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北極新氣候已在形成?

2020-09-17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地球的南北極地區,存在大量的永久凍土,而在這些永久凍土之中往往又存在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些未知的東西都在逐步被釋放出來,這說明南北極的氣候真的可能已經在變化了,那麼對全球來說也不是一個好事情。

下面我們就來單獨說說北極的問題。在北極地區,我們也知道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甲烷,在今年已經出現過大規模的釋放。

甲烷作為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一旦被大規模釋放出來,肯定會對加速全球氣候變暖,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如今的北極氣候變化都是歸咎於「全球變暖」,它是主要原因,而人類要想改變氣候現象,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不然甲烷的二次效應會更加的強。而最近科學家們又在北極地區有新發現,又發現了遠古生物的出現。

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

當然對於北極來說,科學家們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遠古生物了。例如,在永久凍土解封的時候,科學家們在Lyakhovsky島上,還發現了冰河時代的猛獁象,在2019年,在雅庫特(Yakutia)的河岸上發現了一隻具有40000年歷史的類似「斷頭狼」的生物,上面還存在長滿了毛皮,牙齒,大腦和面部組織。

同時在同一區域還發現了兩隻滅絕的「石獅幼崽」和一隻擁有42000年歷史的「小馬駒」。所以本次發現了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不是奇怪的事情。

同時隨著地球的持續升溫,北極地區還可能出現更多的遠古生物屍體。這為人類對北極以前的氣候變化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當然這些遠古生物的不斷出現,我們也說了,意味著北極氣候的巨大變化,其實除了研究的好處之外,對人類來說更多的是「噩夢」,北極生態系統正在崩潰之中,2020年科學家們也研究發現了,在本世紀,北極可能出現夏季無冰,北極熊可能徹底滅絕。



所以這些種種研究數據都告訴了我們,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不能持續這樣下去了,不然這將是地球生態系統「崩潰」的重大一步。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如今依然沒有保護地球的意識,所以未來會怎麼樣,我們還真的是比較擔心的。



北極「新氣候」已在形成?生態系統加速崩潰?

對於如今的北極氣候來說,「新氣候」正在形成可能也不是意外的事情,這都是人類自食其果帶來的,根據《科學美國人》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一項新的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

所以可以確定北極「新氣候」正在形成了。就如許多專家說的那樣,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將不再是原始的北極生態系統,這結果確實對地球來說都是「生態系統」的崩潰產生了加速作用。

同時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顯示,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

這就是在全球變暖之下,北極氣候的巨大變化。同時除了生態系統崩潰之外,我們知道北極大規模的冰川融化,也會直接加速對海平面較低或者低洼的地區帶來淹沒情況,這個也是可以看到的,不少水上城市如今正在受到海水的侵染,將水上城市變成海底城市,「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未來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

按照如今的氣候情況來看,確實持續下去,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同時在人類的影響之下,有很多科學家也表態過,十分擔心人類未來的命運,因為我們的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脅,再加上人類自身的一些行為,未來很可能把地球破壞得不能宜居了。

所以說認為地球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的人是增加了,並且是一些科學家,那麼趕快創造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也就成為了人類的未來目標。

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建造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還是可能存在的,並非是天方夜譚,主要針對的就是火星改造,我國科學家曾說過,按照現在的科學認識,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三百年時間,改造之後人類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火星上生活了。

所以我們也還是期待這項計劃的早點實施,為人類的未來尋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天體。而很多人說,改造火星不如改造地球,但是如今大家也看到了,地球所有的人要齊心協力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往火星發展,我們不說能夠完全解決地球的問題,至少為人類未來將地球破壞到不適合居住,還有一線希望來延續人類文明。不是火星殖民的先驅者馬斯克也才披露了一份火星時間表,聲稱2024年送人類上火星,在2050年建立城市。

所以至少人類這項計劃正在快速實施之中,並且比我們想像的要快不少,也許在火星還未改造完成之前,人類就已經完全上火星了,這反而還成為了大家所期待看到的。從時間上來說,人類上火星的時間可能真的近了,就看未來能否完全快速按照計劃實施,我們拭目以待吧,4年後可能就會有首批人類上火星。

