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盛傳樟腦丸「有毒致癌」 專家:儘量少使用

2021-01-12 99健康網

  「樟腦丸」,

  你到底會不會致癌?

  網上盛傳樟腦丸「有毒致癌」,有關專家昨就防蛀劑產品進行釋疑

  悶熱潮溼的天氣裡,以樟腦丸為代表的防黴防蛀產品成為居家消費的必備品,但是樟腦丸有毒致癌的一些傳聞在網上流傳甚廣,使許多家庭面對樟腦丸顯得無所適從。昨天,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邀請有關專家對樟腦丸等防蛀劑產品的相關疑問進行了解答。

  都叫內涵大不同

  且看防蛀劑的更新換代

  在昨天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會議上,有關專家介紹說,人們習慣把防蛀劑統稱為「樟腦丸」,但如果您細看產品成分就會發現,小小防蛀劑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不能看見防蛀產品,就簡單地視之為「樟腦丸」。

  如何使衣物不被蟲蛀經久耐用,我國古代人就採用過多種方法,比如用樟木箱儲藏衣物,或是將花椒與酒配製後灑在柜子裡,等等。而真正工業化意義上的防蛀防黴劑則是樟腦丸了。從樟腦丸算起,防蛀劑經歷了4個時代:樟腦、萘、對二氯苯和擬除蟲菊酯類。

  最初的樟腦丸是天然提取的。將香樟樹的根、莖、枝、葉隔水用蒸氣燻蒸,冷卻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有人說,這是樟樹流出來的腦汁,於是將這種白色物稱為樟腦。再將它壓成一個個的丸子,就成了樟腦丸。

  萘丸,俗名「衛生球」。是第一個試圖取代樟腦丸的產品,但因萘致癌,我國已於1993年禁止其生產與銷售。

  眼下超市商店銷售的,絕大多數是以對二氯苯為主要原料的「防蛀片」。我國以對二氯苯為原料生產的防蛀劑,約佔同類產品的2/3。對二氯苯是一種化學合成物,除了現在香樟樹資源日益稀缺導致原材料價格昂貴,還因為對二氯苯在防蛀防黴上效果更好。但其對人的眼睛、上呼吸道有刺激性,人在接觸高濃度時,會有虛弱、眩暈、嘔吐的表現,嚴重時會損害肝臟。

  現在,市場上又開始出現擬除蟲菊酯類的防蛀劑。雖然其防蛀效果欠佳,而且價格也較高,但廠家仍願意以此原料生產防蛀劑,因為與對二氯苯類防蛀劑產品包裝上「低毒」字樣相比,擬除蟲菊酯類防蛀劑產品包裝上的「微毒」顯得異常醒目。

  一個疑問

  使用「樟腦丸」真的會致癌嗎

  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最為廣泛應用的是以對二氯苯為主要原料的衛生防蛀劑產品。這種「樟腦丸」是否對人體有害,尤其是是否致癌?

  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麻毅秘書長說,對二氯苯是否存在致癌性,美國上世紀80年代做過動物實驗,確實有一組試驗鼠致癌了。但這組試驗鼠致癌的主要原因是其體內帶有某種腺體,該腺體使鼠體內的對二氯苯毒性長期積累,無法自然排出,最終導致癌症的產生。而人體本身不帶有這類吸收積累對二氯苯毒性的腺體,更加不可能通過這種腺體積累毒性。正是如此,美國等國隨後陸續將對二氯苯從人類可疑致癌物名單中刪除。人們日常接觸對二氯苯,主要是作為防蛀劑、除臭劑等家用日化產品正常使用的用量,而且是從空氣中吸入,經過多種方式的嚴格試驗,結果顯示,對二氯苯作為防蛀劑可以安全使用。

  一個觀點

  聲稱產品「無毒」的都是謊言

  我國法律規定,衛生防蛀劑類產品的管理機構為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產銷售該類產品的企業必須申請取得國家農業部農業檢定所的農藥登記證號,因為所有的衛生防蛀劑產品,無論是以樟腦還是以對二氯苯、除蟲菊酯為原料,無論是化工合成還是天然樟腦,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無論是低毒還是微毒,這是衛生防蛀劑殺蟲劑需要具備防蟲殺蟲功效所必然導致的。到目前為止,在通過國家檢測且取得有效證照的衛生防蛀劑殺蟲劑產品中,至今還沒有出現完全無毒的產品。麻秘書長說,如果有哪個商家聲稱自己的某種衛生防蛀劑是純天然完全無毒,而且取得了國家認證拿到上市銷售的農藥登記證,那是謊言,是對消費者最大的欺騙和傷害。

  一個建議

  不需要用時就儘量減少使用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鑑別自己所挑選和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性檢測標準?是否已經通過國家檢驗合格並取得合法銷售證照文件?

