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方艙醫院的工作日記

2021-01-12 央廣網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放射線科 孫洋

冒雨前行,只因我們身著白衣

  2月3日晚,武漢市連夜決定在武漢會展中心搭建方艙醫院收治患者,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再次被委以重任,這一次的任務足夠堅實,足夠刻骨銘心。

  2月6日清晨,天色灰濛濛,細雨連綿。每一個清晨的到來,中國人都在期盼著,期盼確診患者的數字不再跳動,期盼痊癒出院的笑臉再次綻放。然而病毒不懂得人類的悲歡,戰勝疫情,需要人民持之以恆的團結與奉獻,更需要白衣工作者一往無前的堅守與勇敢。上午6時30分,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緊急醫療救援隊的韓晉峰、閆百靈兩位老師正式進駐方艙醫院接診病人。上午7時,後勤保障隊與前方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匯合,冒著大雨開始物資搬運,登記造冊,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全員開展救援工作。

室外下著大雨,但仍然無法阻擋前方救援隊員的腳步……

上午11時物資搬運清點完畢。

  時間不等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處於醫院運轉初期,物資並不十分完備,加上千裡奔赴前線的疲憊,這一切都沒有打倒救援隊救治患者的決心。靠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韓晉峰、閆百靈在即刻開始的救治工作中排查患者情況,安撫患者情緒,接診人數分別達70人左右。

穿著防護服頭髮會被汗液浸溼,救援隊員理了光頭,中為韓晉峰

閆百靈

救援隊員與救援車在武漢會展中心前

  下午1時,雨勢漸大,氣溫驟降。我們的隊員在會展中心外冒雨搭建臨時棚屋,這些棚屋將為醫護人員穿戴防護服提供場所。但這種簡易屋子上面沒有擋雨的瓦片,往往一層防護衣還沒有穿完就已經被雨水打溼,而臨時帳篷離汙染區又僅有十幾步之遙,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前方的「戰士」們卻講到「身著白衣,只為守職」。

 隊員穿著被雨淋溼的衣服冒雨搭建

  在這段抗擊疫情的歲月中,我們的救援隊員就是最偉大的逆行者,風雨中告別了新年的溫馨,背負著家人的惦念,跨越了祖國的山河,來到前線,奉獻,戰鬥。身著白衣,只為守職!我們共同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城市恢復車水馬龍,會展中心燈火璀璨;孩子回到教室,市民結伴踏青;每一位救援隊員可以平安歸來,卸下壓力,酣然入夢。相信那一天,不會遙遠!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神經外科ICU護理平臺 于濤

諾亞方舟——方艙醫院

前方的牽掛,心的悸動

  1月26日,吉大一院派出了34名首批奔赴武漢醫護人員,這34名人員中有2名是我們科室的戰友,從他們出發那一刻起,心就被緊緊的揪著,他們是我的兄弟姐妹,希望他們早日平安歸來,也希望自己能像這些英雄一樣奔赴戰場。緊接著科室開始報名,我向護士長主動請願,希望能夠參加到接下來的援助中,前方小夥伴頻頻傳送來消息,當我得知他們需要穿著紙尿褲上班的時候,被深深的震撼了,也更加堅定了要加入到此次戰鬥中的決心。2月4日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出徵武漢,我也成為其中一員。作為中共黨員,一名NSICU的護士,科室培育了我5年,我也即將為科室,為醫院,上交一份不一樣的答卷!

別離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這次出徵很匆忙,自己也沒有時間準備生活用品,科室為我採購了滿滿一箱生活用品,兩位護士長反覆的叮囑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注意防護……科室的其他同事,都在微信群裡為我鼓勁,為我加油,感謝大家!臨行的那天中午,為了穿防護服方便,科室護理員為我剃了個光頭。這是我最帥的髮型!我在心裡默想著「別離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疫情就是命令,方艙亦是戰場

  此次援助派出的是我們醫院組建的方艙醫院,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方艙醫院,因此我還特意了解了一下,所謂「方艙醫院」一般是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機動性好,展開部署快,環境適應性強。

「平頭野戰軍」

  飛機落地後隊長亓主任第一時間組織我們幾個黨員同志成立臨時黨支部,負責本次任務的思想政治工作!身為一名黨員,我感覺到責任重大!來到武漢,消毒防護是最重要的,由於資源有限,沒有專職的人員為我們進行培訓,我毛遂自薦,承擔了為同事們培訓穿脫隔離服的任務,通過與科室教學組長劉暢和護理部王鵬舉老師溝通,收集資料,最後確定了培訓方案,圓滿的完成了培訓任務。我們共同期待,穩中求勝,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明天就正式上崗了,支援武漢的戰友們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神經創傷外科及美容整形護理平臺

  徐寶罡

專業,敬業,這就是我此行的答案

  2020年2月6日天氣陣雨

  今天是我們馳援武漢的第三天!

