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抗疫鬥爭詮釋的中國治理密碼

2021-01-20 今日永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抗疫鬥爭是人類與新冠病毒之間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是對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為,既是公共衛生安全治理成效的體現,也是執政黨和政府治理理念與能力的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有力扭轉了疫情局面、控制了局勢。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湖北、武漢是中國抗疫鬥爭的主戰場、重中之重、決勝之地。武漢市對990萬居民進行集中核酸檢測,結果反映「5個沒有」:沒有發現一例確診病例,檢測出的無症狀感染者沒有發現一例轉確診,密切接觸者沒有發現一例陽性,病毒培養沒有一例分離出活病毒,環境樣本沒有發現一處陽性。2020年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事實證明,湖北人民是健康的人民,武漢是安全的城市,湖北疫後重振正在取得積極成效。

有效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考驗著一個國家的制度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抗疫中的表現,全面而深刻地體現了對人民、對生命、對命運共同體的態度,全面而深刻地詮釋了其執政和治理的理念。這就是中國能夠有效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密碼」所在。

第一、對人民的態度,是全民動員參與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根本所在

一個政黨、一個政府,是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真正維護人民利益,主要看它處在關鍵時刻和面臨重大利益抉擇時對人民的態度。病毒的侵襲、疫情的蔓延,對所有人、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是無差別、無選擇的。是不是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就真實地檢驗出這個政黨、這個政府對人民的態度。截至7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或出席30多次疫情相關重要會議和活動。其中14次政治局常委會、4次政治局會議、1次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1次決戰脫貧攻堅會議,並對中央指導組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7次到地方考察調研。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30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具體研究部署和推進疫情防控和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從1月27日到4月27日,中央指導組在湖北指導一線防疫工作長達90天。為防範化解「疫後綜合症」、推進疫後重振,中央又派出聯絡組長駐武漢。對人民的態度,也是可以通過每一個黨員幹部的行動體現的。全省18萬個基層黨組織始終是人民群眾的堅強依靠,387萬名黨員衝鋒在前,58萬名下沉黨員幹部集結社區,始終站在抗疫一線,與人民群眾共艱辛、同奮鬥,度過艱難時期。黨和政府對人民負責,不負人民、不負承諾,在最嚴峻的考驗中得到充分檢驗、堅決兌現。

患難中的真情最珍貴、最稀缺,也最牢固。在最危急的時刻,人民為什麼會選擇相信執政黨、相信政府,也是基於執政黨和政府對人民的態度。這個時候,能否萬眾一心、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也真實檢驗著人民群眾對執政黨和政府的擁護和支持。人民群眾正是從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實際表現中,真切體會到黨和政府可信賴、可依靠,從而發自內心擁戴和支持,從而更加自覺投入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凝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武漢從1月23日關閉離漢通道,到4月8日解除離漢通道管控,1000萬武漢市民自覺隔離在家,6100萬湖北人民自覺服從黨和政府號令,表現出極大的服從和自律意識。這背後是各級政府竭盡全力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社會和諧穩定,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安心、有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告誡我們:「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真正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有效發動人民全面參與,人民也才能積極響應、主動參與,從而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第二、對生命的態度,是全國一盤棋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的根本所在

對待生命的態度檢驗著一個政黨的道德良知和價值取向。可以說,是不是樹牢了生命至上理念,在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肆虐的疫情,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舉全國之力一體行動,為挽救人民生命不惜一切代價。這在兩個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

一是堅持生命高於一切。只要能挽救更多生命,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黨和政府都付出一切努力堅定去做。疫情暴發之後,果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按下「暫停鍵」,採取一切手段救治每一位患者,這就是對生命負責的鮮明態度。比如,爭分奪秒建院增床,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10多天改造建成16家方艙醫院、設置1.4萬張床位,大幅提高了救治率、降低了輕症轉重率。確診患者人均治療費用2.3萬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15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啟動舉國體制、動用全國力量,體現的是對生命的無限敬畏。這就把生命至上、生命無價理念變成了實際行動。

