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原創詩歌】|布穀鳥鳴

2021-01-13 扎蘭傳媒

點擊上方關注「扎蘭傳媒」

你不孤單,有我晚安🌙


作者/周曉兵


不管你是否聽出

我聽到的就是這樣

 

布穀鳥在我的家鄉

碧藍雅魯河的兩岸飛鳴

它們也許偏愛粗大的楊樹、柳樹

而我覺得白樺樹那麼玉立婷婷

似乎更喜歡讓它們做巢

更喜歡用乾乾淨淨的清新

作它們鳴飛停棲的背景

 


當它們以起伏有致

優雅的飛行弧線、韻律

飛過 ,穀子、小麥、玉米、高粱——所有的農作物

或者低頭,或者仰望

或者靜穆,或者譁譁譁地像似鼓掌

 

由不得你不喜歡四字音節的成語

如果你聽到過真正的布穀鳥聲

如果你的確有一個童年,少年

值得紀念和回憶的聽力

 

你就會發現

它們喜歡四音節

——布穀布穀,或者

快快布穀,快快布穀

短促緊湊,簡潔有力

有鼓動力和啟示性


 

好聽的同時

那鳴聲直奔核心

讓你想起那些樸素

而意味深長的顏色或事物

比如碧藍的,翠綠的,純白的

以及明黃的,葵花

一心盛開的那種亮亮堂堂

 

你手上一點點攢起來的青澀力氣

和繭子花上

鄰家綠衣女孩一樣的單純

開始躁動,覺醒

 

有什麼比這更有意思呢

——眺望著春天

原野和遠山


 

現在

它們在我的手機聲裡作巢

——布穀布穀,或者

快快布穀,快快布穀

好讓我一早醒來,千裡外

就聽得見楊柳樹林,柞木林白樺林

那些譁譁啦啦的風聲

 



周曉兵: 筆名,墨白。曾先後就讀於扎蘭屯市第三中學、第一中學。現工作於上海,高級教師。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詩集《微風蟬聲》、《為了秋天》。詩歌《聽蟬》、《舊巢》分別在2016年第二屆、2017第三屆上海市民詩歌節中獲一等獎;詩歌《一本厚實的書》在2017第三屆上海市民詩歌節「初夏物語,美麗鄉村——浦東書院田園詩會暨書院詩社成立儀式」現場賽詩會上獲一等獎;獲靜安區2018年教育系統「走進黨的誕生地,時代新人在身邊」師生詩詞作品徵文比賽教師組一等獎。詩評論文《論中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和荊楚文化、中原文化的關係》獲第三屆「商務印書館﹒中語杯」教學觀摩研討論文評比一等獎。



《青青百草園》是為廣大文學愛好者開闢的一片芳草地,如果你喜歡寫文字,寫詩、寫散文,寫心情故事,歡迎到這裡來耕耘!