  自從2月3日晚接到張曉紅護士長的電話,了解到武漢疫情嚴重,急需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後,我的心就無法同千裡之外的亟待幫助的患者和無私忘我的白衣同行割捨開來。在當晚詳細匯報了個人家庭情況及個人意願後,我成為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馳援武漢醫務隊伍的一分子,我為這個決定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

  時間緊急,2月4日就是出發日。在出發前,我和父母通了一則電話。儘管不是面對面的對談,在父母的聲音中我仍能深深的體會到他們對我的擔憂。但身為醫務工作者,就要做好隨時去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國家召喚,我們義不容辭。舍小家顧大家,只有大家的安穩才會有小家的幸福。同事也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把能給我們的都帶上了,做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就這樣,帶著同事與親朋好友的牽掛與期許,頂著剛剃的「光頭」,我們踏上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遠方的爸媽,等兒子平安回家!

  我們到達武漢時已是深夜,乘大巴入城的那一刻,我終於理解了「逆行者」的意義。「逆行者」敢於直面最危險的地帶,敢於擁抱最沉重的壓力,與命運纏鬥,與恐懼交鋒。

凌晨1點,厚重的行李也終於到達酒店。在疲憊與希望中,我們度過了進駐武漢的第一個夜晚。

  2月5日,為了讓大家安心,前方救援隊的同事們借用短暫的休息和吃飯的時間向我們描述前方的情況。亓隊長強調:「為了防止醫源性感染,要反覆演練防護服具穿脫。

  記錄、演練、再演練牢記每一個細節。科學嚴謹的一院人,無論走到哪裡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白求恩的精神!」一字一句,我都銘記於心。專業,敬業,這就是我此行的答案。

  2月6日,經過兩天兩夜的急行軍,救援物資車終於抵達了我們的集合營地!看著他們在雨中蠟黃又疲憊的臉,我真是滿滿的心疼!可來不及休息,馬上又投入了三車廂物資的卸載和搬運!經過三十二人近兩個小時的搬運,終於完成了對物資的清點和記錄!我由衷地感受到了醫院對於我們前線的關心與支持!

  中午吃過午餐後,就接到需要馬上出發到方艙醫院展開我們的作戰車以及搭建帳篷的通知,行動,再行動!

  經過六個小時的工作,我們圓滿完成任務,看著搭建起來的帳篷,看著身邊兄弟們分不清沾滿了雨水還是汗水的臉,看著帳篷內明亮的燈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這一刻我又清晰的看到了醫務工作者肩上需要扛起的那一份責任,我們願用我們的樸實無華為武漢這座英雄城再增添一抹微光!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急診科醫生 陳帥

勇往直前援疫區保家衛國衝在前

  2020年2月4日於飛往武漢飛機上                                                            

  此時的我正坐在飛往武漢的CZ5241飛機上,漆黑的窗外是那麼安靜,而疫情的形勢卻牽動著全國。也許會有人驚訝,身為急診外科醫生的我,為什麼會成為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的醫生。然而,對於參加過多項緊急救援演練任務,作為國家緊急救援吉林省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緊急救援隊隊員的我來說,前往疫區,抗擊疫情,是我肩負的責任,更是我必須完成的任務。

  隨著前三批同時相繼出發援鄂,我深知疫情的發展與形勢的嚴峻,更清楚前往疫區的風險。但當我在2月3日晚接到主任電話,詢問我參加援鄂醫療隊是否有困難時,我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回答沒有困難,隨後諮詢了一些時間上的安排。掛了電話不知什麼時候妻子站在了門口,看到我看她,她先是怔了一下,之後問我什麼時候出發,我回答說很著急,估計就明天。她轉身離開,開始幫我準備需要的日常物品。當晚我聽到她到處打電話,問有沒有口罩,她知道疫區物資緊張,對我卻只說了「注意安全,我和兒子在家等你」。

