻射不必過於擔心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專家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核輻射主要是由α(阿爾法)、β(貝塔)、γ(伽馬)3種肉眼看不到的射線組成。其中,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它穿透力最強,即便輻射源不進入人體也能傷害細胞,破壞DNA染色體,導致細胞死亡或癌變,最終損壞器官的各種機能,比較常見的是誘發甲狀腺癌、白血病等疾病。對於動物和植物,核輻射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使其變異、死亡。

有人說,生活中也到處都有核輻射,比如乘飛機從北京往返美國1次,相當於接受100~200微希沃特,機場安檢一次為0.05~0.25微希沃特。相關專家解釋,坐飛機時接受的射線為宇宙射線,劑量很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機場安檢時過的「金屬探測門」不是輻射,只有檢查行李的儀器是利用X射線進行檢測,但不會危害到人。針對不少人對醫療輻射的擔心,解放軍第252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聶炎表示,在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腫瘤放療時,接觸的主要是電離輻射,不是強致癌因素,大家無需因恐懼拒絕必要的拍片、核磁共振等檢查治療,當然也不能太頻繁。

軍事醫學科學院有關專家提醒,當得知周圍有放射性物質洩漏時,首先要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指示行動。必須外出時,最好著防塵服或醫用口罩、溼毛巾、布塊等材料捂住口鼻,防止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宜穿長袖衣物,紮緊領口、袖口,戴眼鏡、手套,減少皮膚外露。如遇雨雪天氣儘量不要外出,實在需要外出,儘量不要淋雨,及時吹掉雪花,減少沾染灰塵和空氣輻射。慎重起見,暫時不要食用沾染區域的水和室外存放的蔬菜、糧食,在當地主管部門檢測合格後再食用。▲