二是堅持生命一律平等。把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作為首要任務,把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救治一線,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一視同仁,一律全力救治。從出生九個月的嬰兒到108歲的老人,堅持不拋棄、不放棄,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盡最大力量救治。湖北成功治癒8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3000多位,其中7人在100歲以上。這在世界抗疫史上都是罕見的奇蹟。

第三、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態度,是全力阻斷傳播渠道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所在

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重災區,內防擴散、外防輸出,不僅關係到自身安全,也關係到全國人民、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危。疫情暴發之際,「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就成為了抗疫鬥爭的共同信念。正是本著對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湖北和武漢採取了空前嚴格防控措施,堅決把疫情控制在一地一域之內,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鏈條。同時舉國聯動,集中資源和力量,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漢共克時艱,全力阻斷疫情傳播渠道。

用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實現隔一座城、護一國人。湖北和武漢人民付出了自由出行的代價。在對武漢實行嚴格通道管控、小區封控的76天時間裡,1000多萬武漢人民自覺守在家裡。湖北其他市州人民群眾也被嚴格限制出行2個多月。湖北和武漢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經濟基本停擺,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下降39.2%,一些主要經濟指標斷崖式下滑。湖北遭遇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最困難的發展局面。但對於確保生命健康安全而言,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的。

以舉國體制全國動員支援湖北、武漢,確保湖北不孤、武漢不孤。黨中央一聲令下,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軍地醫務人員逆行出徵,第一時間馳援湖北省和武漢市。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工膜肺、全國10%的重症醫護力量集中湖北。即使在城市封控最困難的時期,武漢市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應有保障,能夠吃上新鮮蔬菜,甚至還有活魚供應。

無論是關閉離漢通道斬斷病毒傳播,還是全國各地「搭把手、拉一把」,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闡釋,包含著湖北、武漢人民的巨大犧牲和巨大貢獻,也包含著全國人民的互助共濟和無私援助,命運與共的情懷和精神得到充分彰顯。

治理理念從來都不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口號,而是具體實際的行動。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一個政黨、一個政府所秉持的治理理念及其利益選擇,更加直接明了。這個時候,對人民的態度、對生命的敬重、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看法和行為,更能全面、準確地展現一個政黨、政府的執政宗旨、治理理念。抗疫鬥爭中,即使是在病毒肆虐的時刻,湖北和武漢人民也始終不曾喪失信心,始終對執政黨、對政府充滿信任。這樣的信心和信任很自然地就轉化為服從大局、遵守紀律,守望相助、團結共進的自覺行動。這才是一個執政黨、一個政府最深厚的合法性基礎。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

