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2021-01-11 騰訊網

人類要警惕: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由於地球黃赤交角的存在,根據農業生產所需熱量指標將地球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這五個溫度帶,具體劃分為赤道至南北緯23°26′為熱帶、南北緯23°26′至南北緯66°34′為南溫帶或北溫帶、南北緯66°34′ 至南北緯90°(南極點或北極點)為南寒帶或北寒帶。

由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所處的緯度較高,這裡終年太陽高度角比較低,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較少,加上地表冰蓋對陽光的反射作用,這裡終年寒冷,氣候方面表現為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爽短促。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是一隻尚未成年的灰狼,雖然只有不到8周大,但它卻是一隻古老的灰狼,有將近57000年的歷史,如果按照狗是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的說法(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這個時間連狗都還沒開始進化,可見時間非常的久遠。

科學家根據現場情況,模擬了這隻幼狼被封凍的時的場景,這隻遠古幼狼大概率是在洞中等候哺乳時由於洞穴坍塌最終被埋在永久凍土中而長達5.7萬年幾乎沒有被腐化,以至於當被科學家發現的時候屍體還保存得非常完好,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才「重見天日」。

由於幼狼的屍體幾乎保持著原貌,這也給科學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標本,藉此機會科學家便對這種遠古灰狼樣本展開了研究,以此來揭示灰狼進化的奧秘。

然而,遠古灰狼屍體在北極圈內的出現,卻讓科學家感到非常害怕,這種屍體的重現不同於珠穆朗瑪峰上的因低溫和缺氧等惡劣環境而喪生的攀登者,幼狼屍體驚現北極圈內是在給人類敲響警鐘,因為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兩極的冰川和永久凍土以及高山冰原正在加劇融化,所帶來的後果包括單不僅限於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這勢必會威脅沿海乃至內陸低海拔區域人類賴以生存村的家園。

而且地球上永久凍土的融化,所帶來的危害也是前所未有的,因為被封存在凍土裡的不僅僅只是一些動物的屍體或遺骸,還有一些對人類生命健康構成極大威脅的沒有失活的遠古細菌和病毒,它們一旦解封極有可能隨著大氣環流或洋流影響人類。

眾所周知全球氣候變暖已然成為既定事實,兩極地區氣溫逐年升高已經成為了趨勢。如今地球的平均氣溫要比工業革命之前高出近1攝氏度,由於第一次革命後隨著蒸汽機車的大量應用,人類便開始了大規模燃燒化石燃料的進程,由此帶來的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上升至80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較一百多年前43個百分點。而二氧化碳屬於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劇了全球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氣溫上升。

而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這也勢必會加劇極圈內永久凍土的融化,而永久凍土的融化也會加劇溫室效應更強的甲烷的釋放,它對全球變暖的「貢獻」是二氧化碳的30餘倍,這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全球氣候變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並且科學家還在數年前就已發現,在北極圈永久凍土層中有100多萬噸的汞(水銀)被凍結,據推算永久凍土層中汞的含量是地球其它地方土壤、大氣、海洋的兩倍多,如果永久凍土層持續融化,汞這種含量較高的劇毒物質最終也會隨著地球表面的各種循環破壞生態環境,最終還是會影響到人類。

很顯然北極圈永久凍土層內「危機四伏」,冰封著很多遠古病毒和細菌,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於溫度極低還處在休眠狀態,一旦氣溫達到或超出臨界值,北極圈內冰川和凍土的融化將會變得不可逆,那些遠古病毒和細菌將會重新進入到人類生活圈,如果這個潘多拉魔盒真的被打開,人類就危險了。

