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凍土暴露5.7萬年前生物屍體,或有更危險的東西被解封

2021-01-13 迷你科學星球

北極圈的永久凍土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最近幾十年由於地球不斷升溫,導致冰川和凍土層大規模融化垮塌,原本封存在凍土層中的一些史前動物殘骸陸續暴露出來。

西伯利亞凍土層有上萬年的歷史。極寒的低溫可以使動物屍體完好地保存成千上萬年,或更久,同時,大量的遠古細菌病毒、化學氣體也保存了下來,隨著凍土的消融,這些東西也正在被釋放出來,這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

前不久,科學家研究團隊的報告中揭示了一具在北極凍土層附近發現的雌狼幼崽屍體。據分析,這是一具遠古灰狼屍體,來自5.7萬年前,年齡僅有7周。該屍體在低溫環境下保存得十分完好,毛髮、牙齒等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起初,這是一名來自加拿大的礦工在採礦過程中發現的,以為是一塊「黑色礦石」,帶回去後才意外地發現是灰狼木乃伊。其實近年來,不斷地有保存完好的史前動物屍體在北極被發現,比如猛獁象、披毛犀、駝鹿等,這種現象意味北極的生態系統正在崩潰。

自人類工業化以來,不斷向大氣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全球變暖的趨勢急劇惡化,引發了諸多極端天氣。在2020年夏天,北極更是出現了38攝氏度的罕見高溫,引發了當地林火。北極越來越暖,北極圈的永久凍土正在加速融化,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史前動物被解凍,最令人擔憂的威脅是凍結在裡面的史前細菌病毒。

隨著動物的死亡,病毒、細菌等微生物也一起被冰封在永凍土層中,在低溫的環境中只是暫時失去了活力,處於休眠狀態。永凍層是病毒細菌微生物生存的理想場所。冰封在裡面沒有氧氣,沒有光線,可以讓病毒存活相當長的時間,一旦被解封,它們將甦醒過來,找到合適的寄主之後,將可能引發可怕的流行疾病。這才是人類最應該高度警惕的問題所在!

2014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永凍土層中發現被封存了3萬多年的「闊口罐病毒」,存在於遠古的變形蟲體內,變形蟲已死,但這些病毒並沒有徹底失活,仍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還好這種病毒主要感染的對象是變形蟲。

2016年,西伯利亞地區炭疽病爆發,病菌源頭就是來自於凍土層中解封的駝鹿屍體。這些駝鹿屍體暴露在自然中,炭疽桿菌「復活」,亂入當地水體,造成附近的人及動物的感染。大約有70多人住院, 數千頭馴鹿死亡,有一名男孩因此喪生。上次該地出現炭疽疫情是在1941年,炭疽桿菌感染了駝鹿,當時並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掩埋、焚燒等處理,就進入了凍土層中。

此外,科學家也在凍土層中發現比新冠厲害N倍的天花病毒。

慶幸的是,目前發現的這兩種流行病是現代醫學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所以還不會給人類帶來巨大威脅。

但人類目前最大的天敵無疑是病毒。隨著融化的凍土層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遠古病毒被釋放出來。

被激活的病毒可能會隨著水流進入河流,從而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經過食物鏈,來到人體內。最可怕的就是人類前所未聞的未知病毒,也許是未在歷史上爆發流行的病毒,那些現代醫學不能預防和未攻克的病毒。人類也將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們能否安然度過?

