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2020-11-26 健康界

日後,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人們,可以永遠為這家醫院特殊而充滿英雄色彩的起點感到自豪,院史必將為其在2020年伊始的疫情大戰中的壯舉,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楚商領軍企業,其創始人、董事長陳東升又是湖北人和武漢大學校友,泰康保險集團在疫情初期,無論是響應速度、捐助力度便已非同小可。更不同尋常的是,不僅捐錢、捐物,泰康甚至為這場武漢保衛戰「捐」了一家醫院。

經武漢市政府批准,在疫情炮火中誕生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於2月7日提前投入使用,2月14日戰地揭牌,成為首家入列抗疫主戰場的大型民營醫院。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增派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疫情,承擔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全體醫護人員與援漢部隊軍民融合,共抗疫情。

經過醫療資源整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從原計劃提供860張床位,提升至1060張床位,其中中重症床位及ICU床位達780張,成為武漢這個生死戰場上的「主力部隊」之一。

「我曾經設想過千萬種開業的方式,但是從沒想過在特殊時期醫院以這樣的形式開業。」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執行院長肖駿感慨萬千。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

應勢而變,三次轉折

「集團上下一直高度關注疫情發展,我們隨時準備靈活根據需要投入戰疫,根據武漢市疫情的發展以及疫情作戰的需要,我們醫院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轉折。」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醫療副院長柯賢軍表示。

泰康同濟團最開始的計劃是組建醫療突擊隊,到其他醫院去支援。「去年12月底到今年一月初的時候,我們醫院就按照總部的要求,組建了一支3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成的突擊隊,在內部做了反覆的演練。」

同時,泰康同濟團隊也積極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請纓,「希望能夠出徵,把我們的隊伍派去支援其他醫療機構。當時武漢市的各大定點醫療機構,除了物資比較匱乏以外,人手也非常緊,醫務人員比較疲憊。 」

但隨著武漢市疫情的發展,形勢愈發不容樂觀。2月3日晚,在「應收盡收」方針下,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時刻關注武漢疫情發展的泰康高層察覺到了事態嚴峻,2月6日深夜第二個重要的決定做出: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名義,向武漢市防控指揮部申請建一所方艙醫院。」

經過幾輪申請,政府同意授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病例的救治點。為了儘早取得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的批覆,副院長張銘不顧嚴寒的天氣,多次跑到市防疫指揮部,有時候政府的工作人員忙得顧不上招呼,他就坐在臺階上等,歷經一番周折,終於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了同意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成為「新型肺炎確診病例治療點」的正式批覆。

凌晨1:00的全體總動員後,2月7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舉行正式的出徵儀式。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東升、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兼營運長劉挺軍等在集團北京總部遠程參加了此次出徵儀式。

2月8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正式獲得方艙醫院救助資質。經過短短的兩天準備,2月10號醫院開始接診患者。「我們其實打的不是阻擊戰,我們打的是不期而遇的遭遇戰。」柯賢軍感慨道。

儘管不期而遇,戰士卻拼盡全力。在準備時間異常倉促的情況下,短短的三天之內,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就收治了150人左右。

據湖北省衛健委2月13日公布的2月12日數字,把臨床診斷病例算上,武漢單日增加了13436名確診病例,武漢保衛戰進入白熱化。   

2月13號左右,第三次重大轉折來臨。孫春蘭副總理視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軍方的火神山建設代表和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各級領導也來現場實地勘察,泰康同濟(武漢)整體為武漢市防控指揮部徵用,確定為收治重症病人的定點醫療機構。

「確定下來以後,我們迅速的向武漢市湖北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到了我們的牌照,政府特事特辦,給我們發放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柯賢軍說。而同時軍方1400人的醫療隊進駐泰康同濟(武漢)醫院。

戰地掛牌

英雄團隊,非一日之功

出徵儀式上,肖駿鼓勵團隊:「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英雄就在我們中間!迎接我們的是一場硬仗,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事實上,的確是一場硬仗,泰康同濟在武漢保衛戰中擔責,盡責,全力以赴。

