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直播間|武漢同濟醫院:「硬核」操作築起生命鋼鐵長城

2020-11-26 澎湃新聞

原創 葉龍傑 健康報

在這場必須打贏並且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簡稱武漢同濟醫院)的醫務人員「披堅執銳」,衝鋒在前,一系列「硬核」的操作獲得了社會各界高度的肯定。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輝瑞公司公益支持的戰「疫」系列直播之國家隊專場上,武漢同濟人深情回顧,如何在那段最為艱難的歲月,與武漢人民生死相依,鑄起阻擊病毒、救治人民生命的鋼鐵長城。

發揮了國家隊的

核心力量和引領作用

在新冠肺炎阻擊戰中,武漢同濟醫院主動改造了兩個院區、啟用了2025張床位,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最多的醫院。與此同時,武漢同濟醫院還攜手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協同作戰,推動戰「疫」走向勝利。

「歷史上,國家遇到困難的時候,武漢同濟醫院總是挺身而出。」華中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拿出照片歷數,每次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出現之後,該院總是挺身在前面。

2020年年初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武漢成為主戰場,武漢同濟醫院是主陣地。「病毒襲來對我們也是一個全新的考驗,我們對病毒的特點,到底怎麼演變,當時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很快意識到這個疫情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生命。」王偉回顧,去年12月底就把所有醫院年終集體性活動,比如戰略研討會、春晚全部停掉,馬上召開了不明原因肺炎的專題會議。

抗擊疫情行動一步步往前推進,武漢同濟醫院起動快、應對早,不斷完善醫院戰時體系:成立了指揮部和工作小組,科室人員混編動員構成三批次抗疫隊伍,建立全國最早的發熱門診臨時黨支部……人們看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從110平方米擴大到5000多平方米,5000多名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從過年到現在幾乎都在戰場上。

「武漢同濟醫院在這次疫情中主動擔當作為,體現了對黨負責、為國分憂、濟民所困的政治責任感,與國家同舟與人民共濟的家國情懷,眾志成城、一心赴救的責任擔當,有效緩解了發熱病人就診和重症、危重症患者入院需求。」王偉強調,在重大疫情防控過程中,醫院的一院三區(主院區、光谷院區、中法新城院區)發揮了國家隊的核心力量和引領作用,「國家衛生健康委批准武漢同濟醫院為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同時也為今後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陣地。」

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

精細化管理是「三大法寶」

武漢同濟醫院有3個院區,分別為主院區、中法新城院區、光谷院區。其中,中法新城院區2016年10月投入運營,15萬平方米,日均門診2500人次,1200張床位;光谷院區2015年10月投入運營,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日均門診3500人次,床位將近1000張。疫情嚴峻期間,中法新城院區匯集了23支醫療隊,由132家醫療機構組成,包括2361名醫療隊員;光谷院區來了17支醫療隊,由145家醫療機構組成,包括2393名醫療隊員。

人多力量大,但要發揮救治患者的最大效益,還需要高效的組織和協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繼紅總結說,抗疫期間,該院建立了高效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並制定科學嚴謹的制度,包括醫療隊長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集中統一指揮,成立了戰時聯合醫務處、護理部、院感防控組,具體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為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我們還有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精細化管理『三大法寶』。」劉繼紅表示,關口前移體現為提早了解患者身體的各個系統情況,通過早期多種指標觀測指導臨床及時幹預,避免患情向重症轉化;多學科合作的重點主要在加強對各個臟器的功能支持,針對多器官損傷的情況進行多學科聯合治療,各個專家、各個專科發揮自己的長處;精細化管理要求每位病人有固定的責任醫生、責任護士,對病人的整個診療過程瞭然於心,對病情變化隨時追蹤,診療方案制定一患一策,實現個體化醫療。

武漢同濟醫院高效有力的組織管理、科學嚴謹的制度建設、細緻周密的重症監護、充分協同的多學科聯合、統一規範的診療護理,獲得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發文表揚。2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到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考察後,對ECMO的數量感到驚奇。「我介紹ECMO有50臺,他驚了,說要是他得了新冠肺炎,就到中國來治,到武漢來治,到同濟醫院來治。」劉繼紅回憶。

