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什麼呢?(詩論)

2021-01-21 海清倚c7周明俠的詩歌

百度上有精準的定義

文學是形象的,要用形象來回答

真的很難

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以四言為要

我猜想,應是2/4拍

有一句話叫做「一詠三嘆」

一個曲調反覆詠嘆

(這個「三」,是多次的意思)

詩三百,有很多雙聲疊韻的詞語

音樂性很強,反覆歌唱

詩歌的押韻,已經形成

現在的歌曲,也有韻腳

每一句歌唱,都落回這個韻腳

*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帶女蘿。」

《楚辭》以楚地曲調為要

應該是,3/4拍

楚辭,它的變化更加多端

這種曲調,更適合抒情歌唱

瑰麗的藝術形象

紛彩疊呈,美麗非凡

*

上面都是從音樂上面來講的

內容上面來說

詩歌的內核,究竟是什麼呢?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歌以永懷

這都是以前的聖賢之言

竊以為,詩歌,什麼內容都可以寫

它是抒情歌唱的!

如果不是抒情的

絕對不能叫做詩歌

*

僅僅有抒情,還不夠

作者應該看到,具體形象

也要讓讀者,能夠重構具體形象

當然,可以是作者親身經歷

也可以是作者幻想的體會

也就是說,詩歌可以實寫

詩歌也可以虛寫

*

《詩經》中,有很多第一人稱

作品中的「我」,不等於作者

也可以等於作者

*

人有七情六慾

人生有喜怒哀樂,苦辣辛酸

都是可以用詩歌來描寫的

美術家,裸體模特寫生

我們不能認為,美術家會裸體上街

描繪一條金碧輝煌的飛龍

描繪一個邪惡魔道的魔鬼

我們不能認為,美術家

就是飛龍和魔鬼

*

為什麼說這些話呢?

我家鄉屋門口的朋友

看到我轉發的詩歌

深為我的憂愁,擔心

其實不必,那就是一個作品

戲臺上的丑角

你不能認為生活中他也是丑角

*

我們寫詩歌,也要真情實感

就是和唱戲一樣

虛假的情,也要唱得有情有義

這應該是寫詩歌或文章的真諦

*

漢語現代詩歌,已經與

古體詩,近體詩,宋詞,元曲

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沒有了韻腳,沒有了格律和樂譜

但是,抒情的,具體形象的

能夠打動人的,能重構的

這些是不能丟的

華麗的辭藻也好,樸素的詞彙也好

主要是用詞精準,惟妙惟肖

這就是我的理解

與百度的同好們

一起探討,一起進步

*

作者:

一詠三嘆: 又稱一唱三嘆 。意思是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和著唱。

這個成語,指寫作手法時,它的意思是疊章。重複的幾章節,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產生細膩的結構美和音韻美。

