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現身魯迅公園 可近距離了解多種中藥植物

2020-11-23 東方網

  

  何首烏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還記得魯迅先生寫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文中有這樣的片段:「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文中提到的何首烏、桑椹、木蓮等都是可以入藥的中藥材。你知道它們是怎麼生長的嗎?虹口區有了一個專門種植中藥的基地,昨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種植基地「百草園」在魯迅公園落成揭幕。

  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為了在市民中推廣傳統中草藥的認知,更直觀地了解其生長習性,普及中醫知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魯迅公園共同建設了這座百草園。

  園內現種植有130多個品種的中藥植物,記者在「百草園」裡看到,金盞花、板藍根、地榆等中藥植物都已經開花,奼紫嫣紅。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業藥師對這一片中藥種植園進行種植和管理,並派出藥師志願者對前來參觀的市民、學生講解有關中藥植物學名、品種、功效等,讓大家能夠近距離觀察中藥植物,知道它們的樣子,了解它們的性味,加深對藥用植物的認識。

  得知百草園落成,附近的許多市民前來參觀。家住山陰路的市民胡志強在「百草園」裡一邊觀看各種中草藥的生長,一邊聽著藥師的講解,感覺既有趣又長知識。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舒志軍告訴記者,醫院將會定期對百草園內的中藥植物進行更新,力爭將「百草園」打造成集藥用植物栽培、中藥文化展示科普、學術交流、遊玩休閒為一體的中藥文化專題園,成為中醫藥科普教育基地。

