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有精準的定義
文學是形象的,要用形象來回答
真的很難
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以四言為要
我猜想,應是2/4拍
有一句話叫做「一詠三嘆」
一個曲調反覆詠嘆
(這個「三」,是多次的意思)
詩三百,有很多雙聲疊韻的詞語
音樂性很強,反覆歌唱
詩歌的押韻,已經形成
現在的歌曲,也有韻腳
每一句歌唱,都落回這個韻腳
*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帶女蘿。」
《楚辭》以楚地曲調為要
應該是,3/4拍
楚辭,它的變化更加多端
這種曲調,更適合抒情歌唱
瑰麗的藝術形象
紛彩疊呈,美麗非凡
*
上面都是從音樂上面來講的
內容上面來說
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呢?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歌以永懷
這都是以前的聖賢之言
竊以為,詩歌,什麼內容都可以寫
它是抒情歌唱的!
如果不是抒情的
絕對不能叫做詩歌
*
僅僅有抒情,還不夠
作者應該看到,具體形象
也要讓讀者,能夠重構具體形象
當然,可以是作者親身經歷
也可以是作者幻想的體會
也就是說,詩歌可以實寫
詩歌也可以虛寫
*
《詩經》中,有很多第一人稱
作品中的「我」,不等於作者
也可以等於作者
*
人有七情六慾
人生有喜怒哀樂,苦辣辛酸
都是可以用詩歌來描寫的
美術家,裸體模特寫生
我們不能認為,美術家會裸體上街
描繪一條金碧輝煌的飛龍
描繪一個邪惡魔道的魔鬼
我們不能認為,美術家
就是飛龍和魔鬼
*
為什麼說這些話呢?
我家鄉屋門口的朋友
看到我轉發的詩歌
深為我的憂愁,擔心
其實不必,那就是一個作品
戲臺上的丑角
你不能認為生活中他也是丑角
*
我們寫詩歌,也要真情實感
就是和唱戲一樣
虛假的情,也要唱得有情有義
這應該是寫詩歌或文章的真諦
*
漢語現代詩歌,已經與
古體詩,近體詩,宋詞,元曲
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沒有了韻腳,沒有了格律和樂譜
但是,抒情的,具體形象的
能夠打動人的,能重構的
這些是不能丟的
華麗的辭藻也好,樸素的詞彙也好
主要是用詞精準,惟妙惟肖
這就是我的理解
與百度的同好們
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
作者:
一詠三嘆: 又稱一唱三嘆 。意思是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
這個成語,指寫作手法時,它的意思是疊章。重複的幾章節,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產生細膩的結構美和音韻美。
從這裡看來,一詠三嘆,其一是,同一時間一詠三嘆;其二是,時間有先後秩序的一詠三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