把科研論文寫在抗疫的戰場上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時候如何做有臨床指導意義的科研,去指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對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胡俊波表示,要把科研論文寫在抗疫的戰場上,從而達到科學救治、精準施策。

武漢同濟醫院既往在科研方面投入較多,連續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達到百項以上。「科技是生產力,科研是正能量。在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過程中,醫院的專家學者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做有臨床指導意義的研究,在新冠肺炎科學防控、應急研發、危重病人救治中獻計獻策,把科技成果全面及時應用於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胡俊波表示。

1月21日,武漢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通過整理新冠肺炎的病例資料,結合病毒的序列分析,開展了新冠病毒與SARS和MERS的基因對比研究,第一時間制訂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並持續更新。在疫情初期,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如何有針對性地做好個人防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疫情爆發早期,通過對1386名醫務人員的防控行為依從性觀察研究,提示醫院應對新冠肺炎時需配備足夠的人力資源,減輕工作負荷,供應充足的個人防護用品。

2月,武漢同濟醫院牽頭,聯合6支國家援助醫療隊及時總結制定了《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內容包括診斷標準、臨床預警指標、診療流程及護理方案,供同行參考。武漢同濟醫院各專家結合自身特點,開展細緻而深入的研究,為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病毒提供了經驗。

據了解,武漢同濟醫院醫務人員牽頭或參與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指南、共識達75項,共發表新冠肺炎相關論文248篇,有多篇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柳葉刀、JAMA等國際頂級學術雜誌上。「武漢同濟醫院的科技攻關工作,為危重症患者一線臨床救治提供了指導。」胡俊波說,武漢同濟醫院也為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撐,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感受到科研正能量,起到了安撫醫務人員、穩定社會情緒、強化科學防護和救治等作用。

催生新的服務理念和科學管理措施

我國抗擊疫情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和戰略性成果,武漢在4月8日解除封城,意味著武漢大多數醫院的醫療服務進入平戰結合的狀態,既要逐步恢復常規的醫療工作,也要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任務。

「把好入口關的關鍵在於門診診斷流程再造,嚴格實行門診三級預檢分診制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爭介紹,武漢同濟醫院對整個醫院的工作區域進行了分級分區管理,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區域,根據不同等級的暴露區域進行科學防控。對於低風險暴露區,比如行政工作人員和普通病房的醫護工作人員,佩戴一次性的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滿足防控需求,但門診中度風險暴露區需要用醫用防護口罩,急診科在醫用防護口罩的同時加穿隔離衣。對於高風險區或者特殊風險暴露區,比如醫護人員進行咽拭子採集,或者進行氣管插管等高風險暴露操作,需要戴醫用防護口罩、面屏、穿隔離衣,有必要的話加戴全防護口罩。

武漢同濟醫院也要求,每個科室在醫院的基本流程下,根據每個專科的特點制定接診流程,同時要求重要的流程和制度一定要上牆可視,同時要求對全員進行培訓;每個病區每天要對每個患者的體溫情況進行報告。

「從1月到5月,醫院黨委和行政領導班子高度關心醫務人員的健康,根據員工疫情期間工作的性質來制定不同的返崗體檢方案。」劉爭說,抗擊疫情催生了新的服務理念和科學管理措施,其中包括線上醫療服務,近期已經打通線上線下的開單檢查檢驗服務,患者能夠線上開單,減少在醫院滯留,一方面助力疫情防控,也簡化了流程,更好地服務患者。

讓每個重症病人走出ICU病房

4月15日,與新冠肺炎病毒纏鬥了67天、曾被形容為病情最重的一位患者,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康復出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主任、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樹生回憶:「患者最高的時候發燒到40℃,當時能用的方法我們都用了,考慮到患者很年輕,我們只能搏一把,上ECMO!藉助ECMO讓患者的肺先休息一下,給醫生更多的治療時間。」最終,患者從鬼門關被硬生生搶救了回來。