因此,我們要保護好生態環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節能減排降低碳排放,為抑制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 北極凍土下找到5.7萬年前的屍體,科學家:瑪雅人誠不欺我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南極和北極兩塊極地,南極有大陸,而北極就只有凍土了。因為凍土有流變性,所以我們總能在冰層中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前不久,科學家們在北極凍土上發現了一具5.7萬年前的屍體,看到這個屍體,科學家們驚呼,瑪雅人誠不欺我啊。到底是咋了呢?跟大宇一起來看看吧。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可是,旅行回來,都懶得寫日記來記錄,可見內心底對旅行是多麼的淡漠。比如拿北極的溫度來說,北極的溫度年年都在上升,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但可以預知的是,人類終將會受到影響。前段時間,北極的溫度已經超過了38℃,所以整個地球的溫度都極不樂觀,持續的高溫會加快北極冰川、永凍土的溶解,那些遠古生物自然而然地就都出現在我們眼前了。而此次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也是一種「警示」呢?是否是地球告訴我們危險即將來臨了呢?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讓人類警惕,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而這次疫情也讓人們開始反思,造成疫情的那些可怕的病毒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人類了,其實地球上發生的許許多多奇怪的,並且不能解釋的事情,幾乎都是人類早些年為自己埋下的坑,因此,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比如最近這些年來人類因為建設和發展,但是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導致了北極圈中冰川融化。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還有更危險東西,人類要警惕
    在北極圈的永凍土中,人們發現了一具被冰封的幼狼屍體。雖然是只年幼的灰狼,只有6到8周大,但它其實在時間上非常古老。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這隻幼狼被困在永凍土中長達5.7萬年的時間。科學家推測,當時,這隻遠古狼崽所在的洞穴發生了坍塌,它就這樣被困在永凍土之中。時間一晃就是將近6萬年,在人類的幹預下,這隻遠古幼狼終於重見天日。
  • 北極凍土暴露5.7萬年前生物屍體,或有更危險的東西被解封
    極寒的低溫可以使動物屍體完好地保存成千上萬年,或更久,同時,大量的遠古細菌病毒、化學氣體也保存了下來,隨著凍土的消融,這些東西也正在被釋放出來,這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前不久,科學家研究團隊的報告中揭示了一具在北極凍土層附近發現的雌狼幼崽屍體。據分析,這是一具遠古灰狼屍體,來自5.7萬年前,年齡僅有7周。該屍體在低溫環境下保存得十分完好,毛髮、牙齒等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 為什麼人類對動物的屍體不恐懼,對人類的屍體卻感到害怕呢?
    由於生存環境和地理位置不同,人類也是分很多民族,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但都對人類的屍體或者殘肢感到噁心、不適和恐懼,對此也誕生了許多解讀和傳說,也不乏鬼神之類的。那麼為什麼動物不會對同類的屍體產生恐懼感,而人類卻會對同類屍體感到害怕呢?
  • 北極再現5.7萬年的屍體,地球的懲罰,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
    前言2020被稱為「魔幻之年」,在開年之初,世界就好像被按上暫停鍵,一切的人類活動都在圍繞著防禦病毒來展開。相信大家對於這件身處其中的世紀大事都深有同感。為什麼要聊起這件事情呢?因為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家園——地球有關。
  • 2到5.7萬年前史前動物屍體集體現世,意味著什麼?人類要警惕
    早在2020年8月的時候,科學家們就在俄羅斯的一處永久凍土層意外發現一種叫做披毛犀的動物,只不過關於它的研究直到近日才有了大概輪廓:紀輕輕的披毛犀大概只有三四歲的樣子,渾身都披散著褐色的毛髮,這也是人類迄今位置發現的屍體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直披毛犀,除了肉眼可見的毛髮意外,就連身體內部的脂肪、腸道和骨骼等都保存完整。
  • 2020年全球氣溫再創新紀錄,北極永久凍土鬆動,人類感到不安
    2020年的全球氣溫之高導致了一些本來不應該出現的環境變化,讓科學家非常擔憂。在2020由於高溫帶來的眾多環境現象中,最讓我們感到擔憂的還是西伯利亞地區在2020年5月份出現的一次歷史罕見的高溫現象。我們都知道,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寒冷的兩個區域,這裡本來應該是冰雪覆蓋,冰凍的環境,可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南北極的氣溫也在不斷上升。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一頭5萬年前的小犀牛「重見天日」……