相關焦點

  • 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北極新氣候已在形成?
    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 當然對於北極來說,科學家們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遠古生物了 同時在同一區域還發現了兩隻滅絕的「石獅幼崽」和一隻擁有42000年歷史的「小馬駒」。所以本次發現了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不是奇怪的事情。
  • 地球告急!北極113平方公裡冰川崩塌,新氣候模式正在形成
    然而,一種新氣候模式的到來呢?地球歷史上任何一種新氣候的形成,都是生命的巨大災難,是舊物種被淘汰,新物種崛起的改朝換代。而現在,一種新的氣候可能正在形成,哪些物種將被淘汰,哪些物種又會崛起呢?根據衛星監測的結果,目前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已比1979年降低了約31%,冰層的體積也減少了三分之二。
  • 44000年前遠古生物重現地球,北極升溫,最擔心的是什麼?
    北極出現44000年前遠古生物北極出現遠古生物對大家來說已經不陌生了,而這次發現的地區還是在北極的西伯利亞地帶,隨著氣溫的上升,可以明確地說永久凍土釋放的遠古生物越來越多,而這次發現的是美洲擬獅寶寶。遠古生物重現地球,說明了什麼問題?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Tirekhtyakh)沿岸融化的永久凍土中,又發現了一頭已滅絕的史前動物披毛犀的屍體。 但一些科學家們卻更加擔憂,因為隨著全球氣候暖化,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已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史前動物屍體暴露出來,而這對人類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 除了2014年的披毛犀幼崽薩沙,北極地區近年來暴露出來的史前動物屍體,還包括12000年前的洞獅幼崽,32000年前的狼頭,42000年前的馬駒,57000年前的灰狼等等。
  • 盤點地球上最有可能被科學家復活的10大遠古滅絕「猛獸」
    而地球上的生物進過一輪又一輪的演變終於出現了人類,這預示著另一批曾經主宰地球的霸主的消亡。而人類也只能通過它們的化石用電腦技術來還原它們的面目。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重新復活古生物變成可能,其中就有10種遠古生物極有可能重現,這10種遠古生物中,大部分都是曾經地球上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劍齒虎,一種長著巨大獠牙的神話般的動物,早在10000年前就滅絕。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距今57000年前的屍體。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王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生物學家又在北極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距今57000年前的屍體。
  • 滅絕3萬年生物重現,不止一例,為何消失已久物種能再次出現?
    然而地球出現了一些與物種進化論不相符的自然事情,一些被確認滅絕的生物再次重現自然界之中,似乎不太符合自然進化規律地球這是怎麼了?難道說有拷貝生物的超級能力? 消失30年物種再次出現 有科學研究稱,在30年前的1990年,最後一隻跟蹤鼠鹿被人類無情殺死,該物種被迫宣布滅絕,此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但在2019年11月,研究人員再次在越南古老森林中發現了鼠鹿的蹤跡,陷境相機記錄下清晰照片。
  • 20年前被認為滅絕,緬甸稜背龜重現已增到近千隻,是為什麼?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之中,滅絕生物指的是已經消失的生物。而近些年來,隨著生態系統的變化,越來越的生物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同時如今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看到,科學家們說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所以不進行動植物的保護,地球越來越多的物種將可能會消失,未來生物群體也將可能不復存在。
  • 南北兩極氣候異變,46000年前屍體出現,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每一次都至少造成80%以上的物種滅絕。除了大滅絕事件之外,在大自然適者生存的法則下,很多的生物也同樣會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這些死亡的生物,它們大部分都徹底消失在了地球上,而有一些則被保存了下來。大自然是一個很神奇的環境,雖然它殘酷無情,但是卻能夠將歷史的一部分保存很漫長的時間。
  • 科學家:南極不可能有熊
    為什麼北極熊要生長在北極而不是南極呢?是因為它叫北極熊嗎?南極和北極作為地球的兩極,都屬於極地氣候,為什麼動物群落卻會有如此的差別呢?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北極是曾經有企鵝的痕跡的,但是後來由於人類的捕殺最後滅絕了。因此企鵝其實是南北兩極都有的一種動物。那為什麼北極熊卻只分布在北極,而不在南極呢?
  • 北極熊或與2100年前滅絕?專家預警,地球或發生不可逆轉改變!
    雖然今年的高溫天氣來得有些晚,仍然沒有改變全球變暖的大趨勢,就在這幾天,科學家對於北極地區的環境又進行了探測,研究報告指出,高溫天氣使北極熊的棲息地短缺,北極熊瀕臨滅絕。專家預測2100年北極熊將滅絕一段時間以來,北極地區氣候環境也是有些不太平,紅色的藻類植物覆蓋在冰川之上,這就意味著北極的氣溫持續升高,藻類植物擁有了天然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情勢下,一些新生的動物便會出現在北極生態圈,北極圈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它們對於改變的環境無法適應,
  • 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地球的兩極,也被稱作生命的禁區,因為那裡有著人類無法承受的低溫,連植被都無法生存,這直接導致太陽光無法作為能量來源留在地表,所以兩極本質上就是兩塊巨大的冰疙瘩,上面什麼都沒有,那下面呢?地球的氣候隨著太陽活動的周期是有起落變化的,就比如我們即將迎來的小冰河期,即將面臨全球性的降溫。那兩極永遠都跟現在一樣冷嗎?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兩極肯定是地球上相對溫度最低的地區,但是,兩極的溫度也是會變化的,在南極洲與南美洲分開之前,那裡也曾是有袋類動物的生存樂園。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
    收到發現報告的科研團隊趕到現場後,可謂是一頓驚嘆,畢竟之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洞穴熊標本,正如其中一名科學家Lena Grigorivea表示:「這是史上第一個也是暫時唯一一具帶有軟組織的洞穴熊屍體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
  • 俄羅斯出土冰河時期完整熊屍體
    英國《衛報》報導,俄羅斯北極地區的牧民發現了一隻熊的屍體,身體完整無缺,相信它是棕熊的遠古祖先,生活在22000至39500年以前的冰河時期。這隻熊的屍體在俄羅斯東北部的利亞霍夫群島發現,牙齒、鼻子都很完整,就連體內的軟組織都保存得很好。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正如其中一名科學家Lena Grigorivea表示:「這是史上第一個也是暫時唯一一具帶有軟組織的洞穴熊屍體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要知道,埋藏在永久凍土層底下不止是滅絕的動物屍體其中在西伯利亞發現的一種至今已沉睡了三萬年的史前巨型擬菌病毒
  • 北極38度高溫,或釋放遠古病毒,物種滅絕已開始,地球面臨重啟
    ●因為凍土融化,北極圈已變綠。地球整個生態圈或因此而重啟!物種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始了!開車的朋友是否發現,撞在汽車風擋玻璃上的昆蟲越來越少;夏天的蟬鳴聲也越來越推遲,即使盛夏季節,原本熱鬧的蟬鳴喧囂聲,也變得越來越稀稀落落。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人類要警惕: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