「重症病人的救治是團隊的勝利,這個團隊包括科室團隊和整個醫院的團隊。」李樹生表示,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中法新城院區,武漢同濟醫院的醫務人員獨立承擔管理了一個新冠肺炎重症病區,共有30張病床。「我們收治的主要是生命體徵不穩定、需要進行氣管功能支持的新冠肺炎患者,依託各種高級生命支持,包括機械通氣、ECMO、連續性血液淨化裝置、人工肝等,打得是硬仗。我們的護士4小時一班,一天6班,醫生6小時一班,一天4班,二線重症負責醫生24小時在班,整個重症器官支持小組24小時待命,堅持危重病人每日聯合查房多學科會診制度。」李樹生說,硬仗打下來,體會就是,重症病人應該及時收到ICU,需要專業的重症醫護團隊來進行每一分鐘的守護,及時啟動各種器官功能支持的綜合救治方案,一個病人一個方案來進行救治,「只有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才能完成這種攻堅克難的任務,讓每個重症病人走出ICU病房。」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葉龍傑

原標題:《戰疫直播間|武漢同濟醫院:「硬核」操作築起生命鋼鐵長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我們隨時準備靈活根據需要投入戰疫,根據武漢市疫情的發展以及疫情作戰的需要,我們醫院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轉折。」而同時軍方1400人的醫療隊進駐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事實上,的確是一場硬仗,泰康同濟在武漢保衛戰中擔責,盡責,全力以赴。英雄鑄就非一日之功。作為泰康「險企辦醫」的又一力作,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從立項籌備、破土動工到建築封頂、人員培育,再到能夠提前投入運營,前後時間凝結了泰康人數年的心血。肖駿表示,醫院籌備過程中得到武漢同濟醫院的大力支持,他本人即來自同濟醫院。
  • 同濟在武漢方艙醫院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主題團課!
    ……2月25日下午3時,以「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為主題的同濟大學特別主題團課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正奮戰在方艙醫院醫療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們。同濟大學等滬上高校約20萬青年學子通過bilibili視頻網站在線聽課,並與前方醫療隊員們互動,送上由衷的敬意與溫暖的祝福。在直播正式開始前,一條條溫暖的彈幕就一次次刷屏。
  • 為人民築一道「新的長城」!抗疫先鋒江蘇省人民醫院劉雲、黃茂榮獲...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劉雲,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黃茂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劉雲教授表示:作為一位普通的中國人民,她為整個中華民族在新冠肺炎疫情前體現出的萬眾一心、同心同德的精神感到驕傲,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她在國歌響起時再一次回想起和隊員們在武漢前線時的點點滴滴,國歌的精神時刻激勵著他們為人民築一道「新的長城」,激勵著他們為千千萬萬偉大的中華兒女去打贏這一場抗疫的硬仗。
  • 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武漢3月14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同濟、協和,一條馬路上的兩間醫院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武漢協和醫院氣派的門診樓前罕見「蕭條」,急診大門是唯一開放的患者通道。11日起,這所知名的綜合醫院恢復開放專家門診。
  • 第四屆「共築鋼鐵長城·尋找最美軍嫂」最美名單來了!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4日電 由中華志願者雜誌社、中國青年網、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中華慈善總會共同主辦,軍嫂網、營口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關愛軍嫂工作委員會等單位承辦,北京友好傳承文化基金會作為公益支持單位的第四屆「共築鋼鐵長城·尋找最美軍嫂」活動已進入最美軍嫂名單公示階段。
  •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馬曉偉主任調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光谷方艙醫院 2020-03-09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生命致敬 向醫師致敬(一):不忘醫者初心——記北京協和醫院劉正印
    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築成護佑人民健康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醫者,身著白衣,心有錦緞,穿梭在生死之間,守護生命的溫度。我們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在武漢一線捨生忘死奮戰的身影,也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返回工作崗位後護佑人民健康的腳步。
  • 武漢同濟醫院用責任與堅守書寫醫者使命
    面對疫情,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對全體黨員發出了號召,「我們要把黨旗當做戰旗,真正築強築牢戰鬥堡壘,才能增強阻擊疫情的戰鬥力!」  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共產黨員樹起了衝在一線、衝在最前的鮮紅旗幟。那一天,他走了五萬步,2分鐘組裝高低床,6小時準備了94間病房。「如果病房早一分鐘準備好,病人就可以早一分鐘入住,接受治療。」  2月9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主動開闢830張床位,同樣專門收治危重病人。由於人手不足,先期到達的護士們變身「搬運工」,採取樓層負責制,每位護士長帶領團隊負責一層樓的清空工作。「為了能及時收治病人,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
  • 今日頭條、抖音戰疫科普直播已上線99期,超過5140萬人學習
    近日,今日頭條、抖音戰疫科普直播系列迎來最後一期。在第99期直播中,火神山醫院建築專業負責人、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第一設計院總建築師熊漢武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抖音火山版同時直播,向30餘萬網友詳細介紹了火神山醫院設計的前因後果。
  • 「河南有糧,武漢不慌!」這場「可得勁」的直播,展現了一個「硬核...