    前幾天,我們已經得知由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讓一隻5.4萬年前的灰狼「重見天日」(相關閱讀:這是一隻來自五萬七千年前的狼……)。雖然這幾天很冷,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一直在「捂化」那些極寒之地,西伯利亞北部的冰天雪地也已鬆動。
  • 繼「狼來了」後,又一頭5萬年前的小犀牛重見天日
    前幾天,我們已經得知由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讓一隻5.4萬年前的灰狼「重見天日」。雖然這幾天很冷,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一直在「捂化」那些極寒之地,西伯利亞北部的冰天雪地也已鬆動。近幾十年來,俄羅斯薩哈(北極雅庫特)共和國的當地人和科學家們已經先後發現了兩隻穴獅幼崽、一頭野牛、一匹馬、一頭披毛犀幼崽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長毛猛獁象的屍體。可以預見的是,將有更多的古動物屍體「重見天日」。近日,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在世界上第一頭披毛犀幼崽屍體被發現的地方附近,當地居民又發現了另一頭同類犀牛,而這具犀牛的屍體幾乎完好無損。
  • 動物死掉後,人不會害怕,為什麼對人的屍體會感到驚恐萬分
    可是只要他一死,面對他的屍體誰都害怕,連至親的人也害怕,這是怎麼回事呢?而且這種害怕的情況,只在人的身上發生,在動物身上,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如果一隻動物死掉了,我們不但不會害怕,還會歡天喜地地把它給吃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發現南極冰川出現巨型「空洞」,形成原因讓人感到害怕
    因為極地氣候的原因,幾乎很少有人居住,除了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因紐特人(也稱愛斯基摩人),而南極就沒有人類居住的痕跡了,甚至古代人類也從來沒有來到這裡生活,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南極的自然環境太過於惡略,完全是人類的生存禁區,到了現代,只有科學家會來到這裡進行考察。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屍體,對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何科學家表示擔憂?
    文|科學蟲洞隨著永久凍土層融化,自然界的"冰棺"打開,一些史前生物屍體重見天日。之前,科學家們又在永久凍土層找到了一隻灰狼幼崽的遺體。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但科學家卻擔憂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北極出現史前生物屍體其實史前生物屍體從凍土層中面世,並非最近才有的事情。在2019年11月,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出土了一隻保存完好的小狗遺骸。
  • 為什麼「屍體」會讓人產生恐懼感?來看看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
    雖然我們都會最終死去,可是我們始終都會恐懼屍體,害怕墳墓和已經逝去的人的遺體,這是為什麼呢?有一部分的人認為,我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迷信,認為人死了之後都是要經歷輪迴,各種關於死人的鬼怪傳說故事也非常之多,久而久之人們也就自然恐懼屍體了。那麼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人去世之後的屍體,看到它們,就會讓人聯想到已經去世的人,與鬼怪傳說聯繫在一起,讓人感到恐懼。
  • 北極沸騰36年,冰凍區或減少近半,人類害怕什麼,最擔心什麼?
    北極沸騰36年,冰凍區或減少近半從1984年與2020年冰凍區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只有格陵蘭島在支撐冰的發展,其他位於海洋區域的海冰計劃處於完全消失的狀態,36年少這麼多,接下來如果地球持續升溫,那意味著消失速度更快。來自NASA科學家喬伊·科米索(Joey Comiso)表示,按照我們觀察到的下降速度,北極的夏季海冰很可能在本世紀內完全消失。
  • 全球升溫,北極凍土發現57000年前屍體,誰來為氣候買單?
    因為溫度低,所以凍土層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冰箱一般,能夠保存好幾十萬年前甚至是幾百萬年前的生物遺體57000年前的動物屍體,是一隻年幼的狼崽,但是根據資料顯示,這隻狼崽屍體顯然保存得非常完美,無論毛髮,還是牙齒以及其他的一些器官都是完整的,甚至研究人員在經過了研究之後都能分析出它在去世前曾經吃過什麼東西。
  • 北極冰川融化,發現4.6萬年前「屍體」,科學家:人類面臨挑戰
    而作為地球「三極」中的北極,在地球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勢頭日益增加導致冰川融化,科學家對這些塵封之下的奧秘也有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最近,科學家在北極發現了46000年前的屍體。
  • 俄羅斯海灘驚現怪獸屍體 這是什麼鬼?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30日報導,俄羅斯庫頁島(Sakhalin Island)沙赫喬特斯克機場(Shakhtersk Airport)附近海灘上,日前驚現一具神秘的海洋怪獸的屍體。它有類似鳥類的長喙,尾巴上有皮毛,儘管它與海豚類似,但體型卻比人類大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