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小學生參觀「戰疫」專題展受感染 真情實感誦讀自創詩歌《生命...

2020-12-05 瀟湘晨報

「危急關頭,一群群白衣戰士挺身而出,告別年邁的父母,吻別年幼的孩子……」7月7日上午,在四川博物院「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展廳,一位成都小朋友觀展後深受感到,現場誦讀自己創作的戰疫詩歌《生命的防線》,在現場贏得一片點讚。

當天,參加由封面新聞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讀經典 致青春」公益活動的40多位成都小學生共同參觀這次展覽。這些誦讀達人們,在零距離觀展中經受一次洗禮,並為剛剛開始的暑期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醫護人員「拼死一搏」的見證

當天,「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現場人頭攢動。

「這個是照顧重症病人時,醫護患者所穿的防護服,小朋友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穿上這個防護服需要多長時間呢?至少十五分鐘。」7月7日上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小朋友們和家長們戴著口罩有序觀展,感悟抗疫精神。

展廳裡,小朋友們邊講解,邊做筆記。防護服旁還放著90多歲老人捐贈、已有50年歷史的口罩,這是醫護人員「拼死一搏」的見證,也是中華民族抵禦病毒的決心。

經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喬甫等一線醫護人員獎章獎牌、籤滿名字的援鄂醫療隊隊旗、一線醫護人員在方艙醫院寫下的日記、經過多次消毒已褪色的防護服時,眼裡都流露出對「逆向而行的大美醫者」的由衷敬佩。醫護人員的果斷與堅毅,對每一位患者的不離不棄,都讓小朋友們十分感動。

博物館的牆上掛著義大利女孩畫的感謝中國的漫畫,兩個醫護人員頂在義大利地圖的兩端,這寓意著中意雙方醫護人員共同抵抗疫情的努力,下方還用中文寫著「我們攜手並肩」。有位小朋友看到這幅漫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臨摹了下來,還在旁邊寫到「兩個國家也能構成一個家」,小朋友內心的感悟正揭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理,我們生活的地球村,需要人們共同維護家園的穩定與美好。

走進「戰疫一線」 真情實感誦英雄

戰疫期間,小朋友們都宅家抗疫,這次真正走出家門,看到走下屏幕的戰疫展品:從按滿手印的請戰書,到醫務工作者的武漢戰袍,從川味硬核的防控標語,到吉布地領導人授予四川專家的勳章……現場1800餘件一線抗疫實物,180餘幅寫實抗疫照片,以及視頻、繪畫等方式多維度,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四川各界凝心聚力投身抗擊疫情的所作所為,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戰疫中的四川力量。

如何使戰疫詩篇的誦讀充滿真情實感?參觀結束,四川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海光老師向孩子們傳授了如何調動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在誦讀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走出去,近距離接觸戰疫中的一線素材,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參加這次活動的小朋友來自成都龍江路小學分校、成都市草堂小學、成都錦裡小學等。

他們中,很多都寫過與戰疫有關的作文,有的小朋友父母是趕赴一線的醫護人員,有的小朋友寫身邊平凡戰疫人——快遞員、門衛叔叔。

來自草堂小學的誦讀達人吳家旭曾精心創作過戰疫詩歌《生命的防線》,「危急關頭,一群群白衣戰士挺身而出,告別年邁的父母,吻別年幼的孩子」,他現場誦讀了這首詩,贏得點讚。

