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w+在線!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2020-11-26 澎湃新聞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請你們照顧好自己,期待你們健康歸來!」……2月25日下午3時,以「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為主題的同濟大學特別主題團課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正奮戰在方艙醫院醫療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們。同濟大學等滬上高校約20萬青年學子通過bilibili視頻網站在線聽課,並與前方醫療隊員們互動,送上由衷的敬意與溫暖的祝福。在直播正式開始前,一條條溫暖的彈幕就一次次刷屏。一個小時內,累計彈幕3萬餘條。這也是上海學校共青團「戰疫」系列主題團課的第一期。

同濟大學團委書記陳城表示,同濟大學各附屬醫院迄今已相繼有159名醫護人員援鄂,在一線救死扶傷。許多同濟青年主動提出,想為這些醫護人員提供後方保障志願服務,同時希望能有機會連線這些勇敢的白衣戰士,向他們表達敬佩和慰問。校團委於是聯繫了附屬東方醫院援鄂青年突擊隊,共同組織了這一堂特別的主題團課。「這次疫情是一場大考,再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黨組織和黨員衝鋒在前的先進性,這也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搭建移動醫院

成為方艙醫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團課一開始,附屬東方醫院副院長、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副院長、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雷撼介紹了東方醫院應急醫療隊21天來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展一線醫療救治的情況。

2月4日一早,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55人整建制馳援武漢。這支隊伍共有車輛10輛,裝載物資、藥耗、生活保障、帳篷醫院等共計30噸。2月5日,25頂帳篷搭建起了移動醫院,並完成所有的功能配置,按照中等規模一百張床的建制把房間全部布置好。在2月7日正式收治病人之前,方艙醫院指揮部把指揮中心、辦公室、清潔區、醫護人員更衣區和進出方艙的通道全部放在移動帳篷醫院內。作為整個方艙醫院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移動帳篷醫院為方艙的順暢運行和更加符合感控要求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礎。這個方艙醫院能收治患者1500人左右。

醫護人員因為身穿防護服,一次值班六小時,需要不吃不喝。六個小時的班,下班出來往往已經八個多小時。同時,防護服非常悶,醫護人員出來時衣服都已溼透了。口罩也在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壓痕,幾天之後皮膚破損時有發生。儘管如此,醫護人員都沒有叫苦叫累,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盡心盡力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在開展臨床醫療的同時,醫護人員還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安撫,醫療隊開展了呼吸操、讀書會、廣場舞等一系列活動。

「我們在武漢期間真切感受到了從黨中央到上海市、再到衛健委及醫院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也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無私的幫助、捐贈與溫暖,讓我們深受感動,這些給予我們巨大的鼓舞和支撐。」雷撼說,「我們來到武漢已經21天了,接下來,我們會加強自我的管理、戰鬥意志的培養、毫不鬆懈的思想。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後續一定會繼續發揮自己的能量,不辱使命,共同戰勝疫情。」

東方醫院災難醫學教研室主任、援鄂醫療隊副領隊王韜向青年團員們介紹了災難醫學。他說,災難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也是一門交叉學科。同濟大學在2008年就在國內率先成立了災難醫學系。災難醫學和急診醫學是有區別的,現在的災難醫學已經形成了「三七」理論,即三分戰時、七分平時,三分科研、七分教育。希望能藉此機會,把災難醫學的理念進行科普,為疫情過去之後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發揮自己的力量。

馳援武漢之前,這支救援隊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配置了支部書記和各黨小組,定期召開黨小組會。「我們這支隊伍總共55名隊員,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隊伍。隊伍中有15名共產黨員,近期已有21名優秀隊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向我們黨組織靠攏。」東方醫院保衛科科長、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徐紅福說,「希望他們在醫院黨委和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獲得成長,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一線青年醫生分享救治經歷

吐露醫者心聲

「當我第一天進去方艙醫院的時候,看到的如同一個菜場,患者很無序,走動得非常頻繁,極大地影響了醫療救治效率。於是,我就想到給患者寫一封信。」同濟大學在讀博士生、東方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華晶講述了寫這封信的初衷。他從患者的角度和醫護人員的角度作了些思考,從兩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指導方式,包括通過作圖告訴患者,應該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活動範圍去做好一些事情。他還現場演示了如何正確洗手、佩戴口罩等專業防護步驟。

東方醫院臨床心理科醫師馮強手捧一本《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讀本》書籍。這是在東方醫院院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臨床心理科的全科人員在幾天時間內緊急編纂的一本抗疫心理的全民讀物,首印10萬冊,免費贈送給方艙醫院的患者,以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該書的電子版已在線免費開放。