投稿信箱:panxia2727@126.com

相關焦點

  • 造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春天裡徜徉在萬物復甦的花園裡,冬天裡撐起簸箕抓小鳥;白天拜孔子、搖頭晃腦背詩歌,晚上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生活的天堂,而它就是紹興。浙江紹興,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同時這裡是中國風的最好展現地。魚米之鄉,社戲的歡騰,來到紹興,遠離城市的喧囂,後花園的世界,令你無不相忘。
  • 逍遙派詩歌《傍晚天邊的雲彩》原創
    大家好,我是逍遙派詩歌的小陳,請幫忙「關注」一下我,謝謝。認識您就是最美好的開始。下面是詩歌正文:雲燒天邊紅勝火,映入水裡色滿灼。風吹爐膛煙消去,落下晚霞金一坨。個人愛好簡介:我專注(文化領域)熱愛生活,深入社會、酷愛文學詩詞歌賦,缺一不可,所有文章和視頻皆屬於個人原創。現在主要創作詩歌作品,有啥經驗探討,建議和評論儘管寫在下面交流區。相互學習,使人進步;互相鼓勵,更有動力。積極向上,努力創作;謝謝,你們的支持和點評!(有些照片來自百度,致謝提供者。如有侵權,請告知,我馬上刪除,謝謝!)
  • 【原創詩歌】楊心貴 ‖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元旦獻詞一一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圓  作者:楊心貴 原創  新年寄語  楊心貴/湖北宜都  新年首日  豔陽高照  讓所有的不爽都隨風飄去  用喜悅的心情迎接新的到來  金牛已邁步春光裡  萬物復甦指日可期
  • 百草園:中草藥盛放的大花園
    今年世園會期間,約500種中草藥在百草園內亮相,從春天到秋天,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中草藥開出花朵,展現實用性之外的一面。從春到秋 每月都有中草藥開出花朵提到中草藥,人們常常想起的是曬乾後的植物根筋、種子和熬製出的深色湯劑,而在今年的世園會上,百草園展出了中草藥「高顏值」的一面。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習內容全解
    「百草園」「三味書屋」點明全文記敘的兩個地方。「從……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園」在前,「三味書屋」在後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很明顯就是把文章分為兩大部分內容。全文敘寫了作者童年兩處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記敘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記敘三味書屋的生活。全文表明了作者由由童年的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練習
    4、(5分)第2段中,作者描寫在百草園中有哪些遊戲?(每個不多於5個字)5、(2分)「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表現了我怎樣的心理?6、(2分)第4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7、(2分)如何理解「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裡叫著撞著的」這句話?
  • 2014年教師招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1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教學目標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二、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三、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學習課文細緻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 2014年教師招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此類題材的名篇。介紹魯迅生平簡歷。介紹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的散文,寫於1926年,當時作者45歲。他在《小引》中寫道:「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 繪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現舊日情懷
    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德語,再見的意思,可讀作adei),我的蟋蟀們! 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華語  秋日的午後,陽光暖暖的,很舒服。走在多倫路文化街上,再一次來到魯迅先生的塑像前。先生目光深邃,正和學生們交談,稜角分明的面容帶著柔和。
  • "百草園"現身魯迅公園 可近距離了解多種中藥植物
    何首烏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還記得魯迅先生寫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虹口區有了一個專門種植中藥的基地,昨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種植基地「百草園」在魯迅公園落成揭幕。  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為了在市民中推廣傳統中草藥的認知,更直觀地了解其生長習性,普及中醫知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魯迅公園共同建設了這座百草園。
  • 把生物課開到樓頂「百草園」,體驗式教育深受學生喜愛
    今天,武漢市天門墩中學七年級學生的生物課開到了屋頂「百草園」,學校把課堂學習延伸到了戶外,一些在課本裡得不到答案的問題在這裡一一被解開。「以前只在書本上見過三角梅,真實的植物還是第一見到。有些知識,像植物如何進行授粉,從而能結出果實,在這裡就能看得很清楚。」天門墩中學七(2)班葉蘊璋當天看了三角梅、鐵樹等植物的介紹,並一一給他們掛上標牌。
  • 詩人李威原創詩歌一組:我背著自己的十字架
    詩歌散見於《星星》、《綠風》、《詩潮》、《草地》、《環球人文地理》、《青年文摘》等刊物,入選多種選本。《命運》(原創)文/李威為什麼讓他們死?讓他們死也就罷了此前為什麼又讓他們活?並為許下的那些心願向你感恩2020.2.25晨7:35《我是在敷衍你嗎》(原創)文/李威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你即便是微信上發表情,也是匆匆
  • 這個迷你「百草園」 就藏在居民小區裡-四葉草堂 百草園 藥草園...
    上海的社區治理這幾年做得紅紅火火,居民們對於社區裡的綠色景觀早已屢見不鮮。  不少人對魯迅文中的「百草園」一定印象頗深。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纏繞著的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組建起了一個樂趣無限的「百草園」。身處都市的「水泥森林」,不少人對大自然無限神往。可是,上哪兒找一塊綠地,種上些花花草草愉悅身心?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作者:魯迅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 閱讀悅青春 | 陳瑤:《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今日朗讀者——陳瑤   為大家帶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書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朗讀原文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 海寧舉辦「綠色家園,詩意校園」生態詩歌原創大賽
    近期,海寧成功舉辦了「綠色家園,詩意校園」2020海寧市生態詩歌原創大賽,經前期稿件徵集,共有54家學校參賽,符合條件的作者783人共817件作品,其中教師組235人258件作品,大學組18人20件作品,中學組233人23件作品,小學組297人305件作品,經過分組初評,複評和終審,確定了各組的獲獎作品
  • 中藥百草園|木賊
    南京市高淳中醫院公眾號 特別推出 「中藥百草園」專題 帶大家認識生活中的中草藥 敬請關注 ▼▼▼
  • 魯迅的百草園裡種的「皂莢」,它不是皂莢啊
    而在沒見到皂莢之前,我對它的印象,就是來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的那棵「高大的皂莢樹」。圖片:Daderot / wikimedia出於對百草園的神往,十多年前我特地探訪了紹興魯迅故居。然而,我並沒有在百草園中尋到那棵高大的皂莢樹,卻在刻有「肥皂莢」的大石頭旁,見到一棵高大的無患子。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初中的時候,我們學了魯迅的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用優美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其幼年時期趣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童年的回憶。百草園顧名思義就是長滿雜草的園子,雖然荒涼,但卻是兒時魯迅的樂園。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