相關焦點

  • 魯迅的百草園裡種的「皂莢」,它不是皂莢啊
    圖片:苜蓿草百草園的皂莢竟是無患子說到無患子的清潔功效,不禁讓人聯想到另外一種植物——皂莢。皂莢的莢果中也含有豐富的皂苷,古人很早就開始用它洗衣服了。圖片:Daderot / wikimedia出於對百草園的神往,十多年前我特地探訪了紹興魯迅故居。然而,我並沒有在百草園中尋到那棵高大的皂莢樹,卻在刻有「肥皂莢」的大石頭旁,見到一棵高大的無患子。
  • 造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後面一進是五間二層的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後半間為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後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都在這裡度過,中途回鄉任教也來此偶住。魯迅故居後園就是著名2的百草園了,童年時期的魯迅常在這裡玩耍。後園雖已破敗,但經過修葺,已恢復了原貌。
  • 三灣公園打造揚州版「百草園」 種300多種植物
    記者從建設方三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園保留和栽植植物共有300多種,而且其中不少都是「新寵」植物,市民在遊園的同時,還可多認識公園植物,充分發揮公園科普功能。   有本土也有引進  公園內有300多種植物   三灣溼地生態公園有多少種植物?
  • 中藥百草園|木賊
    南京市高淳中醫院公眾號 特別推出 「中藥百草園」專題 帶大家認識生活中的中草藥 敬請關注 ▼▼▼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
  • 無患子還是皂莢樹 魯迅記錯了?
    這就是皂莢的果實  百草園裡 無患子還是皂莢樹?  可能,魯迅先生也想不到,他在文章裡隨手寫下的一棵樹,在多年後依然會不時有人來問,真的是那一棵麼?  那一棵,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高大的皂莢樹」。
  • 這個迷你「百草園」 就藏在居民小區裡-四葉草堂 百草園 藥草園...
    不少人對魯迅文中的「百草園」一定印象頗深。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纏繞著的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組建起了一個樂趣無限的「百草園」。身處都市的「水泥森林」,不少人對大自然無限神往。可是,上哪兒找一塊綠地,種上些花花草草愉悅身心?
  • 百草園:中草藥盛放的大花園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牡丹、芍藥、桔梗……這些常在野外怒放的植物,其實在中醫學裡都可入藥——中草藥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加美麗。今年世園會期間,約500種中草藥在百草園內亮相,從春天到秋天,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中草藥開出花朵,展現實用性之外的一面。
  • 魯迅文章中會啪的一聲冒白煙的斑蝥有多奇葩?小時候吃肉大了吃素
    中學課本中有一篇魯迅的文章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講到了一種有趣的昆蟲叫斑蝥,在介紹這種昆蟲時,魯迅說「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很是有趣,那麼這種叫斑蝥的會噴白煙的昆蟲是什麼呢?
  • 王羲之的墨池,魯迅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紹興傳承的是文人情懷
    歷史的真相當然無從考證,誰也不好說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還是當地人們口傳的,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了解到了王羲之做人優良的品格。在院子裡,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書聖浣筆的墨池,也就是我們小時候都讀過的那個故事:兒時的王羲之沉迷書法,經常到家門口的一方小池塘中洗筆,久而久之這池塘中的水竟然被染成墨色,可見王羲之練習之勤奮。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習內容全解
    【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熟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2.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景方法;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3.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體會作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以及熱愛大自然,追求新知識的思想感情。
  • 第一次在青島發現了魯迅筆下的皂莢樹,居然有這麼高的價值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家都熟悉。在這篇小學課文的開頭便寫到: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我在想,若是在晚上,喝醉了酒,不小心撞上了,那可就慘了。
  • 學過開礦、熱愛科幻:魯迅的科學功底到底有多牛?
    <壹> 「博物少年」魯迅我們初識魯迅,幾乎是從他筆下的「百草園」開始的。相比其他燒腦的雜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通俗而趣味。所謂百草園,是魯迅對少年求學私塾「三味書屋」後的一片後花園的稱呼。
  • 2014年教師招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學重點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教學難點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難在兩點:1、是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2、是有些難解的詞語。第一課時一、導入: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初中的時候,我們學了魯迅的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用優美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其幼年時期趣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童年的回憶。百草園顧名思義就是長滿雜草的園子,雖然荒涼,但卻是兒時魯迅的樂園。
  • 「走近中藥」嗨,那個叫木賊的植物,你的「李鬼」都有誰?
    近日翻讀步瑞蘭老師的《神農的百草園》,書中記載的第一味藥是木賊,寥寥數語,就將木賊與問荊,麻黃的植物鑑別要點敘述得明明白白。幾年前對木賊,問荊的植物特徵疑惑的畫面又浮現眼前。初初閱讀《神農的百草園》,已經為步老師文字的簡練,古樸,典雅,及中醫藥知識的博學龐雜而傾倒。在我,只有讀書,才讓心靈安靜豐盈,讓內心世界一次次審視反省並回歸自我。
  • 繪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現舊日情懷
    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德語,再見的意思,可讀作adei),我的蟋蟀們! 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華語  秋日的午後,陽光暖暖的,很舒服。走在多倫路文化街上,再一次來到魯迅先生的塑像前。先生目光深邃,正和學生們交談,稜角分明的面容帶著柔和。
  • 3200多種植物具藥用價值 中藥資源種類佔全國1/6
    神農架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獲得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三大保護制度冠名的地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永久性示範基地,是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的綠色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神農架藥用植物種類多,蘊藏量大。據《神農架中藥資源名錄》統計,這裡尚存有木本、草本和藤本藥物1800多種。《神農架中藥資源》將神農架中草藥總數增至2000種以上。
  • 像藥又像花的植物開啦,來醉白池公園近距離觀賞它們吧
    但看到之後都會說 「原來是TA」 目前,蘭花三七在上海的綠地公園裡 均廣泛種植 蘭花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葉子像蘭花,根莖像中藥三七而得名
  • 近10年來第6次造訪深圳!蒙古沙鴴「A1」現身人才公園
    原標題:蒙古沙鴴「A1」清明假期現身人才公園深圳晚報2020年4月7日訊 4月4日,深圳市觀鳥協會的資深"鳥友"在人才公園的人工浮灘上發現大批從澳大利亞北遷的鴴鷸類候鳥群。其中,一隻佩戴"A1"環志的蒙古沙鴴引起了眾多觀鳥愛好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