  最為直接簡便的識別方式是,當你挑選了一款防蛀產品準備購買時,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准證號、執行標準,農藥登記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WP、WL(數字號碼),農藥生產批准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HNP(數字號碼)。凡具備以上國家批准的三個證號的衛生防蛀產品,表明了該款產品在安全性、功效性等各項重要指標檢測中均達到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屬於安全性衛生防蛀產品。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周志俊教授認為,從專業角度講,「萬物皆毒唯量也」,「經常我們在不講量的情況下說某某東西有毒,其實是不太科學的。比如我們在做動物實驗時,選擇的都是很高劑量來做的。如果忽視量的因素的話,就可能會誤讀。」

  不過,周教授也建議,「在你不需要用的時候,儘量減少使用。」化學品的健康安全管理非常複雜,取其利弊。是藥三分毒,不需要的時候儘量不去使用。一句話,規避一切儘可能規避的風險。」本報記者 羅曉娜 張筠

(責任編輯:何映雪)

相關焦點

  • 人工合成「樟腦丸」過量使用可能有害 專家:要慎用
    原來,老伴看到陽臺上的「樟腦丸」後順手在柜子裡放了兩粒。而且不僅她自己難受,她的老伴也出現了同樣的不良反應。&nbsp&nbsp&nbsp&nbsp「我當時就懷疑是『樟腦丸』中毒了,趕緊給我女兒打電話,她是學化學的博士生,她聽了情況後就說對二氯苯有毒,讓我趕快扔掉,打開門窗通風。」徐阿姨說。
  • 樟腦丸對人體有害嗎 樟腦丸聞多了會怎樣
    樟腦丸是一種很常見的防潮、防蟲的生活用品,把它放進衣櫃裡可以有效防蟲。那麼具體來說,樟腦丸對人體有害嗎?樟腦丸聞多了會有壞處嗎?一起來看看吧!  樟腦丸對人體有害嗎  樟腦丸分為天然樟腦丸與合成樟腦丸,天然樟腦丸氣味清香,對人體是沒有壞處的
  • 樟腦丸強致癌 中藥細辛防衣物蛀蟲功效強大
    核心提示:人們在收藏衣服時,為預防蟲蛀,常用樟腦丸。市場上出售的樟腦丸是從煤焦油中提煉出來,其化學成分是「萘」。「萘」對人有強致癌作用,而中藥細辛既安全,也有防衣物蟲蛀的效果。
  • 樟腦丸釋放出來的氣味對身體有害嗎? 樟腦丸有沒有毒?
    樟腦丸釋放出來的氣味對身體有害嗎? 樟腦丸有沒有毒?時間:2016-06-18 11:59   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樟腦丸釋放出來的氣味對身體有害嗎? 樟腦丸有沒有毒?
  • 市售樟腦丸多含「對二氯苯」 過量接觸對人體有害
    近日,市區柏莊小區的董先生偶然發現,衣櫃裡的毛料衣物不知什麼時候有了蟲洞,便想著買些樟腦丸回去防黴防蟲。可是,到超市一看,多數樟腦丸袋子上都標有「對二氯苯含量99%」,在網上一查發現「對二氯苯」竟是一種可致癌物。他疑惑了:這能買回家用嗎?
  • 隔夜茶有毒,喝了還會致癌?專家給出了答案
    隔夜菜有毒會致癌;隔夜水不能喝;隔夜茶含有致癌物;……諸如此類的說法層出不窮。不少專家表示,食物隔夜營養成分確實會流失,像魚蝦等海鮮,還容易滋生細菌,但要說致癌,未免過於誇張了。出於對「隔夜」的忌諱,於是,有人說,隔夜茶不能喝,會致癌,是真的嗎?這還得從茶的保健作用說起。
  • 隔夜茶有毒,喝了還會致癌?專家給出了答案
    隔夜菜有毒會致癌; 隔夜水不能喝; 隔夜茶含有致癌物; …… 諸如此類的說法層出不窮。不少專家表示,食物隔夜營養成分確實會流失,像魚蝦等海鮮,還容易滋生細菌,但要說致癌,未免過於誇張了。
  • 這兩個「致癌王」甲醛超標!就藏在家中,專家提示:儘量少用!
    最近請了一位專業的人士來檢測家中的甲醛含量,檢測的結果顯示家中的甲醛含量仍在超標,專業人員說,想要除掉甲醛,不能使用一些網上的偏方,需要找到家裡的「致癌王」,比如以下兩種:一:劣質布藝品這是我們經常忽視的物品,其實這些布藝品,比如窗簾、地毯、孩子的毛絨玩具等等都有可能含有甲醛。專家建議大家在購買時要注意其質量問題,與皮膚直接接觸的布製品要先清洗再使用。
  • 塑料書皮「有毒」?致癌?專家解讀真相!
    按每人每學期使用10張塑料書皮計算,每學期至少就有19.4億張塑料書皮每日陪伴在孩子身邊。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專家揭秘塑料書皮的「有毒」論市面上常見的塑料書皮,材質主要為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等,其中以聚丙烯PP材質的最多。書皮類型則分為自粘式和包套式兩種。
  • 滬防黴除溼產品熱銷 樟腦丸或可致癌「樟木條」有隱患-樟腦丸,除溼...
    東方網6月21日消息:上海入梅,潮溼悶熱的天氣也促使申城的「溼經濟」走紅,樟腦丸、吸溼劑、除溼器等防黴除溼產品迎來銷售旺季。但記者採訪發現,經濟實惠的「外衣」下,樟腦丸、「樟木條」等產品卻存在安全隱患,消費者應謹慎選擇。