同濟大學碩士畢業生、東方醫院急診內科「90後」醫師任慧娟向同學們普及了新冠病毒的常識。她強調,即使現在每天新增病例數在減少、治癒出院病人在增加,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她建議大家還是繼續選擇居家,儘量不要外出,外出帶好口罩,勤洗手,一定要謹記於心。

同濟大學在讀博士生、東方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昕講述了家人給予她的溫暖支持。1月23日,她帶著女兒在長期出差的愛人那裡探親休假。當看到新聞裡說武漢的疫情時,她一下子警覺起來,尤其看到救援隊的隊友已經抵達武漢投入工作時,她立刻更改了機票歸隊,在醫院的小程序上報名,志願加入援鄂醫療隊。她的父親隨後也更改了火車票,回到了上海的家中,幫她照顧女兒。「我的家庭是一個醫學世家,奶奶從醫七十年,在退休後的二十年裡仍然用自己的專長在社區服務病人。如今我薪火相傳,如果奶奶在天之靈能夠知道我這麼勇敢,她一定會感到很欣慰。」李昕說。

參加此次主題團課的還有東方醫院南院運行保障部主任、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副隊長姜波。團課由東方醫院藥學部陸家嘴院區靜配中心組長、主管藥師黃國鑫主持。

堅定從醫初心

誓為人類健康奮鬥終生

隨著鏡頭切換,同濟大學碩士畢業生、東方醫院主管護師、南院綜合監護室護士長、方艙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高彩萍,護士陳佳雯通過視頻,帶著大家參觀了方艙醫院實景。通過方艙醫院醫務人員入口,走過緩衝區,開門就來到了病房。鏡頭中,一些患者正在活動肢體,做著鍛鍊。在工作區域,牆上掛著國旗、黨旗,為病人準備的飲水機、淨化器、充電寶、電視機、微波爐等設施一應俱全。這裡還為病人設立了讀書角,擺放有滿架子圖書。還有一棵愛心樹,「掛」在樹上的一張張紙片是病人寫下的心願和祝福。一位患者因為近期拍攝了反映方艙醫院生活的小視頻,成為抖音網紅。他在鏡頭前介紹了自己在方艙醫院內的所見所感及病情的恢復情況,向醫護人員表達誠摯感謝。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祛除人類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東方醫院災難醫學教研室成員、南院創傷外科主任、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長、方艙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孫貴新帶領大家宣讀了醫學生誓言。在鏗鏘豪邁的誓言中,歷時近一小時的主題團課落下帷幕。

「同濟大學醫學院2017級三班支部為老師加油!」「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團支部向前線戰士致敬!」「最美逆行者!勇敢的心!」 ……團課進入尾聲,一條條彈幕仍源源不斷地滿屏幕滾動。不少同學還與家人共同收看直播。

「通過這次遠程網絡直播團課,我在奮戰於前方的這群白衣戰士身上,體會到同濟人把自身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優良傳統。我堅信,同濟人必將秉承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的理念,在腳踏實地中成長為國家棟梁。」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研究生許君清說。

「與附屬東方醫院援鄂青年突擊隊對接團課籌備工作的過程中,我切身感受到每一位一線醫護人員都是一名真正的突擊隊員。相信觀看直播的每一位團幹部、每一名同濟青年都感受到了他們從醫的初心和打贏這場戰『疫』阻擊戰的堅定信念。」校團委葛暢老師說。

戰「疫」關頭,同濟人在行動

@同濟師生:查文獻不用掛VPN啦!

