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狼來了」後,又一頭5萬年前的小犀牛重見天日

2021-01-13 中國生物技術網

前幾天,我們已經得知由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讓一隻5.4萬年前的灰狼「重見天日」。

雖然這幾天很冷,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一直在「捂化」那些極寒之地,西伯利亞北部的冰天雪地也已鬆動。

近幾十年來,俄羅斯薩哈(北極雅庫特)共和國的當地人和科學家們已經先後發現了兩隻穴獅幼崽、一頭野牛、一匹馬、一頭披毛犀幼崽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長毛猛獁象的屍體。

可以預見的是,將有更多的古動物屍體「重見天日」。

近日,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在世界上第一頭披毛犀幼崽屍體被發現的地方附近,當地居民又發現了另一頭同類犀牛,而這具犀牛的屍體幾乎完好無損。

在冰層中保存了數萬年之後,這頭披毛犀幼崽仍然擁有它濃密的金色毛髮、牙齒、四肢、兩個角以及包括腸道在內的大部分內臟。

圖片來源:Valery Plotnikov

這隻毛茸茸的小動物是迄今為止在北極雅庫特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披毛犀,甚至可能是全世界發現的最完整的披毛犀。

俄羅斯科學院古生物學家Valery Plotnikov對這一發現進行了首次描述,他告訴《西伯利亞時報》說:「這隻小犀牛大概只有三、四歲,它死亡的時候沒有和它的母親在一起。目前還不清楚它的性別,我們正在等待放射性碳分析來確定它生存的年代,最有可能的時間範圍是2萬年到5萬年前。」

這頭死去已久的小犀牛屍體看起來毛髮凌亂不堪,但它曾經是濃密且美麗的。通過觀察,科學家們認為這頭小犀牛死亡時身上是夏季的皮毛,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室分析。

然而,這需要路面結成冰才能實現。因為這具犀牛屍體是去年8月在Tirekhtyakh河下遊一個非常難以觸及的地方發現的。

在地廣人稀的雅庫特地區只有幾條路。在夏季,很多地方只能乘船或乘飛機前往。只有到了冬天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因為到了那時冰面路網開始形成,卡車司機可以將貨物運送到該地區最北部的居民點。