英雄鑄就非一日之功。作為泰康「險企辦醫」的又一力作,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從立項籌備、破土動工到建築封頂、人員培育,再到能夠提前投入運營,前後時間凝結了泰康人數年的心血。

肖駿表示,醫院籌備過程中得到武漢同濟醫院的大力支持,他本人即來自同濟醫院。「過去數年,同濟醫院在省內託管了多家醫院,形成了成熟的技術輸出與管理模式。」

作為一家規劃床位1600張的大型三級綜合醫院,自2016年啟動籌備開始,集團就實施了「泰康醫生計劃」,招募碩士以上的醫學生或完成住培的醫生在武漢同濟醫院各科室由名醫帶教學習,並完成國家要求的住院醫師或專科醫師的規範化培訓。一支涵蓋各專科及全科的醫生隊伍已經形成,護理人員也在同濟醫院護理部的把關與指導下陸續到位。

柯賢軍介紹,除此之外,在高年資醫生這個層面上則進行了社會招聘,所有的隊伍都是以老帶新,一位高年資醫生帶兩位年輕醫生,「一個組是3個醫生,40個護士這樣的搭配。」

至發稿時,經過14天隔離觀察,泰康同濟(武漢)醫院118名醫務人員順利結束隔離。截至目前,該院參與新冠肺炎一線治療工作的所有夥伴健康情況良好,成功實現「零感染」,這意味著在這場抗疫戰鬥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肖駿、柯賢軍為團隊備感驕傲。「2月8日出徵時,我希望大家肩負著責任進艙,帶著平安回家,大家共同努力做到了,我十分欣慰。」3月2日,柯賢軍代表執行院長肖駿看望大家,介紹了醫院目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情況,並告訴大家,頭天晚上,董事長昨天專門來電話,對所有將士的辛苦表示感謝;集團對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這次抗疫戰爭中的表現給予了極高評價。

而突擊隊員紛紛表示,「如果需要,我還要再次申請到隔離病房參戰。」作為管理團隊,肖駿和柯賢軍非常欣慰。曾經每一版防控指南的更新,泰康同濟團隊都會在內部組織深入的學習。「同時,我們做了大量的心理培訓和疏導,也做了充分的戰前動員,這些紮實的基礎性工作之後,我們是有信心的。」但即便是這樣,柯賢軍承認真正打仗時,自己心裡一直是「揪著的」。「我每天密切的關注著我們隊員的各方面情況,既有醫療工作,也有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心理變化。」

集團總部遠程參加出徵儀式

軍令如山,堅持到底

在出徵儀式上,在北京總部和武漢現場一起參加儀式的董事長陳東升鼓舞全體醫護將士:「泰康保險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投入到支持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抗擊疫情的這場偉大的戰鬥中!我們一定要為武漢人民提供強大的後援支持和醫療支持!」

此言不虛。本按照中高端盈利醫院打造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了抗疫需要,主動請戰,在疫情中以非盈利性醫院啟動,成為方艙醫院。再度因疫情需要,軍隊增派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疫情,承擔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泰康同濟全體醫護人員與援漢部隊軍民融合,共抗疫情。

在軍隊醫療隊進駐以後,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臨床醫療工作這一塊全面已由軍方負責,「但是我們交班不交手,慢慢退出,物資、設備、設施,包括後勤保障、信息化的支撐等,我們交了一個退一個。」柯賢軍介紹,到目前為止,在藥品、設備設施、醫用耗材,以及整個的信息化這一塊,軍方已全面接手,但是泰康同濟團隊依舊在外圍做很多支持工作。

「比如說與市指揮部的溝通,包括物資的清理、收發以及相應的管理,信息化的支持,各種信息的上傳和報送等,我們都一直在持續做著支持。」柯賢軍表示,泰康同濟團隊希望下一步以混編的形式部分參與到軍隊的整個醫療服務過程當中。「一是體現軍民融合,二是我們泰康關愛生命、尊重生命、禮讚生命的核心價值觀,得以踐行。」 