  上午培訓還沒結束,突然接到通知,下午馬上出發,我急忙趕回家取行李,妻子開車送我返回醫院,路上她對我說不用擔心家裡,她會照顧好孩子和老人,在武漢工作會很辛苦,不用總打電話,有時間多休息,注意安全。在停車拿行李時,我告訴她,不要擔心,我一定會平安歸來。關車門的一瞬間,她突然說「老公加油」,一轉身我的鼻子突然酸了一下。

  耳畔迴響起「扶傷濟世,敬德修業」的校訓,相信「大醫精誠,尚美至善」是每一位吉大一院醫護工作者無悔的追求。

  抬眼再看窗外,飛機即將降落武漢。戰役即將打響,時刻準備著!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吉大一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小兒呼吸二科 王立君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武漢的天陰雨連綿,戰士的心卻熱火朝天。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亓玉偉主任稱大家為戰士,不厭其煩的強調:我們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做事情要有大局觀念,步調一致,聽從指揮。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大家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心細如針,膽大如虎。 

  大敵當前,馬虎不得,亓主任最常說的一句話「同志們,我怎麼把你們帶出來,我就要怎麼把你們帶回去,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我們安全了,才能夠去就救治別人」。所以我們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演練,討論的那叫一個激烈。從頭到腳,每一個細節,不知道推演了多少遍。我們想的越多越細,疫情則變的越無力。此時我們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彼此關愛的家人,更是性命相託的戰友。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車隊抵達武漢。車隊師傅們非常辛苦,兩千多公裡,人停車不停,這種精神使我腦海中閃現出戰爭年代,衝鋒陷陣,逆流而上的畫面。為了能讓患者儘快得到安置,師傅們並沒有休息,隨即展開車載醫用帳篷,調試應急設備。一切安排妥當以後,師傅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賓館休息。

  面對疫情,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都想儘快把它消滅,不想讓它多停留一分鐘。師傅們已是精疲力盡,作為領隊的亓主任,更是力倦神疲。到達武漢以後,亓主任便沒有一刻停歇,連續幾日沒有合眼,剛剛建立的方艙醫院,瑣碎的事情太多。夜裡十點,有的隊員都已睡下,突然得到命令,所有醫生入艙,沒有一個隊員掉隊。在電梯口,我正和亓主任碰上,四目相對時,我發現亓主任的眼睛是紅的。 

  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面對疫情,我們同舟共濟。抗擊疫情,我們義不容辭。讓我們鑄就意志之劍,斬殺新冠病魔。迎難而上,共克時艱!

