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的生物也有紀念日,研究它的人還拿過諾貝爾獎丨夜問

2020-08-27 新京報Fun娛樂

答案:世界蚊子日。三條提示分別為陳奕迅的《紅玫瑰》歌詞「紅是蚊子血般平庸」,潘瑋柏《壁虎漫步》歌詞「我是壁虎等待蚊子」,黃品源《無言的山丘》歌詞「蚊子為了溫飽豐盛的晚餐」。

可能沒人覺得蚊子這種生物值得用一個節日記錄,但重要的是蚊子背後的人。1897年8月20日,英國微生物學家羅納德·羅斯爵士的一項發現改變了世界對於蚊子的認知,他首先發現了雌性蚊子在人類之間傳播瘧疾,並宣布此日為世界蚊子日。

由於羅斯在人類徵服瘧疾病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1902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研究它的人還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筆者-小文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一種模仿,創立於1991年,它意在鼓勵人們去發現生活中被忽視掉的科學知識,尤其是一些乍一看很搞笑,但背後卻蘊含能讓人深思的科學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都會在哈佛大學的劇院發布和頒發獎項,而除了科學作品的展現環節外,科學家還必須對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講解,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中最有趣的環節之一。科學家在演講時必須遵循「24/7」的原則,也就是在24秒內用簡潔的話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並最後用7個詞進行概括。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賽事
    原本到我腦袋裡裡看起來是一堆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意兒,竟然能被大佬做成各種厲害的傢伙,甚至還隨手拿了諾貝爾獎。除了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外,還有其他各個領域的「諾貝爾獎」,比如:有著計算機領域的諾獎地位的「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地球科學領域的「維特勒森獎」等等。當然了,小編只能在旁邊暗戳戳仰望大佬們。除了這些正規的獎項之外,還有一類獎項,看上去就像是在跟咱們開玩笑。比如最有名的」搞笑諾貝爾獎「。
  • 拿不下諾貝爾獎,我還拿不下你?
    重大發現總歸是給那些有想法、有準備的人。原本到我腦袋裡裡看起來是一堆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意兒,竟然能被大佬做成各種厲害的傢伙,甚至還隨手拿了諾貝爾獎。比如最有名的」搞笑諾貝爾獎「。而這項工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可以將這種力穩定的作用於被測物體上,同年該報導還登上了Nature。安德烈·海姆也成為了既榮獲諾貝爾獎也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的雙料科學家。
  • 《方舟.生存進化》中最討厭的十種生物
    百科故事《方舟:生存進化》中擁有很多奇特的遠古物種,其中當然少不了很多令人討厭的生物,比如泰坦巨蟒、水蛭等。今天為大家介紹十大令人生厭的生物排行榜。第十名:食人魚遊得特快的水中生物,每次都是成群結隊湧過來,一旦來不及上岸就會對著你的蛋蛋一頓狂咬,雖然算不上多厲害,但是因為水中隨處可見,而且數量又多,所以很讓人討厭。第九名:古馬陸
  • 研究它的人拿了搞笑諾貝爾獎
    研究動物的糞便能最快速地了解到環境對於動物的變化,亦或是動物的健康問題,而研究考拉便便的科學家甚至還以為這份研究而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考拉又名為「樹袋熊」,作為一種可愛的生物,無論是誰看見它們都心生憐惜,但考拉有兩個習慣並不讓人覺得它們可愛,其一是它們會排出方形顆粒的粑粑,其二就是考拉會吃掉自己的粑粑。
  • 輻射4:廢土中最討厭的幾種生物,最後一個最討厭,沒有之一
    屍鬼和輻射蟑螂這2種生物,是遊戲中討厭最多的人,同時也是讓人最害怕的生物,尤其是屍鬼,玩家第一次遇到時多少都會被嚇到一下,因為誰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屍鬼會「突襲」和暴走。輻射蟑螂呢,是按著現實中的蟑螂等比例放大的,而且在111避難所中,更是勸退了一大批新人(很多人不知道V模式,根本打不中)。
  • 愛迪生居然從來沒得過諾貝爾獎?
    金秋十月,正是豐收的季節,諾貝爾獎的頒獎季正在悄悄臨近,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但在人類歷史上,有一些發明和發現雖然沒有得到諾獎表彰,但也有巨大的貢獻,國家地理提名其中的部分,讓我們一同看看有哪些吧~另,上周二的開獎結果將在文末公布。
  • 愛迪生終其一生居然從來沒得過諾貝爾獎?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但在人類歷史上,有一些發明和發現雖然沒有得到諾獎表彰,但也有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一同看看有哪些吧~
  • 諾貝爾獎第一彈:諾貝爾獎之「最」
    或許我們知道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他逝世的前一年1895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授予世界各國在一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許有人會想諾貝爾獎頒獎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那為什麼他的獎金還沒有用完呢!
  • 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至今不足8000人,網友:比拿諾貝爾獎都難!
    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個國家的交流與來往也更加頻繁,因此很多人們在體驗到不同國家的風景後,會選擇移民到別的國家生活,其中美國就是大多數人所選擇的國家。