柯賢軍說,目前在武漢市由成建制軍隊進駐的只有三家醫院,一家是火神山醫院,一家是省婦幼光谷院區,還有一家就是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而雷神山醫院由武漢市衛健委組建專班進行管理,後為便於管理,改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為主全面接管。

習慣了打好遭遇戰的泰康同濟團隊,對於接下來的戰鬥已經做好準備。「預計未來隨著疫情的控制,重病號可能會逐漸轉移到上述四家醫院,特別是軍隊負責接診的三家醫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必須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我們有這個心理預期。」柯賢軍堅定的說。

相關焦點

  • 泰康集團牽手武漢同濟醫院籤訂戰略合作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11月11日,在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泰康保險集團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泰康保險集團將資助武漢同濟醫院進行臨床科研和轉化醫學研究,探索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 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武漢協和醫院氣派的門診樓前罕見「蕭條」,急診大門是唯一開放的患者通道。11日起,這所知名的綜合醫院恢復開放專家門診。
  • 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2月25日下午3時,以「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為主題的同濟大學特別主題團課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正奮戰在方艙醫院醫療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們。同濟大學等滬上高校約20萬青年學子通過bilibili視頻網站在線聽課,並與前方醫療隊員們互動,送上由衷的敬意與溫暖的祝福。在直播正式開始前,一條條溫暖的彈幕就一次次刷屏。
  • 戰疫直播間|武漢同濟醫院:「硬核」操作築起生命鋼鐵長城
    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輝瑞公司公益支持的戰「疫」系列直播之國家隊專場上,武漢同濟人深情回顧,如何在那段最為艱難的歲月,與武漢人民生死相依,鑄起阻擊病毒、救治人民生命的鋼鐵長城。發揮了國家隊的核心力量和引領作用在新冠肺炎阻擊戰中,武漢同濟醫院主動改造了兩個院區、啟用了2025張床位,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最多的醫院。與此同時,武漢同濟醫院還攜手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協同作戰,推動戰「疫」走向勝利。
  • 軍醫石蕊:把微笑留給春天的武漢
    她說,時刻準備衝鋒是軍人應有的狀態,她會銘記武漢戰「疫」的日日夜夜,把微笑留給春天的武漢。每次查房,石蕊都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患者。聽到她溫柔的話語和爽朗的笑聲,患者們就會感到滿滿的正能量。17年前,還是實習醫生的石蕊就奮戰在抗擊非典的一線,被病毒感染,幸運的是她最終痊癒。
  • 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3月30日,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右三)與科室同事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評估病情好轉情況。新華社發(臧洪新 攝)  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題: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劉新、李樂、王岸  目送10餘名患者康復出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感覺多日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步子都輕快了不少。  在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石蕊的敬業精神、精湛醫術有口皆碑。
  • 武漢同濟醫院用責任與堅守書寫醫者使命
    在抗擊新型肺炎這個特殊的戰場上,同濟醫院共產黨員急國家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置個人安危與度外,積極爭取到第一線,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他們說, 「這是我們的戰場!」  「確實挺難的,我們醫護人員也會害怕,但更多的是感動。戰鬥的集結號已吹響,我們會一直撐下去,直到春暖花開。」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嚴麗三個月前,就申請休假安排全家度假。
  •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2020-03-09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同濟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解說】1月22日,武漢同濟醫院舉行媒體見面會,感染科主任寧琴、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接受記者採訪。  【解說】據了解,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 武漢低風險「綠色拼圖」這樣拼成