(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日本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專家開防核輻射食譜(圖)
    據媒體報導,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電站爆炸,僅福島縣確認22人遭輻射,日媒稱遭輻射者已達190人。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裡及福島第二核電站方圓10公裡的居民正在疏散,約21萬名居民已開始避難。    日本核電站爆炸,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影響到底有多大?
  • 日本核輻射爆表究竟有多嚴重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解讀核輻射,給你吃顆定心丸。她表示,中國官方對日本入境的海產品、農產品等把控非常嚴格,如果是在正規渠道買到的正規食品,沒有必要擔心有核輻射殘留。日本福島核電站事件以來,我國環保部門一直在嚴密監測日本海域受輻射海水是否流到我國海域,以保證國內海產品安全。目前看,國產海產品、農產品等沒有受核輻射危害可能,可以放心購買。
  • 日本核輻射的危害,後果及症狀影響(圖)
    日本核輻射的危害,後果及症狀影響(圖) 2011-03-14 11:32:41
  • 日本沿海現九足章或與核輻射有關
    近日,日本宮城縣沿海村子出現一隻有9個觸手的章魚。發現它的漁夫表示,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這種章魚,隨後報告村裡的自然保護機構。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
  • 甲醛危害多大?與白血病存在何種關係?看權威解讀
    權威解讀來了 甲醛致白血病並非一觸即發近日,有媒體以《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為題發文,稱阿里員工王某今年1月在杭州租住自如的房間,僅僅半年後,就患急性髓系白血病身故。一時間,有關甲醛到底會不會引發白血病的話題再次迅速刷爆朋友圈。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是自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事件後最大的核事故,在國際核事件級別中被分類為7級(特大核事故),堆芯全部熔毀,後續危害甚至比車諾比核事故還要嚴重!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是自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事件後最大的核事故,在國際核事件級別中被分類為7級(特大核事故),堆芯全部熔毀,後續危害甚至比車諾比核事故還要嚴重!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日本核輻射有多嚴重?
    ▲FDA官網截圖雖然對FDA的最新「禁令」解讀顯然值得商榷,但人們對於日本核輻射真相的擔憂卻有增無減。比如,在「知乎」上查詢「日本核洩漏」,得到的回答是「現在已經比車諾比的洩露嚴重得多了」。她表示,中國官方對日本入境的海產品、農產品等把控非常嚴格,如果是在正規渠道買到的正規食品,沒有必要擔心有核輻射殘留。日本福島核電站事件以來,我國環保部門一直在嚴密監測日本海域受輻射海水是否流到我國海域,以保證國內海產品安全。目前看,國產海產品、農產品等沒有受核輻射危害可能,可以放心購買。網上有不少消息稱,日本當地甲狀腺癌等癌症發病率上升。
  • 核輻射的危害 你知道嗎?
    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危害 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應用中發現,少量的輻射照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過量的放射性射線照射對人體會產生傷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時間越長,受到的輻射劑量就越大,危害也越大。
  • 福島核電站輻射爆表 核輻射的四大危害
    最近網上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的問題,而不斷的爆出目前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已經爆表?爆表意味著什麼?就是說明其中的核輻射已經用儀器無法檢測,我們經常說霧霾爆表,就是意味著霧霾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制,儀器監測不了或者達到很高的值。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會危害健康嗎?專家權威解讀
    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為此,我們採訪了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產生「電磁輻射」嗎?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  變電站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有多大?  變電站產生的工頻磁場、工頻電場均低於國家及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限值;同時,變電站產生的工頻磁場較家庭常用電器小。  為防止輸變電工程產生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對人體產生影響,需要將感應電流密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 核輻射到底有什麼危害?
    核輻射的倖存者,不能洗頭的原因是為了保護身體。 核輻射後為啥不能立即洗頭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核輻射。要了解核輻射就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其實只要是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零下273.15度)的物質都會向外輻射能量。只不過有的輻射能量高,有的能量低。
  • 核汙染,關鍵是放射量有多大
    問題1 核汙染究竟有多大的量?若要對此次核危機對環境的影響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一個量的問題。最近國內的新聞常常出現「爆炸性」的標題比如「黑龍江大氣檢測出放射性元素」。同樣,在美國新聞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報導,比如「日本核洩漏到達華盛頓州」。在我看來,這些新聞標題多少有些「譁眾」的意思。
  • 入境檢疫查獲核輻射礦石,專家稱礦石越豔麗越可能有放射性
    入境檢疫查獲核輻射礦石,專家稱礦石越豔麗越可能有放射性 近日,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杭州郵檢辦事處在對進境郵件實施現場查驗時,查獲4塊具有核輻射風險的礦石,礦石整體呈灰褐色,表面帶有鮮亮的金黃色紋理
  • 核輻射危害:腸胃最易受傷
    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如何防輻射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核輻射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  日本官方已經要求居住在福島核電站周圍20公裡範圍內的居民撤離,這是為什麼?  這棟設施中的一幢建築周六發生了一次爆炸,其周邊已經探測到輻射劑量的超標。  日本政府隨後採取了果斷的行動控制局勢,將這一事件對居民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但有消息稱這一核電站的另外兩個機組核心可能有融化的危險,如果真是那樣,情況就不太樂觀了。
  • 核輻射離我們有多遠
    與α射線相比,β射線有較大的穿透力,能穿透皮膚的角質層而使活組織受到損傷,但它很容易被有機玻璃、塑料或鋁板等材料所屏蔽。其內照射的危害也比α射線小。γ射線與X射線類似,也是由看不見的光子組成的。它的穿透力最強,能穿透一米多厚的水泥牆,因此在外照射的防護中對γ射線的防護最重要。但由於γ射線是不帶電的光子,它不能直接引起電離,所以它對人體內照射的危害要比α、β射線都小。
  • 日本核輻射下的唯一活人,和變異體生活數年,連專家們都束手無策
    2020-11-25 09:21:23 來源: 冬天的美食 舉報   說到日本核輻射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 輸變電工程有「電磁輻射」嗎?危害健康嗎? 來看專家權威解讀
    會危害身體健康嗎?為此,原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新村老師,為大家進行權威解讀。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會對周圍居民產生「電磁輻射」嗎? 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273.15℃)零攝氏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
  • 專家:過量吃碘鹽防核輻射無益而有害
    專訪中國甲狀腺學會主席、亞大地區甲狀腺學會副主席、遼寧省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滕衛平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受到高度關注。核輻射、碘、碘鹽,成為最近被提及的高頻詞彙。核輻射到底能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碘鹽是否真能預防核輻射?過量服用碘鹽有害嗎?
  • 日本核洩漏事故對我國無影響 搶購碘鹽完全無必要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組專家陳竹舟教授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就如何做好核輻射的保護措施,以及應該建立怎樣的核應急機製做出回應。以下是訪談實錄:核輻射對東京居民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中國網: 首先問您一個問題,東京的核輻射值成了新聞媒體經常報導的數據。根據您的觀點,現在東京的核輻射值對東京當地居民有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