  • 2020諾貝爾獎啟幕…關於它,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好在經過諾貝爾遺囑執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終於在1898年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瑞典國會後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
  • 2020諾貝爾獎啟幕,關於它,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在諾貝爾遺囑公布之初,瑞典輿論一片譴責之聲,諾貝爾也因為沒把巨額遺產捐贈給瑞典,而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好在經過諾貝爾遺囑執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終於在1898年宣布諾貝爾遺囑生效,瑞典國會後來也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
  • 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賽跑拿諾貝爾獎,誰能最快拿到?
    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培養的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屠呦呦的獲獎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振奮人心,也可以拉開中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帷幕,目前國內已有多人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成就,王貽芳、薛其坤、盧煜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日本人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是怎麼做到的?
    來源:觀點團隊原創是的,你沒有看錯,日本人又拿諾貝爾獎了,10月1日,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0年-2018年,已經有18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幾乎是一年一人的節奏。
  • 方舟生存進化十大令人討厭生物 你見過嗎
    方舟生存進化中擁有很多奇特的遠古物種,其中當然少不了很多令人討厭的生物,比如泰坦巨蟒、水蛭等。今天時辰為大家整理了十大令人生厭的生物排行榜,感興趣的可以來了解一下!,雖然算不上多厲害,但是因為水中隨處可見,而且數量又多,所以很讓人討厭。
  • 2020諾貝爾獎今起陸續揭曉!關於它,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誕生記:一份差點無效的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100多年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雖然在今天,人們認同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權威獎項,但在百年之前,它卻遭受非議,差點夭折。
  • 諾貝爾獎被稱為「炸藥獎」,它有著怎樣的過去?
    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想成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那麼世界獎項那麼多,獎勵給科學家的獎項也很多,為何科學家最為看重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成立之初,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獎項,沒什麼出奇的,畢竟只要有錢也可以設立。它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高的榮譽地位,因為它自身的定位很準確,並且按照定位做了,貫徹始終。這個定位就是表彰每年在自己行業內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也就是說諾貝爾獎評選的標準,不受國籍、膚色、語言、宗教還有意識形態的影響。
  • 2019年再拿一個諾貝爾獎,日本離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會在國內國際產生軒然大波。 然而自從21世紀開始,日本開始了其瘋狂拿諾貝爾獎的歷程,榮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僅次於美國,遠遠的將英法德意等歐洲發達國家甩在後面。也正是因此,每年十月的諾貝爾獎頒獎月,日本科學家的身影開始頻頻出現。 2001年,日本有機化學家野依良治,因其對「不對稱合成」的貢獻,榮獲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
  • 日本真正可怕之處:18年裡18人拿了諾貝爾獎!
    來源:牛彈琴2001年,日本政府確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科學計劃,口號是「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此前,在諾獎的百年歷史中,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日本,還只有9位得主。當時很多人以為日本人吹牛,包括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毫不客氣地抨擊這樣的目標「很沒腦子」。
  • 日本真正的可怕之處:18年裡18人拿了諾貝爾獎!
    2001年,日本政府確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科學計劃,口號是「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此前,在諾獎的百年歷史中,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日本,還只有9位得主。當時很多人以為日本人吹牛,包括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毫不客氣地抨擊這樣的目標「很沒腦子」。但結果,他當年就拿到了諾貝爾化學獎,算是一個開門紅。以後每年的諾貝爾獎,似乎都少不了日本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