    這場「可得勁」的直播,展現了一個「硬核」河南 2020-09-21 10:55: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泰康集團牽手武漢同濟醫院籤訂戰略合作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11月11日,在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泰康保險集團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泰康保險集團將資助武漢同濟醫院進行臨床科研和轉化醫學研究,探索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 武漢同濟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解說】1月22日,武漢同濟醫院舉行媒體見面會,感染科主任寧琴、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接受記者採訪。  【解說】據了解,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 【同濟•新聞】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周年暨第四屆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同濟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部黨委書記,兼醫管處處長姜成華、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鄭加麟、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施強華、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辦主任劉隨意、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奎、上藥控股有限公司新藥部總經理兼上海業務總部總經理顧斌、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醫院銷售部總經理王堯舜以及醫院的領導、職工代表們出席本次論壇。
  • 陳坤、周迅短片《陽臺下的武漢》刷屏: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3月15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上演這一幕超甜對白。對話來自江蘇援鄂醫療隊員李娟娟,和一位因治療結下病房情緣的老人。強大而又溫柔的江蘇隊,被網友暱稱:蘇大強。細膩而又貼心的江蘇隊員,被患者叫做:小可愛。網友的腦洞裡,滿滿都是愛。老人的暖心表白,就是我們的心聲。
  • 【同濟•新聞】支部互動,優勢互補 —記「黨建引領踐使命、戰疫...
    >2020年9月9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開展「黨建引領踐使命、戰疫一線黨旗紅」黨建交流會。>圖|同濟醫院黨委書記 許樹長首先,同濟醫院黨委書記許樹長代表醫院黨政班子致歡迎辭,介紹了目前我院黨建工作開展情況,他表示同濟醫院的發展離不開同濟大學和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
  • 管中窺豹 一葉知秋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
    在這場學術盛會中,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電影show優秀影片獎,閃耀荊楚。、北京協和醫院陳有信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陳曉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宋豔萍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張明昌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孫旭芳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蔡小軍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陳長徵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艾明教授、等近千名全國眼科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學術會議。
  • 武漢同濟醫院: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整體疫情防控水平
    本文授權轉載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張曉祥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很快該疾病被列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疾病的快速蔓延導致武漢市各大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作為疫情中心,打贏武漢防控戰役,對於全國疫情防控意義重大。
  • 搶建「兩山」醫院方艙醫院,建院增床扭轉「武漢保衛戰」戰局
    記者許魏巍 攝)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7名患者治癒出院。2月18日,雷神山醫院首例治癒患者出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為至暗時刻的武漢帶來希望之光, 「兩山」醫院成為武漢戰疫的堅強支點。「建院增床」的重大舉措,有效解決了醫療資源緊缺,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一招,最大限度減少輕症轉成重症,最大限度拯救生命,其中,成功治癒3600多名8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年齡最大的108歲。分享武漢經驗,為全球抗疫提供解決方案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短短數月間,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席捲大半個地球。中國武漢的抗疫經驗世界矚目。
  • 武漢同濟醫院公布新型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寧琴、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22日對指南進行了解讀。
  • 蓉城小學生參觀「戰疫」專題展受感染 真情實感誦讀自創詩歌《生命...
    「危急關頭,一群群白衣戰士挺身而出,告別年邁的父母,吻別年幼的孩子……」7月7日上午,在四川博物院「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展廳,一位成都小朋友觀展後深受感到,現場誦讀自己創作的戰疫詩歌《生命的防線》,在現場贏得一片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