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中文和英文都深入研究,你會發現中文遠比英文更美!
如果說中文是精心錘鍊的高級文字,那英文就顯得粗糙簡陋:幾千年的錘鍊讓中文詞彙典雅、凝練、雋永、回味悠長、意境深遠,而英文詞彙則簡單、直白,內外通透,缺乏意境;如果說中文是美妝盛宴,那英文就是素麵朝天;中文是身穿華麗晚禮服、風情萬種的貴婦,那英文就是T恤、牛仔褲的鄰家女孩。
讓我們來看兩段英文美文:
這兩段美文出自美國散文大師塞繆爾.厄爾曼的散文詩《青春》,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美文的巔峰之作,其遣詞造句極盡雕琢,英文功底非常了得。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直譯:青春不僅是生命的一段時間;它還是一種精神狀態;它不僅是粉嫩的臉頰,紅潤的嘴唇和柔軟的膝蓋;它還是深沉的意志,無限的想像和強烈的情感;它是生命清新的深泉。
不得不說,這篇散文詩寫得非常不錯,即使是簡單的直譯,也非常美,用詞精準,有著非常高的文學造詣,絕非浪得虛名。為了對比中英文在文字上的不同,我們再把它用更中國化的文字翻譯出來。
雅譯:青春非止韶華,更是心境;非止桃面、丹唇、柔膝,更是凌雲之志,不羈之思,熾熱之情;青春是命運深處奔湧不息之清泉!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直譯:青春應該勇氣勝過膽怯,冒險的欲望勝過安逸。然而這通常出現在一個60歲的男人身上,而非一個20歲的男孩身上。沒有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老,我們因放棄理想而變老。(第二句不太好翻譯,看過很多版本,與原意相去甚遠,所以我多加了幾個字把作者意思表達完整,雖然不字字對應,但絕對是意思最準確的翻譯)
雅譯:青春應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有此銳氣,花甲老朽,可勝弱冠。年歲有加,並非垂老,志向迷失,方墮暮年。
對比直譯和中譯,我們可以發現,英文詞彙本質上都很樸素,缺乏中文詞彙的精緻感、華麗感、繁複感,通俗的說,英語更像是大白話,中文則充滿文化的氣息,貴族的氣質。
1、凝練
英文用好幾個單詞表達的內容,中文往往用一兩個字就能準確表達,如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不羈之思,a vigor of the emotions熾熱之情,a man of 60花甲,a boy of 20弱冠。
2、修飾
中文更講究修飾,比如a time of life,英文文意平平無奇,而中文使用「韶華」,這個單詞可不簡單,「韶」本意是上古時代的一種舞蹈,蘊含著美好的意思,而「華」也是華美的青春,這個詞讓原文意境上升了一個檔次,更美,更有韻味。這也體現出中文單詞的文化感、歷史感,非常有深度。其它詞彙如桃面、朱唇、暮年等,都使用了修飾的手法,讓詞彙意境更上一層。
3、層疊
中文善於使用多重修飾來強化詞彙的感情,比如熾熱,兩個漢字都是熱的意思,放在一起兩倍情感表達;韶華,都是美好的意思,放在一起兩倍情感表達;怯弱,都是膽小軟弱,放在一起兩倍情感表達;勇銳,都是勇氣和進取的意思,放在一起兩倍情感表達。而在英文詞彙裡,並沒有這種層疊修飾的造詞手法,在感情表達上自然弱了一層。
4、典雅
中文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口語簡單樸素,書面語華麗繁複典雅。如文中的桃面、朱唇、花甲、苟安、暮年等詞彙,都比英文詞彙更華麗更典雅。英文某種程度上對應的是中國的口語,與中文書面語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5、用典
中文有很多成語典故,在寫文章的時候會「用典」來加強表達。如果是中國人寫這篇文章,大約會用「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韶華易逝,莫負流年」、「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等典故和詩詞來進行表達,讓文章更美、更雅。成語典故,是中國人對過去「頂級詩詞歌賦」等文字精華的提煉,是文字的歲月和人文積澱。而英文很少做這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些俗語流傳。成語典故讓中國人在表達上更凝練,更有趣,更有學問。
6、工整
可以看到,中文翻譯使用了大量「兩字詞」、「四字詞」,讓文章結構更統一,格式更工整,體現出統一的美感。而英文單詞長短不一,永遠無法體會中文詩詞歌賦在格式上的統一之美。
7、聲律
雖然英文詩歌也有韻律,講究押韻,但英文本質上並無音調,英文詩歌讀起來缺乏中文詩歌的抑揚頓挫感。漢字有四個聲調,對聲音的把控更精準。漢字詩歌不僅有押韻,連聲調都會考慮在內,讀起來琅琅上口、抑揚頓挫、氣勢十足。
總的來說,幾千年歷史錘鍊而成的中文在美感上完全碾壓英文,這不是一個維度的文字,放在一起比較有點不倫不類!
關注侯君集,城市、農村、經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