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安徽古生物陳列館裡的淮河象化石,這次發現的比它還要大資料圖片
這次發現的淮河象臼齒(上)、肩胛骨鄒松梅供圖
它生活在5萬年前,死得很慘
你知道嗎?5萬~10萬年前,江蘇就有成群的大象,它們是非洲象的祖先,學名淮河古菱齒象(簡稱淮河象)。近日,宿遷市泗洪縣國土資源局在進行土地整理時,發現了一具很完整的象化石,它的象牙長2.2米左右,肩胛骨、肋骨、腿骨分散,疑是一頭慘死的成年公象。專家鑑定後認為,這是一頭淮河象,在目前發現的個體中是世界最大的。
化石體長8米身高約4米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鄒松梅介紹,淮河象化石是泗洪縣國土資源局在泗洪縣石集鄉毛山整理土地時發現的。現場,這頭古象的骨骼散亂分布在200平方米的範圍內,頭骨位於臼齒的前方,腿骨離肩胛骨至少有2米遠,脊椎骨也散亂分布在四周……「從現場來看,這是一頭成年的淮河象。」鄒松梅對現代快報記者說,根據現有的化石推測,這是一頭成年公象,生前從牙尖到尾巴長度有8米,身高約4米,體重有幾噸重。以此推斷,這頭淮河象是世界上已經發現的個體中最大的。
「淮河象化石在泗洪並不是第一次發現。」鄒松梅說,2010年6月16日,泗洪青陽鎮南磚瓦廠工人用挖掘機取土時發現了一些零碎的化石。「這次發現的化石保存非常完整,實屬罕見。」
「根據地層來判斷,這頭淮河象應該是生活在距今5萬年前左右,當時老虎、獅子、狼等猛獸都有了。」鄒松梅說,淮河象化石向南延伸,就是距今約5萬年前後的下草灣古人類遺址。下草灣遺址是江蘇省發現最早的古人類遺址。
「可以推測,當時,先民們與大象、犀牛和鹿等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鄒松梅說,當時,淮河流域都是原始森林,氣候比較溫暖,沒有現在這麼四季分明。
可能跟猛獁象並存過
影片《冰河世紀》中,猛獁象披著厚厚的毛,門牙都是向上彎曲的,看上去很兇悍;而淮河象看上去溫順,它們的牙齒長得很奇特,臼齒上有花紋,仔細辨認,這些花紋都是菱形的,都是與生俱來的,很美觀。
「淮河象在我國東部及日本一度非常繁盛,它是現代亞洲象的堂兄弟,可能是現代非洲象的祖先,生活在距今12萬年前至1萬年前間,在晚更新世晚期突然滅絕。」鄒松梅說,淮河象生活的年代跨越了從溫暖潮溼到寒冷的變化。早期,氣候溫暖潮溼,但進入冰川時期,由於氣候寒冷,淮河象和猛獁象一樣,身上長起了毛。
鄒松梅說,猛獁象有可能一度和淮河象在世界上並存過一段時間。除了猛獁象,在淮河象存在的這個時期,還有東方劍齒象和亞洲象等象種。但這些種類的古象並存的時間並不長,隨著環境的變化,一些古象品種漸漸就消失了,能夠從那時候延續至今的不多,亞洲象是一個。
淮河象是如何滅絕的?鄒松梅說,淮河象塊頭很大,是「大胃王」,在它存在的後期,淮河流域環境發生了大變化,原始森林、河流漸漸沒了,長江也開始形成,阻斷了南北交通,給它們遷徙、覓食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它們就這麼被餓死了。 當然,這只是推測,淮河象真正滅絕的原因還是個謎。