相關焦點

  • 湖北日報論叢: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與時代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概括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既是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經驗總結,也集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是中國精神在偉大抗疫鬥爭中的生動體現,標誌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升華,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增加了極為寶貴的內容。
  • 抗疫鬥爭一線的「航天抗疫神器」
    中國日報9月10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有限公司研製的「航天抗疫神器」——應急救援移動醫院、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和P2+方艙生物檢測實驗室,在疫情防控的大戰大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偉大抗疫精神的時代內涵
    災難鑄就民族風骨,苦難砥礪中國精神。回眸此次疫情「大考」,在抗疫中體現出來的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譜系中一個絢麗的嶄新標識。「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抗疫鬥爭一線發展黨員在壯大隊伍中彰顯黨組織磅礴力量情況綜述...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火線淬初心 戰疫顯忠誠——各地在抗疫鬥爭一線發展黨員在壯大隊伍中彰顯黨組織磅礴力量情況綜述這是一場來勢洶洶的大戰,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大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明確指示,對在抗疫一線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可火線發展入黨。一段時間以來,不管是在病毒突襲的湖北武漢,還是在嚴防輸入的黑龍江、吉林邊防口岸,或者是最近聚集性疫情暴發的北京,乃至全國各地醫院、社區、農村、企業等,黨組織堅持標準、嚴格考察,及時將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物資保供、志願服務等抗疫一線奮戰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
  • 白衣作戰袍,書寫抗疫中國答卷
    在過去的200多個日夜,他們在抗疫一線書寫精誠大愛,以生命守護生命,以生命之名護佑人民健康,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火線上的中流砥柱」。在這場影響世界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中,中國醫務工作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以專業素養和人道主義精神贏得世界讚譽。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中國有力統籌自身抗疫與抗疫外交,以元首外交推動國際合作,積極引領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作者簡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課題組 姚琨、付宇、王磊、韓一元。
  • 偉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邏輯與科學內涵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對偉大抗疫精神進行了精闢概括、系統闡述,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那麼,偉大抗疫精神如何才能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呢?
  •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鬥爭中,什麼是中國人民得以依靠的「寬厚的...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並深入闡釋了中華民族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鑄就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20個字高度凝練了中華民族在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中淬鍊出來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要深入理解抗疫精神的價值和意義,使其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 武漢200餘位留學生參觀抗疫展 感受中國抗疫精神
    人民網武漢11月28日電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絲綢之路學院組織來自40個國家的近200名來華留學生走進武漢客廳,參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近萬平方米的展廳內,6000多項展覽要素全景再現抗疫歷程,讓地大國教院師生們直呼震撼。展覽以大量實物、照片、視頻等形式,生動展現了武漢全市、湖北全省乃至中國全國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戰「疫」歷程,讓來華留學生們對抗疫精神和抗疫英雄們的家國情懷,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
  • 諾貝爾獎得主、院士來漢交流抗疫經驗:現在的武漢每個細胞都充滿著創新和活力
    武漢重回原本模樣,充滿朝氣、創新和活力,並積極分享武漢經驗、支持世界人民抗疫。11月12日,在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院士論壇上,參會院士們不約而同為武漢點讚,盛讚武漢抗疫精神及重建速度「現在的武漢每個細胞都充滿著創新和活力」。
  • 譜寫一曲慷慨激昂的抗疫戰歌
    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在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北海與全國、全區一樣,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奪取了抗疫戰爭的重大戰略成果。這成果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加倍珍惜和堅決守護。
  • 偉大的抗疫精神——全國高校平面設計主題展(上集)
    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的抗疫精神進行生動詮釋、深情禮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在中國,疫情先在荊楚大地暴發,後波及全國。新疆,也經歷了三次疫情挑戰,防控面臨嚴峻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
  • 【理響合肥•學思踐悟】房寧:應對疫情中國制度為什麼有優勢?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有力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言之有理工作室約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房寧研究員為我們深入解析抗疫鬥爭中中國制度所表現的巨大優越性。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點讚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鑑
    諾貝爾獎得主點讚中國抗疫:與全世界分享武漢抗疫經驗論壇上,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生物物理學家麥可·萊維特進行主題演講「冠狀病毒紀事」,對人類抗擊冠狀病毒、尤其是本次抗擊新冠病毒的情況進行回顧。「湖北、武漢的抗疫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鑑。」麥可·萊維特說,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要用科學方式解決危機,要加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合作,共同分享成果。
  • 一切為了治病救人——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生動實踐
    新華社武漢4月26日電 題:分秒必爭!一切為了治病救人——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生動實踐新華社記者韓潔、胡喆、黎昌政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醫療救治工作取得了重大勝利,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目前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 管中窺豹 一葉知秋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
    在這場學術盛會中,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燕濤主任榮獲第二屆湖北蔡司電影show優秀影片獎,閃耀荊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陳長徵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艾明教授、等近千名全國眼科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學術會議。
  • 沈壯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光明日報-光明網
    抗疫鬥爭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我國還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我們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 《武漢戰疫紀》-真實記錄了苦難武漢的經歷及全民抗疫的英難故事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回顧武漢「封城」一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自3月8日上線二十天後來,各平臺的觀看量已經突破達數億人次,其中,海外觀看量也高數千萬,成為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口。
  • 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原標題: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武漢大學主辦的10餘家學術期刊聚焦疫情防控及社會治理,推出多篇論文,為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