從這裡看來,一詠三嘆,其一是,同一時間一詠三嘆;其二是,時間有先後秩序的一詠三嘆。

*

中國的典籍,浩如煙海

相關焦點

  • 讀司空圖詩論札記
    那麼,這個比喻對應在詩中的指代是什麼呢?司空圖隨即舉出《詩經》、王韋、賈島三個事例。「《詩》貫六義,則諷諭抑揚,渟蓄淵雅,皆在其中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詩經》貫穿六義,蘊蓄良多,可說達到了「醇美」之境,但司空圖又下一轉折,強調它是「直致所得,以格自奇」。「格」,即作者之氣格,司空圖論著中多有提及,如:「然則作者為文為詩,才格亦可見。」
  • 如何正確看待詩歌,詩歌與文學、人類文明的關係?
    #筆者以為,凡知所以然才能知其然;如若想要對「詩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詩歌」是什麼?與「文學」有什麼關係?如此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麼影響?是什麼?朱光潛在《詩論》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筆者深以為然,並作出如下分析:從歷史和考古學來分析:詩是最早以文字為形式的藝術種類,尤其是在初民時代,詩更像是一種形式,將人類遇到值得留傳的人物事跡或是學問經驗,以詩的形式寫下來,其中帶有藝術性質的文字,如原始歌謠,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最終發展成詩歌;
  • 門外漢說詩:什麼是詩歌?這是每位詩人必須了解的問題
    近期重溫了艾青的《詩論》《古人論協作》,謝文利的《詩的技巧》等書籍,對詩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特以此文拋磚引玉。一、什麼是詩歌什麼是詩歌?這是每位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問題。若不知詩為何物?怎能稱詩人或詩的愛好者 ?豈不是笑話!什麼是詩?
  • 「原創」詩論《談幾種對詩歌美的錯誤理解與追求》陳虛炎
    所以,目前好的詩學標準(詩論),規則就是符合人類的普遍審美的基礎上,而構造出不斷完善詩歌創作的理論。(風格美)有很多因素可以造成,比如文字表達的異化,某些詩人慣用的表達形式(往往成為識別其作品的標誌),對事物的關注點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等等,但我更為重視的是詩人的感受特異性,我認為這是造就你我詩歌區別,造就詩歌新意的重要因素。
  • 在詩歌中,詩歌符號的含義是什麼,詩歌是語言符號還是意象符號?
    語言是一種符號,任何人都不反對這個說法;詩歌是運用語言寫出的,也沒有任何人否定這個事實。那麼,詩歌符號究竟是屬於一種什麼樣的符號呢?傳統的說法是: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它的符號是語言文字,這是所有《文學概論》告訴我們的常識。
  • ☆詩歌欣賞☆水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詩歌欣賞☆水仙 2012-11-11 15:13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 作者:   The Daffodils
  • 《詩學「活法」考索》:探源溯流勾勒宋代詩歌創作和詩學理論發展圖譜
    作者將考證與論述相結合,描寫與解釋相結合,對詩學「活法」說的產生進行探源溯流,對其內涵進行歸納演繹,對其文本進行鉤沉爬梳,對其文獻進行考釋論證,在此基礎上勾勒出宋代詩歌創作和詩學理論發展圖譜。「活法」說的提出,為詩歌由「唐音」轉向「宋調」奠定了理論基礎。研究專著《詩學「活法」考索》出版受到相關學界廣泛關注。
  • 詩詞學習:什麼叫做詩歌的張力?
    詩歌是沉默的語言,靜靜的待在泛黃的紙張上,無聲的傳達著它出生年代的脈搏和氣息。同時,詩歌又是一種有聲的語言,方寸的棲息之地,標誌美觀的方塊字,內裡,卻醞釀著驚天駭浪的氣息和景象。而每每與詩歌不曾分離的,便是「張力」二字了。然則,「張力」究竟是個什麼?從何而來?
  • 詩歌是靈魂,詩歌是生命,詩歌告訴我們的4個真理!
    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電影《死亡詩社》01傾聽靈魂深處的聲音很早就讀米沃什的詩歌了,為何如此喜歡和更早的接觸他的呢?因為米沃什的詩歌說的是人的靈魂,揭示或表達的是人心脆弱或深遠的內核,讀他的詩,我們能明白命運,能堅信人性的偉大,能看到靈魂深處最真摯的事物,以及那讓我們處於苦難和不幸背後隸屬人的本質的東西。當我們走過自己的一生,突然發現,太多的情感,太多的滄桑閱歷,都可以被蘊含在米沃什的詩中,因為米沃什的詩讓我們聽到靈魂深處的聲音。