除了遠古生物及病毒,凍土層還封存了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隨著凍層融化大量的溫室氣體也將釋放出來,更加加劇溫室效應,這又會加速凍土的融化,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如果再任由全球變暖下去,地球氣候一旦失控,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人類將面臨巨大災難。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讓人類警惕,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而這次疫情也讓人們開始反思,造成疫情的那些可怕的病毒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人類了,其實地球上發生的許許多多奇怪的,並且不能解釋的事情,幾乎都是人類早些年為自己埋下的坑,因此,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比如最近這些年來人類因為建設和發展,但是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導致了北極圈中冰川融化。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還有更危險東西,人類要警惕
    在北極圈的永凍土中,人們發現了一具被冰封的幼狼屍體。雖然是只年幼的灰狼,只有6到8周大,但它其實在時間上非常古老。科學家通過分析發現,這隻幼狼被困在永凍土中長達5.7萬年的時間。科學家推測,當時,這隻遠古狼崽所在的洞穴發生了坍塌,它就這樣被困在永凍土之中。時間一晃就是將近6萬年,在人類的幹預下,這隻遠古幼狼終於重見天日。
  • 地球危險了?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起初地球的環境是非常溫和的,但是人類的誕生讓地球環境變得不再溫和,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地球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在人類除了要面臨環境保護的問題,還要面臨全球變暖的問題。如今全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一度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溫度上升一度你是不是覺得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平均溫度上升一度已經帶來了很多不可預估的後果。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人類要警惕: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1.5萬年前),這個時間連狗都還沒開始進化,可見時間非常的久遠。 科學家根據現場情況,模擬了這隻幼狼被封凍的時的場景,這隻遠古幼狼大概率是在洞中等候哺乳時由於洞穴坍塌最終被埋在永久凍土中而長達5.7萬年幾乎沒有被腐化,以至於當被科學家發現的時候屍體還保存得非常完好,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才「重見天日」。
  • 北極凍土下找到5.7萬年前的屍體,科學家:瑪雅人誠不欺我
    地球的浩瀚讓我們每個人都對外面的世界心嚮往之,也許一個景點,或者一種動物,或者一個文物,乃至於一個風俗習慣,背後都有有幾百幾千,乃至上萬上億年的歷史,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南極和北極兩塊極地,南極有大陸,而北極就只有凍土了。因為凍土有流變性,所以我們總能在冰層中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王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
  • 永久凍土融化加劇,幾度發現遠古生物屍體,對此人類應保持警惕
    這幾年環境的問題日趨嚴重,其中作為氣候臨界點的永久凍土也是被突破了,這些永久凍土是在超低溫的環境下形成的,土壤內部充滿低溫凝結的冰,地球的南北極就有大量的永久凍土,然而現在這些凍土正在不斷的融化加劇中,其實早在2020年夏天的時候,北極就曾經出現了38℃的高溫天氣。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永久凍土融化正暴露越來越多的史前動物屍體 此前發現的披毛犀遺骸很少,殘缺不全,更別說這種基本完整的遺骸了,所以這項發現對研究這一史前物種意義巨大
  • 北極再現5.7萬年的屍體,地球的懲罰,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
    而這些自然災害和生物消失的根源,全球變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北極再現5.7萬年前的屍體最近在新聞上看到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介紹,生物學家在寒冷的北極永久凍土層上發現了一隻灰狼的屍體。
  • 全球升溫,北極凍土發現57000年前屍體,誰來為氣候買單?
    因為溫度低,所以凍土層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冰箱一般,能夠保存好幾十萬年前甚至是幾百萬年前的生物遺體在過去,凍土解凍並不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溫度低,即便是解凍也不會長時間解凍,甚至能夠再次凍上,但是如今隨著氣候變暖,凍土解凍的危險性顯然加大。
  •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後,北極現4.6萬年前屍體,這意味著什麼?
    尤其是這幾年,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有很多乾旱地區的情況更嚴重,並且南北兩極的氣溫也受到了影響,南北兩極的冰川融化,很多生物也都受到了影響。除了南極冰川融化,北極的冰川融化也是非常嚴重。並且北極的氣候變暖速度變得非常快,就是因為北極有大面積的凍土層,永久凍土開始融化之後,有很多令人擔心的物質氣體都暴露在空氣當中。在凍土層當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甲烷,甲烷影響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強。
  • 2到5.7萬年前史前動物屍體集體現世,意味著什麼?人類要警惕
    大家應該還記得,就在2020年的夏天,北極曾出現38度高溫天氣,永久凍土加速融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就在我們才開始擔心凍土融化,到底會不會給人類帶來重大影響的時候,便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史前動物暴露在大家面前。
  • 全球變暖危及北極,永久凍土中封印的「惡魔」或將威脅全人類
    在地球最北端的北極,格陵蘭島覆蓋著潔白晶瑩的冰雪,在許多人眼中,這裡是不染凡塵的冰雪世界,從格陵蘭島到周邊的一系列群島上,富含養分的土壤從內陸冰川的邊緣一直延伸到海岸線上。曾經有大量蕨類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當中紮根,但經過數萬年的極寒後,這裡的土壤變成了凍土。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一頭5萬年前的小犀牛「重見天日」……
    前幾天,我們已經得知由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讓一隻5.4萬年前的灰狼「重見天日」(相關閱讀:這是一隻來自五萬七千年前的狼……)。雖然這幾天很冷,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一直在「捂化」那些極寒之地,西伯利亞北部的冰天雪地也已鬆動。
  • 北極凍土融化,地面陷百米深坑,史前小馬駒、猛獁象暴露
    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的觀測中,該深坑的頭壁平均每年增長10米,深度下降5米。北極的永凍土至少穩定存在了數十萬年的時間,但是目前這些永凍土的面積正在融化、縮小,地面下陷不斷地出現。據估計,儲存在北極凍土層中的碳有1.7萬億噸,主要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包括植物、動物的屍體,還有甲烷和二氧化碳。
  • 北極發現5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永凍土鎖不住,人類該警惕
    全球變暖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除了水之外,還有更多未知的東西會被釋放出來。不久前,科學家在融化的北極永凍土中發現了兩具史前動物的遺骸,它們已經被冰封了數萬年的時間。一具遺骸來自披毛犀,它在永凍土中保存得相當完好,身上的毛髮依然清晰可見。科學家推測,這隻披毛犀生活在距今至少2萬年前,最遠可能追溯到5萬年前,更加精確的時間還要等待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測試結果。
  • 北極相繼發現史前生物,科學家發出警告:還有更危險的東西!
    在2020年,科學家便在北極圈內有了很多重大的發現,他們在厚重的凍土層中挖掘出了數具史前生物的遺骸,這些事情生物都生活在數萬年前的地球上,誰能想到經過了數萬年的風吹日曬,這些生物的遺骸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就連毛髮也清晰可見。在科學家的眼中,這些生物遺骸可以帶領他們更好的研究生命進化,很多人認為這其實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6000年的鳥類屍體,你怎麼看?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的報導,最近有探險者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意外挖掘出一隻「永凍鳥」。據了解,這項發現對研究冰河時期的人員來說可都是「無價之寶」,研究人員能夠從它們的屍體中檢索出DNA,進一步還可以檢索存在於所有活細胞中的RNA,這將是一個研究冰河時期動物群進化的新契機,而且還能夠了解它們在過去50萬至1000萬年前對氣候變遷的反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