【來源:川報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吳夏靈) 8月13日,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以下簡稱「戰疫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
  • 廣東科學中心推出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
    今日(8月13日), 廣東科學中心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戰疫專題展設置「病毒來襲」「共克時艱」「科學防治」和「『疫』情警示」四個分區,共36個展項,全方位展示了病毒的知識與危害,新冠疫情的發展與影響、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科學防治以及科技在抗「疫」中的支撐作用,並期望通過疫情警示引起社會反思與進步。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這是四川博物院裡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一件實物。「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它曾用在「非典」時期 17年後又重新參與「戰疫」
    這是四川博物院裡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一件實物。「這個體溫槍怎麼這麼大?」6月23日,有參觀展覽的遊客在櫥窗外停留,頗為好奇。事實上,這把體溫槍是個老物件了。17年前,它曾在「非典」期間,被用來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今年年初,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裡,它又被翻出來「應急」。
  • 「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將持續開放
    「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於2020年10月1日在內蒙古科技館正式開展,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2月。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專題展共接待觀眾隨著秋日漸濃、冬日漸近,大家不妨來內蒙古科技館,參觀「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給自己「充充電」,感悟化學元素的神奇之處,提升科學素養。來源:內蒙古科技館專題合作部
  • 九江小學組織學生參觀生命體驗館
    九江新聞網訊(查思韜)11月19日,九江小學組織學生進入本校生命健康體驗館進行參觀學習。館內老師帶領學生一同參觀並做了詳細講解,學生們聽了紅十字歷史和生命安全館的建設由來,學習了解了自然災害知識、家庭安全知識、生命健康知識以及急救知識等,參與體驗了消防滅火、火災逃生、自救結繩、傷員急救等,並學習模擬了如何打急救電話,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快速表達出:事故發生地點、人數、傷勢以及作為一個小學生在等待時間應該做什麼,提高救人效率。學生們都很專注的傾聽,現場進行了體驗、互動還有培訓。
  • 「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 將持續開放至2021年2月
    呼和浩特晚報訊(記者 楊永剛)「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自10月1日在內蒙古科技館正式開展以來,共接待觀眾6萬多人次,為了滿足更多觀眾的參觀需求,展覽將延期開放至2021年2月。
  • 高校師生多語種誦讀紅色經典
    揚子晚報11月26日訊 (記者 馬志亞 通訊員 錢逍) 多語種誦讀、品位經典之美。26日,徐州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聯合徐州市翻譯學會,舉辦了一場別具風味的紅色經典外文誦讀會。外國語學院師生們,使用漢語、英語、俄語、朝鮮語等語種,誦讀了多部紅色經典作品。
  • 「詩歌小鎮」的農民詩人
    75歲的中學退休老師談湛梧,站在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村口「中國詩歌小鎮」的牌匾下,吟誦著李白的千古名篇。去年12月20日,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授予官圩鎮「中國詩歌小鎮」的稱號,它也成為廣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小鎮。談湛梧說,從那時起,他就決定在村裡起詩社,教年輕人特別是小朋友寫詩。
  • 詩歌對人類有哪些好處,它究竟給人們帶來了什麼?
    毋庸置疑,在人類刀耕火種的時代,詩歌跟原始繪畫,原始雕刻都是最基本的藝術形式,極大地豐富著人們的文化生活。之所以被稱作「詩歌」,是因為它跟音樂是一體的,不但能誦讀,還有固定的旋律和節奏,可以歌唱,以聲音的形式向大眾傳播。自從出現樂器和音符後,音樂才從詩歌中逐步分離出去,形成一門獨立藝術。
  • 「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國慶期間在我館開展
    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豐富的展品 有趣的科學歡迎參觀「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一定會在這裡獲益匪淺!【參觀地點】
  • 誦讀展播 | 當時的月亮 / 盛詠梅 金汐
    ▾  點擊收聽誦讀導師金汐的範讀作品  ▾ 作者|林夕(中國香港)
  • 鰻魚和我們的生命之旅 | 思南經典誦讀會
    鰻魚和我們的生命之旅 | 思南經典誦讀會 2021-01-06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事物的滋味我嘗得太早了」:石川啄木的詩歌美學
    「事物的滋味我嘗得太早了」:石川啄木的詩歌美學石川啄木是明治年間的短歌詩人,他打破了日本傳統短歌三十一音一行的形式,開創了日本短歌新形式,而他的詩歌也因為內容獨闢蹊徑,充滿了深刻的個人情調而受大眾歡迎。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辦「建國七十載 築夢新時代」配樂詩歌朗誦比賽
    10月18日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會展中心小劇場舉辦「建國七十載、築夢新時代」配樂詩歌朗誦比賽,活動邀請了市直機關工委書記李桂華出席,並與局黨組班子成員一同擔任評委,局系統21個黨支部(總支)參演,全體幹部職工及家屬現場觀摩。
  • 四川戰疫幕後那些事③|吉布地總理為什麼給這些四川人授勳?
    受國情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吉布地大多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無症狀感染者,這一情況和四川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開出對症下藥的『藥方』。」為此,專家組每天夜裡都會開會,集中在一起討論如何解答當地提出的種種問題,並仔細查閱資料、對比最新研究數據,時常忙到深夜。不僅帶去專業的醫療經驗,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的到來更像一支「安定劑」。
  • 【名家誦讀】郭沫若《白鷺》 誦讀:東明
    美文誦讀一個有聲音的平臺白 鷺作者|郭沫若誦讀|東明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的詩。主播簡介東明,主任播音員,主任記者,師從關山老師。
  • 詩歌是什麼呢?(詩論)
    百度上有精準的定義文學是形象的,要用形象來回答真的很難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楚辭》以楚地曲調為要應該是,3/4拍楚辭,它的變化更加多端這種曲調,更適合抒情歌唱瑰麗的藝術形象紛彩疊呈,美麗非凡*上面都是從音樂上面來講的內容上面來說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