原標題:《20w+在線!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相關焦點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2月3日晚,在「應收盡收」方針下,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時刻關注武漢疫情發展的泰康高層察覺到了事態嚴峻,2月6日深夜第二個重要的決定做出: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名義,向武漢市防控指揮部申請建一所方艙醫院。」經過幾輪申請,政府同意授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病例的救治點。
  •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2020-03-09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十二時辰·未時|從武昌方艙醫院首批走出來,恍如重生
    這天是2月11日,時辰正值未時,包括彭強在內,武漢武昌方艙醫院首批2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經歷除夕夜發病、居家觀察、往返醫院發熱門診輸液、入住方艙醫院醫治,彭強走出方艙時,恍如重生。近日,他向澎湃新聞回想往返同濟醫院急診科那幾日,下午1點至3點,自己多數是在輸液或做檢查;住進方艙醫院後,一天中的未時,多數是他服藥後的午休時間,後來也成了他出院的時辰。彭強出院一個月後,3月10日下午15點多,隨著最後一批49名新冠肺炎患者出艙,武昌方艙醫院在運行35天後完成使命,正式休艙,目前涉及的場館已交給持有方,消毒後交還社會。
  • 武漢同濟醫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整體疫情防控水平
    本文授權轉載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張曉祥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很快該疾病被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疾病的快速蔓延導致武漢市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作為疫情中心,打贏武漢防控戰役,對於全國疫情防控意義重大。
  • 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武漢協和醫院氣派的門診樓前罕見「蕭條」,急診大門是唯一開放的患者通道。11日起,這所知名的綜合醫院恢復開放專家門診。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大規模建設方艙醫院,「床位等人」扭轉戰局隨著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逐步加深,醫務人員發現,感染者中輕症患者的比例約為80%。「寧可床等人,不要人等床!」把強化患者救治作為重中之重,在中央指導組推動下,千方百計增加床位,大規模建設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有效防止「輕轉重」。在疫情最吃緊的2月,武漢保衛戰扭轉戰局。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他方艙醫院將恢復原有功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8月14日,江漢方艙一樓中區和西區的擋板、床位,已經全部拆除轉移;東區和二樓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
  • 武漢:首個投入方艙醫院徹底關閉
    來源:湖北日報8月13日,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該方艙醫院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截止3月9日休艙,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成為武漢開放最早、開放床位最多、收治患者人數最多、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
  • 黑暗與黎明交替的地方,是希望的曙光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同時,也有醫患之間的支撐,得益於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護士的帶領,方艙醫院裡讀書會、廣場舞、呼吸操、紅歌合唱等活動接二連三。曙光之下湧動著東方醫護的擔當       「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目前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整建制奔赴疫區一線,建設移動應急醫院。」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它的建成,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患者鑄就了又一座阻擊疫魔的「生命之艙」。
  • 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烏魯木齊2月12日電 題:新疆「熱」舞為武漢方艙醫院患者減壓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過無數次的「黑走馬」(新疆哈薩克族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但她覺得在武漢跳的這一次「黑走馬」最有意義。
  • 方艙醫院床位密度高如何保障安全?國家衛健委回應來了
    「方艙醫院」。2月4日,武漢市各區指揮部再傳好消息:漢陽、江岸、礄口、洪山、武漢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江夏區、黃陂區等城區將再建8座「方艙醫院」,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輕症患者。另外記者獲悉,青山區正在醞釀建設「方艙醫院」。相關人士表示,隨著這批方艙醫院的建成,收治能力將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緩解病人不能集中隔離收治的狀況。
  • 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武漢「方艙醫院」建設再立功
    繼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之後,2月3日晚武漢又決定連夜搶建3所「方艙醫院」,將提供3400張醫療床位專門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中鐵十一局繼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後再次吹響集結號,先後參與了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兩個「方艙醫院」建設。
  • 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關閉拆除 預留萬張床位儲備
    央視網消息: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拆除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同時,武漢也預留了13000張方艙醫院床位儲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彈。
  •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與同濟大學聯手打造的「留新學子線上援助平臺...
    同濟大學主會場。同濟大學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黃艾嬌)同濟大學5日發布消息稱,北京時間5月4日10時30分(紐西蘭時間14時30分),由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和同濟大學醫學院共同打造的「留新學子線上援助平臺」在線啟動。
  • 武漢最早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開始拆除,將恢復展覽功能
    8月14日,隨著一隊工人將一排排隔離板依次放下,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是由卓爾控股旗下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
  • 武漢首個開艙的方艙醫院關艙拆除
    8月13日,武漢首個投入的方艙醫院——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正式開始關艙拆除作業。該方艙醫院於2020年2月3日改建而成,2月5日晚9:00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是武漢市第一家開艙的方艙醫院。截止3月9日休艙,江漢(卓爾武展)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848人,累計治癒出院1327人,成為武漢開放最早、開放床位最多、收治患者人數最多、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
  • 武漢開發區兩家方艙醫院休艙 救援物資和設備原地封存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張敏、童新華、楊成雲、彭宇)3月8日下午,位於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內的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沌口方艙醫院正式休艙。
  • 再見方艙醫院 願再也不見
    3月10日,位於武漢市的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舉行休艙儀式。在武漢的所有方艙醫院中,武昌方艙醫院是最後休艙的。當日,這個方艙醫院裡的最後一批患者將全部出艙。至此,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來,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在網友「祝早日關門」的念叨聲中,武漢方艙醫院終於全部休艙。
  • 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餘將恢復原有功能
    原標題:武漢保留4家方艙醫院至明年3月 其他方艙醫院將恢復原有功能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經專家論證、現場調研,武漢決定關閉部分方艙醫院,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8月14日,江漢方艙一樓中區和西區的擋板、床位,已經全部拆除轉移;東區和二樓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