  • 網傳「洗碗海綿有毒致癌說」不靠譜!
    原標題:網傳「洗碗海綿有毒致癌說」不靠譜!   清洗碗碟時,大部分家庭會用到清潔海綿。可近段時間,一則關於「清潔海綿甲醛超標,強致癌!」的帖子在網上流傳甚廣,讓不少人將這種「清潔神器」視為健康威脅。   清潔海綿究竟該扔還是繼續用?
  • 有哈喇味、黴變、炒焦的 六種情況下堅果或有毒
    昨天,微信上盛傳的吃貨小秘訣——6種情況下堅果可能有毒,讓很多「吃貨」們大吃一驚。專家提醒,這6種情況下的堅果確實有損健康,需要睜大眼睛,選購不好,「開心果」可變成「毒果」。  有哈喇味的  堅果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儲存不當或長時間存放會產生酸敗現象,出現「哈喇味」。同時堅果中油脂酸敗的產物,如小分子的醛類、酮類等還威脅身體健康。
  • 蕨菜、紅鳳凰、魚腥草這三種蔬菜是一級致癌物,要儘量少吃
    近來,網上盛傳蕨菜、紅鳳凰、魚腥草這三種蔬菜有毒,是一級致癌物,很多朋友都被嚇了一跳,因為這三種蔬菜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好多人都吃過。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請醫生來告訴大家吧!蕨菜蕨菜也被稱為拳頭菜、龍頭菜、貓爪等。前些年它是一種出現在許多家庭餐桌上的蔬菜,尤其是在北方。
  • 健康|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專家這樣說
    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 10年前家家都用的「樟腦丸」,為什麼被淘汰?現代人早就不流行了
    經常住在地區比較潮溼的人都知道,家中如果有實木家具或者是衣櫃等等家具的話,時間久了通風不佳,就會出現一些發黴或者長蟲子的現象,尤其是衣櫃,長時間不使用封閉的衣櫃,經常會出現被蟲子叮咬衣物的現象。記得小時候家裡人從外面買回一種白色的藥丸,塑膠袋上寫著他的名字,叫做「樟腦丸」。
  • 闢謠專欄2:無線耳機有輻射,能致癌?防曬霜有毒,能致癌?
    為此,腫瘤專家田耕主任特意開闢一欄闢謠專欄,讓謠言止於智者。闢謠1:無線耳機是有輻射,但在安全範圍內,不會致癌。有公開資料顯示藍牙使用的是2.4~2.48GHz頻道範圍的無線,屬於【非電離射頻輻射】,其輻射量在電磁輻射量國家安全標準內。
  • 專家稱致癌保鮮膜符合國家標準 儘量購買PE膜(圖)
    「PVC保鮮膜致癌說」引發消費者對超市部分生鮮產品的不信任感。早報資料PVC食品保鮮膜到底是否能夠致癌?北京市塑料研究所總工辦的董工程師表示,是否致癌可以討論,但PVC食品保鮮膜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正因為此,歐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PVC食品包裝。據世界包裝組織理事會宣布,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歐洲各國現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裝材料。董工程師表示,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致癌,各界一直有討論,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符合國家標準。
  • 「染髮劑致癌」說法引爭議 醫生提醒儘量少用
    醫生提醒,在明確兩者關聯度之前,應當儘量避免、儘量少用。  理髮師:這是個別情況  對於同行得了絕症的新聞,在廣州一家大型連鎖髮廊擔任總監的林大方滿不在乎:「這是個別情況,中國那麼多髮型師,一個得了白血病能說明什麼?何況這麼年輕的理髮師,才做了兩年,我們這些做了這麼多年的也沒事。」
  • 塑料書皮「有毒」?哪種書皮最安全?專家解讀
    ,發現彈出的文章,有不少標題都是「這種塑料書皮有毒,嚴重或致癌或性早熟」,或者「書皮裡含有的成分有問題,嚴重會導致白血病」等等。按每人每學期使用10張塑料書皮計算,每學期至少就有19.4億張塑料書皮每日陪伴在孩子身邊。 有毒?無毒?傻傻分不清楚 塑料書皮到底有沒有問題?
  • ...是食物界中的「致癌物」,平時儘量少碰,貪吃或會「激活」癌細胞
    但你可知,會誘發細胞癌變的致癌物質可能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那麼,「它」是食物界中的「致癌物」,平時儘量少碰,貪吃或會「激活」癌細胞!    檳榔:檳榔雖然是一種水果,但是能不碰儘量別碰,容易餵大癌細胞,這在多年前,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拉入致癌黑名單了,但是總有人貪嘴,天天在吃,為了自己的健康,醫生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