相關焦點

  • 武漢女孩的方艙日記
    兩天後,社區緊急通知阿布前往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阿布匆匆告別了丈夫和女兒,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馬不停蹄地趕往方艙醫院。武漢這家方艙醫院是國家衛健委及湖北省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建立的醫院,由一處超大型城市文化綜合體改建而成,專門用來接收治療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整個醫院被劃分為ABCD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又被分割成了幾個艙。
  • 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 天使日記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二十八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你有多美】援鄂移動P3實驗室日記
    日記記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隊員阜外醫院 徐傳勝   2月6日 出發武漢   今天北京迎來了多年未見的一場大雪,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來不及欣賞這份雪景,就匆匆趕往九號院與其他7名志願者作為院校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隊員前往武漢
  • 天使日記|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老黃,工作中,好多次在走廊裡和你碰面時,我們都喜歡跟你鬥嘴耍貧,因為我們都知道你不會生氣,我們就喜歡看到你燦爛的笑容。  當得知你確診新冠肺炎以後,我趕緊給你打電話,我們都勸你放下手頭的工作,趕緊住院。
  • 方艙裡的檢驗師:實驗室條件不足,就去金銀潭醫院借場地
    由於方艙沒有「三區兩通道」的實驗室條件,檢驗組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金銀潭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借用一塊工作區域。於思遠是第一批率先前往開闢道路和流程的檢驗師。「進入金銀潭一定要做足防護準備,我是先鋒隊員,一定要讓戰友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 方艙醫院「管家們」的十二時辰
    550多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500多名醫護人員,9個人的醫用物資保障「管家」,在武昌方艙醫院,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團隊組成的方艙醫院醫用物資保障部,超負荷承擔著繁瑣、繁重的醫用物資保障任務。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他方艙醫院將恢復原有功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8月14日,江漢方艙一樓中區和西區的擋板、床位,已經全部拆除轉移;東區和二樓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
  • 「親愛的,我們醫療隊所在的方艙醫院休艙了!」
    3月8日下午,隨著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最後48名患者痊癒出院,沌口方艙醫院患者清零。3月9日起正式休艙。休艙後,醫療隊將原地休息待命。(3月8日醫療隊留念)據了解,沌口方艙醫院是武漢市第一個利用暫時閒置的工業廠房建設的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於2月12日開工、15日交付。
  • 再見方艙醫院 願再也不見
    3月10日,位於武漢市的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舉行休艙儀式。在武漢的所有方艙醫院中,武昌方艙醫院是最後休艙的。當日,這個方艙醫院裡的最後一批患者將全部出艙。至此,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來,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在網友「祝早日關門」的念叨聲中,武漢方艙醫院終於全部休艙。
  • 《方艙》的日與夜
    但方艙醫院的日與夜不能被遺忘。《在一起》中屬於《方艙》的故事由西華醫院副院長胡慶生的日記展開:01一次特殊的任務老鄭我相信你!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方艙醫院,有人甚至覺得是要把病人放在一起任憑大家自生自滅。這個時候,我非常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第一批病人到了醫院,我記憶深刻有三個人,小男孩鐸鐸、李大爺、馬大姐。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方艙醫院將「野戰醫院」方艙創造性地應用於和平時期的大規模救援行動,成為這場生命保衛戰的奇兵。2月3日晚,首批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洪山體育館三家方艙醫院連夜開工,創下36小時改建成3家方艙醫院的奇蹟。
  • 戰疫日記:進出方艙醫院要經過多少道防護流程?60度水洗澡半個小時...
    進出方艙醫院要經過多少道防護流程?在方艙醫院裡連續穿防護服6小時身體會經歷哪些痛苦?回到住處又要被「消殺」多少次?每天都要用60攝氏度的水洗澡半小時……河南省人民醫院支援武漢的男護士王冠宇,用2000多字翔實記錄下了在方艙醫院的第一個夜班經過。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它的建成,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患者鑄就了又一座阻擊疫魔的「生命之艙」。
  • 誰來緩解「方艙醫院」內的群體性焦慮!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隨著疫情不斷進展,確診和疑似病例持續增多。2月3日晚,武漢市首批三所「方艙醫院」啟動改造,3處「方艙醫院」,分別位於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2月5日22時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的江漢方艙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 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關閉拆除 預留萬張床位儲備
    央視網消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拆除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同時,武漢也預留了13000張方艙醫院床位儲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彈。
  • 武漢:首個投入方艙醫院徹底關閉
    來源:湖北日報8月13日,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該方艙醫院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截止3月9日休艙,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成為武漢開放最早、開放床位最多、收治患者人數最多、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
  • 誰來為方艙醫院兒歌定調
    《方艙醫院真神奇》這首兒歌突然就掉進輿論漩渦。  那麼它的歌詞說了什麼?主要是說方艙醫院既能治病還能教舞技,各種舞蹈鍛鍊身體,充滿歡樂氣息。  這有什麼問題嗎?沒有。但有人就是特別擅長挑刺。  有評論說,這是疫情下的「跑調」表達;有人比這更刺激,上綱上線,說是「強行歌頌災難」,「消解了抗疫的嚴肅性」。  首先,這首兒歌表達得對不對?這是一個事實問題。我們必須明白,方艙醫院不是抗疫的整體敘事,而是一個特定場景。住在方艙醫院的都是輕症患者,他們的快樂態度贏得國內外觀眾的讚譽,甚至鑽石公主號郵輪和伊朗方艙醫院等國外疫情發生地也歌之舞之。
  • 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同濟大學團委書記陳城表示,同濟大學各附屬醫院迄今已相繼有159名醫護人員援鄂,在一線救死扶傷。許多同濟青年主動提出,想為這些醫護人員提供後方保障志願服務,同時希望能有機會連線這些勇敢的白衣戰士,向他們表達敬佩和慰問。校團委於是聯繫了附屬東方醫院援鄂青年突擊隊,共同組織了這一堂特別的主題團課。
  • 方艙醫院床位密度高如何保障安全?國家衛健委回應來了
    「方艙醫院」。2月4日,武漢市各區指揮部再傳好消息:漢陽、江岸、礄口、洪山、武漢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江夏區、黃陂區等城區將再建8座「方艙醫院」,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輕症患者。另外記者獲悉,青山區正在醞釀建設「方艙醫院」。相關人士表示,隨著這批方艙醫院的建成,收治能力將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緩解病人不能集中隔離收治的狀況。
  • 武漢最早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開始拆除,將恢復展覽功能
    8月14日,隨著一隊工人將一排排隔離板依次放下,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是由卓爾控股旗下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