  • 李敬澤:寫詩是人最純真的「活動」 / 李瑾:詩歌究竟是什麼
    顯然,這種衝突推進,加深了他的思考:我們正在談論或創作的詩歌究竟是什麼,假如她的確可以被當作樸素的遊戲,是否能夠滿足詩人「證實自己的存在」的願望?我想,李瑾的《譚詩錄》回答的就是這樣一些基本性問題。某種意義上,李瑾對詩歌內涵外延的不斷追問並非沒有實際意義。因為新詩甫一出現,就陷入是詩非詩的漩渦之中。
  • 「Poepera詩佩拉」:把詩歌搬上舞臺
    「我們不叫『詩劇』,因為詩劇通常只有一部分是由詩行組成的,『詩佩拉』必須以詩歌本身為主體。」    專訪    南都:你是在什麼契機下開始醞釀「詩佩拉」的?    張廣奎:其實中國人對新詩並不是那麼感興趣,覺得還是古典詩歌好、韻律詩好。我教外國文學,也教英美詩歌,英美詩歌也有古典詩、律詩。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怎麼突破詩歌。
  • 迦南詩歌作者小敏信仰見證:主啊,我算什麼
    就在我立志決定要服事主的時候,那個時候我被聖靈感動,唱出第一首詩歌,是在九零年的年底。受聖靈感動唱出的歌當時,我只是教給我本村的一位小姊妹,她就教給了別人,就是這樣一首、兩首……別人說:你這些詩歌是從哪兒學來的?她說:跟著敏姐學的。後來,教會裡面的一個弟兄還有一個姊妹知道了,他們就覺得:小敏怎麼會唱歌呢?她又不出門,又不愛講話。
  • 百草園【原創詩歌】|布穀鳥鳴
    好聽的同時那鳴聲直奔核心讓你想起那些樸素而意味深長的顏色或事物比如碧藍的,翠綠的,純白的以及明黃的,葵花一心盛開的那種亮亮堂堂 你手上一點點攢起來的青澀力氣和繭子花上鄰家綠衣女孩一樣的單純開始躁動,覺醒 有什麼比這更有意思呢
  • 在詩歌釋義中,為何要去研究詩人主觀意圖?研究時需要注意什麼?
    因為,明確了詩人的意圖,並不能最終確定詩歌的意義值。詩歌的意義值,是由作品的含義量決定的。那麼,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去研究詩人的主觀意圖呢?尤斯說得有些道理:「在文藝批評中對意圖的探討,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有一種重要作用,與本文關於內在標準的論斷十分契合。這種探討將把藝術品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向作品的特徵,而不是引向藝術家的心理活動。」我們閱讀作品,是從作品特徵去窺探意義的消息的。
  • 詩歌的意義之我見:詩歌的產生,是人性的自然體現
    五四運動以後,在以魯迅、胡適等人為代表的白話文革命倡導下,詩歌的政治意義被再次發掘,從而出現了一批以詩歌為陣地,與現實作鬥爭的鬥士,也有純粹抒發個人情感的「小資」。上世紀中葉到文革結束,由於政治需要,無法達到繁榮的詩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政治工具。八十年代,出現了以海子、顧城等人為代表的抒發被政治壓抑而尋找自我,並具有反叛意識的現代詩,具有劃時代的創新意義。
  • 「詩歌小鎮」的農民詩人
    75歲的中學退休老師談湛梧,站在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村口「中國詩歌小鎮」的牌匾下,吟誦著李白的千古名篇。去年12月20日,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授予官圩鎮「中國詩歌小鎮」的稱號,它也成為廣東唯一獲此殊榮的小鎮。談湛梧說,從那時起,他就決定在村裡起詩社,教年輕人特別是小朋友寫詩。
  • 蔣志武詩歌——隱秘背後的溫度
    過去的很多年,普遍認為詩歌是屬於年輕人的,因為詩歌需要激情;濟慈、雪萊、拜倫,早早就成名;放眼國內,北島、舒婷、楊克,也早早的完成了代表作。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很多早早成名的詩人在後期都有著明顯轉變的痕跡。所不同的是,蔣志武的詩歌創作起步較晚——雖然只有二十七八歲。但從文學傳統上看,這在詩歌創作中是一個晚齡人了。
  • 【詩歌】上弦月
    【詩歌】上弦月 在南方,望著上弦月升起來了 在雲中匆匆穿行 滿天的雲朵都不是它想要的 它在尋找哪顆星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