    這是武漢保衛戰的歷史性時刻,是全國疫情防控鬥爭的標誌性事件。從高風險的紅色,到中風險的黃色,再到低風險的綠色;從全國疫情「風暴眼」到院士、專家眼中的「目前全國最安全城市」,背後是英雄的武漢和武漢人民歷時近3個月的英勇奮鬥、咬牙堅守。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為人民而戰,也正是依靠任何艱難險阻都壓不垮的人民群眾的力量,拼出了這片疫情低風險的綠色家園。
  • 泰康全國第六家養老社區開業 實現東西南北中連鎖運營
    遵從「隱於市,不離城」的原則,楚園距離武漢市核心區域20分鐘車程,多條快速路網直達武漢三鎮,方便長輩出行和親朋來訪;距離附近的部(省)屬三甲綜合醫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華潤武鋼總院等均約20分鐘車程,滿足長輩重症就醫需求。
  • 湖北、武漢抗疫鬥爭詮釋的中國治理密碼
    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湖北、武漢是中國抗疫鬥爭的主戰場、重中之重、決勝之地。
  • 武漢兩大眼庫遭遇十年最冷「寒冬」
    昨日,同濟醫院眼庫主任李貴剛長嘆一口氣。上個月,同濟眼庫僅有3例角膜捐獻,武漢另一眼庫——愛爾眼庫僅有1例,然而,等待手術的病人卻有近60人,是歷年來急病患者最多的一個月。眼庫成立10年以來,遭遇最冷的冬季。長期以來,武漢眼庫幾乎都處於「零庫存」狀態,而據各大醫院統計,武漢每年約4000人在苦苦等待角膜。
  • 他從武漢來,在人民大會堂說出了心裡話……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那一天,我永遠難忘  疫情暴發後,武漢協和醫院成為阻擊病毒的第一道「鋼鐵長城」:在武漢市率先開設發熱門診,收治5200多人次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兩萬多名發熱患者,管理兩家方艙醫院…
  • 武漢同濟、武漢協和發布診療指南,不排除醫務人員通過手機染病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1月22日,據丁香園報導,作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一線醫院
  • 武漢同濟醫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整體疫情防控水平
    本文授權轉載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張曉祥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很快該疾病被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疾病的快速蔓延導致武漢市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作為疫情中心,打贏武漢防控戰役,對於全國疫情防控意義重大。
  • 武漢市民陽臺齊聲吶喊,為他們送行
    中新社記者 武一力 攝 天津醫療隊從早上8點半開始天津馳援武漢醫療隊員從武漢出發啟程回津 在天津醫療隊準備撤離武漢時,武漢市民在陽臺為白衣天使送行,齊聲高喊:再見了!謝謝你們,謝謝白衣天使武漢江夏方艙醫院中醫團隊陸續撤離3月17日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五省市209名成員組成的中醫團隊將陸續從武漢撤離 該團隊2月14日進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3月10日「休艙」後救治工作隨之結束 返家之後
  • 這個節日,讓我們認識戰位上的女軍醫們
    她們專業、堅韌、溫柔,如鏗鏘玫瑰,綻放在自己的戰位上,讓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又多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陳薇:戰鬥在抗擊新冠病毒一線的女將軍 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知識與責任心給予一位女性救人民於危難的堅強力量。 陳靜:看不見的最美微笑
  • 武漢同濟醫院一線護士口述:很累很累,但我不能停下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發熱門診,每天白日的輸液人數超過400人,神經內科護士沈繼迎每天起碼要進行穿刺150人次。「按每個患者1分鐘的速度來計算,我平均每天要保持90°彎腰姿勢3個小時。帶著厚厚的手套,如果遇到血管條件不好的患者,打針的時間會更長。所以常常一天的工作下來,腰很難完全直立起來,腰酸背疼,是家常便飯。」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記者許魏巍 攝)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7名患者治癒出院。2月18日,雷神山醫院首例治癒患者出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為至暗時刻的武漢帶來希望之光, 「兩山」醫院成為武漢戰疫的堅強支點。大規模建設方艙醫院,「床位等人」扭轉戰局隨著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逐步加深,醫務人員發現,感染者中輕症患者的比例約為80%。「寧可床等人,不要人等床!」把強化患者救治作為重中之重,在中央指導組推動下,千方百計增加床位,大規模建設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有效防止「輕轉重」。在疫情最吃緊的2月,武漢保衛戰扭轉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