即使沒有對屍體進行更仔細的檢查,這顯然也是一項重大發現。在此之前,在該地區發現的唯一一頭披毛犀是更年輕的名為Sasha的幼崽,它的毛髮更接近金色。

Sasha

這兩項發現都使Plotnikov認為披毛犀從小就已經適應了寒冷氣候。最近發現的這隻犀牛角上的痕跡表明它在覓食。

他說:「屍體背面的軟組織可能是生殖器和部分腸道。這使我們研究它的排洩物成為可能,而重建那個時期的古環境也將成為可能。」

研究團隊已經計劃將這具犀牛屍體送往雅庫特首府做進一步分析,隨後它將被送往瑞典,那裡的研究人員正在對多頭犀牛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歷史及其滅絕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一頭5萬年前的小犀牛「重見天日」……
    前幾天,我們已經得知由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永久凍土層融化,讓一隻5.4萬年前的灰狼「重見天日」(相關閱讀:這是一隻來自五萬七千年前的狼……)。雖然這幾天很冷,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一直在「捂化」那些極寒之地,西伯利亞北部的冰天雪地也已鬆動。
  • 冰河時代犀牛「重見天日」
    2020年8月俄羅斯北部雅庫特地區永久凍土融化,當地居民阿列克謝·薩文發現了一頭保存完好的冰河時代披毛犀,其很多內臟器官仍然完整,其生活年代可追溯到大約2萬至5萬年前。確切年份尚待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後才能確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冰河時代動物標本之一。
  • 華盛頓藍湖發現犀牛形洞穴,形成於1500萬年前
    歷史上就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化石,它是一個犀牛形狀的洞穴。大約在1500萬年前的華盛頓州東部,偶然的一次火山爆發使得巖漿流入了一條小河流或者是湖泊之中,巧的是,此時正有一隻犀牛在裡面打滾嬉戲。難以想像的是,在這頭犀牛的身體周圍形成了一層玄武巖,這些巖石完好的保存了它熟透的身體輪廓。
  • 5萬年前的狼崽遺體,2萬年前的披毛犀,永凍層融化意味著什麼?
    通過生物學家的分析,這隻幼狼遺體距離現在大概有5.7萬年。遺體的保存完整度非常高,甚至連遺體胃部所殘留的消化物也完整地保存下來。通過對骨骼的分析判斷,這隻幼狼的年齡大概只有7個月。然而就在前幾天,又有科學雜誌曝出,在俄羅斯北部的永凍層當中發現了披毛犀的完整遺體。這種犀牛在1萬年前就已經徹底消失於地球上,最近發現了這隻披毛犀,距離現在大概2~5萬年之間。
  • 5到10萬年前江蘇居然有大象 還是非洲象祖先(圖)
    這是安徽古生物陳列館裡的淮河象化石,這次發現的比它還要大資料圖片 這次發現的淮河象臼齒(上)、肩胛骨鄒松梅供圖 它生活在5萬年前5萬~10萬年前,江蘇就有成群的大象,它們是非洲象的祖先,學名淮河古菱齒象(簡稱淮河象)。近日,宿遷市泗洪縣國土資源局在進行土地整理時,發現了一具很完整的象化石,它的象牙長2.2米左右,肩胛骨、肋骨、腿骨分散,疑是一頭慘死的成年公象。專家鑑定後認為,這是一頭淮河象,在目前發現的個體中是世界最大的。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人類要警惕: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英媒:全球僅剩80頭
    ——蘇門答臘犀牛在馬來西亞已經滅絕,此前,這裡最後一頭倖存的蘇門答臘犀牛在圈養環境下死亡。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位於沙巴州東部、婆羅洲島上的馬來西亞野生生物管理機構說,這隻名叫伊曼的雌性犀牛23日死於癌症。它在2014年3月被捕獲後,患上了子宮腫瘤。  野生生物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奧古斯丁·圖加在一份聲明中說,25歲的伊曼因為腫瘤對膀胱的壓迫不斷增大,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不過她的死亡比預期的要早。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是一隻尚未成年的灰狼,雖然只有不到8周大,但它卻是一隻古老的灰狼,有將近57000年的歷史,如果按照狗是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的說法(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這個時間連狗都還沒開始進化
  •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讓人類警惕,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前言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啟示的經驗來生活。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而這次疫情也讓人們開始反思,造成疫情的那些可怕的病毒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人類了,其實地球上發生的許許多多奇怪的,並且不能解釋的事情,幾乎都是人類早些年為自己埋下的坑,因此,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比如最近這些年來人類因為建設和發展,但是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導致了北極圈中冰川融化。
  • 南非國家公園犀牛和大象打架 場面激烈殃及小犀牛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近日,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段錄像顯示,一頭非洲象和一隻犀牛打架,場面激烈,殃及身旁的小犀牛,致其差點被踩在腳下。視頻顯示,一隻犀牛帶著小犀牛在池塘裡喝水,看到一頭大象靠近,這隻犀牛朝大象走去,擺出一個看似威脅的姿勢。不過適得其反,這似乎激怒了大象,它立刻撞上犀牛,當即兩隻龐然大物開始激烈的搏鬥,旁邊的小犀牛差點被踩。最後,不佔上風的犀牛被大象推入水中後掙脫束縛,帶著小犀牛離開現場,大象還追著它們跑了一會兒。
  • 關注|在非洲至少平均每14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獵殺……
    關注|在非洲至少平均每14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獵殺…… 2020-09-22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後,科學家或用其組織和細胞克隆它
    現在,馬來西亞科學家希望利用伊曼和其他它犀牛屍體的組織和細胞來恢復犀牛數量。該項目由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IIUM)的一個團隊進行,重點關注幹細胞技術和體外受精。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醫學博士穆罕默德·洛克曼·賓說,這個過程與克隆技術類似,目的是利用老犀牛的細胞生下一個新嬰兒。
  • 世界又一物種滅絕,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被「安樂死」
    其實小編也很難相信,擁有如此高度文明的人類是地球上最兇殘的物種。今天要說的白犀牛的滅絕就是人類暴行下的產物。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至此,世界上僅存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基本可以宣告這個物種的滅絕。那麼性格溫順的北方白犀牛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呢。
  • 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又一種30萬年前的人類裝備重見天日
    在大約3000萬年前,猿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而到了大約6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在進化的道路上正式與地球上的其他猿類分道揚鑣,並最終演化成了現在的我們。但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東部地區的「舍寧根」考古遺址卻是例外,這個遠古人類的聚居地在30萬年前是一片沼澤地帶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發現冰河時期長毛犀牛,部分內臟完好無損
    長毛犀牛屍體(圖源:美聯社)據英國《衛報》30日報導,俄羅斯最北部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一頭保存完好的冰河時期長毛犀牛,它的許多內臟仍然完好無損。俄羅斯媒體周三報導稱,這具屍體是8月份雅庫特永久凍土解凍後被發現的。科學家們正在等待北極地區的冰路能夠通行,以便在一月份將這份動物屍體送到實驗室進行研究。報導指出,這具屍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長毛犀牛標本之一。它的大部分軟組織仍然完好無損,其中包括部分腸道、一些濃密的毛髮和一團脂肪。科學家們還在它旁邊發現了它的角。
  • 犀牛和貘外形差別巨大,卻是「親姐妹」,5000萬年前有相同祖先
    大約5000萬年前分道揚鑣 既然通過大量的化石研究後,認為犀牛和貘來自於同一個祖先,而且從這兩個物種出現的時間上來看,至少6500萬年前,也就是至少白堊紀末期,貘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相較於犀牛出現的時間來說,貘更像是犀牛的祖先。
  • 科學家們重建3萬年前披毛犀的大部分身體
    我們常常把恐龍看作最酷的生物,然而數百萬年來也有一些已經滅絕的令人驚嘆的動物。研究人員在2015年發現了一頭披毛犀(Woolly Rhino)的殘骸,隨後一直在努力重建這頭古老野獸的標本,以更好地了解其大約三萬-五萬年前活著的樣子。
  • 2到5.7萬年前史前動物屍體集體現世,意味著什麼?人類要警惕
    不過,關於披毛犀的生存時間暫時還難以確定,目前研究人員認為應該處於2萬到5萬年前,由於這個年輕的披毛犀毛髮厚重,肚子裡還裝滿的食物,所以很可能是在某個夏天被淹死。而且,最新披毛犀的發現地點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史前動物屍體,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有科學家在同一地點附近發現犀牛薩沙。也就是說,隨著當地凍土進一步融化,很可能還會有更多犀牛、披毛犀和其他史前動物的屍體再次被發現。
  • 30萬年前的人類裝備重見天日,原來那時的人類就已經如此強悍
    在大約3000萬年前,猿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而到了大約6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在進化的道路上正式與地球上的其他猿類分道揚鑣,並最終演化成了現在的我們。但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東部地區的「舍寧根」考古遺址卻是例外,這個遠古人類的聚居地在30萬年前是一片沼澤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